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學在平常作文中,經常錯用標點,有的一逗(或句)到底,有的隨性而加。老師也許零散地糾正過,但在實際運用中不少人仍然一錯到底。出現這種現象,多是沒有系統地理解標點符號的用法,因為教科書上并未就此知識提出具體要求,能不能專題講解就靠老師各自發揮了。其實,小小標點符號的使用大有講究,一般人略知一二,并不全面系統,出現的錯誤帶有一定的普遍性。
一、問號。
(1)這次比賽究竟是你去?還是我去?
(2)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寫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親的皮鞋作坊?已經沒法弄清了。
(3)怎么哪?張三。
這三句問號都用錯了。句(1)是選擇問句,陳述的是一個主題,即比賽人選問題,只能有一個句末標點問號,中間用逗號隔開。句(2)是陳述句,雖然句中出現了“哪里”這個疑問詞,但并不要求回答,整個句子不是疑問語氣,所以句中兩處都應該用逗號。句(3)是倒裝句,如果恢復正常的順序很容易看出是一個句子,只能有一個句末標點,所以句中用逗號停頓,句末用問號。
二、冒號。
(4)我看見墻上寫著:“請講普通話”幾個字。
(5)老師說:他今天不舒服,不來給同學們上課了。
(6)晚上開大會,張書記宣布:廠里要實行兩項改革措施:一是持證上崗,二是脫產培訓。
(7)“也許我能幫助你,”魯豫說:“我是香港鳳凰臺的主持人。”
這四句冒號都用錯了。句(4)冒號只管到引號完,不管到句終,有悖“提示的內容是句子的全部,才能用冒號”的原則,應刪去冒號。句(5)是轉述別人的話,且人稱發生了變化,不能用冒號,可改為逗號。句(6)用了兩個冒號,違背了“同一句中如沒有用引號,不能用兩個冒號”的規則,可將其中一個改為逗號。句(7)敘述人提示語“某某說”在引文中,其后用逗號;若“某某說”在引文后,則用句號;只有“某某說”在引文前,才用冒號。
三、頓號。
(8)他今年十一、二歲。
(9)我們學校有自己的教學樓、圖書館、教學設備、及教師隊伍。
( 10)這時課堂里響起了“向姚明學習!”、“向姚明致敬!”的口號。
(11)市第一中學的校長、主任、第三中學的校長、主任都來開會了。
以上四句中頓號使用有誤。句(8)中“十一二”是表概數,不能用頓號,應刪去;只有表示確數時才用頓號,如:“今天該由第一、二組做衛生。”句(9)中頓號和“及”重復了,二者不能同時使用,頓號應刪去。句(10)中所引并列成份間有感嘆號(或問號亦然),不應再用頓號,也不用其它點號,應刪去。句(11)中并列詞語中又有并列詞語,都用頓號致使層次不明,應將第二個頓號改為逗號。
四、引號。
(12)在語文教學的問題上,葉老有一句精辟的話,那就是“教是為了不教。”
(13)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嘛!”
(14)(一位大娘)接著解釋:“收豆子、紅薯的時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話說“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以上三例引號使用均有錯誤。句(12)所引內容充當大句子的一個成分,不獨立,不能帶語氣,故下引號應在句號前。句(13)“禮多人不怪”是俗話的內容,不含語氣詞“嘛”,故下引號應在“怪”后,并刪去冒號。句(14)引號內有引文,外層用雙引號,里層用單引號。
五、省略號。
(15)我家陽臺上種有迎春、石榴、木桃、月季……等,花開不斷。
(16)她輕輕地哼起了《搖籃曲》:“月兒明,風兒靜,樹葉兒遮窗欞啊......”。
這兩例省略號使用有誤。句(15)省略號和“等”同時使用重復了,應刪去省略號或者去掉“等,”。句(16)省略號后一般不用點號,應去掉句號。
本文發表在《讀寫算》2009年第5期上,內容是例析幾種標點誤用現象。
作者:劉曉芳,湖北省荊門市文峰中學老師,市初中語文學科帶頭人
您正瀏覽的文章《小標點,大講究--例析幾種標點誤用現象》由易百特(www.ebaite.com)整理,原文地址為:http://www.ebaite.com/lunwen/yuwen/chuzhong/201004/2090.html
劉空
[噓點,大講究--例析幾種標點誤用現象(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1.易誤用成語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