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愛好。
2、理解“愛心”的神奇力量,學會關愛他人,成為能獻出愛心的人。
3、培養學生的想象、聯想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文中體現的愛心。
2、運用豐富的想象創作。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開學之初,我們學過巴金爺爺的《繁星》,在那篇文章中,作者為我們展示了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其實,“天上的每一顆星星都寄托著人們美好的故事。”在中國是這樣,國外也是這樣,今天我們就隨著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一起去感受一則神奇的故事《七顆鉆石》。
二、親近作者:
1、學生將課前收集到的有關作者的介紹簡單地說一下。
2、老師作適當的補充。
三、感知課文:
1、正音
干涸(tin) 水罐(shùn) 絆(bàn)倒 一瞬(shùn)間 舔(tin)凈
2、請同學們大聲地、自由地朗讀課文,讀完后,用簡要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①學生作交流,點評
②老師補充:這是一個干旱之年,一個小姑娘為母親找水,小姑娘和母親幾次讓水的故事。
四、研讀課文:
仔細閱讀課文并思考:
1、小姑娘的水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作者為什么要把水罐寫得這樣神奇?
2、文中結尾寫到:“而那七課鉆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大熊星座。”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美好感情?
(學生邊看書邊做圈點勾畫,思考以上兩問題,然后小組討論,最后明確)
3、讓學生提出質疑或帶著感情、有節奏的朗讀課文。
五、奇思妙想:
托爾斯泰展開豐富的想象為我們創造了一個非常美麗動人的故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學也都擁有這想象,現在就讓我們來小試牛刀一番吧!
1、童話中說:“小姑娘哪兒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著了。”如果小姑娘這時做了一個夢,她會做一個什么樣的夢呢?發揮你的想象寫出夢中的情景。
2、小姑娘對母親的愛心深深地感動了我們,也定感動了┄┄否則,等她醒來時,水罐里怎么會有水呢?這小狗和過路人都是真的嗎?還是上帝的化身┄┄同學們想一想,是上帝的話他又是怎么想的呢?請以上帝的口吻寫出他的心理活動。
活動要求:請每位同學任選其中一題來做,把你們的想象寫在紙上,字數100字左右。
六、教師小結:
愛心是大海里的一艘船,帶你達到理想的彼岸;愛心是春日里含苞的花蕾,讓你看到無窮的希望;愛心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愿愛這顆種子,在你們的心底慢慢發芽。
七、拓展鞏固:
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把你們的想象再做修改潤色一番,使之更加完善。
[七顆鉆石(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5.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6.七顆鉆石課件
9.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背影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