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馬中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復習專題
《云南(課改實驗區)2007年中考說明語文》中增加“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將成為2007年中考語文命題的新亮點。根據考試說明及2006年課改區的中考試卷,“綜合性學習”應出現在中考試卷的第二部分,即“語文綜合運用”部分,分值約占6分。那么“語文綜合性學習”究竟怎么考?考什么?如何備考?這些都是同學們普遍關注的問題。
考試說明對“語文綜合性學習”提出的要求是:“能將語文知識與能力綜合運用于語文實踐中,實現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結合,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融通”。從中我們注意到“語文綜合性學習”具有以下特點:
1、實踐性。過去,我們更多的是“面向文本”,而“綜合性學習”則把我們引向“面向實踐”,要求學生關注生活,關注實踐,學會發現并解決實際問題。“綜合性學習”命題的中心是“活動”。試題大多會設置特定的情境,考查學生開展語文活動,完成實際任務的能力。同時,實踐經驗也是學生解題的主要依據。
2、語文性。“語文綜合性學習”設計的活動必然是立足于語文學科的,能夠充分體現語文工具性的實踐過程,其目的是考查學生語文的知識積累和能力遷移的水平。需要考生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實踐活動,特別是語文實踐活動中的問題。
3、綜合性。有兩個層面的綜合:一是學科內的綜合,即綜合運用多種語文知識和能力,去解決綜合性的語文問題。如勸說某人參與某項活動,我們可能會需要相應的修辭知識,同時還需要掌握語言交際的原則與技巧等等。二是學科間的綜合,即以語文學科為主,進行跨學科的滲透。語文學科是解決其他學科問題的基礎工具,而“語文綜合性學習”同樣需要其他學科的支持。學科滲透能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4、開放性。主要指命題的靈活性和答案的不惟一性。考生在問題情境中有充分的選擇余地,可多角度切入,形式限制少。答案不作統一規定,鼓勵有創意的設計和表達等等。
化難為易得高分
雖然“語文綜合性學習”有相當的難度,對同學們來說極具挑戰性,但是只要抓住“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征,特別是抓住“語文活動”這個核心,我們就會有的放矢,理出頭緒。而且,中考必然會貼近初中學生的生活,考慮初中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心理發展狀況,加上“綜合性學習”才進入中考語文試卷,出于題量、分值、難度的限制,“綜合性學習”不會讓大多數考生落馬,因此同學們大可不必對之心生畏懼。
語文綜合性學習”主要題型包括: 一,活動設計型:設計活動主題或主題語;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針對活動內容談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觀點等等。
例如:(<<五年中考三年模擬>>92頁13題)學校舉辦“推廣普通話活動周”,同學們都積極參與這項活動。
(1)請你設計一條富有感染力的宣傳語。
(2)你認為活動周中應開展哪些語文活動?請列舉三項。
(3)就學校如何推廣普通話問題,請你向校長提出一條富有創意的建議
這類題目主要考查學生在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中,能否準確地理解活動的內容和主題,并用準確的語言進行表述。一般來講,這類題目沒有一個非常標準的答案,主要是通過答題,來檢驗我們對語文綜合性活動的理解和實踐能力,同時檢驗我們在對活動內容有比較清楚地了解和認識之后,以及能否用簡潔的語言,將自己要表達的意思表述出來。
回答這類題目的前提,最好是親自參加過或組織過這類的語文綜合性活動,并在活動中積極做過一些具體的工作。如果由于各種原因沒有這種學習的體驗,也可以通過仔細閱讀題目要求,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準確地回答問題。
因此,首先要讀懂題干要求,對題干所設置的情境與要求必須有明確的把握。必須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活動流程有一個比較清楚地認識。
組織答案時要求我們能夠有比較簡潔的語言進行表述。主題詞的語言要求簡明、準確、生動;而活動過程或計劃要點則要求語言表述清楚,活動的階段性和活動的目的要非常明確,過程和計劃要點一般要求是分項列出。
答好這樣的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審清題目,明確命題意圖和要求。如上面例子第(1)問,要求考生自己設計宣傳語,有的考生若忽略了這個要求,把國家推行普通話的宣傳語“普通話,通天下”照搬過來,就不能得分。同樣,第(2)問限定為語文活動,如果不加思考,匆忙羅列,很可能會一分不得。審清題目還可以縮小思考和答題的范圍,找到解題的條件或幫助。第(3)問實際上是讓考生立足于自己熟悉的校園生活,就推廣普通話問題進行思考,提出的建議應有校園特色,并切實可行。如“把普通話納入綜合素質評定的內容”等等。
2.擺正心態,輕松作答。答題時不要過分緊張,不要被題面嚇倒。上面的例子的第(1)問無非是讓我們突出推廣普通話的意義,我們可以嘗試利用一點修辭手法,如“普通話是我們溝通的橋梁”。我們還應清楚,許多問題開放性強,留有考生自主發揮的空間,考生切不可畏首畏尾,局限了自己的思維。
3.積極調動自己已有語文的儲備,充分發揮語文的工具性功能。解題時要有語文意識,從語文的角度去分析題目的要求和題目提供的材料或示例,運用語文知識去答題。這樣我們就不難寫出切合題意的答案。
4.掌握一定的答題規范。只要針對主要題型總結答題規律,有意識地進行一些訓練,我們在擬對聯、寫廣告詞、開場白時就
二,材料探究型
包括圖表,文字,圖畫,徽標的探究。
第一類:圖表類 材料探究題第一種形式,那就是圖表題,解這類題目關鍵是:扣題旨、找規律、善表達,這是解答圖表題三步曲。圖表題是語言和圖形的綜合題,具有簡明直觀,概括性強,知識覆蓋面廣,涉及學科多等特點,備受命題者的青睞。可是同學們由于缺乏解題技巧,常常理不出頭緒。那么,我們該如何準確、高效地答題呢?----------扣題旨、找規律、善表達, 如果說緊扣題干明確要求,是解題的基本準則;那么認真讀圖,把握規律,實行圖文轉換,則是解題的關鍵。因為圖表題是通過圖畫和表格來“說話”的,它在簡明直觀地把現象展示在讀者面前的同時,也會把問題的本質隱藏起來。這樣,我們就必須按圖索驥,從材料中發現圖表蘊涵的規律。具體地說,閱讀圖表首先應讀圖名、讀圖例、讀內容、讀功能、讀附注等環節,不局限于某一點或某一面,不放過圖表中的任何一個細節,進行正面和側面、縱向和橫向的多維思維。其次,及時篩選信息,努力尋找信息點,從圖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找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揭示圖表的本質和要旨,然后把數據或圖示信息轉換成文字,實現質的飛躍。。規律的發現,還不過是把圖表轉化為文字的胚胎和雛形。要想真正“長大成材”,還必須要依靠準確的歸納和恰當的表達。因此,我們在解答圖表題時,還應該按照題目的要求(包括字數),把捕捉到的規律(即圖表的本質和要旨)用恰當的詞語和完整的句子表達出來,做到沒有錯別字,語言準確、簡潔、連貫,符合客觀實際。
例:(<<五年中考三年模擬>>92頁)
依據有關的數據,用文字說明我國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的兩點情況(一是20年來的變化情況,二是與其他國家的比較情況)是本題的具體要求。在明確答題要求后,我們就要上下觀照,前后比較,進行全方位的立體思維,留心圖表的符號、文字、數字和附注,然后逐步地把重點轉移到圖表下方的數據(1979年7.2+2000年20.4-2005年22),就會茅塞頓開:20年來我國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不斷增加(或“逐年增加”等)。
既然20年來我國人均住房建筑面積有較大增加,那么,與其他國家相比較,在世界上又處于什么位置?就只要再看一看圖表上方的5組文字和數據,并與下方的兩組數字(2000年20.4+2005年22)比較,答案就是:目前已達到(或略超過)世界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或標準)。
第二類:材料分析題
一般說來,探究性題目總是由2-3則相互之間有關系的材料組成。它可以單獨出現,也可與閱讀文章結合起來考查。
解答此類題目,我們應該思考:這幾則材料為什么可以放在一起?然后推斷:一定是材料之間存在某種關系。再通過比較、分析,一定會有所發現。答題時,材料間是因果關系的,要先寫主要原因,再寫其他原因;材料間是同類事物的,要先寫共性的,再寫不同點的。 例:(<<五年中考三年模擬>>91頁第九題)
第三類:圖畫類
認真讀圖,把握規律,實行圖文轉換,則是解題的關鍵。因為圖表題是通過圖畫和表格來“說話”的,它在簡明直觀地把現象展示在讀者面前的同時,也會把問題的本質隱藏起來。這樣,我們就必須按圖索驥,從材料中發現圖表蘊涵的規律。具體地說,閱讀圖表首先應讀圖名、讀圖例、讀內容、讀功能、讀附注等環節,不局限于某一點或某一面,不放過圖表中的任何一個細節,進行正面和側面、縱向和橫向的多維思維。其次,及時篩選信息,努力尋找信息點,從圖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找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揭示圖表的本質和要旨,然后把數據或圖示信息轉換成文字,實現質的飛躍。 例:(<<五年中考三年模擬>>86頁第2題,第14題)
仔細觀察下面這幅招貼畫,按要求答題。
①請簡要說明畫面的內容。(不超過30字)
三,口語交際語言運用型
[要求剖析] 題目要求結合所設置的具體情境,準確、得體、簡潔的完成口語交際任務。 看清要求,調動積累,善于表達,是這類題的解題要領。
例:(<<五年中考三年模擬>>86頁第5題)
例:(安徽省2006)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班里準備在這天下午3點,在本班教室開展關于讀書的主題班會活動。假如你參與了這次活動。請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務。
3.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請語文王老師參加這次班會活動。請你將對王老師說的話寫出來。(4分)
答案示例:王老師,明天下午3點,我們班在教室里開讀書主題班會,請您到場指導。
(答出稱呼、時間、地點、內容得3分,符合口語表達特點得1分。意思對即可得分)
[思路解析]
交際的重點在于語言的說服力和條理,對問題的要求和所設置的具體情境的分析不可忽視,必須抓住主要矛盾,作出針對性的回答。同時要注意謙語和敬語的使用。
四,語言積累類
[要求剖析]重點考查學生平時的課外文化積累。
例:(湖北黃岡2006)書是人類知識的寶庫,書是人類精神的殿堂。在這里我們認識了多彩世界,在這里我們讀懂了喜怒哀樂!在這里我們跨越時空,觸摸歷史滄桑……每一次讀書,我們都心存一份感動;每一次讀書,我們的心靈都得到一次凈化。某班同學在“好讀書讀好書”的綜合性學習中開展了如下活動,請你踴躍參加。
活動一:領略書的魅力──熱愛讀書書的世界是一個多彩的世界.與書為伴將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請寫出一條關于“熱愛讀書”的名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1分)
我的座右銘:
活動二:探尋讀書方法──怎樣讀書讀書還得講究方法,下面向你介紹兩位名人的讀書方法。你還有另外的讀書方法嗎?請介紹一種并說明使用這種讀書方法的理由。(2分)
我的讀書方法:
我的理由:
(華羅庚“猜書”: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讀書方法是“猜書”。他拿到一本新書后,不是從頭到尾地讀,而是先對著書思考一會兒,然后再打開瀏覽一遍.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已猜想的一致;就不再讀了.他這種猜想的方法不僅節省了時間,而且培養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
活動三:走進書的世界―讀書實踐
走進書的世界你一定收獲頗手吧,請展示你的收獲〔7分〕
(1)《格列佛游記》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用一句話概括)(2分)
我的概括:
(2)用恰當的詞語概括下列人物的性格特點。(2分)
孔乙己:(魯迅《孔乙己》)
楊修:(羅貫中《楊修之死》)
(3)請向你的朋友推薦一部你最喜歡的名著(教材附錄).并說說推薦的理由。(3分)
我推薦的名著:
我的理由:
[答案示例]
活動一:示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1分,只要是激勵人們讀書的名言即可)
活動二:讀書方法:示例:精讀法,略讀法或網上閱讀法,圖書室閱覽法等理由:示例:精讀法:一些名家名篇,美文佳作,需咀嚼品味,因此用精讀法;網上閱讀法:網上有著豐富的資源,網上閱讀可以大大拓寬自己的視野,因此可用網上閱讀法。(2分,方法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是綜合的,理由能言之成理即可)
活動三:(1)本書講述了英國船醫格列佛因海難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以及馬國等地的經歷。(2分)(2)孔乙己:為人善良.但好逸惡勞,麻木不仁,自命清高,自欺欺人。楊修:聰明過人,但恃才放獷(2分,每個人物1分,不能從兩個方面概括人物性格酌情扣分)(3)示例①:推薦的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理由:這邵小說讓我們懂得了人生的意義,讓我們學會了用正確的心態面對人生的磨難,用鋼鐵般的愈志與頑強的奮斗精神迎接生活的各種挑戰示例②:推薦的名著:《魯濱孫飄流記》。理由:這部小說中最吸引人的地萬就是魯賓孫這個人物。他敢于冒險.勇于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島,也絕不氣餒。在荒無人煙、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條件的小島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許許多多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活了下來。(3分,推薦的名著1分,理由三分,言之成理即可)
課程標準和課改實驗給我省中考帶來了嶄新的變化,“語文綜合性學習”最能凸現《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與要求。只要我們認真開展切實有效的針對性的復習,就一定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元馬中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復習專題(人教版九年級必修)]相關文章:
9.高考語文復習整合成語專題
10.簡單機械專題復習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