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寫作要有六心 (人教版八年級)

      發布時間:2016-6-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福建省南平新光學校  方崇宇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說得通俗點,它就是記人、敘事、繪景、狀物。怎樣才能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使習作成為美文佳作呢?必須解決好兩個關鍵問題:思想感情、表達意圖明確,具備駕馭語言、遣詞造句的能力。我把二十多年從事文學創作的心得以及在教學實踐中的體驗,歸納為“六心”,懇請前輩和專家斧正指點。

      一、“留心”觀察

      大凡名篇佳作,無一不是作家對他描敘的事物精心觀察的結果。唐代名畫家戴嵩,曾畫了一幅“斗牛圖”,把牛的尾巴畫得往上翹起。一個牧童看到后說:“畫錯了。兩牛相斗時,全部力量用在角上,尾巴是夾緊在兩腿之間的。”若不是牧童長期跟牛在一起,對牛有了全面、細致的觀察,了解了牛在相斗時的特征,能夠鑒別出此畫的正誤嗎?

      要想寫好作文,不僅要勤于觀察,還要善于觀察。

      1、集中目標抓住所需觀察的事物,明確“觀察什么”。以“尋找春天的腳步”為例,就要抓住那些能表現春天到來的事物進行觀察,比如草、花、樹、水、陽光等,找出它們不同于其他季節的特征。

      2、認真觀察事物的特點,反映事物的真實面貌。唐代詩人駱賓王《詠鵝》詩緊緊扣住鵝的特點,從色澤、形態、聲音、動作幾個方面進行觀察,描繪得栩栩如生。

      3、依照一定的順序,有目的、有步驟地對事物進行全面、細致的觀察。一般有兩種順序:一是空間順序,如建筑物等;一是時間順序,如事物發展的先后、變化的過程等,巴金的《海上日出》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4、在觀察中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多進行比較,從中發現差異、把握特征。魯迅在《孔乙己》中開篇描寫短衣幫、穿長衫的兩種喝酒的人,就是在同一時間里,同類事物之間進行比較的“橫比”;而對孔乙己形象的描寫則是對事物發展的各個階段所作的“縱比”,成功地突出了人物的個性。

      5、養成寫觀察筆記的習慣。它不僅能把觀察到的事物作為寫作材料儲存起來,以備“調用”,每寫一次觀察筆記,就是一次思維訓練和語言訓練。

      掌握了這些規律,才能寫出富于特征和個性的人、事、物、景。此外,還應當注意兩點:切忌走馬觀花,切忌漫無目的。

      二、“悉心”搜集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對中學生來說,搜集、積累尤其重要,它是寫好作文的基礎。

      為什么這么講呢?

      首先,美文佳作是學作文的直觀教材。通常所說的寫作技巧,都是從好文章里歸納提煉出來的。多讀多看,從閱讀中學會立意、構思、謀篇、布局。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途徑。

      其次,博取從采,不僅可以從美文佳作中培養健康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還可以學到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方面的各種知識。知識豐富了,寫作時就會思路開闊,左右逢源。

      第三,美文佳作中有豐富生動的語言和詞匯。

      做到了多讀多看,遠遠不夠,還要學會:

      (1)查找資料。充分利用各種參考資料和工具書,利用現代網絡信息,充實自己的寫作素材。

      (2)讀書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閱讀中要及時把文中的好詞佳句摘抄起來,分門別類地進行各種剪輯,用心地制作成豐富多彩的卡片,經常拿出來看看、讀讀、記記,有興趣的時候還可以選一些詞匯組成句子、拼成段落。

       只要持之以恒、日積月累,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駕馭語言的功夫。

      三、“細心”審題

      “一著走失,滿盤皆輸。”這是下棋中的深刻教訓,作文中直接影響全局的“關鍵一著”就是審題。

      審題的目的,在于弄清題意。因此,審題必須做到三個“明確”:

      1、 明確題目對文章體裁的規定。

      一般來講,每一個題目都有一種更為適合的文體。有的題目含有能提示文體的詞語,如“記、紀、述”之類,提示要寫記敘文;“談、論、說、議、駁、關于”等則提示寫議論文。《我的理想》就適合于寫成夾敘夾議的文章,或抒情散文。不少同學審題時不辨文體,明明是以議論為主的題目,偏要獨出心裁,編出個故事寫成記敘文;或者明明是記敘的題目,卻不寫人敘事,只是空發議論,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可想而知。

      現在比較流行的“話題作文”,盡管對文體不作明確的要求(除了不能寫成詩歌外),但你擬定了自己要寫的題目后,就得符合相應的文體。

      2、 明確題目對中心題材的限制。

      在作文訓練中,要學會從題目上尋找其中暗示的中心思想。例如《綠葉贊》是贊襯托紅花的“綠葉”的,但這不是中心;那些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甘當人梯的人及其精神才是贊美的對象,寫作的重點。把握了這一點,才算把握了要害。

      3、 明確題目對寫作重點的指向。

      這也是捉摸命題意圖的思維方式。如《感受幸福》,重點就在于“感受”。大多數學生只注意從某些具體事件中體現幸福是什么,為什么會幸福,甚至空發議論;卻很少能夠從字里行間自然地表現如何“感受”到幸福。

      當然,要想達到“磨刀不誤砍柴工”的目的,還得掌握一些必要的審題方法,如:字詞推敲法、語法分析法、文體辨別法、題眼破解法、設問推測法、異同類比法、材料揣摩法、聯想象征法、情境定格法、題外擬題法、續補開拓法、寬題窄做法、超凡脫俗法等等。只要我們考慮周全、靈活運用,寫出來的文章就不會因“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了。

      四、“精心”構思

      同樣的木材,會造出不同的家具;同樣的配料,會燒出不同的菜肴。這是為什么?“手藝”在起作用。構思,是復雜的思維過程,不能要求中學生作文時像作家寫書那樣,進行長時期的醞釀思索;但要寫好一篇文章,必須要有明確、巧妙的構思。

      文章的構思怎樣才能“巧”呢?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應玲老師曾經給我們推薦了以下三種技巧:

      一是巧“串珍珠”法。把許多細節聯成一個或大或小的有完整形式的整體,就是把那些經過挑選、合符主旨的零散材料合理、順暢地連綴成一篇精美的文章,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魏巍在《誰是最可愛的人》中,通過恨敵人、愛人民、忠祖國這一感情線索,把“松骨峰戰斗”、“馬玉祥火海救兒童”、“防空洞吃雪話愛國”三個相對獨立的故事自然地串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巧妙的安排不但合理,而且深化了文章的思想,很值得我們借鑒、仿效。

      二是巧“放風箏”法。寫文章,特別是寫散文,經常采用發散思維的方法,即可以縱橫聯想,涉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在構思這類文章時,要時刻提醒自己是在“放風箏”,不是“向空中發射航空模型”。一篇文章不管內容怎么廣博、精深,都受主題這根線索牽制。構思時只有放得開,又收得攏,做到“離合相生”,處處與主題緊密聯系,一脈相通,才能達到“巧”。

      三是巧“設波瀾”法。“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只有寫得曲折起伏,才能扣人心弦。設置波瀾的方法很多,如懸念法、抑揚法、轉折法等。

      同時,在構思文章時,要考慮:行文的層次結構、上下連貫、詳略得當、首尾完整等諸多因素。

      五、“用心”措辭

      唐代詩人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推敲”佳話,始終耐人尋味。呂不韋在《呂氏春秋》完稿后竟然把書稿公布在城門前,并懸賞千金,作為能為該書稿增減一字的報酬。這種一字千金、精益求精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也道出了錘煉語言的重要意義。要想寫出上乘作文,必須在語言、措辭上下功夫。

      錘煉語言、用心措辭是為了更好地表現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它有準確、鮮明、生動三個方面的標準。

      所謂準確,就是要求語言能準確地反映實際情況。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在《泊船瓜洲》詩中寫有“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其中的“綠”字,就經過了反復推敲,最初是用“到”字,后改為“吹”字、“滿”字,都不愜意,最后確定為“綠”字,終于成為妙句。

      所謂鮮明,就是要求語言簡練扼要,分明而確定。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寫《醉翁亭記》時,據說初稿中開頭用了幾十個字寫滁州四面有山,后經修改,只留下“環滁皆山也”五個字。一個“環”字把四周概括了,一個“皆”字省去了許多山名。這樣的錘煉修改絲毫沒有影響文章要引出“醉翁亭”的目的,反而使文章簡練、鮮明了。

      所謂生動,就是要求語言生動活潑、富于形象性,富于表現力。魯迅對“百草園”中的景物描寫,不愧是一例典范。那“碧綠”的菜畦,“紫紅”的桑椹,“高大”的皂莢樹,“光滑”的石井欄,“肥胖”的黃蜂,“輕捷”的叫天子,“臃腫”的何首烏根,會“低唱”的油蛉,能“彈琴”的蟋蟀,會“啪”的一聲“噴出”一陣煙霧的斑蝥,又酸又甜的覆盆子等等,顏色、形狀、聲音、味道應有盡有,栩栩如生,無一不是生動形象的絕佳詮釋。

      總之,用心措辭是寫好文章的重要條件,一篇文章即使有再好的立意、謀篇、布局,如果語言功夫不到,甚至語句也不通,那是不可能成為佳作的。

      六、“耐心”修改

      俗話說,“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文章不厭百回改。

      有的作家“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有的“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還有的“語不驚人死不休”,直到把詩文改得“豐而不余一字,約而不失一詞”才肯住筆。當代著名散文家楊朔,三千字左右的《雪浪花》修改了三百多處,一字未改的只有十五處。《紅樓夢》“十載披閱”、“十載增刪”,其實也就是不斷修改的過程,很難想像,不是這般嘔心瀝血的修改,曹雪芹會給后世留下這部不朽的著作?

      既然修改是寫文章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驟,是提高文章質量的有效措施;那么,如何修改自己的習作呢?可以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入手。

      文章內容的修改,主要是看文章的立意高不高,材料充實不充實,記敘具體不具體,前后是否一貫,有無矛盾之處,由此來決定哪些應該詳寫,哪些需要補充,哪些應該割愛刪除。比如寫《媽媽,我想對您說這》,就不能在文中寫對爸爸說什么了。《難忘的一課》同樣要考慮“這一課”中最難忘、最有意義的事。

      文章形式的修改,指的是文章結構上的調整,語言的修改和錘煉,標點符號的更動等。

      我們應當相信魯迅的話:“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當老師批閱以后,同學們應根據老師的批評意見及老師講評中所強調的注意事項,靜下心來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最好能抓住自己作文的主要問題,集中力量攻破。比如,常犯“空洞”的毛病,修改時就要在“具體”上下功夫;如果在語言上病句較多,就應在一定時間內集中解決語言不通的問題。這樣有重點地修改自己的作文,有針對性地解決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就會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習作水平。

      “作文‘六心’”是我的教學體驗和寫作心得,我要以此與廣大教師和同學共勉;并且,我還要告訴那些急切希望提高寫作能力的朋友,千萬不要去找什么作文秘訣,趕快從細觀察、多讀書、勤動筆等幾方面去努力吧!祝你成功!

                          2004年元月于延城

       

      方崇宇

      [寫作要有六心 (人教版八年級)]相關文章:

      1.相識六年_隨筆寫作

      2.六級作文寫作優美句子

      3.人教版六上《月光曲》課件

      4.新人教版六上數學課件

      5.人教版六下數學課件

      6.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課件

      7.八年級上冊英語人教版課件

      8.人教版八年級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9.八年級人教版《蠟燭》教案

      10.八年級人教版物理課件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中文 | 在线观看国产精选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五月天婷婷亚洲熟女一区 |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第一页 |

            

            福建省南平新光學校  方崇宇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說得通俗點,它就是記人、敘事、繪景、狀物。怎樣才能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使習作成為美文佳作呢?必須解決好兩個關鍵問題:思想感情、表達意圖明確,具備駕馭語言、遣詞造句的能力。我把二十多年從事文學創作的心得以及在教學實踐中的體驗,歸納為“六心”,懇請前輩和專家斧正指點。

        一、“留心”觀察

        大凡名篇佳作,無一不是作家對他描敘的事物精心觀察的結果。唐代名畫家戴嵩,曾畫了一幅“斗牛圖”,把牛的尾巴畫得往上翹起。一個牧童看到后說:“畫錯了。兩牛相斗時,全部力量用在角上,尾巴是夾緊在兩腿之間的。”若不是牧童長期跟牛在一起,對牛有了全面、細致的觀察,了解了牛在相斗時的特征,能夠鑒別出此畫的正誤嗎?

        要想寫好作文,不僅要勤于觀察,還要善于觀察。

        1、集中目標抓住所需觀察的事物,明確“觀察什么”。以“尋找春天的腳步”為例,就要抓住那些能表現春天到來的事物進行觀察,比如草、花、樹、水、陽光等,找出它們不同于其他季節的特征。

        2、認真觀察事物的特點,反映事物的真實面貌。唐代詩人駱賓王《詠鵝》詩緊緊扣住鵝的特點,從色澤、形態、聲音、動作幾個方面進行觀察,描繪得栩栩如生。

        3、依照一定的順序,有目的、有步驟地對事物進行全面、細致的觀察。一般有兩種順序:一是空間順序,如建筑物等;一是時間順序,如事物發展的先后、變化的過程等,巴金的《海上日出》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4、在觀察中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多進行比較,從中發現差異、把握特征。魯迅在《孔乙己》中開篇描寫短衣幫、穿長衫的兩種喝酒的人,就是在同一時間里,同類事物之間進行比較的“橫比”;而對孔乙己形象的描寫則是對事物發展的各個階段所作的“縱比”,成功地突出了人物的個性。

        5、養成寫觀察筆記的習慣。它不僅能把觀察到的事物作為寫作材料儲存起來,以備“調用”,每寫一次觀察筆記,就是一次思維訓練和語言訓練。

        掌握了這些規律,才能寫出富于特征和個性的人、事、物、景。此外,還應當注意兩點:切忌走馬觀花,切忌漫無目的。

        二、“悉心”搜集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對中學生來說,搜集、積累尤其重要,它是寫好作文的基礎。

        為什么這么講呢?

        首先,美文佳作是學作文的直觀教材。通常所說的寫作技巧,都是從好文章里歸納提煉出來的。多讀多看,從閱讀中學會立意、構思、謀篇、布局。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途徑。

        其次,博取從采,不僅可以從美文佳作中培養健康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還可以學到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方面的各種知識。知識豐富了,寫作時就會思路開闊,左右逢源。

        第三,美文佳作中有豐富生動的語言和詞匯。

        做到了多讀多看,遠遠不夠,還要學會:

        (1)查找資料。充分利用各種參考資料和工具書,利用現代網絡信息,充實自己的寫作素材。

        (2)讀書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閱讀中要及時把文中的好詞佳句摘抄起來,分門別類地進行各種剪輯,用心地制作成豐富多彩的卡片,經常拿出來看看、讀讀、記記,有興趣的時候還可以選一些詞匯組成句子、拼成段落。

         只要持之以恒、日積月累,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駕馭語言的功夫。

        三、“細心”審題

        “一著走失,滿盤皆輸。”這是下棋中的深刻教訓,作文中直接影響全局的“關鍵一著”就是審題。

        審題的目的,在于弄清題意。因此,審題必須做到三個“明確”:

        1、 明確題目對文章體裁的規定。

        一般來講,每一個題目都有一種更為適合的文體。有的題目含有能提示文體的詞語,如“記、紀、述”之類,提示要寫記敘文;“談、論、說、議、駁、關于”等則提示寫議論文。《我的理想》就適合于寫成夾敘夾議的文章,或抒情散文。不少同學審題時不辨文體,明明是以議論為主的題目,偏要獨出心裁,編出個故事寫成記敘文;或者明明是記敘的題目,卻不寫人敘事,只是空發議論,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可想而知。

        現在比較流行的“話題作文”,盡管對文體不作明確的要求(除了不能寫成詩歌外),但你擬定了自己要寫的題目后,就得符合相應的文體。

        2、 明確題目對中心題材的限制。

        在作文訓練中,要學會從題目上尋找其中暗示的中心思想。例如《綠葉贊》是贊襯托紅花的“綠葉”的,但這不是中心;那些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甘當人梯的人及其精神才是贊美的對象,寫作的重點。把握了這一點,才算把握了要害。

        3、 明確題目對寫作重點的指向。

        這也是捉摸命題意圖的思維方式。如《感受幸福》,重點就在于“感受”。大多數學生只注意從某些具體事件中體現幸福是什么,為什么會幸福,甚至空發議論;卻很少能夠從字里行間自然地表現如何“感受”到幸福。

        當然,要想達到“磨刀不誤砍柴工”的目的,還得掌握一些必要的審題方法,如:字詞推敲法、語法分析法、文體辨別法、題眼破解法、設問推測法、異同類比法、材料揣摩法、聯想象征法、情境定格法、題外擬題法、續補開拓法、寬題窄做法、超凡脫俗法等等。只要我們考慮周全、靈活運用,寫出來的文章就不會因“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了。

        四、“精心”構思

        同樣的木材,會造出不同的家具;同樣的配料,會燒出不同的菜肴。這是為什么?“手藝”在起作用。構思,是復雜的思維過程,不能要求中學生作文時像作家寫書那樣,進行長時期的醞釀思索;但要寫好一篇文章,必須要有明確、巧妙的構思。

        文章的構思怎樣才能“巧”呢?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應玲老師曾經給我們推薦了以下三種技巧:

        一是巧“串珍珠”法。把許多細節聯成一個或大或小的有完整形式的整體,就是把那些經過挑選、合符主旨的零散材料合理、順暢地連綴成一篇精美的文章,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魏巍在《誰是最可愛的人》中,通過恨敵人、愛人民、忠祖國這一感情線索,把“松骨峰戰斗”、“馬玉祥火海救兒童”、“防空洞吃雪話愛國”三個相對獨立的故事自然地串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巧妙的安排不但合理,而且深化了文章的思想,很值得我們借鑒、仿效。

        二是巧“放風箏”法。寫文章,特別是寫散文,經常采用發散思維的方法,即可以縱橫聯想,涉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在構思這類文章時,要時刻提醒自己是在“放風箏”,不是“向空中發射航空模型”。一篇文章不管內容怎么廣博、精深,都受主題這根線索牽制。構思時只有放得開,又收得攏,做到“離合相生”,處處與主題緊密聯系,一脈相通,才能達到“巧”。

        三是巧“設波瀾”法。“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只有寫得曲折起伏,才能扣人心弦。設置波瀾的方法很多,如懸念法、抑揚法、轉折法等。

        同時,在構思文章時,要考慮:行文的層次結構、上下連貫、詳略得當、首尾完整等諸多因素。

        五、“用心”措辭

        唐代詩人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推敲”佳話,始終耐人尋味。呂不韋在《呂氏春秋》完稿后竟然把書稿公布在城門前,并懸賞千金,作為能為該書稿增減一字的報酬。這種一字千金、精益求精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也道出了錘煉語言的重要意義。要想寫出上乘作文,必須在語言、措辭上下功夫。

        錘煉語言、用心措辭是為了更好地表現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它有準確、鮮明、生動三個方面的標準。

        所謂準確,就是要求語言能準確地反映實際情況。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在《泊船瓜洲》詩中寫有“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其中的“綠”字,就經過了反復推敲,最初是用“到”字,后改為“吹”字、“滿”字,都不愜意,最后確定為“綠”字,終于成為妙句。

        所謂鮮明,就是要求語言簡練扼要,分明而確定。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寫《醉翁亭記》時,據說初稿中開頭用了幾十個字寫滁州四面有山,后經修改,只留下“環滁皆山也”五個字。一個“環”字把四周概括了,一個“皆”字省去了許多山名。這樣的錘煉修改絲毫沒有影響文章要引出“醉翁亭”的目的,反而使文章簡練、鮮明了。

        所謂生動,就是要求語言生動活潑、富于形象性,富于表現力。魯迅對“百草園”中的景物描寫,不愧是一例典范。那“碧綠”的菜畦,“紫紅”的桑椹,“高大”的皂莢樹,“光滑”的石井欄,“肥胖”的黃蜂,“輕捷”的叫天子,“臃腫”的何首烏根,會“低唱”的油蛉,能“彈琴”的蟋蟀,會“啪”的一聲“噴出”一陣煙霧的斑蝥,又酸又甜的覆盆子等等,顏色、形狀、聲音、味道應有盡有,栩栩如生,無一不是生動形象的絕佳詮釋。

        總之,用心措辭是寫好文章的重要條件,一篇文章即使有再好的立意、謀篇、布局,如果語言功夫不到,甚至語句也不通,那是不可能成為佳作的。

        六、“耐心”修改

        俗話說,“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文章不厭百回改。

        有的作家“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有的“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還有的“語不驚人死不休”,直到把詩文改得“豐而不余一字,約而不失一詞”才肯住筆。當代著名散文家楊朔,三千字左右的《雪浪花》修改了三百多處,一字未改的只有十五處。《紅樓夢》“十載披閱”、“十載增刪”,其實也就是不斷修改的過程,很難想像,不是這般嘔心瀝血的修改,曹雪芹會給后世留下這部不朽的著作?

        既然修改是寫文章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驟,是提高文章質量的有效措施;那么,如何修改自己的習作呢?可以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入手。

        文章內容的修改,主要是看文章的立意高不高,材料充實不充實,記敘具體不具體,前后是否一貫,有無矛盾之處,由此來決定哪些應該詳寫,哪些需要補充,哪些應該割愛刪除。比如寫《媽媽,我想對您說這》,就不能在文中寫對爸爸說什么了。《難忘的一課》同樣要考慮“這一課”中最難忘、最有意義的事。

        文章形式的修改,指的是文章結構上的調整,語言的修改和錘煉,標點符號的更動等。

        我們應當相信魯迅的話:“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當老師批閱以后,同學們應根據老師的批評意見及老師講評中所強調的注意事項,靜下心來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最好能抓住自己作文的主要問題,集中力量攻破。比如,常犯“空洞”的毛病,修改時就要在“具體”上下功夫;如果在語言上病句較多,就應在一定時間內集中解決語言不通的問題。這樣有重點地修改自己的作文,有針對性地解決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就會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習作水平。

        “作文‘六心’”是我的教學體驗和寫作心得,我要以此與廣大教師和同學共勉;并且,我還要告訴那些急切希望提高寫作能力的朋友,千萬不要去找什么作文秘訣,趕快從細觀察、多讀書、勤動筆等幾方面去努力吧!祝你成功!

                            2004年元月于延城

         

        方崇宇

        [寫作要有六心 (人教版八年級)]相關文章:

        1.相識六年_隨筆寫作

        2.六級作文寫作優美句子

        3.人教版六上《月光曲》課件

        4.新人教版六上數學課件

        5.人教版六下數學課件

        6.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課件

        7.八年級上冊英語人教版課件

        8.人教版八年級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9.八年級人教版《蠟燭》教案

        10.八年級人教版物理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