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描寫人物寫作指導(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學論文)

      發布時間:2016-6-1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描寫人物寫作指導

                      陜西勉縣楊家山中學:戚繼祥

                           郵編:724200,電話:13891654553

                           郵箱:qjx1232@163.com

      一個特點鮮明的人,總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然見上一面,他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也會留在讀者心中揮之不去。寫好一個印象深刻的人,對于學生而言,難度較大。那么如何寫好一個人物呢?

      一、外貌描寫:不宜千人一面,面面俱到,要因人而異,根據表達的需要有重點地寫,必須學會抓住人物的個性特點,靈活地描寫人物的外貌。寫外面既可以用一般文字集中介紹,又可以穿插在人物做事的全過程中多次描寫,力求用較少的筆墨勾畫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反映出人物的年齡、職業、生活經歷和性格等特點,給人以鮮活之感。如《金色色的魚釣》一文中“……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兒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這個外貌描寫,一個飽經風霜的老班長形象一下便躍然紙上。

      二、語言描寫:“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物的語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個性特點,就要輔以恰當的動作、神態、姿勢、語氣或情緒,這樣寫語言會更生動形象。如《“風辣子”初見林黛玉》中“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 這是王熙風的語言,這幾句話,表面上是贊美林黛玉,實際上是在阿諛賈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嫡親孫女兒。一個一石三鳥,圓滑之至的人物形象出現在讀者的面前。

      三、準確的動作描寫:描寫人物的動作,既要寫出做了什么,更要寫出怎么做的。首先,要精選動詞,把動作寫準確具體;其次,要寫出人物的連續動作,活現出人物的動態。如《景陽岡》一文中對武松打虎的動作描寫:“武松……掄起哨捧,……從半空中劈下來。……卻打在樹上,把那哨捧折做兩截,……把大蟲頂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提起鐵錘般的大小的拳頭,……打了五六十拳頭。”通過以上這些連續性的動作,突出了武松神勇無比,武藝高強的形象。

      四、寫人還要有典型事例,用事實說話,借助一兩件典型、新穎的事例來表現。寫人離不開寫事,因為人物的形象是靠所做的事來體現的。因此,選擇幾個典型的事件,就構成了文章的結構層次,文章的結構在小學階段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1、 并列式結構

          在記敘人物時,有時會根據人物的特點、品質,采用并列式結構的方式進行記敘。所謂并列式結構,即列舉人物的幾個方面的特點,通過幾個并列的段落具體敘述人物的特點或精神品質。如一位學生在寫《我的老師》一文時,小作者在文中通過三個自然段記敘了老師的三個突出的特點或品質:在學習上,我們的老師是我們的引路人……在生活中,我們的老師是我們的大伙伴……在為人上,我們的老師是我們的好榜樣……這樣的文章,讓讀者感到層次清晰,印象深刻。

      2、遞進式結構

      在寫人物時,為了使讀者逐步加深對主人公的認識,在行文時,有必要分層次一步一步地展現出人物的特點或精神品質,即通過幾個事例或細節,在幾個意思呈遞進關系的自然段中,突出人物的不同特點或精神品質。如《臨死前的嚴監生》一文中,吳敬梓通過讓嚴監生與大侄子、二侄子、奶媽、趙氏四人的交流,嚴監生每次的交流,他的手指頭,頭部,眼睛的反映皆不相同,栩栩如生地再現了一個吝嗇鬼、守財奴的形象。這種遞進式的結構,對描寫人物起到了層層深入的作用。

      3、  先抑后揚式結構

          在寫人物時,為了達到令人震撼的效果,有時會采用先抑后揚的結構方法。所謂“先抑后揚結構”,即在文章的開頭部分,先有意將人物形象加以貶低,然后在文章的最后逐步讓讀者體會到人物精神的可貴、偉大,從而形成鮮明的前后對比的效果。如一位小學生寫《我的叔叔》一文時,先寫叔叔在為別人幫忙時,收下了別人送給他的錢。從此,讓我改變了對他的敬意;接著寫我對叔叔的誤解,最后寫叔叔將別人送的錢,代送錢人交了稅時,才發自心靈深處表示對叔叔的敬佩和內疚……。這樣使文章一波三折,讀來頗為感人。

       

      戚繼祥

      [描寫人物寫作指導(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1.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人教版必修四數學課件

      4.人教版必修五英語課件

      5.演講稿的寫作指導

      6.小學作文寫作指導課件

      7.介紹信寫作指導

      8.描寫人物動作成語

      9.描寫人物的成語

      10.描寫人物心理日記

      在线咨询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三州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日韩∧V精品一区二区小说 |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2021 | 中文字幕一本在线 |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 日韩精品自在线二区 |

                        描寫人物寫作指導

                        陜西勉縣楊家山中學:戚繼祥

                             郵編:724200,電話:13891654553

                             郵箱:qjx1232@163.com

        一個特點鮮明的人,總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然見上一面,他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也會留在讀者心中揮之不去。寫好一個印象深刻的人,對于學生而言,難度較大。那么如何寫好一個人物呢?

        一、外貌描寫:不宜千人一面,面面俱到,要因人而異,根據表達的需要有重點地寫,必須學會抓住人物的個性特點,靈活地描寫人物的外貌。寫外面既可以用一般文字集中介紹,又可以穿插在人物做事的全過程中多次描寫,力求用較少的筆墨勾畫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反映出人物的年齡、職業、生活經歷和性格等特點,給人以鮮活之感。如《金色色的魚釣》一文中“……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兒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這個外貌描寫,一個飽經風霜的老班長形象一下便躍然紙上。

        二、語言描寫:“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物的語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個性特點,就要輔以恰當的動作、神態、姿勢、語氣或情緒,這樣寫語言會更生動形象。如《“風辣子”初見林黛玉》中“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 這是王熙風的語言,這幾句話,表面上是贊美林黛玉,實際上是在阿諛賈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嫡親孫女兒。一個一石三鳥,圓滑之至的人物形象出現在讀者的面前。

        三、準確的動作描寫:描寫人物的動作,既要寫出做了什么,更要寫出怎么做的。首先,要精選動詞,把動作寫準確具體;其次,要寫出人物的連續動作,活現出人物的動態。如《景陽岡》一文中對武松打虎的動作描寫:“武松……掄起哨捧,……從半空中劈下來。……卻打在樹上,把那哨捧折做兩截,……把大蟲頂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提起鐵錘般的大小的拳頭,……打了五六十拳頭。”通過以上這些連續性的動作,突出了武松神勇無比,武藝高強的形象。

        四、寫人還要有典型事例,用事實說話,借助一兩件典型、新穎的事例來表現。寫人離不開寫事,因為人物的形象是靠所做的事來體現的。因此,選擇幾個典型的事件,就構成了文章的結構層次,文章的結構在小學階段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1、 并列式結構

            在記敘人物時,有時會根據人物的特點、品質,采用并列式結構的方式進行記敘。所謂并列式結構,即列舉人物的幾個方面的特點,通過幾個并列的段落具體敘述人物的特點或精神品質。如一位學生在寫《我的老師》一文時,小作者在文中通過三個自然段記敘了老師的三個突出的特點或品質:在學習上,我們的老師是我們的引路人……在生活中,我們的老師是我們的大伙伴……在為人上,我們的老師是我們的好榜樣……這樣的文章,讓讀者感到層次清晰,印象深刻。

        2、遞進式結構

        在寫人物時,為了使讀者逐步加深對主人公的認識,在行文時,有必要分層次一步一步地展現出人物的特點或精神品質,即通過幾個事例或細節,在幾個意思呈遞進關系的自然段中,突出人物的不同特點或精神品質。如《臨死前的嚴監生》一文中,吳敬梓通過讓嚴監生與大侄子、二侄子、奶媽、趙氏四人的交流,嚴監生每次的交流,他的手指頭,頭部,眼睛的反映皆不相同,栩栩如生地再現了一個吝嗇鬼、守財奴的形象。這種遞進式的結構,對描寫人物起到了層層深入的作用。

        3、  先抑后揚式結構

            在寫人物時,為了達到令人震撼的效果,有時會采用先抑后揚的結構方法。所謂“先抑后揚結構”,即在文章的開頭部分,先有意將人物形象加以貶低,然后在文章的最后逐步讓讀者體會到人物精神的可貴、偉大,從而形成鮮明的前后對比的效果。如一位小學生寫《我的叔叔》一文時,先寫叔叔在為別人幫忙時,收下了別人送給他的錢。從此,讓我改變了對他的敬意;接著寫我對叔叔的誤解,最后寫叔叔將別人送的錢,代送錢人交了稅時,才發自心靈深處表示對叔叔的敬佩和內疚……。這樣使文章一波三折,讀來頗為感人。

         

        戚繼祥

        [描寫人物寫作指導(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1.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人教版必修四數學課件

        4.人教版必修五英語課件

        5.演講稿的寫作指導

        6.小學作文寫作指導課件

        7.介紹信寫作指導

        8.描寫人物動作成語

        9.描寫人物的成語

        10.描寫人物心理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