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練習
一、解釋
謫: 暉: 耀: 郁郁( )青青
守: 大觀: 潛: 璧:
越: 備: 檣( )傾楫( )摧 此樂何極( )
百廢: 然則: 薄( )暮冥冥( )偕:
具: 通: 斯: 把:
乃: 南極( )瀟湘 國: 臨:
舊制: 遷客: 感( )極( ) 嗟夫:
于( )其上 騷人: 至若: 求:
屬: 覽: 景: 古仁人( )之心
予: 得( )無異( )乎 萬頃: 或( )異( )
作文: 若夫: 翔( )集( ) 之為( )
以( )記之( ) 霪雨: 錦鱗: 不以物喜
勝狀: 霏霏: 芷: 廟( )堂( ):
浩浩湯湯: 開: 而或( )長煙一( )空 進:
橫( )無際涯( ) 排空: 不驚( ) 退:
然則( )何時而樂( )耶 先: 后: 微:
歸:
二、 用原文填空:
1、贊美滕子京政績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寫作緣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前人之述”指的是__________ ,從空間上寫洞庭湖勝境的語句是___________ 從時間上寫洞庭湖氣象萬千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表現遷客騷人因物而喜的字句是: 表現遷客騷人因物而悲的字句是:
5、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名句(古仁人之心)是
6、文中表現作者遠大抱負的名句是: 表達范仲淹憂樂觀的句子 . 由"四面湖光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這副對聯,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兩句話: 文中的“進”是指______ ____;文中的“退”是指__________。
三、 對偶的修辭方法:從文中各舉幾例
對偶:
四、閱讀思考:
1、本文沿用至今的成語有:
2、第五段中“古仁人之心,或異于二者之為”和第二段“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兩句中的“異”字分別有什么不同?
3、思考“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含義,說說你的看法。
4、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達了對友人滕子京的勸勉,結尾作者發出“微斯人,吾誰與歸”的慨嘆。就全文來看,這句話有何言外之意?
5、沙塵暴虐之下,人們對藍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愛愈加強烈。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環境是怎樣的?請借用古詩文《岳陽樓記》中的名句來表達,寫出連續的兩句。
6、寫出有關洞庭湖岳陽樓的詩句.
課內閱讀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薄暮冥冥( ) (2)多會于此( )
(3)春和景明( ) (4)不以物喜( )
2.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譯文:
(2)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譯文:
3《岳陽樓記》中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成語,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的 ;形容心境開闊,精神愉快的 。
4請根據上句,聯系《桃花源記》《小石潭記》中的一篇所描寫的景物特點寫出下句,使之成為一組對偶句。
上句:岳陽樓壯美雄奇 下句:
13.下則鏈接材料與《岳陽樓記》所表現的胸懷抱負有什么內在聯系?
【相關鏈接】: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
答:
比較閱讀
甲《岳陽樓記》第五節
[乙]上①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膚當去奢省費,輕徭③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年之后,海內升平④,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選自司馬光《資治通鑒》))
注①〔上〕皇上,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顧不上。③〔徭〕古時統治者強制人民承擔的無償勞動。④〔升平〕太平。
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2分)
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②自是數年之后( )
8.下列句子與成語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不求甚解 B.然則何時而樂耶 怏怏不樂
C.或請重法以禁之 鴻鵠之志 D.故不暇廉恥耳 溫故知新
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譯句:
(2)安用重法邪?
譯句:
10.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題。(3分)
(1)甲文表達了作者“ , ”的憂樂觀。(1分)
(2)乙文中唐太宗認為防止盜竊的三種辦法是“ , ,
” 。(1分)
(3)從乙文中可以看出,作為國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語句回答)(1分)
[《岳陽樓記》學案(蘇教版九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岳陽樓記的教案
2.岳陽樓記教案
4.岳陽樓記教案設計
6.岳陽樓記優秀教案
10.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