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這里的問號(?)用得正確嗎?――談課文《陳奐生上城》中幾處問號的使用(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2-2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山東東營市第一中學 胡愛萍

      下面是《陳奐生上城》中的幾句話:

      ①怎樣用料?怎樣包裝?什么價錢?多少利潤?什么地方、什么時間買客多、銷路好?都是向大家學來的經驗。

      ②一路游街看店,遇到百貨公司,就彎進去偵察有沒有他想買的帽子,要多少價錢?

      ③當時他說了什么?究竟有沒有說?他都不記得了。

      ④他可要講給大家聽聽,看誰還能說他沒有什么講的!看誰還能說他沒見過世面?看誰還能瞧不起他,唔!

      筆者認為,這幾處的問號使用不規范,具體分析如下:

      句①雖然帶有疑問詞,但整個句子并不是疑問語氣,只是陳述這些做法“都是向大家學來的經驗”,而不是向文中人物或讀者提出疑問。其中“怎樣用料,怎樣包裝,什么價錢,多少利潤,什么時候、什么時間買客多、銷路好”做整個句子的聯合主語。參見黃伯榮、廖序東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現代漢語〉〉1997年7月第2版第185頁中的一例:

      魯迅先生為什么寫《自嘲》這首詩?是值得談一談的問題。

      書中明確指出,這句話“雖然有疑問代詞或疑問格式,但整個句子不是疑問語氣,句末不能用問號”。從句子結構來看,“魯迅先生為什么寫《自嘲》這首詩”是整個句子的主語,屬于主謂結構作主語,句中的問號應該改成逗號�?梢哉f,這一句和句①句式結構非常相似,因此句①中問號也應改為逗號。

      句②中“有沒有他想買的帽子,要多少價錢”,雖然有疑問詞和疑問格式,但二者共同做“偵察”一詞的賓語,整個句子也不是疑問語氣,前者可以用逗號,后者應該改用句號。

      句③也只是敘述“當時他說了什么,究竟有沒有說”這些情況,“他都不記得了”,也不存在疑問,不應該用問號。

      句④的標點用得更混亂。“看誰還能說他沒有什么講的”,“看誰還能說他沒見過世面”,“看誰還能瞧不起他”,三處的結構和語氣完全相同,卻一處用嘆號,一處用問號,一處用逗號,實在令人費解。嘆號的使用關系到句子語氣的強弱、個人感覺的不同,這兒暫且不說;但“看誰還能說他沒見過世面”一句,不管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句子還是作為整個句子的一個成分,用問號明顯是不恰當的,這里結合語言環境,應該用逗號。

      現在的學生對標點符號的使用本來就很模糊,如果在教材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則更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運用。

      郵箱:sdhap@126.com

      作者郵箱: sdhap@126.com

      [這里的問號(?)用得正確嗎?――談課文《陳奐生上城》中幾處問號的使用(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一百個問號之后》課件

      2.正確使用實詞教案

      3.大班正確使用筷子教案與反思

      4.用得意來造句

      5.關于正確使用網絡的演講稿

      6.用得意洋洋造句

      7.課文鳥中諸葛閱讀答案

      8.小學生用得意洋洋造句

      9.用得意洋洋造句49句

      10.正確使用剪刀幼兒園教案

      在线咨询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中文字幕欧美另类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 午夜美女性爱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三级情片在线观看 | 亚洲字幕一区二区精品 | 日本天堂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山東東營市第一中學 胡愛萍

        下面是《陳奐生上城》中的幾句話:

        ①怎樣用料?怎樣包裝?什么價錢?多少利潤?什么地方、什么時間買客多、銷路好?都是向大家學來的經驗。

        ②一路游街看店,遇到百貨公司,就彎進去偵察有沒有他想買的帽子,要多少價錢?

        ③當時他說了什么?究竟有沒有說?他都不記得了。

        ④他可要講給大家聽聽,看誰還能說他沒有什么講的!看誰還能說他沒見過世面?看誰還能瞧不起他,唔!

        筆者認為,這幾處的問號使用不規范,具體分析如下:

        句①雖然帶有疑問詞,但整個句子并不是疑問語氣,只是陳述這些做法“都是向大家學來的經驗”,而不是向文中人物或讀者提出疑問。其中“怎樣用料,怎樣包裝,什么價錢,多少利潤,什么時候、什么時間買客多、銷路好”做整個句子的聯合主語。參見黃伯榮、廖序東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現代漢語〉〉1997年7月第2版第185頁中的一例:

        魯迅先生為什么寫《自嘲》這首詩?是值得談一談的問題。

        書中明確指出,這句話“雖然有疑問代詞或疑問格式,但整個句子不是疑問語氣,句末不能用問號”。從句子結構來看,“魯迅先生為什么寫《自嘲》這首詩”是整個句子的主語,屬于主謂結構作主語,句中的問號應該改成逗號�?梢哉f,這一句和句①句式結構非常相似,因此句①中問號也應改為逗號。

        句②中“有沒有他想買的帽子,要多少價錢”,雖然有疑問詞和疑問格式,但二者共同做“偵察”一詞的賓語,整個句子也不是疑問語氣,前者可以用逗號,后者應該改用句號。

        句③也只是敘述“當時他說了什么,究竟有沒有說”這些情況,“他都不記得了”,也不存在疑問,不應該用問號。

        句④的標點用得更混亂。“看誰還能說他沒有什么講的”,“看誰還能說他沒見過世面”,“看誰還能瞧不起他”,三處的結構和語氣完全相同,卻一處用嘆號,一處用問號,一處用逗號,實在令人費解。嘆號的使用關系到句子語氣的強弱、個人感覺的不同,這兒暫且不說;但“看誰還能說他沒見過世面”一句,不管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句子還是作為整個句子的一個成分,用問號明顯是不恰當的,這里結合語言環境,應該用逗號。

        現在的學生對標點符號的使用本來就很模糊,如果在教材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則更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運用。

        郵箱:sdhap@126.com

        作者郵箱: sdhap@126.com

        [這里的問號(?)用得正確嗎?――談課文《陳奐生上城》中幾處問號的使用(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一百個問號之后》課件

        2.正確使用實詞教案

        3.大班正確使用筷子教案與反思

        4.用得意來造句

        5.關于正確使用網絡的演講稿

        6.用得意洋洋造句

        7.課文鳥中諸葛閱讀答案

        8.小學生用得意洋洋造句

        9.用得意洋洋造句49句

        10.正確使用剪刀幼兒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