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口中學 茍舉鈺
好久就想提筆寫寫我的父親,就怕笨拙的雙手寫不了,反倒扭曲父親偉岸的形象,突然想起父親,實在難以抑制內心的情感。
--題記
父親老了,我突然發現。
滿頭的白發,仿佛那遍地銀霜;身體佝僂,直似那虬勁的蒼柏;大手滿是老繭,一如斑駁的松皮;額頭,阡陌交錯,飽經風霜的見證……
記憶中的父親知識淵博,見多識廣。能背誦《三國演義》:高祖提劍入咸陽,炎炎紅日升扶桑,光武隆興成大統,金烏飛上天中央……一首長詩,洋洋灑灑千余字,感覺就是父親自己寫的,是那么純熟!扛起犁頭從田間歸來,撲撲身上的泥土,一屁股坐在我身旁的蓑衣上,就開始講解“智多星巧取生辰綱”“趙子龍單騎救皇嫂”“董永賣身葬嚴父”“伍子胥星夜過韶關”……父親的大腦就是大清的“文淵閣”,講不完的故事,感覺未曾重復。(事實上,父親只讀了小學二年級,那時那地,父親雖極其好學,但家庭生活的窘迫,他不得不離開心馳神往的學校,挑起家庭的大梁。)我入神的盯著父親,直勾勾的盯著,一如欣賞“清明上河圖”。父親眉飛色舞,口若懸河,講到精彩處,唾沫橫飛,我拉拉衣袖,擦一把臉,繼續出神……
記憶中的父親迂腐守舊,濫調陳詞!耙患胰蕫,一國也會興起仁愛;一家禮讓,一國也會興起禮讓;一人貪婪暴戾,一國就會犯上作亂!备赣H就教我《禮記》片言只語,抑或訓誡我們“日食三餐當思農夫之苦,身穿一縷每念織女之勞。寸絲千命,匙飯百鞭。無功受祿,寢食不安。結有德之朋,絕無義之友。取本分之財,戒無名之酒。常懷克己之心,閉確是非之口。”聽他搖頭晃腦的訓詞,偶爾我也反擊:“圣賢書讀多了,大智即愚!還不如研究何紳,學點圓滑世故,”父親就會搬出領袖語錄:“毛主席老人家教育子女說得好,書本知識多學點,社會知識到時候就有了!蔽覇】跓o言,他又來了:“積金積銀不如積德,買田買地不如買書!备赣H就這樣,田間小憩學習《薛仁貴征東》,飯桌上《三刻拍案驚奇》,我做作業了,父親又八卦《陰陽宅》……松光燃起的火苗把他的身影拉得老長老長。
記憶中的父親精明能干,勤勞儉樸。我曾祖父五兄弟,可輪到我祖父卻過早的響應了基本國策--計劃生育獨生子女。祖父母身體都不是很好,父親又是家中長子,下邊還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還要養育我們四兄妹,恁多張嘴巴,父親只有起早摸黑。農忙種地,農閑拿把柴刀砍竹子編背篼。逢當場天父親上山砍竹子,母親就背著編好的背篼去叫賣。(洪口場鎮歷來就是每月逢三、六、九號是當場天)父母戴月披星,每個當場天父親總能編好七個背篼,每個背篼三塊錢,母親也就能揣回幾張捏得汗漬漬、皺巴巴的紙幣,當然免不了也給我們買回來一個冰糕。(那叫什么冰糕喲,十多公里的羊腸小道,買回的冰糕都化成了水,現在想起都汗顏。)就這樣日積月累,籌學費,籌農提留,籌那感覺永遠也還不完的債。
記憶中的父親膀大腰圓,風姿颯爽。建新居了,砍大木,收料,畫墨,鑿孔,他獨自完成,只等親戚鄰朋趕到幫忙,他已經大功告成準備立房子了。面地壩了,五寸厚的青石板,每塊都兩百來斤吧,父親拿根杠子,他和母親抬大頭,我和哥哥抬小頭,父親說,我們是小孩子,不能亂用體力,要學會保護自己,可能一口氣沒用對會患上一輩子的苦勞病。九十年代初期,父親和母親一道拿把板斧進山了,為了實現自身價值,他承包了六座大山,栽培段木香菇,吼一聲號子,撒一把汗水,青杠樹,槲櫟樹倒下一大片?粗R的排列,父親臉上有種滿足的笑,感覺那不是段木,那上面已經密密的長滿了希望。片刻的休息,我送上午飯(洋芋饃饃),冰冷的土豆,生硬的灰面,一口“美食”就一口山泉,他吃得津津有味,咋吧咋吧,又憧憬著山的那一邊,也許還是山吧!
記憶中的父親做事三思,謹小慎微……
記憶中的父親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
寫這篇稿子,不覺淚眼朦朧,想起父親說的話:“你讀的書比我多呢!”我汗!我的父親,你是否知道是你當年的唾沫橫飛奠定了我學習的基礎?培養了我求知的興趣?你是否知道是你當年的迂腐守舊鑄就了我正直的品性?塑造了我教師的靈魂?你是否知道是你當年的精明能干鼓舞了我昂揚的斗志?成就了我輝煌的人生……
佝僂的身軀,單薄,消瘦,不再疾步如風,顫顫驚驚。父親,你不是教我們要學會用體力嗎?你怎么也會患?父親,你喜歡看書,時間飛逝,你也帶上了老光鏡。
如今!父親!我的父親老了!
茍舉鈺
[父親老了(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教師工作隨筆
2.美術教師隨筆
3.歷史教師隨筆
4.關于父親的隨筆
5.音樂教師隨筆
6.教師數學隨筆
9.幸福工作教師隨筆
10.教師隨筆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