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綜合性學習》復習教案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10-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考試要求 

      1.能搜集信息和整理資料。  

      2.能主動地發現問題和探索問題。

      3.能根據占有的資料形成自己的觀點。

      二、復習目標

      通過對本塊知識的集中復習,培養我們的能力,能夠在給定的材料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最終形成自己的觀點。

      三、復習內容和思路

      綜合性學習這類試題的特點在于引導我們開動腦筋,在占有給定資料的前提下,進行探究發現,最終形成自己的觀點。這也體現了《課程標準》中對研究性學習的解釋:研究性學習是指教師或其它成人不把現成結論告訴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因此,對這項內容的復習首先我們要認識這類問題的特點,把握解決這類問題的規律,最后結合各種類型的練習進行鞏固訓練。

      四、復習重難點

      重點:應考策略的掌握

      難點:解題技巧的運用

      五、復習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探究題的特點及題型。 

      2、掌握材料探究題的解題方法,并靈活運用方法解答實際題目。

      【課前準備】

      (1)綜合性學習課件

      (2)綜合性學習課堂資料

      【教學步驟】

      一、新課導入:

      近年來,綜合性學習試題已成為中考語文開放性試題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其中材料探究這種題型考查了學生整理和篩選、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體現了課標的新理念,成為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強勁動力。很多同學對這類題目有畏難心理,其實只要我們掌握了它的答題規律,加以適當的訓練,就一定能完成好答案。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首先要認清我們的對手。

      1、試題回顧:常見綜合性學習中考題類型:中考常見題型有:活動情景式;專題探究式 。

      近幾年中考題創設的活動情境內容大致有以下幾種:校園生活,社會生活,推廣普通話,紀念日,語言規范,保護野生動物,文化文學常識,地方風物人情調查等。 

      專題探究的語言表達式:常見的有:勸說詞、演講稿、開場白串聯詞、計劃書、活動總結以及標語贈語、廣告詞的擬定等-----附:2009/2010省題

      2、省題回放:2009年廣東省:

      班上準備組織一次以“辨別不良廣告”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

      6.班上準備圍繞活動主題辦一期墻報,請你就墻報內容提兩點建議。(2分)

      示例:說明什么是不良廣告   剖析不良廣告的危害

      7.為本次活動設計一條標語。(必須用兩個句式大致整齊的句子,20字以內)(2分)

      示例:不良廣告危害大,學會辨別好處多

      8.某電視臺近期播出的“××白酒”廣告中,一個成年人和一個未成年人一起舉杯說:“真好喝!”你準備打電話向該臺投訴,請把要說的話寫下來。(3分) 

      示例:你好!近期播出的“××白酒”廣告中,出現了未成年人喝酒的畫面,會誤導青少年。請你們嚴格審查該廣告,并對廣告進行修改。

      2010年廣東省:

      廣州將舉辦第16屆亞運會,學校擬選派lO名同學參加濱海市中學生拉拉隊,屆時到亞運會賽場為運動員吶喊助威。假設你參加拉拉隊隊員的競選,請你完成以下工作:

      6.請你為拉拉隊設計一個為運動員吶喊助威的口號,必須用兩個句子,要求朗朗上口,富有鼓動性。(2分)

      【參考示例一:賽出高水平,展現真風采!/參考示例二:展示實力,超越自我!】

      7.拉拉隊隊員的競選大會上,選手有一分鐘時間亮相并作發言。請你準備一段簡短的發言,要突出自己勝任拉拉隊隊員的優勢,爭取評委和與會同學的支持。(3分)

      【參考示例:各位評委、同學們:我聲音洪亮,性格活潑,精力充沛!我是校運會拉拉隊的主力隊員!我愿為亞運會吶喊助威,請投我一票!(稱呼語0.5分,介紹自己的優點特長2分,向大家提出支持自己的要求0.5分。)】

      8.拉拉隊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工作?請你提出兩項建議。(2分)

      【參考示例:進行集訓;統一服裝;準備輔助用品,如標語、喇叭,旗子等。】

         3、2011年中考綜合性學習命題方向解讀:提供材料作探究

      二、解讀中考語文材料探究題:

      所謂探究題,實際上就是材料比較題。命題者給出一段或幾段文字(或者圖片、表格)材料,要求考生通過對材料的閱讀、分析,比較、研究,從而有所發現,寫出發現、探究的結果。學生解題的過程,也就是研讀材料、分析處理材料、歸納整合得出信息、作出判斷、形成自己的觀點的過程。

      主要考點:

      ①閱讀相關材料,篩選出材料中的主要信息。

      ②結合材料反映的社會現象,提煉觀點,得出結論。

      ③閱讀幾則材料,結合個人實際,寫出自己的感想體會。

      三、題型概說及訓練

      探究題的考查方式比較靈活,按照題干情況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單項探究題與多項探究題。

      (一)單項探究題

      如:認真觀察左邊《三代人趕集》的一組漫畫,寫出自己的探究結果。

      這是一道單項探究題,我們通過仔細觀察分析題圖,并且認真把握題干的內容,來確定答題的角度。此題的要點在于““如何理解三代人趕集方式的變化”,

      也就是說,解答此題應該到圖中找到與“時代發展”有關的內容,然后,再組織語言明白表述。

      參考答案:(1)時代在進步,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

        (2)時代在前進,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在不斷改變;

        (3)農民的生活觀念在日益更新;

        (4)科技發展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

      (二)多項探究題

      這類探究題由兩則以上的材料組成,幾則材料或者相近(似),或者相關、或者相反(對)。

      如:請根據以下兩則材料,談談你的發現。①周敦頤在《愛蓮說》中這樣寫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②朱熹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是兩則相反的材料構成的探究題。 

      多項探究題雖是幾則材料放在一起,實際上都是圍繞一個話題去表述的。如上例探究題的中心話題就是:客觀環境與人的關系。

      (三)課堂訓練:

      1、閱讀下列三則材料,聯系實際,寫出你的探究結果。

      材料一  母虎撫養幼虎有三個過程。開始,它出去捕食回來,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給幼虎。后來,它捕食回來,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頭扔給幼虎啃。再后來,它捕食回來,自己把肉吃掉,把骨頭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聲,不讓它吃。過幾天,幼虎餓得實在受不了,就離開母親,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來。

      材料二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材料三  曾有這樣的一幅漫畫:父親送兒子上大學,衣著時髦的兒子空著手,與別人談笑風生,而父親卻肩扛手提,佝僂著身子幫兒子排隊報名。漫畫題為“如此愛心”。

      探究結果:                                                                       

      (材料分析:這是一則典型的內容探究題。完成這道題,我們首先需要對每則材料進行分析、探究,從材料中提煉出主要的信息要點。

      如例題中的三則材料可分別概括為:材料一:母虎強迫幼虎自己覓食。材料二:大凡成功人士必先經歷艱難困苦的磨練。材料三:大學生對父親為自己背行李熟視無睹。

      其次,把上面提煉的要點再加以分析,篩選,尋找幾則材料之間的共同點。

      如例題中的三則材料,我們再來分析探究,就會發現,材料一“母虎強迫幼虎自己覓食”,其實是在教幼虎在艱難環境中學會獨立,學會生存,這是母虎對幼虎的一種愛,只不過這種愛有點殘酷而已。材料二是通過孟子的話來說明人只有經歷過艱難困苦的磨練,才能夠有所作為。材料三是說因為父母的過分關愛,導致了子女的冷漠、懶惰。三則材料的共同點在于環境(關愛)與成才(生存)的關系。材料一、二是正面事例,材料三是反面事例。

      最后,組織語言,表述結論。

      從正面提煉的結論是:(1)為了孩子的生存,動物對子女的訓練是殘酷的;(2)磨難成就了一批成功之士;(3)“殘忍”的愛比溺愛更有價值。從反面提煉的結論是:溺愛令人擔憂。這種多項探究題,幾則材料間存在邏輯聯系,主要是探究因果關系。另一種情況是幾則材料都與同一事物有關,探究材料之間的共性或個性。)

      2、實戰演練

      閱讀下面兩則材料,寫出你閱讀后的發現。

      材料一  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船長,當他的貨輪卸貨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時,突然遭遇到可怕的巨大風浪,這時,老船長果斷地命令水手們立刻打開貨艙,往里面灌水。隨著貨艙里的水位越升越高,船一寸一寸下沉,依舊猛烈的狂風巨浪對船的威脅卻一點一點減小,貨輪漸漸平穩了。

      材料二  在某一山區的著名旅游景點,有一段被當地人稱為“鬼谷”的最危險的路段,路窄坡陡,兩邊萬長深淵,每當導游們帶隊到這里時,一定要讓旅客們挑點或扛點什么東西。據說這里以前發生過好幾起事故,都是迷路的旅客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不小心掉下去的。當地人,每天從這條路上挑著東西來來往往,從來沒人出事。

      探究結果:                                                                                   

      (材料分析:閱讀這兩則材料,首先能夠發現兩者之間的相同點。研讀原材料,材料1中的老船長讓船負重后船反而行的更穩了,材料2中的導游也是讓旅客負重后,旅客反而安全了。這就是它們的相似點。在發現了相似點之后,我們還要將它上升到一定的哲理高度。參考答案:人生的很多時候,只有背負沉甸甸的重任,才能穩步前進。)

      四、探究題解題方法歸納

      1.學生嘗試歸納答題思路:

      通過上面幾道題的解答,聯系你過去的解題經驗,請試著歸納一下探究題的解題方法和步驟。

      方法總結:

      第一步:審清題目,讀懂材料。(審題意)

      第二步:分析材料,提煉要點。(煉要點)

      第三步:整合要點,篩選信息。(選信息)

      第四步:提煉觀點,歸納結果。(寫結果)

      2.結合例題明確答題思路:

      例題:綜合下面有關資料,從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用簡要的語言加以表達。 

         材料一:王安石《傷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5歲時就認識書寫工具,7歲就能指物作詩。鄰居家有事常喊他去作詩并給他報酬。其父覺得有利可圖,便拉著他到處賺錢,不讓其學習,結果到20歲時“泯然眾人”。

      材料二:據《青年博覽》刊載,少年大學生錢某,12歲時就會微積分,被認為是神童,進入合肥科技大學學習。平時,學生們上課,他卻在校園里野逛,成績一落千丈。老師多次勸說仍無進步,后來退學當了油漆工,從此告別神童生涯。

      材料三:南北朝時的江淹,少時篤志好學,其詩幽麗精工,《恨賦》、《別賦》膾炙人口,晚年滿足安逸生活,再也寫不出好文章來,人稱“江郎才盡”。

      (參考答案:如果沒有勤奮的精神即使天資再高也毫無用處)

      五、課堂小結。

      注意事項:

      1、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思考:這幾則材料為什么可以放在一起?一定是材料之間存在某種關系。再通過比較分析,就會有所發現。

      2、答題時,材料間是因果關系的,要先寫主要原因,再寫其他原因;材料之間是同類事物的,要先寫共性(相同點),再寫不同點(個性)。

      3、需要強調的是,不能就事論事,而要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4、寫答案時,最好前面加上序號,注意語言簡潔。因為材料探究題不僅僅考查學生的分析探究能力,還考查語言組織表述能力。如果語言不簡潔,要點不準確,書寫潦草,往往會前功盡棄。

      六、布置作業(下一課時內容提示:探究復雜材料的常見方法)

      1、市題亮相:(2010年佛山)按要求完成下列題目。(5分)

      為了響應全民讀書活動,某中學決定在全校舉行一次“推薦你最喜歡的一篇課文”的比賽,要求參賽者從下列課文中選擇一篇,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寫出推薦理由,80字以內。請你參加這次比賽。

      備選課文:《范進中舉》《智取生辰綱》《威尼斯商人》《變色龍》

                                                                                        

                                                                                        

      2、下表是某網站對1000名不同年齡段學生通訊方式的調查,請你仔細閱讀此表并寫出從表中你得到的兩點結論。

      中學生 大學生 研究生

      固定電話 85.36% 97.46% 95.52%

      移動電話 13.43% 33.04% 97.58%

      E-mail 15.87% 55.89% 98.54%

      書信 31.78% 30.45% 27.43%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列兩段材料請你把第三、四段材料補充完整: 

         材料一:繁華大道,乞討者眾,這里乞丐的生存產業鏈黑幕剛剛被媒體披露。孩子問:我們為什么不給他們一些零錢?給還是不給?難題是:教孩子仁慈還是識別欺騙? 

         材料二:重點中學競爭尤為激烈,幫助同學解答難題至少半小時,使自己本已十分緊張的學習時間受到耽誤。孩子問:我要不要幫助同學?幫還是不幫?難題是:教孩子助人為樂,還是不惜一切在競爭中勝出? 

         材料三:大街上,一位老人被自行車撞倒,肇事者逃跑。曾經有過這樣的新聞:一位騎自行車女孩停車上前扶助,不想竟被周圍公眾指認為肇事者,而受到幫助的老人居然不說明真相。孩子問:應不應該去幫助傷者?救還是不救? 

         難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學校門口豪華私車令孩子們側目,父母占有的社會地位、物質資源的不平衡,會不會引起兒童間的不平等感? 

         孩子問:坐自己家的車上學有什么錯誤,送還是不送? 

         難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綜合下面有關資料,從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用簡要的語言加以表達。 

          材料①1994年,我國人口為5.4億,到2000年則增長為12.95億。我國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的20%。 

          材料②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很少,只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國是嚴重缺水的國家,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材料③人在一生中,需要各種各樣的資源,如水、空氣、土地、動植物資源、能源等。人們為了獲取這些資源,毀林開荒、開墾草原、圍湖造田,結果造成水土流失和氣候失調,洪水、干旱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 

          材料④黃土高原原來有茫茫的材料和無邊的草原,非常適合人類去居住。如今黃土高原的許多地方已經變成了溝壑縱橫的荒水禿林。 

      結論:                                                                   

                                                                                 

      參考答案:

      1、《范進中舉》示例:中舉前是癩蛤蟆,中舉后是文曲星,《范進中舉》通過一個書生中舉發瘋的鬧劇,運用對比的手法,辛辣地諷刺了封建社會世態的炎涼和科舉制度的腐朽。

      《威尼斯商人》示例:《威尼斯商人》描寫了一個高利貸者要按照契約割下借貸人的一磅肉的故事。沖突緊張激烈,情節波瀾起伏,結局出人意料。真是引人入勝,扣人心弦。】

      2、參考答案:(不設統一答案)參考:1、不管哪個年齡段使用固定電話的比例都很高,使用書信的比例都很低;2、隨著學歷的提高他們使用電子郵件方式和移動電話通信的比例在大幅度提高;而使用書信的比例卻呈下降趨勢。

      3、參考答案:教其見義勇為還是遇事裝聾作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哲保身);教孩子生活簡樸還是承認現實坦然接受財富。(注意內容和形式的統一)

      4、參考答案:結論: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是:控制人口增長,保護生態資源。

       

      杜子

      [《綜合性學習》復習教案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九年級歷史下冊教案

      2.九年級歷史復習教案

      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我愛這土地》教案

      4.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談生命》教案設計

      5.人教版九年級化學復習課件

      6.九年級人教版《 雨說》教案

      7.人教版九年級《陳涉世家》教案

      8.九年級下冊歷史教案

      9.九年級英語下冊教學的教案

      10.九年級化學下冊《酸和堿的反應》教案

      在线咨询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三上悠亜国产精品一区 | 在线观看永久免费的成年 |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 | 最新国内久久免费视频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69堂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动漫 |

        一、考試要求 

        1.能搜集信息和整理資料。  

        2.能主動地發現問題和探索問題。

        3.能根據占有的資料形成自己的觀點。

        二、復習目標

        通過對本塊知識的集中復習,培養我們的能力,能夠在給定的材料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最終形成自己的觀點。

        三、復習內容和思路

        綜合性學習這類試題的特點在于引導我們開動腦筋,在占有給定資料的前提下,進行探究發現,最終形成自己的觀點。這也體現了《課程標準》中對研究性學習的解釋:研究性學習是指教師或其它成人不把現成結論告訴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因此,對這項內容的復習首先我們要認識這類問題的特點,把握解決這類問題的規律,最后結合各種類型的練習進行鞏固訓練。

        四、復習重難點

        重點:應考策略的掌握

        難點:解題技巧的運用

        五、復習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探究題的特點及題型。 

        2、掌握材料探究題的解題方法,并靈活運用方法解答實際題目。

        【課前準備】

        (1)綜合性學習課件

        (2)綜合性學習課堂資料

        【教學步驟】

        一、新課導入:

        近年來,綜合性學習試題已成為中考語文開放性試題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其中材料探究這種題型考查了學生整理和篩選、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體現了課標的新理念,成為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強勁動力。很多同學對這類題目有畏難心理,其實只要我們掌握了它的答題規律,加以適當的訓練,就一定能完成好答案。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首先要認清我們的對手。

        1、試題回顧:常見綜合性學習中考題類型:中考常見題型有:活動情景式;專題探究式 。

        近幾年中考題創設的活動情境內容大致有以下幾種:校園生活,社會生活,推廣普通話,紀念日,語言規范,保護野生動物,文化文學常識,地方風物人情調查等。 

        專題探究的語言表達式:常見的有:勸說詞、演講稿、開場白串聯詞、計劃書、活動總結以及標語贈語、廣告詞的擬定等-----附:2009/2010省題

        2、省題回放:2009年廣東省:

        班上準備組織一次以“辨別不良廣告”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

        6.班上準備圍繞活動主題辦一期墻報,請你就墻報內容提兩點建議。(2分)

        示例:說明什么是不良廣告   剖析不良廣告的危害

        7.為本次活動設計一條標語。(必須用兩個句式大致整齊的句子,20字以內)(2分)

        示例:不良廣告危害大,學會辨別好處多

        8.某電視臺近期播出的“××白酒”廣告中,一個成年人和一個未成年人一起舉杯說:“真好喝!”你準備打電話向該臺投訴,請把要說的話寫下來。(3分) 

        示例:你好!近期播出的“××白酒”廣告中,出現了未成年人喝酒的畫面,會誤導青少年。請你們嚴格審查該廣告,并對廣告進行修改。

        2010年廣東省:

        廣州將舉辦第16屆亞運會,學校擬選派lO名同學參加濱海市中學生拉拉隊,屆時到亞運會賽場為運動員吶喊助威。假設你參加拉拉隊隊員的競選,請你完成以下工作:

        6.請你為拉拉隊設計一個為運動員吶喊助威的口號,必須用兩個句子,要求朗朗上口,富有鼓動性。(2分)

        【參考示例一:賽出高水平,展現真風采!/參考示例二:展示實力,超越自我!】

        7.拉拉隊隊員的競選大會上,選手有一分鐘時間亮相并作發言。請你準備一段簡短的發言,要突出自己勝任拉拉隊隊員的優勢,爭取評委和與會同學的支持。(3分)

        【參考示例:各位評委、同學們:我聲音洪亮,性格活潑,精力充沛!我是校運會拉拉隊的主力隊員!我愿為亞運會吶喊助威,請投我一票!(稱呼語0.5分,介紹自己的優點特長2分,向大家提出支持自己的要求0.5分。)】

        8.拉拉隊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工作?請你提出兩項建議。(2分)

        【參考示例:進行集訓;統一服裝;準備輔助用品,如標語、喇叭,旗子等。】

           3、2011年中考綜合性學習命題方向解讀:提供材料作探究

        二、解讀中考語文材料探究題:

        所謂探究題,實際上就是材料比較題。命題者給出一段或幾段文字(或者圖片、表格)材料,要求考生通過對材料的閱讀、分析,比較、研究,從而有所發現,寫出發現、探究的結果。學生解題的過程,也就是研讀材料、分析處理材料、歸納整合得出信息、作出判斷、形成自己的觀點的過程。

        主要考點:

        ①閱讀相關材料,篩選出材料中的主要信息。

        ②結合材料反映的社會現象,提煉觀點,得出結論。

        ③閱讀幾則材料,結合個人實際,寫出自己的感想體會。

        三、題型概說及訓練

        探究題的考查方式比較靈活,按照題干情況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單項探究題與多項探究題。

        (一)單項探究題

        如:認真觀察左邊《三代人趕集》的一組漫畫,寫出自己的探究結果。

        這是一道單項探究題,我們通過仔細觀察分析題圖,并且認真把握題干的內容,來確定答題的角度。此題的要點在于““如何理解三代人趕集方式的變化”,

        也就是說,解答此題應該到圖中找到與“時代發展”有關的內容,然后,再組織語言明白表述。

        參考答案:(1)時代在進步,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

          (2)時代在前進,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在不斷改變;

          (3)農民的生活觀念在日益更新;

          (4)科技發展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

        (二)多項探究題

        這類探究題由兩則以上的材料組成,幾則材料或者相近(似),或者相關、或者相反(對)。

        如:請根據以下兩則材料,談談你的發現。①周敦頤在《愛蓮說》中這樣寫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②朱熹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是兩則相反的材料構成的探究題。 

        多項探究題雖是幾則材料放在一起,實際上都是圍繞一個話題去表述的。如上例探究題的中心話題就是:客觀環境與人的關系。

        (三)課堂訓練:

        1、閱讀下列三則材料,聯系實際,寫出你的探究結果。

        材料一  母虎撫養幼虎有三個過程。開始,它出去捕食回來,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給幼虎。后來,它捕食回來,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頭扔給幼虎啃。再后來,它捕食回來,自己把肉吃掉,把骨頭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聲,不讓它吃。過幾天,幼虎餓得實在受不了,就離開母親,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來。

        材料二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材料三  曾有這樣的一幅漫畫:父親送兒子上大學,衣著時髦的兒子空著手,與別人談笑風生,而父親卻肩扛手提,佝僂著身子幫兒子排隊報名。漫畫題為“如此愛心”。

        探究結果:                                                                       

        (材料分析:這是一則典型的內容探究題。完成這道題,我們首先需要對每則材料進行分析、探究,從材料中提煉出主要的信息要點。

        如例題中的三則材料可分別概括為:材料一:母虎強迫幼虎自己覓食。材料二:大凡成功人士必先經歷艱難困苦的磨練。材料三:大學生對父親為自己背行李熟視無睹。

        其次,把上面提煉的要點再加以分析,篩選,尋找幾則材料之間的共同點。

        如例題中的三則材料,我們再來分析探究,就會發現,材料一“母虎強迫幼虎自己覓食”,其實是在教幼虎在艱難環境中學會獨立,學會生存,這是母虎對幼虎的一種愛,只不過這種愛有點殘酷而已。材料二是通過孟子的話來說明人只有經歷過艱難困苦的磨練,才能夠有所作為。材料三是說因為父母的過分關愛,導致了子女的冷漠、懶惰。三則材料的共同點在于環境(關愛)與成才(生存)的關系。材料一、二是正面事例,材料三是反面事例。

        最后,組織語言,表述結論。

        從正面提煉的結論是:(1)為了孩子的生存,動物對子女的訓練是殘酷的;(2)磨難成就了一批成功之士;(3)“殘忍”的愛比溺愛更有價值。從反面提煉的結論是:溺愛令人擔憂。這種多項探究題,幾則材料間存在邏輯聯系,主要是探究因果關系。另一種情況是幾則材料都與同一事物有關,探究材料之間的共性或個性。)

        2、實戰演練

        閱讀下面兩則材料,寫出你閱讀后的發現。

        材料一  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船長,當他的貨輪卸貨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時,突然遭遇到可怕的巨大風浪,這時,老船長果斷地命令水手們立刻打開貨艙,往里面灌水。隨著貨艙里的水位越升越高,船一寸一寸下沉,依舊猛烈的狂風巨浪對船的威脅卻一點一點減小,貨輪漸漸平穩了。

        材料二  在某一山區的著名旅游景點,有一段被當地人稱為“鬼谷”的最危險的路段,路窄坡陡,兩邊萬長深淵,每當導游們帶隊到這里時,一定要讓旅客們挑點或扛點什么東西。據說這里以前發生過好幾起事故,都是迷路的旅客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不小心掉下去的。當地人,每天從這條路上挑著東西來來往往,從來沒人出事。

        探究結果:                                                                                   

        (材料分析:閱讀這兩則材料,首先能夠發現兩者之間的相同點。研讀原材料,材料1中的老船長讓船負重后船反而行的更穩了,材料2中的導游也是讓旅客負重后,旅客反而安全了。這就是它們的相似點。在發現了相似點之后,我們還要將它上升到一定的哲理高度。參考答案:人生的很多時候,只有背負沉甸甸的重任,才能穩步前進。)

        四、探究題解題方法歸納

        1.學生嘗試歸納答題思路:

        通過上面幾道題的解答,聯系你過去的解題經驗,請試著歸納一下探究題的解題方法和步驟。

        方法總結:

        第一步:審清題目,讀懂材料。(審題意)

        第二步:分析材料,提煉要點。(煉要點)

        第三步:整合要點,篩選信息。(選信息)

        第四步:提煉觀點,歸納結果。(寫結果)

        2.結合例題明確答題思路:

        例題:綜合下面有關資料,從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用簡要的語言加以表達。 

           材料一:王安石《傷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5歲時就認識書寫工具,7歲就能指物作詩。鄰居家有事常喊他去作詩并給他報酬。其父覺得有利可圖,便拉著他到處賺錢,不讓其學習,結果到20歲時“泯然眾人”。

        材料二:據《青年博覽》刊載,少年大學生錢某,12歲時就會微積分,被認為是神童,進入合肥科技大學學習。平時,學生們上課,他卻在校園里野逛,成績一落千丈。老師多次勸說仍無進步,后來退學當了油漆工,從此告別神童生涯。

        材料三:南北朝時的江淹,少時篤志好學,其詩幽麗精工,《恨賦》、《別賦》膾炙人口,晚年滿足安逸生活,再也寫不出好文章來,人稱“江郎才盡”。

        (參考答案:如果沒有勤奮的精神即使天資再高也毫無用處)

        五、課堂小結。

        注意事項:

        1、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思考:這幾則材料為什么可以放在一起?一定是材料之間存在某種關系。再通過比較分析,就會有所發現。

        2、答題時,材料間是因果關系的,要先寫主要原因,再寫其他原因;材料之間是同類事物的,要先寫共性(相同點),再寫不同點(個性)。

        3、需要強調的是,不能就事論事,而要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4、寫答案時,最好前面加上序號,注意語言簡潔。因為材料探究題不僅僅考查學生的分析探究能力,還考查語言組織表述能力。如果語言不簡潔,要點不準確,書寫潦草,往往會前功盡棄。

        六、布置作業(下一課時內容提示:探究復雜材料的常見方法)

        1、市題亮相:(2010年佛山)按要求完成下列題目。(5分)

        為了響應全民讀書活動,某中學決定在全校舉行一次“推薦你最喜歡的一篇課文”的比賽,要求參賽者從下列課文中選擇一篇,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寫出推薦理由,80字以內。請你參加這次比賽。

        備選課文:《范進中舉》《智取生辰綱》《威尼斯商人》《變色龍》

                                                                                          

                                                                                          

        2、下表是某網站對1000名不同年齡段學生通訊方式的調查,請你仔細閱讀此表并寫出從表中你得到的兩點結論。

        中學生 大學生 研究生

        固定電話 85.36% 97.46% 95.52%

        移動電話 13.43% 33.04% 97.58%

        E-mail 15.87% 55.89% 98.54%

        書信 31.78% 30.45% 27.43%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列兩段材料請你把第三、四段材料補充完整: 

           材料一:繁華大道,乞討者眾,這里乞丐的生存產業鏈黑幕剛剛被媒體披露。孩子問:我們為什么不給他們一些零錢?給還是不給?難題是:教孩子仁慈還是識別欺騙? 

           材料二:重點中學競爭尤為激烈,幫助同學解答難題至少半小時,使自己本已十分緊張的學習時間受到耽誤。孩子問:我要不要幫助同學?幫還是不幫?難題是:教孩子助人為樂,還是不惜一切在競爭中勝出? 

           材料三:大街上,一位老人被自行車撞倒,肇事者逃跑。曾經有過這樣的新聞:一位騎自行車女孩停車上前扶助,不想竟被周圍公眾指認為肇事者,而受到幫助的老人居然不說明真相。孩子問:應不應該去幫助傷者?救還是不救? 

           難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學校門口豪華私車令孩子們側目,父母占有的社會地位、物質資源的不平衡,會不會引起兒童間的不平等感? 

           孩子問:坐自己家的車上學有什么錯誤,送還是不送? 

           難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綜合下面有關資料,從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用簡要的語言加以表達。 

            材料①1994年,我國人口為5.4億,到2000年則增長為12.95億。我國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的20%。 

            材料②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很少,只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國是嚴重缺水的國家,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材料③人在一生中,需要各種各樣的資源,如水、空氣、土地、動植物資源、能源等。人們為了獲取這些資源,毀林開荒、開墾草原、圍湖造田,結果造成水土流失和氣候失調,洪水、干旱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 

            材料④黃土高原原來有茫茫的材料和無邊的草原,非常適合人類去居住。如今黃土高原的許多地方已經變成了溝壑縱橫的荒水禿林。 

        結論:                                                                   

                                                                                   

        參考答案:

        1、《范進中舉》示例:中舉前是癩蛤蟆,中舉后是文曲星,《范進中舉》通過一個書生中舉發瘋的鬧劇,運用對比的手法,辛辣地諷刺了封建社會世態的炎涼和科舉制度的腐朽。

        《威尼斯商人》示例:《威尼斯商人》描寫了一個高利貸者要按照契約割下借貸人的一磅肉的故事。沖突緊張激烈,情節波瀾起伏,結局出人意料。真是引人入勝,扣人心弦。】

        2、參考答案:(不設統一答案)參考:1、不管哪個年齡段使用固定電話的比例都很高,使用書信的比例都很低;2、隨著學歷的提高他們使用電子郵件方式和移動電話通信的比例在大幅度提高;而使用書信的比例卻呈下降趨勢。

        3、參考答案:教其見義勇為還是遇事裝聾作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哲保身);教孩子生活簡樸還是承認現實坦然接受財富。(注意內容和形式的統一)

        4、參考答案:結論: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是:控制人口增長,保護生態資源。

         

        杜子

        [《綜合性學習》復習教案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九年級歷史下冊教案

        2.九年級歷史復習教案

        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我愛這土地》教案

        4.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談生命》教案設計

        5.人教版九年級化學復習課件

        6.九年級人教版《 雨說》教案

        7.人教版九年級《陳涉世家》教案

        8.九年級下冊歷史教案

        9.九年級英語下冊教學的教案

        10.九年級化學下冊《酸和堿的反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