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時)
西安三中 李為華
教學理念:
1、古今聯系
2、聽、說、讀、寫、背、講、練七要素相結合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
2、理解文意
3、體會文章的美感及駢文的特點
4、梳理指導學生背誦
教學重點:
1、優美的翻譯
2、熟讀背誦
教學過程:
一、了解作者
1、學生談對于作家王勃的了解
2、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走進初唐詩人的精神世界
二、疏通文意:
1、學生聽示范朗讀
2、學生齊讀、自讀第一段,尋找文言知識點
方法:老師引導學生按結構梳理文章
學生提出問題,同學解答,學生翻譯,老師點評
(1)、把握文章結構
(2)、翻譯中存在問題的實詞、虛詞
(3)、文言文的特殊語法現象
翻譯語段:
學生翻譯、調整、教師歸納
詞類活用:
襟三江而帶五湖:都為意動,以為襟、以為帶
雄州霧列,俊采星馳:都為名詞作狀語,像霧、流星那樣
賓主盡東南之美: 形容詞作名詞,俊杰、人才
句式:
物華天寶:判斷句
賓主盡東南之美:判斷句
童子何知: 賓語前置
借代:
襜帷暫駐
二、體會文章的特色
1、細讀文章
2、課堂練習:
(1)、比較學生習作《我的三中》片段與《滕王閣序》第一自然段
《我的三中》片段
民國的女子尊德,現在為西安三中。它處在名城勝地,與歷史和現代相連.連帶著八仙宮。
周圍環繞著古樹,影響擴至東郊,連及全市。這里的寶物眾多,就像是天的珍寶,人才俊杰。
土地靈氣,雄偉的學校像霧一樣涌起,俊美的人才像流星一樣飛馳。百年三中永遠輝煌。
(2)、讓學生仿照《滕王閣序》第一自然段將這段文字翻譯成文言文:
學生動筆,學生念自己的翻譯
參考翻譯:尊德故校,西安新星.
地分名勝,時接古今.
襟八仙而帶古樹.控東城而引全都.
物華天寶,人杰地靈.
雄校霧列,俊采星馳.
百年三中,永鑄輝煌
3。比較發現第一自然段(駢文)的特點:
結構相互對稱,詞語對偶。
在聲韻上講究運用平仄,音律和諧
三、背誦指導
1、學生先自由背,考察效果
2、老師指導運用層次加順序的發法背誦前半部分
3、學生運用層次加順序的發法背誦后半部分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
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靈。俊采星馳,徐孺下陳藩之榻。
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云;
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梳理:
故郡 新府
星分 地接
三江 五湖
蠻荊 甌越
物華天寶………
人杰地靈 ………
4、自讀第2、3自然段,自己翻譯
四、作業
仿照《騰王閣序》仿寫《我的三中》
教學反思:
五.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反思:
[《滕王閣序》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滕王閣序課件教案
2.滕王閣序簡單教案
3.滕王閣序并詩教案
4.滕王閣序教案
8.滕王閣序用典作用教案
10.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