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案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2-1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通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

      2、品味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說出作者對聞一多先生的贊美敬重之情。

      3、學習聞一多熱愛祖國、為了祖國的民主富強奮斗終生的優秀品質。

      4、體會掌握過渡段的作用。

       

      教學重點: 

      1、 通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

      2、 理解聞一多先生的精神實質。

       

      教學準備:學生:朗讀全文,預習生字詞,了解相關的文學常識。

       

      教學設想: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俗話說的好“做人要有做人的原則”,就是說為人處事要有自己的主見、方法和準則。這個單元記載的都是名人,他們身上都有一些閃光的地方值得我們學習。今天我們來學習臧克家的文章,了解一下聞一多先生的事跡,并且思考一下,我們應學習他怎樣的精神。

       

      二、檢查預習情況:

      1、 介紹作者和聞一多                   

      (讓學生先說,老師補充。不用講得過盡,可以在講課的過程中穿插進去。)

      2、字詞(讀一讀、寫一寫生字詞,并積累詞語。)

      衰微  赫然  迭起  高標

      鍥而不舍  兀兀窮年  嘔心瀝血

      潛心貫注  心凝神會  迥乎不同

      一反既而  慷慨淋漓  氣沖斗牛

      無暇顧及  目不窺園  仰之彌高

       

      三、聽課文錄音,整體了解全文大意。

       

      四、整體感悟:(想一想)

      1. 、文章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

      . --從學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來寫的。

       

      2. 、綜合這兩個方面來看,聞一多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用課文原話回答)

      --"言論和行動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3、由此來看,文章可分為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1-7)記述聞先生作為學者方面的"說"和“做”

      第二部分(8-20)記述聞一多先生作為革命家方面的"說"和"做"。

       

      五、作業: 

      1、熟讀全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聽寫生字詞)

       

      二、           朗讀第一部分,思考下列問題:

      1、"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 "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課文開頭引用聞一多先生這兩句話起什么作用?這兩句話用了什么寫法?表現了聞一多怎樣的品質?

      --領起全文,表現聞一多"做"的特點--"做了再說,做了不說"

      --對比寫法。嚴謹踏實的治學態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謙虛謹慎的美德。

       

      2、聞一多前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點"做"了再"說" 、"做"了也不 "說",為了表現這一特點,作者選取了哪些材料來證明?

      --三件事例:《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

       

      3、作者選取的這三件事,選擇的角度是什么?詳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寫作《唐詩雜論》是從"做"了再"說"這個角度選材的;其它兩個事例是從

      “做"了也不一定"說"角度選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詳寫,后兩件事略寫。

       

      4、 "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是什么意思?

      --"詩興不作"就是寫詩的興致減少了。20年代,聞一多寫了許多愛國詩篇。

      從20年代末起,轉入對我國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5、聞一多向古代典籍鉆探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他想吃盡、消化盡......文化史" "他要給我們......文化藥方"

       

      6、 "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是什么意思?

      -- "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是比喻,指尋找使民族文化繁榮昌盛起來的方法。

       自20年代末起,聞先生過了十多年"書齋生活",企圖從文化上尋找振興民族的途徑,目的在于救國。

       

      7、“ "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這一句該怎樣理解?

      --“望聞問切"是擬人,把我們的民族比成一個病人。

       意思是聞一多從文化研究上來探求救國的方法,也還僅僅是走出了第一步。 

       

      8、 “目不窺園,足不下樓",“頭發零亂"”睡得很少"這些細節,表現了聞先生怎樣的研究態度和精神?

       --專心致志的研究態度,持之以恒的精神。

       

      9、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這句是什么意思?

      --深夜只有孤燈相伴,本應感到寂寞,但聞一多卻樂在其中,全力進行學術研究。 "它"指深夜燈火。 "漂白了的四壁"引自聞一多詩《靜夜》,表現詩人對祖國前途和人民命運的關切。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現聞先生深夜潛心研究的怡然自適,與"大開光明之路"一脈相承。

       

      10、“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這句該怎樣理解?

      --"潛心貫注""心會神凝"""何妨一下樓"意思一致,都是說聞一多研究極其用功,用心極專極深,別的任何事情不能使他分心。

       

      三、           小結第一部分。

       

      四、           布置作業。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朗讀思考研討

      1、課文前后兩部分之間,是用哪些話過渡的?這些話是怎樣起到過渡作用的?

      --兩部分之間用了七、八、九三個段落過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結,第八、九段開啟下文。這樣連綴緊密,脈絡清楚,過渡自然,把兩個方面的情況簡明地并列提出,給讀者以深刻印象。

       

      二、朗讀第二部分,思考下列問題:

      l      1、后半部分是僅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嗎?

      --不僅是寫再“說”。而是把 “說”和“做”糅合起來寫。

      --正如課文所寫:他“說”了,跟著的是“做”。這不再是“做了再說”或“做了也不一定說”了。現在,他“說”了就“做”。言論與行動完全一致……

       

      2、作者選取哪幾件事表現聞一多作為革命家這一方面的特點?

      --(1)搞政治傳單

      (2)在群眾大會上演說,大罵特務

      (3)參加游行示威

       

      3、文中哪些內容分別說明聞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向全國人民呼喊,叫人民起來,反對獨裁,爭取民主,以及在追悼會上演講等內容說明他是“口的巨人”;“走到游行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須飄飄”等內容說明他是“行的高標”。

       

      三、聞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前后期有什么變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前期:為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取得累累碩果。     

      鍥而不舍,瀝盡心血

      后期:投身民主運動,做爭取民主的戰士,青年運動的領導人。

      無所畏懼,視死如歸

      (卓越的學者、言行一致的志士、偉大的愛國斗士)

       

      四、           出示“說”和“做”表格。

       

      五、問題探究:聞一多先生的事跡很多,作者為什么只選取這六件事? 

      --聞先生一生經歷復雜,著作等身,可以記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從大量材料中選取了這六件事,可見作者所選材料,講究典型性,以少勝多。

      對作為“學者的方面”,作者只選取了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加以表現;

      對作為“革命家的方面”,則選取起草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這三件事作為例證。

      單這六件事就已經把聞一多先生的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現出來了。

       

      六、找一找,圈點勾畫

      這一部分對聞一多先生的敘述中,穿插了生動細致的描寫,試用橫線畫出來并加以分析,說說體現了他哪些精神和品格。

       

      (一)分析下列描寫的作用

      1.“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突出了聞先生的研究學問,目的是在于救國

       

      2.“目不窺園,足不下樓”,“頭發零亂”“睡得很少”

      --這些細節,表現了聞先生的刻苦精神

       

      3.“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

      --表現出聞一多先生一絲不茍的嚴謹態度。

       

      (二)從中看出聞一多先生是怎樣一個人?

      --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看,聞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學嚴謹、成就卓越的學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戰士。 

       

      七、這篇文章在敘述中運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寫?并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課文中對聞一多的語言、肖像有許多具體描寫,還有細節描寫。

       

      --都能起到具體再現聞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風仿佛都成了可以具體感知的東西。

       

      八、請用簡練的語言說一說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的形象。

      --先生是一位為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廢寢忘食,潛心學術,不畏艱辛、治學嚴謹、終于在學術上取得累累碩果的卓越學者,言行一致的愛國者。

       

      十、總結全文:

      1、本文以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總領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紹了聞先生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刻畫了聞一多先生前期潛心學術,不畏艱辛,廢寢忘食,數十年如一日的敬業精神,著力表現聞一多先生“做了再說,做了不說”的精神,體現了聞先生“學者的方面”; 

      后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說”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選取起草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為例證,表現了聞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兩部分互為補充,使聞一多先生的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躍然紙上。

       

      2、我們要學習他怎樣的精神?

      --我們要學習他始終如一、言行一致和用一顆赤誠的心愛國的崇高品質。

       

      3、課文結構分析

       

      4、中心思想: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與眾不同。作為卓越學者的他是做了再說,做了不說,表現他謙虛美德和實干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作為革命家的他是說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現他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文章從說和做兩個方面,高度贊揚了聞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十一、作業:

      1、 課外閱讀《最后一次演講》。

      2、 課外閱讀《死水》,再次體味作者的愛國情感。

       

      教學后記:此份教案力圖體現新課改的新理念,注重引導學生對語言的品味,對文本的理解、感悟、體驗;力圖引導學生探究質疑,從而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以發展。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案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案

      2.《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閱讀練習及答案

      3.《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讀后感

      4.七年級《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課件

      5.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案

      6.說和做讀后感

      7.蟬的教案設計

      8.閣夜教案設計

      9.《草》教案設計

      10.寫作教案設計

      在线咨询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第三页 | 五月天激情视频A级在线版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观看 | 日韩久久久中文字幕 | 青娱乐极品视觉一区二区 | 亚洲啪精品视频网站免费 |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四 |

         教學目標:

        1、通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

        2、品味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說出作者對聞一多先生的贊美敬重之情。

        3、學習聞一多熱愛祖國、為了祖國的民主富強奮斗終生的優秀品質。

        4、體會掌握過渡段的作用。

         

        教學重點: 

        1、 通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

        2、 理解聞一多先生的精神實質。

         

        教學準備:學生:朗讀全文,預習生字詞,了解相關的文學常識。

         

        教學設想: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俗話說的好“做人要有做人的原則”,就是說為人處事要有自己的主見、方法和準則。這個單元記載的都是名人,他們身上都有一些閃光的地方值得我們學習。今天我們來學習臧克家的文章,了解一下聞一多先生的事跡,并且思考一下,我們應學習他怎樣的精神。

         

        二、檢查預習情況:

        1、 介紹作者和聞一多                   

        (讓學生先說,老師補充。不用講得過盡,可以在講課的過程中穿插進去。)

        2、字詞(讀一讀、寫一寫生字詞,并積累詞語。)

        衰微  赫然  迭起  高標

        鍥而不舍  兀兀窮年  嘔心瀝血

        潛心貫注  心凝神會  迥乎不同

        一反既而  慷慨淋漓  氣沖斗牛

        無暇顧及  目不窺園  仰之彌高

         

        三、聽課文錄音,整體了解全文大意。

         

        四、整體感悟:(想一想)

        1. 、文章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

        . --從學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來寫的。

         

        2. 、綜合這兩個方面來看,聞一多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用課文原話回答)

        --"言論和行動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3、由此來看,文章可分為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1-7)記述聞先生作為學者方面的"說"和“做”

        第二部分(8-20)記述聞一多先生作為革命家方面的"說"和"做"。

         

        五、作業: 

        1、熟讀全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聽寫生字詞)

         

        二、           朗讀第一部分,思考下列問題:

        1、"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 "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課文開頭引用聞一多先生這兩句話起什么作用?這兩句話用了什么寫法?表現了聞一多怎樣的品質?

        --領起全文,表現聞一多"做"的特點--"做了再說,做了不說"

        --對比寫法。嚴謹踏實的治學態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謙虛謹慎的美德。

         

        2、聞一多前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點"做"了再"說" 、"做"了也不 "說",為了表現這一特點,作者選取了哪些材料來證明?

        --三件事例:《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

         

        3、作者選取的這三件事,選擇的角度是什么?詳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寫作《唐詩雜論》是從"做"了再"說"這個角度選材的;其它兩個事例是從

        “做"了也不一定"說"角度選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詳寫,后兩件事略寫。

         

        4、 "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是什么意思?

        --"詩興不作"就是寫詩的興致減少了。20年代,聞一多寫了許多愛國詩篇。

        從20年代末起,轉入對我國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5、聞一多向古代典籍鉆探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他想吃盡、消化盡......文化史" "他要給我們......文化藥方"

         

        6、 "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是什么意思?

        -- "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是比喻,指尋找使民族文化繁榮昌盛起來的方法。

         自20年代末起,聞先生過了十多年"書齋生活",企圖從文化上尋找振興民族的途徑,目的在于救國。

         

        7、“ "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這一句該怎樣理解?

        --“望聞問切"是擬人,把我們的民族比成一個病人。

         意思是聞一多從文化研究上來探求救國的方法,也還僅僅是走出了第一步。 

         

        8、 “目不窺園,足不下樓",“頭發零亂"”睡得很少"這些細節,表現了聞先生怎樣的研究態度和精神?

         --專心致志的研究態度,持之以恒的精神。

         

        9、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這句是什么意思?

        --深夜只有孤燈相伴,本應感到寂寞,但聞一多卻樂在其中,全力進行學術研究。 "它"指深夜燈火。 "漂白了的四壁"引自聞一多詩《靜夜》,表現詩人對祖國前途和人民命運的關切。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現聞先生深夜潛心研究的怡然自適,與"大開光明之路"一脈相承。

         

        10、“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這句該怎樣理解?

        --"潛心貫注""心會神凝"""何妨一下樓"意思一致,都是說聞一多研究極其用功,用心極專極深,別的任何事情不能使他分心。

         

        三、           小結第一部分。

         

        四、           布置作業。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朗讀思考研討

        1、課文前后兩部分之間,是用哪些話過渡的?這些話是怎樣起到過渡作用的?

        --兩部分之間用了七、八、九三個段落過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結,第八、九段開啟下文。這樣連綴緊密,脈絡清楚,過渡自然,把兩個方面的情況簡明地并列提出,給讀者以深刻印象。

         

        二、朗讀第二部分,思考下列問題:

        l      1、后半部分是僅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嗎?

        --不僅是寫再“說”。而是把 “說”和“做”糅合起來寫。

        --正如課文所寫:他“說”了,跟著的是“做”。這不再是“做了再說”或“做了也不一定說”了。現在,他“說”了就“做”。言論與行動完全一致……

         

        2、作者選取哪幾件事表現聞一多作為革命家這一方面的特點?

        --(1)搞政治傳單

        (2)在群眾大會上演說,大罵特務

        (3)參加游行示威

         

        3、文中哪些內容分別說明聞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向全國人民呼喊,叫人民起來,反對獨裁,爭取民主,以及在追悼會上演講等內容說明他是“口的巨人”;“走到游行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須飄飄”等內容說明他是“行的高標”。

         

        三、聞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前后期有什么變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前期:為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取得累累碩果。     

        鍥而不舍,瀝盡心血

        后期:投身民主運動,做爭取民主的戰士,青年運動的領導人。

        無所畏懼,視死如歸

        (卓越的學者、言行一致的志士、偉大的愛國斗士)

         

        四、           出示“說”和“做”表格。

         

        五、問題探究:聞一多先生的事跡很多,作者為什么只選取這六件事? 

        --聞先生一生經歷復雜,著作等身,可以記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從大量材料中選取了這六件事,可見作者所選材料,講究典型性,以少勝多。

        對作為“學者的方面”,作者只選取了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加以表現;

        對作為“革命家的方面”,則選取起草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這三件事作為例證。

        單這六件事就已經把聞一多先生的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現出來了。

         

        六、找一找,圈點勾畫

        這一部分對聞一多先生的敘述中,穿插了生動細致的描寫,試用橫線畫出來并加以分析,說說體現了他哪些精神和品格。

         

        (一)分析下列描寫的作用

        1.“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突出了聞先生的研究學問,目的是在于救國

         

        2.“目不窺園,足不下樓”,“頭發零亂”“睡得很少”

        --這些細節,表現了聞先生的刻苦精神

         

        3.“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

        --表現出聞一多先生一絲不茍的嚴謹態度。

         

        (二)從中看出聞一多先生是怎樣一個人?

        --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看,聞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學嚴謹、成就卓越的學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戰士。 

         

        七、這篇文章在敘述中運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寫?并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課文中對聞一多的語言、肖像有許多具體描寫,還有細節描寫。

         

        --都能起到具體再現聞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風仿佛都成了可以具體感知的東西。

         

        八、請用簡練的語言說一說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的形象。

        --先生是一位為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廢寢忘食,潛心學術,不畏艱辛、治學嚴謹、終于在學術上取得累累碩果的卓越學者,言行一致的愛國者。

         

        十、總結全文:

        1、本文以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總領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紹了聞先生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刻畫了聞一多先生前期潛心學術,不畏艱辛,廢寢忘食,數十年如一日的敬業精神,著力表現聞一多先生“做了再說,做了不說”的精神,體現了聞先生“學者的方面”; 

        后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說”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選取起草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為例證,表現了聞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兩部分互為補充,使聞一多先生的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躍然紙上。

         

        2、我們要學習他怎樣的精神?

        --我們要學習他始終如一、言行一致和用一顆赤誠的心愛國的崇高品質。

         

        3、課文結構分析

         

        4、中心思想: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與眾不同。作為卓越學者的他是做了再說,做了不說,表現他謙虛美德和實干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作為革命家的他是說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現他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文章從說和做兩個方面,高度贊揚了聞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十一、作業:

        1、 課外閱讀《最后一次演講》。

        2、 課外閱讀《死水》,再次體味作者的愛國情感。

         

        教學后記:此份教案力圖體現新課改的新理念,注重引導學生對語言的品味,對文本的理解、感悟、體驗;力圖引導學生探究質疑,從而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以發展。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案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案

        2.《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閱讀練習及答案

        3.《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讀后感

        4.七年級《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課件

        5.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案

        6.說和做讀后感

        7.蟬的教案設計

        8.閣夜教案設計

        9.《草》教案設計

        10.寫作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