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我校教師隊伍的現狀分析及相應對策(教師中心稿)

      發(fā)布時間:2017-11-1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我校教師隊伍的現狀分析及相應對策

      四川省珙縣第一高級中學校課題組

      一、我校教師的現狀

      (一)、教師隊伍的構成情況

      1、年齡結構:45歲以上教師18人,占全校教師的13%;35~45歲教師55人,占全校教師的39%;35歲以下的教師67人,占全校教師的48%。

      2、學歷達標:研究生2人,占全校教師的1.4%;本科129人,占全校教師的92.1%;專科及以下10人,占全校教師的6.5%;

      3、職稱結構:高級45人,占全校教師的32%;中級45人,占全校教師的32%;初級及以下50人,占全校教師的36%。

      4、縣級以上骨干(優(yōu)秀)教師:縣級50人,市級4人,省級5人,全國優(yōu)秀2人。

      5、學科配置:語文22人,數學20人,英語19人,物理12人,化學14人,生物7人,政治9人,歷史9人,地理8人,計算機4人,體育8人,音樂2人,美術1人。

      6、師生比例:專任教師140人,在校學生2437人,師生之比近1:20,且學科不平衡。

      (二)、師生問卷調查

      1、 教師對職業(yè)的認可度

      (1) 對職業(yè)的認識:喜歡(滿意)48人,占全校教師的28%;一般(較滿意)77人,占全校教師的55%;不喜歡(不滿意)23人,占全校教師的17%。

      (2) 工資收入:滿意21人,占全校教師的16%;較滿意50人 ,占全校教師的35%;不滿意69人,占全校教師的49%。

      (3) 對校內外環(huán)境(主要是軟環(huán)境,包括各種政策、法規(guī)的落實,評價、競爭、激勵、獎懲等機制的健全、完善)的滿意度:滿意12人,占全校教師的9%;較滿意37人 ,占全校教師的26%;不滿意91人,占全校教師的65%。

      (4) 教學中教研的必要性:非常有必要54人,占全校教師的39%;一般82人,占全校教師的59%;沒必要4人,占全校教師的2%;(特別一提的是:調查中,主動、自覺進行教研的教師只有17人,僅占全校教師的12%;而認為沒時間進行教研的97人,占了全校教師的近七成。)

      2、 學生對教師的認可度:

      高一年級:滿意率15%,較滿意57%,不滿意28%。

      高二年級:滿意率23%,較滿意61%,不滿意16%。

      高三年級:滿意率31%,較滿意60%,不滿意9%。

      從以上兩個方面的數據可以看出:隨著高中辦學規(guī)模的逐步擴大,我校教師隊伍不斷擴大并日趨年輕化。現有專任教師中45周歲以下教師占了近85%以上,而35周歲以下的教師就占了近50%,學歷基本達標,但市級以上骨干(優(yōu)秀)教師只有11名。這顯然是一支年輕的教師隊伍。年輕雖然也有優(yōu)勢,有朝氣,但這樣的群體結構在教育教學中的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如富有經驗的專業(yè)教師數量不足,缺乏學術與學科的中堅分子和領軍人物,學科的教學優(yōu)勢不是十分明顯等。就目前而言,我校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一是我校地處川南山區(qū),經濟不發(fā)達,受各種內外環(huán)境的影響,在少數教師身上尤其是青年教師身上還缺乏扎根山區(qū)教育、獻身山區(qū)教育的精神,缺乏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學生的滿意度、家長社會的認可度不高,教師有外流的趨向,尤其是優(yōu)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師。二是有的教師缺乏危機意識、競爭意識,缺乏進取心,認為憑著已有的知識已足夠“應付”學生,教育教學觀念已不能適應新時期的要求,包括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服務觀等。缺乏先進教育理念的指導,理論水平已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三是信息閉塞,教學方法單一、陳舊,教學手段落后,特別是科研意識淡薄,科研能力薄弱,教科研動力不足,主動性不強。此外,由于種種原因,教師的管理體制和評價機制尚有缺陷,尤其是對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還缺乏完整、科學、系統的體系,學校的后續(xù)骨干力量基本處于一種“青黃不接”的狀態(tài)。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若要使得一所山區(qū)中學在眾多的重點中學的不斷擴容中得到生存和發(fā)展的空間,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家長、學生的歡迎,讓學校的事業(yè)再上一個臺階,就必須要有一流的教育教學質量和學校自已的特色。而要有一流的教學質量與特色,就必須要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尤其是青年教師隊伍。

      二、相應對策

      面向教育現代化的教師隊伍建設,是一個具有時代性和較強區(qū)域色彩的研究課題。它需要我們依托不斷深化的教育體制改革和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從我縣的政治、經濟、文化、地理位置等現狀出發(fā),從對教師隊伍的思想、工作狀況和教師群體結構的調查研究入手,著力探索教師內在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從而建立起適合學校可持續(xù)發(fā)展、幫助教師實現自身價值的培養(yǎng)機制和評價機制,全力打造一支適應現代化教育需要的、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山區(qū)中學優(yōu)秀教師隊伍,為學校辦學質量的不斷提高、為學校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為此,我校課題組通過問卷調查、召開專題討論會和課題小組研討會等形式,深入教師隊伍內部,了解并掌握教師的工作與學習情況,特別是了解青年教師對教師職業(yè)的評價,對自己從事教師職業(yè)的想法,成長的途徑,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對自身價值的評判和預期等等,并進而制定出了相應的對策:

          1、強化教師職業(yè)道德素質,推動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修養(yǎng)不斷提高。把擁有崇高而堅定的職業(yè)理想和職業(yè)修養(yǎng),作為每一位教師追求自我發(fā)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2、建立教師培訓制度,提高教師的現代教學教育水平。學校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在教師中開展教研、學術活動,讓教師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不斷拓寬與更新知識結構和知識視野,提高每一位教師的現代化教育所需要的教育教學的實施能力。

      3、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促進青年教師的迅速成長。學校應為青年教師的成長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和制度,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提高業(yè)務水平。

      4、深化改革,加強管理,健全評價、考核、分配、激勵機制,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建立科學規(guī)范的管理制度,鼓勵全體教師不斷進取,為教師的工作營造寬松的環(huán)境氛圍和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

         總之,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必須要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陳海明)

      [我校教師隊伍的現狀分析及相應對策(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愛我校園演講稿

      2.教師隊伍的管理論文

      3.我愛我校的演講稿3篇

      4.愛我校園演講稿600字

      5.我愛我校的演講稿

      6.2017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總結

      7.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情況自查報告

      8.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現狀分析及對策論文

      9.初中心理健康說課稿

      10.愛我校園安全標語50條

      在线咨询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视频一区二区美女引诱 | 亚洲国产日韩人妖另类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四区 | 热99精品只有这里精视频 | 日韩国产二三区精品视频 |

        我校教師隊伍的現狀分析及相應對策

        四川省珙縣第一高級中學校課題組

        一、我校教師的現狀

        (一)、教師隊伍的構成情況

        1、年齡結構:45歲以上教師18人,占全校教師的13%;35~45歲教師55人,占全校教師的39%;35歲以下的教師67人,占全校教師的48%。

        2、學歷達標:研究生2人,占全校教師的1.4%;本科129人,占全校教師的92.1%;專科及以下10人,占全校教師的6.5%;

        3、職稱結構:高級45人,占全校教師的32%;中級45人,占全校教師的32%;初級及以下50人,占全校教師的36%。

        4、縣級以上骨干(優(yōu)秀)教師:縣級50人,市級4人,省級5人,全國優(yōu)秀2人。

        5、學科配置:語文22人,數學20人,英語19人,物理12人,化學14人,生物7人,政治9人,歷史9人,地理8人,計算機4人,體育8人,音樂2人,美術1人。

        6、師生比例:專任教師140人,在校學生2437人,師生之比近1:20,且學科不平衡。

        (二)、師生問卷調查

        1、 教師對職業(yè)的認可度

        (1) 對職業(yè)的認識:喜歡(滿意)48人,占全校教師的28%;一般(較滿意)77人,占全校教師的55%;不喜歡(不滿意)23人,占全校教師的17%。

        (2) 工資收入:滿意21人,占全校教師的16%;較滿意50人 ,占全校教師的35%;不滿意69人,占全校教師的49%。

        (3) 對校內外環(huán)境(主要是軟環(huán)境,包括各種政策、法規(guī)的落實,評價、競爭、激勵、獎懲等機制的健全、完善)的滿意度:滿意12人,占全校教師的9%;較滿意37人 ,占全校教師的26%;不滿意91人,占全校教師的65%。

        (4) 教學中教研的必要性:非常有必要54人,占全校教師的39%;一般82人,占全校教師的59%;沒必要4人,占全校教師的2%;(特別一提的是:調查中,主動、自覺進行教研的教師只有17人,僅占全校教師的12%;而認為沒時間進行教研的97人,占了全校教師的近七成。)

        2、 學生對教師的認可度:

        高一年級:滿意率15%,較滿意57%,不滿意28%。

        高二年級:滿意率23%,較滿意61%,不滿意16%。

        高三年級:滿意率31%,較滿意60%,不滿意9%。

        從以上兩個方面的數據可以看出:隨著高中辦學規(guī)模的逐步擴大,我校教師隊伍不斷擴大并日趨年輕化。現有專任教師中45周歲以下教師占了近85%以上,而35周歲以下的教師就占了近50%,學歷基本達標,但市級以上骨干(優(yōu)秀)教師只有11名。這顯然是一支年輕的教師隊伍。年輕雖然也有優(yōu)勢,有朝氣,但這樣的群體結構在教育教學中的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如富有經驗的專業(yè)教師數量不足,缺乏學術與學科的中堅分子和領軍人物,學科的教學優(yōu)勢不是十分明顯等。就目前而言,我校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一是我校地處川南山區(qū),經濟不發(fā)達,受各種內外環(huán)境的影響,在少數教師身上尤其是青年教師身上還缺乏扎根山區(qū)教育、獻身山區(qū)教育的精神,缺乏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學生的滿意度、家長社會的認可度不高,教師有外流的趨向,尤其是優(yōu)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師。二是有的教師缺乏危機意識、競爭意識,缺乏進取心,認為憑著已有的知識已足夠“應付”學生,教育教學觀念已不能適應新時期的要求,包括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服務觀等。缺乏先進教育理念的指導,理論水平已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三是信息閉塞,教學方法單一、陳舊,教學手段落后,特別是科研意識淡薄,科研能力薄弱,教科研動力不足,主動性不強。此外,由于種種原因,教師的管理體制和評價機制尚有缺陷,尤其是對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還缺乏完整、科學、系統的體系,學校的后續(xù)骨干力量基本處于一種“青黃不接”的狀態(tài)。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若要使得一所山區(qū)中學在眾多的重點中學的不斷擴容中得到生存和發(fā)展的空間,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家長、學生的歡迎,讓學校的事業(yè)再上一個臺階,就必須要有一流的教育教學質量和學校自已的特色。而要有一流的教學質量與特色,就必須要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尤其是青年教師隊伍。

        二、相應對策

        面向教育現代化的教師隊伍建設,是一個具有時代性和較強區(qū)域色彩的研究課題。它需要我們依托不斷深化的教育體制改革和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從我縣的政治、經濟、文化、地理位置等現狀出發(fā),從對教師隊伍的思想、工作狀況和教師群體結構的調查研究入手,著力探索教師內在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從而建立起適合學校可持續(xù)發(fā)展、幫助教師實現自身價值的培養(yǎng)機制和評價機制,全力打造一支適應現代化教育需要的、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山區(qū)中學優(yōu)秀教師隊伍,為學校辦學質量的不斷提高、為學校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為此,我校課題組通過問卷調查、召開專題討論會和課題小組研討會等形式,深入教師隊伍內部,了解并掌握教師的工作與學習情況,特別是了解青年教師對教師職業(yè)的評價,對自己從事教師職業(yè)的想法,成長的途徑,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對自身價值的評判和預期等等,并進而制定出了相應的對策:

            1、強化教師職業(yè)道德素質,推動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修養(yǎng)不斷提高。把擁有崇高而堅定的職業(yè)理想和職業(yè)修養(yǎng),作為每一位教師追求自我發(fā)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2、建立教師培訓制度,提高教師的現代教學教育水平。學校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在教師中開展教研、學術活動,讓教師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不斷拓寬與更新知識結構和知識視野,提高每一位教師的現代化教育所需要的教育教學的實施能力。

        3、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促進青年教師的迅速成長。學校應為青年教師的成長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和制度,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提高業(yè)務水平。

        4、深化改革,加強管理,健全評價、考核、分配、激勵機制,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建立科學規(guī)范的管理制度,鼓勵全體教師不斷進取,為教師的工作營造寬松的環(huán)境氛圍和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

           總之,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必須要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陳海明)

        [我校教師隊伍的現狀分析及相應對策(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愛我校園演講稿

        2.教師隊伍的管理論文

        3.我愛我校的演講稿3篇

        4.愛我校園演講稿600字

        5.我愛我校的演講稿

        6.2017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總結

        7.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情況自查報告

        8.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現狀分析及對策論文

        9.初中心理健康說課稿

        10.愛我校園安全標語5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