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唐詩三百首鑒賞之五言古詩二(選修)

      發布時間:2016-4-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2、池月:即池邊月色。

      3、軒:窗。

      【韻譯】:

      夕陽忽然間落下了西山,

      東邊池角明月漸漸東上。

      披散頭發今夕恰好乘涼,

      開窗閑臥多么清靜舒暢。

      清風徐徐送來荷花幽香,

      竹葉輕輕滴下露珠清響。

      心想取來鳴琴輕彈一曲,

      只恨眼前沒有知音欣賞。

      感此良宵不免懷念故友,

      只能在夜半里夢想一場。

      【評析】:

      此詩寫夏夜水亭納涼清爽閑適和對友人的懷念。

      詩的開頭寫夕陽西下與素月東升,為納涼設景。三、四句寫沐后納涼,表現閑情

      適意。五、六句由嗅覺繼續寫納涼的真實感受。七、八句寫由境界清幽想到彈琴,想

      到“知音”、從納涼過渡到懷人。最后寫希望友人能在身邊共度良宵而生夢。

      全詩感情細膩,語言流暢,層次分明,富于韻味。“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句,納涼消暑之佳句。

      =============================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作者:孟浩然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樵人歸盡欲,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注解】:

      1、煙鳥:暮煙中的歸鳥。

      2、之子:這個人。

      3、宿:隔夜。

      【韻譯】:

      夕陽徐徐落入西邊山嶺,

      千山萬壑忽然昏昏暝暝。

      松間明月增添夜的涼意,

      風中泉聲聽來別有情味。

      打柴的樵夫們將要歸盡,

      暮煙中的鳥兒剛剛棲定。

      期望你能如約來此住宿,

      我獨抱琴等在蘿蔓路徑。

      【評析】:

      詩寫在山間夜宿,期待友人不至。詩的前六句,盡寫夜色;夕陽西下,萬壑蒙

      煙,涼生松月,清聽風泉,樵人歸盡,暮鳥棲定。后兩句寫期待故人來宿而未至,于

      是抱琴等待。不心焦,不抱怨,足見詩人風度。境致清新幽靜,語言委婉含蓄。“松

      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兩句亦是佳品。

      =============================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作者:王昌齡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淡水木,演漾在窗戶。

      苒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風吹蘭杜。

      【注解】:

      1、苒苒:同“冉冉”,指時間的推移。

      2、美人:舊時也指自己思暮的人,這里指崔少府。

      3、越吟:楚人曾唱越歌以寄托鄉思。

      【韻譯】:

      我和從弟在南齋高臥的時候,

      掀開窗簾玩賞那初升的玉兔。

      淡淡月光瀉在水上泄在樹上,

      輕悠悠的波光漣漪蕩入窗戶。

      光陰苒苒這窗月已幾盈幾虛,

      清光千年依舊世事不同今古。

      德高望重崔少府在清江河畔,

      他今夜必定如莊舄思越之苦。

      千里迢迢可否共賞醉人嬋娟?

      微風吹拂著清香四溢的蘭杜。

      【評析】:

      此詩寫玩月思友,由月憶人。感慨清光依舊、人生聚散無常。詩的開頭點出“南

      齋”;二句點“明月”;三、四句觸發主題,寫玩月;五、六句由玩月而生發,寫流

      光如逝,世事多變;七、八句轉寫憶故友;最后寫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蘭杜,芳香

      四溢,聞名遐邇。

      全詩筆不離月,景不離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濟,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

      《尋西山隱者不遇》

      作者:邱為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關無僮仆,窺室惟案幾。

      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

      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

      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凈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解】:

      1、差池:原為參差不齊,這里指此來彼往而錯過。

      2、黽勉:殷勤。

      3、契:愜合。

      4、之子:這個人,這里指隱者。

      【韻譯】:

      西山頂上有一座小茅屋,

      尋訪隱者直上三十里路。

      輕扣宅門竟無開門童仆,

      窺看室內只有幾案擺住。

      主人不是駕著柴車外出,

      一定是垂釣在秋水之渚。

      來得不巧不能與其見面,

      殷勤而來空留對他仰慕。

      綠草剛剛受到新雨沐浴,

      松濤聲聲隨風送進窗戶。

      來到這愜意幽靜的絕景,

      我心耳蕩滌無比的滿足。

      盡管沒有賓主酬答之意,

      卻能把清靜的道理領悟。

      興盡才下山來樂在其中、

      何必要見到你這個隱者?

      【評析】:

      這是一首描寫隱逸高趣的詩。詩以“尋西山隱者不遇”為題,寫專程到山中去訪

      隱者,竟然不遇。如此,本應叫人失望,惆悵。然而,詩借寫“不遇”,卻把隱者性

      格和生活表現得清清楚楚,淋漓盡致地抒發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曠達的胸懷,比相遇

      更有收獲,更為滿足。

      詩的前八句,寫隱者獨居高處,遠離塵囂,尋訪者不辭山高,等到叩關無人,才

      略生悵惘。于是猜想隱者乘車出游,臨水垂釣,表現隱者的生活恬適雅趣。后八句宕

      開一層,寫周圍的草色松聲使尋訪者陶然,因而尋訪不遇亦無所謂,使其悟出隱者生

      活的情趣。因此,乘興而來,盡興而返,自得其樂,大有君子風度。

      =============================

      《春泛若耶溪》

      作者:綦毋潛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彌漫,愿為持竿叟。

      【注解】:

      1、際夜:至夜。

      2、潭煙:水氣。

      3、彌漫:渺茫。

      【韻譯】:

      歸隱之心長期以來不曾中斷,

      此次泛舟隨遇而安任其自然。

      陣陣晚風吹著小舟輕輕蕩漾,

      一路春花撒滿了溪口的兩岸。

      傍晚時分船兒轉出西山幽谷,

      隔山望見了南斗明亮的閃光。

      水潭煙霧升騰一片白白茫茫,

      岸樹明月往后與船行走逆向。

      人間世事多么繁復多么茫然,

      愿作漁翁持竿垂釣在此溪旁!

      【評析】:

      這是一首寫春夜泛江的詩。開首兩句則以“幽意”點出了全詩的主旨,是幽居獨

      處,放任自適的意趣。因此,駕舟出游,任其自然,流露了隨遇而安的情緒。接著寫

      泛舟的時間、路線和沿途景物,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創造出一種幽

      美、寂靜、迷蒙的境界。最后兩句寫心懷隱居之人,在此環境中,愿作持竿垂釣的隱

      者,追慕“幽意”的人生。

      全詩扣緊題目中的“泛”字,在曲折回環的扁舟行進中,對不同的景物進行描

      摹,使寂靜的景物富有動感,恍惚流動,給人輕松舒適的感受。

      =============================

      《宿王昌齡隱居》

      作者:常建

      清溪深不測,隱處惟孤云。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余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注解】:

      1、宿:比喻夜靜花影如眠。

      2、謝時:辭去世俗之累。

      3、鸞鶴:古常指仙人的禽鳥。

      4、群:與……為伍。

      【韻譯】:

      清溪之水深不可測,

      隱居之處只有孤云。

      松林中間明月微露,

      灑下清輝似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濃,

      芍藥園圃滋生苔紋。

      我也想要謝絕世俗,

      來與西山鸞鶴合群。

      【評析】:

      這是一首寫山水的隱逸詩。開頭兩句寫王昌齡隱居之所在、乃隱居佳境,別有洞

      天。中間四句寫夜宿此地之后,頓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兩句寫自

      己的歸志,決心躍然。

      全詩善于在平易的寫景中,蘊含深長的比興寄喻,形象明朗,詩旨含蓄,而意向

      顯豁,發人聯想。“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可見煉字功深,又可作對仗效法。

      =============================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作者:岑參

      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連山若波濤,奔湊如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蒙蒙。

      凈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注解】:

      1、突兀:高聳。

      2、鬼工:非人力所能。

      3、宮館:宮闕。

      4、凈理:佛理。

      5、勝因:善緣。

      6、掛冠:辭官。

      7、覺道:佛道。

      【韻譯】:

      大雁塔的氣勢宛如平地涌出,

      孤傲高峻聳立好象直接天宮。

      登上雁塔絕頂仿佛離開塵世,

      沿階盤旋攀登有如升越太空。

      高聳宏偉似乎壓蓋神州大地,

      崢嶸崔嵬簡直勝過鬼斧神工。

      四角挺拔頂天遮住太陽光輝,

      塔高七層緊緊地接連著蒼穹。

      站在塔頂鳥瞰指點翱翔飛鳥,

      俯身向下傾聽陣陣怒吼狂風。

      山連著山好比波濤洶涌起伏,

      奔走如百川歸海來朝見帝京。

      兩行青槐夾著天子所行道路,

      宮闕樓臺變得多么精巧玲瓏。

      悲涼秋色打從關西彌漫而來,

      蒼蒼茫茫已經布滿秦關之中。

      再看看長安城北漢代的五陵,

      歷經萬古千秋依然青青鼬

      清凈寂來的佛理我完全領悟。

      行善施道素來是我做人信奉。

      我發誓回去后行將辭官歸隱,

      我覺得佛道的確能濟世無窮。

      【評析】:

      此詩是寫登佛塔回望景物,望而生發,忽悟佛理,決意辭官學佛,以求濟世,暗

      寓對國是無可奈何的情懷。

      首二句寫未登之前仰望全塔;三、四句寫登塔;五至八句寫塔之高聳雄峻。九、

      十句寫由上俯看;十一至十八句,寫在塔頂向東南西北各方所見的景物。最后四句寫

      忽悟“凈理”,甚至想“掛冠”而去。

      詩在描摹大雁塔的巍峨高大方面,可謂匠心獨運。“如涌出”、“聳天宮”、

      “礙白日”、“摩蒼穹”等等,語語驚人,令人有親臨其境之感,不禁為之驚嘆。

      =============================

      《賊退示官吏并序》

      作者:元結

      癸卯歲西原賊入道州,焚燒殺掠,幾盡而去。

      明年,賊又攻永州破邵,不犯此州邊鄙而退。

      豈力能制敵歟?蓋蒙其傷憐而已。

      諸使何為忍苦征斂,故作詩一篇以示官吏。

      昔歲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

      井稅有常期,日晏猶得眠。

      忽然遭世變,數歲親戎旃。

      今來典斯郡,山夷又紛然。

      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

      是以陷鄰境,此州獨見全。

      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

      令彼征斂者,迫之如火煎。

      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

      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

      將家就魚麥,歸老江湖邊。

      【注解】:

      1、井:即“井田”;

      2、井稅:這里指賦稅。

      3、戎旃:軍帳。

      4、典:治理。

      5、委:率。

      6、刺船:撐船。

      【韻譯】:

      唐代宗廣德元年,

      西原的賊人攻入道州城,

      焚燒殺戮掠奪,

      幾乎掃光全城才走。

      第二年,

      賊人又攻打永州并占領邵州,

      卻不侵犯道州邊境而去。

      難道道州官兵能有力制敵嗎?

      只是受到賊人哀憐而巳。

      諸官吏為何如此殘忍苦征賦斂?

      因此作詩一篇給官吏們看看。

      我早年遇到了太平世道,

      在山林中隱居了二十年。

      清澈的源泉就在家門口,

      洞穴溝壑橫臥在家門前。

      田租賦稅有個固定期限,

      日上三竿依然安穩酣眠。

      忽然間遭遇到世道突變,

      數年來親自從軍上前線。

      如今我來治理這個郡縣,

      山中的夷賊又常來擾邊。

      縣城太小夷賊不再屠掠,

      人民貧窮他們也覺可憐。

      因此他們攻陷鄰縣境界,

      這個道州才能獨自保全。

      使臣們奉皇命來收租稅,

      難道還不如盜賊的心肝?

      現在那橫征暴斂的官吏。

      催賦逼稅恰如火燒火煎。

      誰愿意斷絕人民的生路,

      去做時世所稱贊的忠賢?

      我想辭去道州刺史官職,

      拿起竹篙自己動手撐船。

      帶領家小去到魚米之鄉,

      歸隱老死在那江湖之邊。

      【評析】:

      這是斥責統治者橫征暴斂的詩。詩序交代了歷史背景,然后在詩中表現了官吏不

      顧人民死活,與“夷賊”比較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全詩共分四段。前六句為第一段,寫昔歲太平日子,生活的安適。七至十四句為

      第二段,寫“今”,寫“賊”。對“賊”褒揚。十五至廿句,為第三段,寫“今”,

      寫“官”。抨擊官吏,不顧喪亂人民之苦,橫征暴斂。最后四句為第四段,寫自己的

      心志:寧愿棄官,也不愿做所謂“忠臣、賢臣”。寧愿歸隱江湖,潔身自好,也不愿

      作為幫兇,坑害人民。

      詩直陳事實,直抒胸臆,不雕琢矯飾,感情真摯。不染污泥、芳潔自好。

      =============================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作者:韋應物

      兵衛森畫戟,燕寢凝清香。

      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

      煩疴近消散,嘉賓復滿堂。

      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

      理會是非遣,性達形跡忘。

      鮮肥屬時禁,蔬果幸見嘗。

      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歡體自輕,意欲凌風翔。

      吳中盛文史,群彥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豈曰財賦強。

      【注解】:

      1、燕:通“宴”,意為休息。

      2、海上:東南近海。

      3、煩疴:煩燥。

      4、幸:希望,這里是謙詞。

      5、金玉章:指客人們的詩篇。

      6、吳中:指蘇州地區。

      7、藩:這里指大郡。

      【韻譯】:

      官邸門前畫戟林立兵衛森嚴,

      休息室內凝聚著焚檀的清香。

      東南近海層層風雨吹進住所,

      逍遙自在池閣之間陣陣風涼。

      心里頭的煩躁苦悶將要消散、

      嘉賓貴客重新聚集濟濟一堂。

      自己慚愧所處地位太過高貴,

      未能顧及平民百姓有無安康。

      如能領悟事理是非自然消釋,

      性情達觀世俗禮節就可淡忘。

      鮮魚肥肉是夏令禁食的葷腥,

      蔬菜水果希望大家盡管品嘗。

      大家躬身飲下一杯醇清美酒,

      抬頭聆聽各人吟誦金玉詩章。

      精神愉快身體自然輕松舒暢,

      心里真想臨風飄舉奮力翱翔。

      吳中不愧為文史鼎盛的所在,

      文人學士簡直多如大海汪洋。

      現在才知道大州大郡的地方,

      哪里是僅以財物豐阜而稱強?

      【評析】:

      這是一首寫與文士宴集并抒發個人胸懷的詩。詩人自慚居處高崇,不見黎民疾

      苦。全詩議論風情人物,大有長官胸襟。敘事,抒情,議論相間,結構井然有序。

      =============================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作者:韋應物

      凄凄去親愛,泛泛入煙霧。

      歸棹洛陽人,殘鐘廣陵樹。

      今朝為此別,何處還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解】:

      1、親愛:指好友。

      2、殘鐘句:意渭回望廣陵,只聽得曉鐘的殘音傳自林間。

      3、沿洄:指處境的順逆。

      【韻譯】:

      凄愴地離別了親愛的朋友,

      船只泛泛地駛入茫茫煙霧。

      輕快地搖槳向著洛陽歸去,

      曉鐘殘音還遠繞廣陵樹木。

      今日在此我與你依依作別,

      何時何地我們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猶如波上的小船,

      順流洄旋豈能由自己作主?

      【評析】:

      這是離別時寫給好友抒發離情的一首詩。開頭兩句寫別離之“初發”。三、四句

      寫友人乘舟歸去。五、六句寫期望重逢。最后兩句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順逆翻復,

      難以自主。

      全詩即景抒情,寓情于景。眼前景,意中情,口頭語,世間理,如水乳交融,似

      蛛網交織,牽人心緒,動人心弦。

      =============================

      《寄全椒山中道士》

      作者: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恃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注解】:

      1、郡齋:指滁州刺史官署中的齋舍。

      2、白石:這里借喻全椒道士,說他生活的清苦。

      【韻譯】:

      今天在官邸齋舍中覺得冷清,

      忽然想起隱居全椒山的友人。

      他或許正在山澗底捆綁柴荊,

      回到家里點火熬煮白石充饑。

      我本想捧持一瓢醇香的美灑,

      在這風涼雨冷的秋夜去拜訪。

      然而滿山遍野盡是紛紛落葉。

      到何處去找尋老朋友的足跡?

      【評析】:

      這首寄贈詩,是透露對山中道士的憶念之情。首句既寫出郡齋之“冷”,更是寫

      詩人心頭之“冷”。再寫道士在山中苦煉修行,想送一瓢酒去,好讓老友在秋風冷雨

      的夜中,得以安慰,又怕落葉滿山,尋不到他。

      全詩語言平淡無奇,然感情跳蕩反復,形象鮮明自然。“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

      跡”句,也確是詩中絕唱。宋蘇東坡頗愛此詩,并刻意學之,步其韻為之“寄語庵中

      人,飛空本無跡”。然終不如韋應物之句。《許彥周詩話》評“此非才不逮,蓋絕唱

      之不當和也。”

      =============================

      《長安遇馮著》

      作者:韋應物

      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

      問客何為來,采山因買斧。

      冥冥花正開、揚揚燕新乳。

      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

      【注解】:

      1、灞陵:即霸陵。

      2、冥冥:形容雨貌。

      3、燕新乳:意謂燕初生。

      【韻譯】:

      你從東方回到長安來,

      衣裳沾滿灞陵的春雨。

      請問你來此為了何故?

      你說為開山辟地買斧。

      冥冥春雨百花淋雨開,

      習習和風燕子新孵雛。

      去年一別如今又逢春,

      雙鬢銀絲添生了幾縷?

      【評析】:

      這首贈詩,以親切詼諧的筆調,對失意沉淪的馮著深表理解、同情、體貼和慰

      勉。

      開頭寫馮著從長安以東而來,一派名流兼隱士風度。接著以詼諧打趣形式勸導馮

      著對前途要有信心。再進一步勸導他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乳燕煥發才華,會有人關

      切愛護的。最后勉勵他“昨日才分別,如今已經是春天了,你的鬢發并沒有白幾縷,

      還不算老呀!”盛年未逾,大有可為。

      全詩情意深長,生動活潑。它的感人之處,首先在于詩人的心胸坦蕩,思想開

      朗,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前途充滿希望,對朋友充滿熱情。因此,他能對一位邂逅的

      失意朋友,充分理解,真誠同情,體貼入微,而積極勉勵。詩在敘事中寫景,借寫景

      以寄托寓意。情調和風格,猶如小河流水,清新明快,委曲宛轉,讀來一覽無余,品

      嘗則又回味不盡。

      =============================

      《夕次盱眙縣》

      作者:韋應物

      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

      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

      獨夜憶秦關,聽鐘未眠客。

      【注解】:

      1、落帆:卸帆。

      2、人歸句:意謂日落城暗,人也回到休息處所去了。

      3、蘆洲:蘆葦叢生的水澤。

      4、秦:今陜西一帶。

      【韻譯】:

      卸帆留宿淮水岸邊的小鎮,

      小舫停靠著孤零零的旅驛。

      大風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蕩,

      太陽沉落大地的夜色蒼黑。

      山昏城暗人們都回家安憩,

      月照蘆洲雁群也落下棲息。

      夜晚孤獨我不禁想起長安,

      聽到岸上鐘聲我怎能入睡?

      【評析】:

      這是一首寫楫旅風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頓生鄉思的詩。詩的前四句為第一

      段,是寫傍晚因路途風波,不得不停舫孤驛。后四句為第二段,是寫人雁歸宿、夜幕

      降臨,自夜到曉不能入眠而生鄉思客愁。

      全詩富有生活氣息,侃侃訴說,淡淡抒情,看是寫景,景中寓情,情由景生,景

      令動情。讀來頗為動人。

      =============================

      《東郊》

      作者:韋應物

      吏舍局終年,出郊曠清曙。

      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

      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

      樂幽心屢止,遵事跡猶遽。

      終罷斯結廬,慕陶真可庶。

      【注解】:

      1、擔壕惺。

      2、曠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暢。

      3、澹:澄靜;

      4、慮:思緒。

      5、靄:迷蒙貌。

      6、庶:庶幾,差不多。

      【韻譯】:

      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實在煩悶,

      清晨出去郊游頓覺精神歡愉。

      嫩綠的楊柳伴隨著春風蕩漾,

      蒼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慮。

      靠著灌木叢自由自在地憩息,

      沿著澗流旁任憑意愿地徘徊。

      芳香的原野落著迷蒙的細雨,

      寧靜的大地到處是春鳩鳴啼。

      本愛長處清幽屢次不得如愿,

      只因公務纏身行跡十分匆促。

      終有一日罷官歸隱在此結廬,

      羨慕陶潛差不多能得到樂趣。

      【評析】:

      這是寫春日郊游情景的詩。詩先寫拘束于公務,因而案牘勞形。次寫春日郊游,

      快樂無限。再寫歸隱不遂,越發慕陶。

      詩以真情實感訴說了官場生活的繁忙乏味,抒發了回歸自然的清靜快樂。人世

      哲,經驗談,話真情真,讀之教益非淺。“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可謂風景陶

      冶情懷的絕唱。

      =============================

      《送楊氏女》

      作者:韋應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復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

      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

      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

      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

      賴茲托令門,任恤庶無尤。

      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

      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

      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

      居閑始自遣,臨感忽難收。

      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注解】:

      1、永日:整天。

      2、悠悠:遙遠貌。

      3、行:指出嫁。

      4、無恃:無母。

      5、令門:對其夫家的尊稱。

      6、容止:這里是一舉一動的意思。

      7、居閑:平日。

      【韻譯】:

      我整日憂郁而悲悲戚戚,

      女兒就要出嫁遙遠地方。

      今天她要遠行去做新娘,

      乘坐輕舟沿江逆流而上。

      你姐妹自幼嘗盡失母苦,

      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撫養。

      妹妹從小全靠姐姐養育,

      今日兩人作別淚泣成行。

      面對此情景我內心郁結,

      女大當嫁你也難得再留。

      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訓,

      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擔憂。

      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門第,

      信任憐恤不挑剔你過失。

      安貧樂儉是我一貫崇尚,

      嫁妝豈能做到周全豐厚。

      望你孝敬長輩遵守婦道,

      儀容舉止都要符合潮流。

      今晨我們父女就要離別,

      再見到你不知什么時候。

      閑居時憂傷能自我排遣,

      臨別感傷情緒一發難收。

      回到家中看到孤單小女,

      悲哀淚水沿著帽帶長流。

      【評析】:

      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詩。送女出行,萬千叮嚀;憐其無恃,反復誡訓。詩人早

      年喪妻,留下兩女自小相依為命,感情頗為深厚。因為對亡妻的思念,對二女自然更

      加憐愛。在大女兒出嫁之時,自然臨別而生感傷之情。

      全詩情真語摯,至性至誠。慈父愛,骨肉情,躍然紙上。“貧儉誠所尚,資從豈

      待周”。可作紅衣千秋楷模。

      =============================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作者:柳宗元

      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

      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

      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日出霧露余,青松如膏沐。

      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

      【注解】:

      1、貝葉書:古印度人多用貝多羅樹的葉子寫佛經,也稱貝葉經。

      2、冥:暗合;

      3、繕:修持。

      4、膏沐:本指潤發的油脂。

      5、澹然:寧靜狀。

      【韻譯】:

      汲來清涼井水漱口刷牙,

      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塵土。

      悠閑地捧起佛門貝葉經,

      信步走出東齋吟詠朗讀。

      佛經真諦世人并無領悟,

      荒誕之事卻為人們追逐。

      佛儒精義原也可望暗合,

      但修養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禪院多么幽雅清靜,

      綠色鮮苔連接竹林深處。

      太陽出來照著晨霧余露,

      蒼翠松樹宛若沐后涂脂。

      清靜使我恬淡難以言說,

      悟出佛理內心暢快滿足。

      【評析】:

      這是一首抒寫感想的抒情詩。詩的內容是抒發了詩人的哲學見解。前半部寫他到

      禪院讀經,指責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誕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經的真正含義。后半

      部寫他認為佛家的精義與儒家之道有相通之處,但如何修養本性,卻難以精熟。然

      而,他對禪院的清靜幽雅卻流連玩賞。

      =============================

      《溪居》

      作者:柳宗元

      久為簪組累,幸此南夷謫。

      閑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注解】:

      1、簪組:這里是做官的意思。

      2、南夷:這里指當時南方的少數民族地區。

      3、滴:流放。

      4、夜榜:夜航。

      5、楚天:永州古屬楚地。

      【韻譯】:

      長久被官職所縛不得自由,

      有幸這次被貶謫來到南夷。

      閑時常常與農田菜圃為鄰,

      偶然間象個隱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帶露雜草,

      傍晚乘船沿著溪石嘩嘩前進。

      獨往獨來碰不到那庸俗之輩,

      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娛。

      【評析】:

      這首詩是柳宗元貶官永州居處冉溪之畔時的作品。全詩寫謫居佳境,茍得自由,

      獨往獨來,偷安自幸。前四句敘述到這里的原因和自己的行徑。后四句敘述自己早晚

      的行動。首尾四句隱含有牢騷之意。

      “閑依農圃鄰”、有“采菊東籬下”之概;“曉耕翻露草”,有“晨興理荒廢”

      之風。沈德潛評說:“愚溪諸詠,處連蹇困厄之境,發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

      而不怨,行間言外,時或遇之。”(《唐詩別裁集》卷四)這是很有見地的。

          ------------------

       

      [唐詩三百首鑒賞之五言古詩二(選修)]相關文章:

      1.古詩鑒賞《春日》閱讀答案的內容

      2.詩經《關雎》古詩鑒賞

      3.古詩詞鑒賞論文

      4.古詩歌鑒賞答題技巧及題型

      5.古詩鑒賞的閱讀答案

      6.小學古詩詞鑒賞

      7.化學選修3試題及答案

      8.化學選修5試題及答案

      9.唐詩《對月二首》鑒賞

      10.送元二使安西古詩課件

      在线咨询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日本黄线在线视频免费看 | 亚洲一二三区在线观看未删减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 自拍偷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韩精品国产aV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区尤物 |

         2、池月:即池邊月色。

        3、軒:窗。

        【韻譯】:

        夕陽忽然間落下了西山,

        東邊池角明月漸漸東上。

        披散頭發今夕恰好乘涼,

        開窗閑臥多么清靜舒暢。

        清風徐徐送來荷花幽香,

        竹葉輕輕滴下露珠清響。

        心想取來鳴琴輕彈一曲,

        只恨眼前沒有知音欣賞。

        感此良宵不免懷念故友,

        只能在夜半里夢想一場。

        【評析】:

        此詩寫夏夜水亭納涼清爽閑適和對友人的懷念。

        詩的開頭寫夕陽西下與素月東升,為納涼設景。三、四句寫沐后納涼,表現閑情

        適意。五、六句由嗅覺繼續寫納涼的真實感受。七、八句寫由境界清幽想到彈琴,想

        到“知音”、從納涼過渡到懷人。最后寫希望友人能在身邊共度良宵而生夢。

        全詩感情細膩,語言流暢,層次分明,富于韻味。“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句,納涼消暑之佳句。

        =============================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作者:孟浩然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樵人歸盡欲,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注解】:

        1、煙鳥:暮煙中的歸鳥。

        2、之子:這個人。

        3、宿:隔夜。

        【韻譯】:

        夕陽徐徐落入西邊山嶺,

        千山萬壑忽然昏昏暝暝。

        松間明月增添夜的涼意,

        風中泉聲聽來別有情味。

        打柴的樵夫們將要歸盡,

        暮煙中的鳥兒剛剛棲定。

        期望你能如約來此住宿,

        我獨抱琴等在蘿蔓路徑。

        【評析】:

        詩寫在山間夜宿,期待友人不至。詩的前六句,盡寫夜色;夕陽西下,萬壑蒙

        煙,涼生松月,清聽風泉,樵人歸盡,暮鳥棲定。后兩句寫期待故人來宿而未至,于

        是抱琴等待。不心焦,不抱怨,足見詩人風度。境致清新幽靜,語言委婉含蓄。“松

        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兩句亦是佳品。

        =============================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作者:王昌齡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淡水木,演漾在窗戶。

        苒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風吹蘭杜。

        【注解】:

        1、苒苒:同“冉冉”,指時間的推移。

        2、美人:舊時也指自己思暮的人,這里指崔少府。

        3、越吟:楚人曾唱越歌以寄托鄉思。

        【韻譯】:

        我和從弟在南齋高臥的時候,

        掀開窗簾玩賞那初升的玉兔。

        淡淡月光瀉在水上泄在樹上,

        輕悠悠的波光漣漪蕩入窗戶。

        光陰苒苒這窗月已幾盈幾虛,

        清光千年依舊世事不同今古。

        德高望重崔少府在清江河畔,

        他今夜必定如莊舄思越之苦。

        千里迢迢可否共賞醉人嬋娟?

        微風吹拂著清香四溢的蘭杜。

        【評析】:

        此詩寫玩月思友,由月憶人。感慨清光依舊、人生聚散無常。詩的開頭點出“南

        齋”;二句點“明月”;三、四句觸發主題,寫玩月;五、六句由玩月而生發,寫流

        光如逝,世事多變;七、八句轉寫憶故友;最后寫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蘭杜,芳香

        四溢,聞名遐邇。

        全詩筆不離月,景不離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濟,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

        《尋西山隱者不遇》

        作者:邱為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關無僮仆,窺室惟案幾。

        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

        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

        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凈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解】:

        1、差池:原為參差不齊,這里指此來彼往而錯過。

        2、黽勉:殷勤。

        3、契:愜合。

        4、之子:這個人,這里指隱者。

        【韻譯】:

        西山頂上有一座小茅屋,

        尋訪隱者直上三十里路。

        輕扣宅門竟無開門童仆,

        窺看室內只有幾案擺住。

        主人不是駕著柴車外出,

        一定是垂釣在秋水之渚。

        來得不巧不能與其見面,

        殷勤而來空留對他仰慕。

        綠草剛剛受到新雨沐浴,

        松濤聲聲隨風送進窗戶。

        來到這愜意幽靜的絕景,

        我心耳蕩滌無比的滿足。

        盡管沒有賓主酬答之意,

        卻能把清靜的道理領悟。

        興盡才下山來樂在其中、

        何必要見到你這個隱者?

        【評析】:

        這是一首描寫隱逸高趣的詩。詩以“尋西山隱者不遇”為題,寫專程到山中去訪

        隱者,竟然不遇。如此,本應叫人失望,惆悵。然而,詩借寫“不遇”,卻把隱者性

        格和生活表現得清清楚楚,淋漓盡致地抒發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曠達的胸懷,比相遇

        更有收獲,更為滿足。

        詩的前八句,寫隱者獨居高處,遠離塵囂,尋訪者不辭山高,等到叩關無人,才

        略生悵惘。于是猜想隱者乘車出游,臨水垂釣,表現隱者的生活恬適雅趣。后八句宕

        開一層,寫周圍的草色松聲使尋訪者陶然,因而尋訪不遇亦無所謂,使其悟出隱者生

        活的情趣。因此,乘興而來,盡興而返,自得其樂,大有君子風度。

        =============================

        《春泛若耶溪》

        作者:綦毋潛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彌漫,愿為持竿叟。

        【注解】:

        1、際夜:至夜。

        2、潭煙:水氣。

        3、彌漫:渺茫。

        【韻譯】:

        歸隱之心長期以來不曾中斷,

        此次泛舟隨遇而安任其自然。

        陣陣晚風吹著小舟輕輕蕩漾,

        一路春花撒滿了溪口的兩岸。

        傍晚時分船兒轉出西山幽谷,

        隔山望見了南斗明亮的閃光。

        水潭煙霧升騰一片白白茫茫,

        岸樹明月往后與船行走逆向。

        人間世事多么繁復多么茫然,

        愿作漁翁持竿垂釣在此溪旁!

        【評析】:

        這是一首寫春夜泛江的詩。開首兩句則以“幽意”點出了全詩的主旨,是幽居獨

        處,放任自適的意趣。因此,駕舟出游,任其自然,流露了隨遇而安的情緒。接著寫

        泛舟的時間、路線和沿途景物,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創造出一種幽

        美、寂靜、迷蒙的境界。最后兩句寫心懷隱居之人,在此環境中,愿作持竿垂釣的隱

        者,追慕“幽意”的人生。

        全詩扣緊題目中的“泛”字,在曲折回環的扁舟行進中,對不同的景物進行描

        摹,使寂靜的景物富有動感,恍惚流動,給人輕松舒適的感受。

        =============================

        《宿王昌齡隱居》

        作者:常建

        清溪深不測,隱處惟孤云。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余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注解】:

        1、宿:比喻夜靜花影如眠。

        2、謝時:辭去世俗之累。

        3、鸞鶴:古常指仙人的禽鳥。

        4、群:與……為伍。

        【韻譯】:

        清溪之水深不可測,

        隱居之處只有孤云。

        松林中間明月微露,

        灑下清輝似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濃,

        芍藥園圃滋生苔紋。

        我也想要謝絕世俗,

        來與西山鸞鶴合群。

        【評析】:

        這是一首寫山水的隱逸詩。開頭兩句寫王昌齡隱居之所在、乃隱居佳境,別有洞

        天。中間四句寫夜宿此地之后,頓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兩句寫自

        己的歸志,決心躍然。

        全詩善于在平易的寫景中,蘊含深長的比興寄喻,形象明朗,詩旨含蓄,而意向

        顯豁,發人聯想。“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可見煉字功深,又可作對仗效法。

        =============================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作者:岑參

        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連山若波濤,奔湊如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蒙蒙。

        凈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注解】:

        1、突兀:高聳。

        2、鬼工:非人力所能。

        3、宮館:宮闕。

        4、凈理:佛理。

        5、勝因:善緣。

        6、掛冠:辭官。

        7、覺道:佛道。

        【韻譯】:

        大雁塔的氣勢宛如平地涌出,

        孤傲高峻聳立好象直接天宮。

        登上雁塔絕頂仿佛離開塵世,

        沿階盤旋攀登有如升越太空。

        高聳宏偉似乎壓蓋神州大地,

        崢嶸崔嵬簡直勝過鬼斧神工。

        四角挺拔頂天遮住太陽光輝,

        塔高七層緊緊地接連著蒼穹。

        站在塔頂鳥瞰指點翱翔飛鳥,

        俯身向下傾聽陣陣怒吼狂風。

        山連著山好比波濤洶涌起伏,

        奔走如百川歸海來朝見帝京。

        兩行青槐夾著天子所行道路,

        宮闕樓臺變得多么精巧玲瓏。

        悲涼秋色打從關西彌漫而來,

        蒼蒼茫茫已經布滿秦關之中。

        再看看長安城北漢代的五陵,

        歷經萬古千秋依然青青鼬

        清凈寂來的佛理我完全領悟。

        行善施道素來是我做人信奉。

        我發誓回去后行將辭官歸隱,

        我覺得佛道的確能濟世無窮。

        【評析】:

        此詩是寫登佛塔回望景物,望而生發,忽悟佛理,決意辭官學佛,以求濟世,暗

        寓對國是無可奈何的情懷。

        首二句寫未登之前仰望全塔;三、四句寫登塔;五至八句寫塔之高聳雄峻。九、

        十句寫由上俯看;十一至十八句,寫在塔頂向東南西北各方所見的景物。最后四句寫

        忽悟“凈理”,甚至想“掛冠”而去。

        詩在描摹大雁塔的巍峨高大方面,可謂匠心獨運。“如涌出”、“聳天宮”、

        “礙白日”、“摩蒼穹”等等,語語驚人,令人有親臨其境之感,不禁為之驚嘆。

        =============================

        《賊退示官吏并序》

        作者:元結

        癸卯歲西原賊入道州,焚燒殺掠,幾盡而去。

        明年,賊又攻永州破邵,不犯此州邊鄙而退。

        豈力能制敵歟?蓋蒙其傷憐而已。

        諸使何為忍苦征斂,故作詩一篇以示官吏。

        昔歲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

        井稅有常期,日晏猶得眠。

        忽然遭世變,數歲親戎旃。

        今來典斯郡,山夷又紛然。

        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

        是以陷鄰境,此州獨見全。

        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

        令彼征斂者,迫之如火煎。

        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

        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

        將家就魚麥,歸老江湖邊。

        【注解】:

        1、井:即“井田”;

        2、井稅:這里指賦稅。

        3、戎旃:軍帳。

        4、典:治理。

        5、委:率。

        6、刺船:撐船。

        【韻譯】:

        唐代宗廣德元年,

        西原的賊人攻入道州城,

        焚燒殺戮掠奪,

        幾乎掃光全城才走。

        第二年,

        賊人又攻打永州并占領邵州,

        卻不侵犯道州邊境而去。

        難道道州官兵能有力制敵嗎?

        只是受到賊人哀憐而巳。

        諸官吏為何如此殘忍苦征賦斂?

        因此作詩一篇給官吏們看看。

        我早年遇到了太平世道,

        在山林中隱居了二十年。

        清澈的源泉就在家門口,

        洞穴溝壑橫臥在家門前。

        田租賦稅有個固定期限,

        日上三竿依然安穩酣眠。

        忽然間遭遇到世道突變,

        數年來親自從軍上前線。

        如今我來治理這個郡縣,

        山中的夷賊又常來擾邊。

        縣城太小夷賊不再屠掠,

        人民貧窮他們也覺可憐。

        因此他們攻陷鄰縣境界,

        這個道州才能獨自保全。

        使臣們奉皇命來收租稅,

        難道還不如盜賊的心肝?

        現在那橫征暴斂的官吏。

        催賦逼稅恰如火燒火煎。

        誰愿意斷絕人民的生路,

        去做時世所稱贊的忠賢?

        我想辭去道州刺史官職,

        拿起竹篙自己動手撐船。

        帶領家小去到魚米之鄉,

        歸隱老死在那江湖之邊。

        【評析】:

        這是斥責統治者橫征暴斂的詩。詩序交代了歷史背景,然后在詩中表現了官吏不

        顧人民死活,與“夷賊”比較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全詩共分四段。前六句為第一段,寫昔歲太平日子,生活的安適。七至十四句為

        第二段,寫“今”,寫“賊”。對“賊”褒揚。十五至廿句,為第三段,寫“今”,

        寫“官”。抨擊官吏,不顧喪亂人民之苦,橫征暴斂。最后四句為第四段,寫自己的

        心志:寧愿棄官,也不愿做所謂“忠臣、賢臣”。寧愿歸隱江湖,潔身自好,也不愿

        作為幫兇,坑害人民。

        詩直陳事實,直抒胸臆,不雕琢矯飾,感情真摯。不染污泥、芳潔自好。

        =============================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作者:韋應物

        兵衛森畫戟,燕寢凝清香。

        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

        煩疴近消散,嘉賓復滿堂。

        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

        理會是非遣,性達形跡忘。

        鮮肥屬時禁,蔬果幸見嘗。

        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歡體自輕,意欲凌風翔。

        吳中盛文史,群彥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豈曰財賦強。

        【注解】:

        1、燕:通“宴”,意為休息。

        2、海上:東南近海。

        3、煩疴:煩燥。

        4、幸:希望,這里是謙詞。

        5、金玉章:指客人們的詩篇。

        6、吳中:指蘇州地區。

        7、藩:這里指大郡。

        【韻譯】:

        官邸門前畫戟林立兵衛森嚴,

        休息室內凝聚著焚檀的清香。

        東南近海層層風雨吹進住所,

        逍遙自在池閣之間陣陣風涼。

        心里頭的煩躁苦悶將要消散、

        嘉賓貴客重新聚集濟濟一堂。

        自己慚愧所處地位太過高貴,

        未能顧及平民百姓有無安康。

        如能領悟事理是非自然消釋,

        性情達觀世俗禮節就可淡忘。

        鮮魚肥肉是夏令禁食的葷腥,

        蔬菜水果希望大家盡管品嘗。

        大家躬身飲下一杯醇清美酒,

        抬頭聆聽各人吟誦金玉詩章。

        精神愉快身體自然輕松舒暢,

        心里真想臨風飄舉奮力翱翔。

        吳中不愧為文史鼎盛的所在,

        文人學士簡直多如大海汪洋。

        現在才知道大州大郡的地方,

        哪里是僅以財物豐阜而稱強?

        【評析】:

        這是一首寫與文士宴集并抒發個人胸懷的詩。詩人自慚居處高崇,不見黎民疾

        苦。全詩議論風情人物,大有長官胸襟。敘事,抒情,議論相間,結構井然有序。

        =============================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作者:韋應物

        凄凄去親愛,泛泛入煙霧。

        歸棹洛陽人,殘鐘廣陵樹。

        今朝為此別,何處還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解】:

        1、親愛:指好友。

        2、殘鐘句:意渭回望廣陵,只聽得曉鐘的殘音傳自林間。

        3、沿洄:指處境的順逆。

        【韻譯】:

        凄愴地離別了親愛的朋友,

        船只泛泛地駛入茫茫煙霧。

        輕快地搖槳向著洛陽歸去,

        曉鐘殘音還遠繞廣陵樹木。

        今日在此我與你依依作別,

        何時何地我們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猶如波上的小船,

        順流洄旋豈能由自己作主?

        【評析】:

        這是離別時寫給好友抒發離情的一首詩。開頭兩句寫別離之“初發”。三、四句

        寫友人乘舟歸去。五、六句寫期望重逢。最后兩句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順逆翻復,

        難以自主。

        全詩即景抒情,寓情于景。眼前景,意中情,口頭語,世間理,如水乳交融,似

        蛛網交織,牽人心緒,動人心弦。

        =============================

        《寄全椒山中道士》

        作者: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恃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注解】:

        1、郡齋:指滁州刺史官署中的齋舍。

        2、白石:這里借喻全椒道士,說他生活的清苦。

        【韻譯】:

        今天在官邸齋舍中覺得冷清,

        忽然想起隱居全椒山的友人。

        他或許正在山澗底捆綁柴荊,

        回到家里點火熬煮白石充饑。

        我本想捧持一瓢醇香的美灑,

        在這風涼雨冷的秋夜去拜訪。

        然而滿山遍野盡是紛紛落葉。

        到何處去找尋老朋友的足跡?

        【評析】:

        這首寄贈詩,是透露對山中道士的憶念之情。首句既寫出郡齋之“冷”,更是寫

        詩人心頭之“冷”。再寫道士在山中苦煉修行,想送一瓢酒去,好讓老友在秋風冷雨

        的夜中,得以安慰,又怕落葉滿山,尋不到他。

        全詩語言平淡無奇,然感情跳蕩反復,形象鮮明自然。“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

        跡”句,也確是詩中絕唱。宋蘇東坡頗愛此詩,并刻意學之,步其韻為之“寄語庵中

        人,飛空本無跡”。然終不如韋應物之句。《許彥周詩話》評“此非才不逮,蓋絕唱

        之不當和也。”

        =============================

        《長安遇馮著》

        作者:韋應物

        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

        問客何為來,采山因買斧。

        冥冥花正開、揚揚燕新乳。

        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

        【注解】:

        1、灞陵:即霸陵。

        2、冥冥:形容雨貌。

        3、燕新乳:意謂燕初生。

        【韻譯】:

        你從東方回到長安來,

        衣裳沾滿灞陵的春雨。

        請問你來此為了何故?

        你說為開山辟地買斧。

        冥冥春雨百花淋雨開,

        習習和風燕子新孵雛。

        去年一別如今又逢春,

        雙鬢銀絲添生了幾縷?

        【評析】:

        這首贈詩,以親切詼諧的筆調,對失意沉淪的馮著深表理解、同情、體貼和慰

        勉。

        開頭寫馮著從長安以東而來,一派名流兼隱士風度。接著以詼諧打趣形式勸導馮

        著對前途要有信心。再進一步勸導他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乳燕煥發才華,會有人關

        切愛護的。最后勉勵他“昨日才分別,如今已經是春天了,你的鬢發并沒有白幾縷,

        還不算老呀!”盛年未逾,大有可為。

        全詩情意深長,生動活潑。它的感人之處,首先在于詩人的心胸坦蕩,思想開

        朗,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前途充滿希望,對朋友充滿熱情。因此,他能對一位邂逅的

        失意朋友,充分理解,真誠同情,體貼入微,而積極勉勵。詩在敘事中寫景,借寫景

        以寄托寓意。情調和風格,猶如小河流水,清新明快,委曲宛轉,讀來一覽無余,品

        嘗則又回味不盡。

        =============================

        《夕次盱眙縣》

        作者:韋應物

        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

        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

        獨夜憶秦關,聽鐘未眠客。

        【注解】:

        1、落帆:卸帆。

        2、人歸句:意謂日落城暗,人也回到休息處所去了。

        3、蘆洲:蘆葦叢生的水澤。

        4、秦:今陜西一帶。

        【韻譯】:

        卸帆留宿淮水岸邊的小鎮,

        小舫停靠著孤零零的旅驛。

        大風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蕩,

        太陽沉落大地的夜色蒼黑。

        山昏城暗人們都回家安憩,

        月照蘆洲雁群也落下棲息。

        夜晚孤獨我不禁想起長安,

        聽到岸上鐘聲我怎能入睡?

        【評析】:

        這是一首寫楫旅風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頓生鄉思的詩。詩的前四句為第一

        段,是寫傍晚因路途風波,不得不停舫孤驛。后四句為第二段,是寫人雁歸宿、夜幕

        降臨,自夜到曉不能入眠而生鄉思客愁。

        全詩富有生活氣息,侃侃訴說,淡淡抒情,看是寫景,景中寓情,情由景生,景

        令動情。讀來頗為動人。

        =============================

        《東郊》

        作者:韋應物

        吏舍局終年,出郊曠清曙。

        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

        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

        樂幽心屢止,遵事跡猶遽。

        終罷斯結廬,慕陶真可庶。

        【注解】:

        1、擔壕惺。

        2、曠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暢。

        3、澹:澄靜;

        4、慮:思緒。

        5、靄:迷蒙貌。

        6、庶:庶幾,差不多。

        【韻譯】:

        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實在煩悶,

        清晨出去郊游頓覺精神歡愉。

        嫩綠的楊柳伴隨著春風蕩漾,

        蒼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慮。

        靠著灌木叢自由自在地憩息,

        沿著澗流旁任憑意愿地徘徊。

        芳香的原野落著迷蒙的細雨,

        寧靜的大地到處是春鳩鳴啼。

        本愛長處清幽屢次不得如愿,

        只因公務纏身行跡十分匆促。

        終有一日罷官歸隱在此結廬,

        羨慕陶潛差不多能得到樂趣。

        【評析】:

        這是寫春日郊游情景的詩。詩先寫拘束于公務,因而案牘勞形。次寫春日郊游,

        快樂無限。再寫歸隱不遂,越發慕陶。

        詩以真情實感訴說了官場生活的繁忙乏味,抒發了回歸自然的清靜快樂。人世

        哲,經驗談,話真情真,讀之教益非淺。“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可謂風景陶

        冶情懷的絕唱。

        =============================

        《送楊氏女》

        作者:韋應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復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

        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

        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

        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

        賴茲托令門,任恤庶無尤。

        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

        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

        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

        居閑始自遣,臨感忽難收。

        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注解】:

        1、永日:整天。

        2、悠悠:遙遠貌。

        3、行:指出嫁。

        4、無恃:無母。

        5、令門:對其夫家的尊稱。

        6、容止:這里是一舉一動的意思。

        7、居閑:平日。

        【韻譯】:

        我整日憂郁而悲悲戚戚,

        女兒就要出嫁遙遠地方。

        今天她要遠行去做新娘,

        乘坐輕舟沿江逆流而上。

        你姐妹自幼嘗盡失母苦,

        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撫養。

        妹妹從小全靠姐姐養育,

        今日兩人作別淚泣成行。

        面對此情景我內心郁結,

        女大當嫁你也難得再留。

        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訓,

        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擔憂。

        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門第,

        信任憐恤不挑剔你過失。

        安貧樂儉是我一貫崇尚,

        嫁妝豈能做到周全豐厚。

        望你孝敬長輩遵守婦道,

        儀容舉止都要符合潮流。

        今晨我們父女就要離別,

        再見到你不知什么時候。

        閑居時憂傷能自我排遣,

        臨別感傷情緒一發難收。

        回到家中看到孤單小女,

        悲哀淚水沿著帽帶長流。

        【評析】:

        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詩。送女出行,萬千叮嚀;憐其無恃,反復誡訓。詩人早

        年喪妻,留下兩女自小相依為命,感情頗為深厚。因為對亡妻的思念,對二女自然更

        加憐愛。在大女兒出嫁之時,自然臨別而生感傷之情。

        全詩情真語摯,至性至誠。慈父愛,骨肉情,躍然紙上。“貧儉誠所尚,資從豈

        待周”。可作紅衣千秋楷模。

        =============================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作者:柳宗元

        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

        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

        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日出霧露余,青松如膏沐。

        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

        【注解】:

        1、貝葉書:古印度人多用貝多羅樹的葉子寫佛經,也稱貝葉經。

        2、冥:暗合;

        3、繕:修持。

        4、膏沐:本指潤發的油脂。

        5、澹然:寧靜狀。

        【韻譯】:

        汲來清涼井水漱口刷牙,

        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塵土。

        悠閑地捧起佛門貝葉經,

        信步走出東齋吟詠朗讀。

        佛經真諦世人并無領悟,

        荒誕之事卻為人們追逐。

        佛儒精義原也可望暗合,

        但修養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禪院多么幽雅清靜,

        綠色鮮苔連接竹林深處。

        太陽出來照著晨霧余露,

        蒼翠松樹宛若沐后涂脂。

        清靜使我恬淡難以言說,

        悟出佛理內心暢快滿足。

        【評析】:

        這是一首抒寫感想的抒情詩。詩的內容是抒發了詩人的哲學見解。前半部寫他到

        禪院讀經,指責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誕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經的真正含義。后半

        部寫他認為佛家的精義與儒家之道有相通之處,但如何修養本性,卻難以精熟。然

        而,他對禪院的清靜幽雅卻流連玩賞。

        =============================

        《溪居》

        作者:柳宗元

        久為簪組累,幸此南夷謫。

        閑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注解】:

        1、簪組:這里是做官的意思。

        2、南夷:這里指當時南方的少數民族地區。

        3、滴:流放。

        4、夜榜:夜航。

        5、楚天:永州古屬楚地。

        【韻譯】:

        長久被官職所縛不得自由,

        有幸這次被貶謫來到南夷。

        閑時常常與農田菜圃為鄰,

        偶然間象個隱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帶露雜草,

        傍晚乘船沿著溪石嘩嘩前進。

        獨往獨來碰不到那庸俗之輩,

        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娛。

        【評析】:

        這首詩是柳宗元貶官永州居處冉溪之畔時的作品。全詩寫謫居佳境,茍得自由,

        獨往獨來,偷安自幸。前四句敘述到這里的原因和自己的行徑。后四句敘述自己早晚

        的行動。首尾四句隱含有牢騷之意。

        “閑依農圃鄰”、有“采菊東籬下”之概;“曉耕翻露草”,有“晨興理荒廢”

        之風。沈德潛評說:“愚溪諸詠,處連蹇困厄之境,發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

        而不怨,行間言外,時或遇之。”(《唐詩別裁集》卷四)這是很有見地的。

            ------------------

         

        [唐詩三百首鑒賞之五言古詩二(選修)]相關文章:

        1.古詩鑒賞《春日》閱讀答案的內容

        2.詩經《關雎》古詩鑒賞

        3.古詩詞鑒賞論文

        4.古詩歌鑒賞答題技巧及題型

        5.古詩鑒賞的閱讀答案

        6.小學古詩詞鑒賞

        7.化學選修3試題及答案

        8.化學選修5試題及答案

        9.唐詩《對月二首》鑒賞

        10.送元二使安西古詩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