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論讀書(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7-2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      導向:

      1、導語: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十年寒窗,伴著馥郁的書香,我們一天天長大了。你喜歡讀那些書,說說喜歡的理由?

      學生各抒己見,發表看法。(調動激情,有感而發,有話可說。)

      2、揭示目標:

      ①培養學生提煉概括、梳理知識的能力。

      ②自主、合作、探究中理解本文的讀書觀。

      ③積累文中出現的精辟的句子,激發學生讀書熱情,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讀書習慣。

      二、      自學:

      1、自讀課文后,把文中不認識的字寫在黑板的左邊,認識的同學就把拼音注上去。

      2、積累下列詞語:

      ①弛惰②挑剔③狡黠④裝潢⑤煩瑣⑥蒸餾⑦消遣⑧運籌⑨⑩

      3、作者作品及相關知識簡介:

      培根(1561-1626)英國哲學家、作家,出生貴族家庭。劍橋大學畢業,后又學習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長,封為勛爵。1621年因受賄為國會彈劾去職,嗣后居家著述。《隨筆》是其文學方面主要著作,開創英國隨筆這特有體裁。

      背景資料:略 

      4、感知內容:

      ①分小組討論、分析,形成集體意見,選代表發言。談談作者從哪幾個方面談讀書?

      讀書的目的   讀書的方法   讀書的作用

      ②文章怎樣分為三個層次進行論述的? 

      第一層:(1-6自然段)闡述讀書的正確目的。

      第二層:(7-10自然段)闡述讀書的方法。 

      第三層:(11-12自然段)闡述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彌補精神上各種缺陷。

      三、      討論:

      小組合作探究

      過程:學生先獨立選擇探究品味點,思考批注,然后男女生分兩組,比一比看那組找的準,分析透徹。

      1、“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使人……”是分述,后面的“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是在分述的基礎上歸納的結論。這種論證方法,通過叫做歸納論證。同時也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方式。 這樣寫,增強了論述的氣勢,使人強烈地感受到知識對于人的作用,從而有力地論證了“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的論點。

      2、“求知可以改進人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

      這一段以未經人工培育的“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以對于野花草的“修剪移栽”比喻人的“求知學習”,兩個比喻句配合得恰當而巧妙。“野生的花草”經過“修剪移栽”能花繁葉茂,“人的天性”通過“求知學習”能改進完善。運用這兩句比喻是為了論證“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這個論點。用比喻的寫法,就把比較抽象的道理,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來,易于人們感知、理解。

      3、黑格爾說過:“他(培根)的著作雖然充滿著最美妙、最聰明的言論,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話常常被人拿著當作格言。”請同學們將你最喜歡的句子大聲地讀給大家聽。

      四、      質疑:

      再讀課文,自由設置疑問,師生共同探究,合作解決。

      五、      自測: 

      1、對作者的讀書觀,你是怎么來評價的呢?你對讀書有什么看法呢?你最喜歡文中哪一句讀書名言?請任選論點,配上適當論據,寫成一篇100多字的小議論文。

      2、你能說出你搜集到的關于讀書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讀書的趣事嗎?

      (1)名言警句: 

      腹有詩書氣自華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書到用時方恨少。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2)名人論讀書: 

      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李清照的讀書方法:興味到時拿起書就讀。 

      朱熹談讀書時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學思結合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英】莎士比亞 

      (3)名人讀書的趣事: 

      孔子韋編三絕的故事   列寧讀書趣聞   馬克思讀書趣聞 

      古人頭懸梁錐刺股、囊瑩映雪、鑿壁偷光的刻苦讀書。

      六、      自結:

      學習本課時你有什么收獲?學習本文你有什么收獲?

      寫作特點

      1. 文章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即設立比喻論述某種道理。例如第四段用“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一組比喻來論證“求知可以改進人的人性”的論點。這樣寫,使論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語言表達具體生動。

      2. 本文還運用了歸納論證的方法:第十一段先列舉六門具體學科的作用:“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最后引用一句名言歸納出論點:“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由于前面列舉的內容豐富翔實,最后得出的論斷就令人信服。

      3. 本文還多處運用了排比論述的寫法,例如第二段:“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供裝飾。處世行事時,正確運用知識意味著才干。”第九段:“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敏,寫作能使人精確。”

      七、      教后記:

      這是培根的著名隨筆,見解深刻。對于僅接觸過兩篇小議論文的初一學生來說比較困難,在教學中應注意到這一點,從實際出發,邊梳理議論文的知識邊適當點撥,讓學生盡可能地有所收獲。優點是把先進的教學方式引進課堂,學生團結合作、自主探究,興趣高漲,聽、說、讀、寫四種能力都得到了訓練。不足之處學生對議論文知識比較生疏,在農村的孩子來說網絡搜尋資料還是一個未知區域,教師得做適當補充。 

       

      [論讀書(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3.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4.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5.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6.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

      7.高一數學必修四1.5教案

      8.高一必修四數學教案

      9.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10.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日本香港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五月天婷婷亚洲综合 | 尤物在线精品视频免费看 |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精品人成电影 | 日本免费人妖最新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