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論語》(人教版教師隨筆)

      發(fā)布時間:2017-12-22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1)教材介紹《論語》的形式時說,“有的是直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

      下面舉的兩個例子都是“子曰……”缺少“其弟子的言論”,《論語》中“有子曰……”、“曾子曰……”有好幾處,可以略舉一二。

      (2)教材介紹《論語》的交談形式時,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書下應加注釋:“輕”字是衍文,原文應是“愿車馬衣裘……”

      (3)教材介紹《論語》夾敘夾議的形式時,舉的例證是《季氏》篇中的“齊景公有馬千駟”章。

      “齊景公有馬千駟”章原文是: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譯文:齊景公有四千匹馬(古時用四馬駕一車,“千駟”即四千匹馬),死的時候,人民認為他沒有什么美德可以稱頌。伯夷叔齊二人餓死在首陽山之下,人民到現(xiàn)在還稱頌他們。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楊伯峻在《論語譯注》中說:“這一章既沒有‘子曰’字樣,而且‘其斯之謂與’的上面無所承受,程頤以為《顏淵篇第十二》的‘誠不以富,亦祗以異’兩句引文應該放在此處‘其斯之謂與’之上,但無證據(jù)。朱熹《答江德公書》云:‘此章文勢或有斷續(xù),或有闕文,或非一章,皆不可考�!�

      這一章,內(nèi)容混亂,誰都說不明白,教材以此為例說它是“夾敘夾議”的形式,實在是不恰當。

      (4)教材說“仁”字在《論語》中出現(xiàn)104次,應為109次。

      (5)教材對“克己復禮”的解釋是“提倡人們要以克制和禮讓的態(tài)度調(diào)和社會矛盾”。

      “克己復禮”的“禮”,不僅僅指“禮讓”這么狹窄。禮,指政治體制、法律制度、道德規(guī)范、禮節(jié)儀式�!皬汀保捎枮椤皩嵺`”,《學而篇》: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薄把钥蓮汀币馑际浅兄Z的話可以實踐。

      “克己復禮”,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實踐社會規(guī)范、道德規(guī)范的要求。

      “復禮”,也有不少人解釋為“恢復周禮”,那是從批判孔子主張社會倒退的角度理解的。

      (6)教材說:“孔子進一步提出了‘仁者愛人’的思想�!�

      “仁者愛人”,不是孔子提出的,這四個字出自《孟子離婁下》�!墩撜Z》中出現(xiàn)的是“愛人”,《顏淵篇》: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薄秾W而篇》: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7)教材說孔子“被人誤解時,他也會急得直天發(fā)誓(《雍也》)�!�

      教材只說了孔子被人誤解而指天發(fā)誓的事,并未舉出實例,只說明了篇目《雍也》。原文是: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南子是宋國的美女,衛(wèi)靈公夫人,掌握衛(wèi)國大權(quán),名聲不好�?鬃尤娏怂勇凡桓吲d,孔子發(fā)誓說:“我如果做了不正當?shù)氖�,上天厭棄我吧!上天厭棄我吧!�?/p>

       

      張寶正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午夜福利H动漫在线播放 | 日本女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道不卡 | 亚洲成AV人影院在线观看网 |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 亚洲最大的aⅴ久久网站 |

         

        (1)教材介紹《論語》的形式時說,“有的是直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

        下面舉的兩個例子都是“子曰……”缺少“其弟子的言論”,《論語》中“有子曰……”、“曾子曰……”有好幾處,可以略舉一二。

        (2)教材介紹《論語》的交談形式時,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書下應加注釋:“輕”字是衍文,原文應是“愿車馬衣裘……”

        (3)教材介紹《論語》夾敘夾議的形式時,舉的例證是《季氏》篇中的“齊景公有馬千駟”章。

        “齊景公有馬千駟”章原文是: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譯文:齊景公有四千匹馬(古時用四馬駕一車,“千駟”即四千匹馬),死的時候,人民認為他沒有什么美德可以稱頌。伯夷叔齊二人餓死在首陽山之下,人民到現(xiàn)在還稱頌他們。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楊伯峻在《論語譯注》中說:“這一章既沒有‘子曰’字樣,而且‘其斯之謂與’的上面無所承受,程頤以為《顏淵篇第十二》的‘誠不以富,亦祗以異’兩句引文應該放在此處‘其斯之謂與’之上,但無證據(jù)。朱熹《答江德公書》云:‘此章文勢或有斷續(xù),或有闕文,或非一章,皆不可考�!�

        這一章,內(nèi)容混亂,誰都說不明白,教材以此為例說它是“夾敘夾議”的形式,實在是不恰當。

        (4)教材說“仁”字在《論語》中出現(xiàn)104次,應為109次。

        (5)教材對“克己復禮”的解釋是“提倡人們要以克制和禮讓的態(tài)度調(diào)和社會矛盾”。

        “克己復禮”的“禮”,不僅僅指“禮讓”這么狹窄。禮,指政治體制、法律制度、道德規(guī)范、禮節(jié)儀式�!皬汀保捎枮椤皩嵺`”,《學而篇》: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薄把钥蓮汀币馑际浅兄Z的話可以實踐。

        “克己復禮”,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實踐社會規(guī)范、道德規(guī)范的要求。

        “復禮”,也有不少人解釋為“恢復周禮”,那是從批判孔子主張社會倒退的角度理解的。

        (6)教材說:“孔子進一步提出了‘仁者愛人’的思想�!�

        “仁者愛人”,不是孔子提出的,這四個字出自《孟子離婁下》�!墩撜Z》中出現(xiàn)的是“愛人”,《顏淵篇》: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薄秾W而篇》: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7)教材說孔子“被人誤解時,他也會急得直天發(fā)誓(《雍也》)�!�

        教材只說了孔子被人誤解而指天發(fā)誓的事,并未舉出實例,只說明了篇目《雍也》。原文是: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南子是宋國的美女,衛(wèi)靈公夫人,掌握衛(wèi)國大權(quán),名聲不好�?鬃尤娏怂勇凡桓吲d,孔子發(fā)誓說:“我如果做了不正當?shù)氖�,上天厭棄我吧!上天厭棄我吧!�?/p>

         

        張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