新京報 2017-01-31 王薈 賴顥寧
“假如一年里除了寒暑假,再增加春秋假,你們愿不愿意?”昨天下午,朝陽區某小學一群五六年級的同學聽到這個提問后,大部分表示同意。前天,人大代表張旭提交《建議中小學校增加“春秋假期”》的議案,提出給孩子們一個更加人性化的成長環境。
“杭州去年已經這樣實行了。”張旭說,議案“靈感”來自去年3月看到的一篇報道,杭州實行中小學假期制度改革,在全國率先推行中小學一年四個假期,后來張旭出國進行商務考察時,留意到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中小學生也是享受這樣的待遇。于是,在今年的人代會上,他提交了這份議案。
張旭有一個8歲的兒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看他天天晚上寫作業到十一二點,真心疼。”張旭說,議案的雛形只是想提出教育減負,杭州實行中小學假期改革的那篇報道讓他進一步將議案具體化和可操作化。
25日,張旭將提出增加假期議案這件事告訴了兒子,兒子高興地說:“太好了,又可以到外面玩了。”張旭說,這應該是大多數孩子的心聲,他提這個議案,就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有一個更人性化的成長環境。
張旭的放假方案
●春假:“五一”后一周;●秋假:11月份的第一個星期;●暑假:縮短為7月中旬至8月30日;●寒假:推遲為元宵節后開學
秋假后壓縮上課時間,上午3課時,下午2課時;另外,假期不得集體補課和變相上課,并嚴格控制課外作業量。
贊成方
學生:增加假期還應減少作業
“我同意!”“要是再能少布置點假期作業就好了。”昨天下午,朝陽區某小學內,一群五六年級的同學舉手表決“通過”了《建議中小學校增加“春秋假期”》的議案。這個臨時組成的“表決委員會”有14名“代表”,10人投了贊成票,3人棄權,1人反對。
“放假多了,我們就能好好地玩啦。”學生張華“代表”的意見代表了很多同學的心聲。
“我們還可以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說體驗生活,與自己的朋友多相處。”陸野“代表”的意見相對“成熟”。
表決會上,小“代表”們還提出,應該對假期作業進行改革,“不要留那么多項作業,最好只有一項作業,比如說讓我們以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寫一篇研究報告。”
反對方
老師:假期太多影響教學任務
面對代表的議案,老師的第一反應是“教學任務無法完成”。東城區教委的呂老師說,這個方案執行起來不太現實。這個方案與國外的一些學校放假安排比較像,在分配上比較注重時間的平均性。但是這里有個問題,五一之后再放一個星期的假,然后,一個多月以后就是暑假了。9月初開學,11月份再放一周假,等于是開學兩個月之后就又放假了。直接后果就是教學內容完成不了。
呂老師還表示,現在,有關部門明文規定,不讓學校在假期補課,但是對于初三、高三的學生來說,不讓補課等于就是縮短復習時間。建議允許學校在學生自愿的條件下,為畢業班的學生補課。當然,要嚴格收費標準。
[北京人大代表建議增加春秋假期 老師學生反應迥異--議案提交者張旭稱,杭州率先推行中小學一年四個假期對他有所啟發]相關文章:
3.中學生的假期日記
4.假期小學生日記
7.大學生假期打工心得
9.學生假期學習計劃
10.關于假期的英文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