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技能

      發(fā)布時間:2016-7-6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現(xiàn)在,具有較好的母語的語文表達能力,已成為謀職的一個先決條件。而目前大家對大學生的語文表達能 力普遍感到憂慮,以致要考慮在大學普遍開設“大學語文”課。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這是一條教學長河 ;大學是下游,中小學是上游。上游能源源不斷地供給清澈的河水,才能保證下游不但水質(zhì)好,而且水流寬廣 。中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的語文水平。造成大學生語文水平每況愈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板子光朝中小學語文老師身上打,這是很不公平的。這也不是說我們做老師的沒有責任,而是說真要解決問 題,必須首先反思我們總的教育思想、教育政策。然而,這是中央的事,小民往往是說不上話的。不過我們也 不能等著,我們也有責任思考在我們的職責范圍內(nèi)如何不斷改進中小學的語文教學,不斷提高中小學生的語文 水平。這里想就如何改進中學語文教學的問題說一點我的看法,向大家請教。 

      語文技能? 

      中學語文教學要給中學生的語文技能,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這一點。 

      二、學生怎樣才能獲得這樣的技能? 

      中學語文教學需要做三方面工作: 

      閱讀范文,并在老師的指導下模仿寫作。 

      2.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讓學生知道,一篇文章好,好在哪兒,一篇文章不好,不好在哪兒。

      語文知識。 

      有利于學生學。 其中,第1點是根本;第2點也很重要,可以幫助學生開竅;第3點起輔助作用,目的是為了有利于老師教,閱讀范文,并在老師指導下模仿寫作,這是中國語文教學的老傳統(tǒng),應該說是一種好的傳 統(tǒng)。但光靠這一條是不夠的。一個高明的、有責任心的語文老師一定會在第1點的基礎上設法讓學生知道,一篇 文章好,好在哪兒,一篇文章不好,不好在哪兒。為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我們還有必要而且是恰到 好處地給學生一點語文知識。第2、3兩點應該說是我們當今語文教學高于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地方。 

      三、應該怎么講課文?

      中學語文課本里都有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祝福》這一篇課文。有一次,我恰好在某個中學聽一 位老師講解《祝福》。老師講得很認真。他首先介紹了魯迅不但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一位偉大的思想 家,是一位勇猛的斗士;接著他詳細說明了魯迅寫《祝福》時的時代背景。之后,他先解釋了課文中一些生字 、生詞,然后讓學生自己閱讀一遍。而后他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邊講解、邊提問、邊討論,詳細分析說明了《 祝福》的主題思想、篇章結構、段落大意。最后他給學生分析了幾個多重復句。可以看出,老師的備課是很認 真、很充分的。我想,學生聽了老師的講解后肯定是會有不少收獲的。但是,從學生獲得語文技能的角度說, 我雖沒有作調(diào)查,但估計收效甚微,獲益甚小。事實上,課文中有些段落、有些詞句是應該而且值得好好給學 生分析講解的。譬如課文的第三自然段里“我”對他在街上所遇到的祥林嫂,有這樣一段描寫: 

      一個乞丐了。 她一手提著竹籃,內(nèi)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jīng)純乎是小說《祝福》運用倒敘的手法,通過刻畫主人公祥林嫂這個下層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來解剖 舊中國的農(nóng)村社會,抨擊黑暗的宗法制度和吃人的封建禮教。作者對祥林嫂的這一段描寫,在全文中起很重要 的作用。語文老師應該引導學生注意這一段描寫,特別注意語句的運用。老師可以這樣來啟發(fā)學生思考:第一 ,“她一手提著竹籃,內(nèi)中一個破碗,空的”這一句包含了三個分句,我們能否把這個句子改為內(nèi)容與之相當 的“她一手提著一個內(nèi)中放了一個空的破碗的竹籃”這樣一個包含長定語的單句?為什么?第二,“(她)一 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這一句包含兩個分句,我們能否把這個句子改為內(nèi)容與之相當?shù)摹?nbsp;(她)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下端開了裂的竹竿”這樣一個包含長定語的單句?為什么?在啟發(fā)學生思考這 兩個“為什么?”時,老師應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的主題、聯(lián)系所刻畫的人物形象來考慮,并要引導學生注意作 者是從視覺的角度來刻畫祥林嫂的。我想,語文老師如果能把類似這樣的“為什么”講清楚了,語文教學的收 效肯定會比較大;學生如果能把類似這樣的“為什么”領悟到了,他的語文水平肯定會有較大的提高。 

      四、學生最迫切需要學習、掌握的母語知識是什么? 

      詞匯、語法的知識都是為上述目的服務的。 和句式選擇方面的知識,一是有關虛詞的知識;此外,還需初步具備一些分析句子結構的基本技能。其他有關 這里只就詞匯、語法方面說些意見。就詞匯、語法方面說,學生最需要的是兩方面的知識,一是詞語選擇。 

      語文教學,老師不僅要讓學生明白,在某個上下 文里可以用哪些詞語,最好要用哪個詞語;而且還要讓學生明白,在某個上下文里,為什么可以用這些詞語, 為什么最好用這些詞語。在詞語教學中,人們常常舉王安石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又”一說“自”) 里“綠”的使用作為實例。這無非是說明在說話寫作中注意詞語選擇和詞語錘煉的必要性。 

      句的句式,而不用一個長句的句式,這就是句式選擇的問題。 要刻畫的人物形象以及句子的上下文語境有密切的關系。上面所舉的對祥林嫂的那段描寫,為什么要用幾個短 全一樣,換句話說,各有其適用的場合。選用什么樣的句式,這跟文章的體裁、文章的主題、全篇的風格、所 樣,句子中也有同義句式。同樣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但不同的句式,其風格色彩、表達效果不完 句式的選擇,是指在某個上下文里該用哪種句式最為合適,最富表現(xiàn)力。我們知道,詞匯中有同義詞;同中學語文教學中,老師們 并不是都很注意引導學生充分重視虛詞的運用。譬如說,我們的課文中都選了唐代詩人王之渙的詩《登鸛鵲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般都強調(diào)一定要把其中的“依”和“窮”講透 。這當然是對的,但是其中的虛詞“更”也需講透,這樣才能讓學生更透徹地理解這首詩。試想,我們能把“ 更”換為“需”、“要”、“再”或者“又”嗎?為什么不能?其實許多膾炙人口的名句,在虛詞運用上也都 十分見巧,耐人尋味。 

       “更”看作是煉虛詞的范例。 如果我們把“春風又綠江南岸”里的“綠”看作是煉實詞的范例,我們也不妨可以把“更上一層樓”里的地理解某種長句(包括復句)的意思,為了更有效 地防止或糾正寫作中的語法病句。 

      語文知識教學? 

      語文知識教學,必須堅持隨機教學。所謂隨機教學,就是緊密結合課文的講解或作文、練習的 評講來進行有針對性的語文知識教學。試以虛詞教學為例。我們不能脫離課文講解、作文或練習評講孤立地給 學生講解某些常用虛詞,把虛詞教學跟課文講解、語文實踐(如做練習、做作文)、作文或練習評講弄成兩張 皮,而要觸為一體。從隨機教學的角度說,要把虛詞教學跟課文講解、作文或練習評講緊密地結合起來,只有 這樣,同學才愛聽,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不妨略舉一兩個實例。 

      散文不僅在構思上別具匠心,也不僅在寫景抒情上達到了高度融合、形神兼?zhèn)涞牡夭剑谔撛~運用上也有極 大的獨創(chuàng)性。他在采用駢文句式的同時,一連用了21個語助詞“也”,并每每與“者”字相應,構成“……者 ……也”的格式。我們就可以結合這篇課文給學生講解“……者……也”這一格式的用法和作用。大家知道, 在古代漢語里,“……者……也”這一格式,都用來表示陳述、判斷、解釋的語氣。歐陽修在這篇散文中,大 量運用這一格式,每每對景對情下判斷,作解釋,這很合乎一州之長的太守的身份,同時使全文形成回環(huán)往復 、忽起忽落、高低跌蕩的旋律,從而大大增強了文章在歡快中所蘊蓄的抑郁的抒情氣氛。我們讀著這篇文章不 能不從中得到一種美的享受。我想這比孤立地舉些實例講解這個格式的教法肯定效果要好。 

      小說中對四嬸和魯四老爺?shù)膽B(tài)度是有區(qū)別的,因此在人物描寫上也是有區(qū)別 的。了解了這兩點,就可以體會到為什么這里的“罷”用得好。關于描寫祥林嫂急劇變化的那一段文字里大量 關聯(lián)詞語的運用,我們可以告訴學生這樣一點:關聯(lián)詞語的作用在于顯示句與句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適當運用關 聯(lián)詞語可以使說的話、寫的文章脈絡清楚,增強邏輯力量;但在一般文藝作品中不宜用得太多,用多了,動不 動來個“因為”、“所以”,“雖然”、“但是”,“不但”、“而且”,這不僅會使語句顯得luō@①嗦 ,而且會使話語不活潑,不生動;而魯迅在這里正是運用關聯(lián)詞語的這一表達特點,故意在描寫祥林嫂急劇變 化的文字里集中使用大量關聯(lián)詞語,從而對刻畫祥林嫂在受到封建禮教新的打擊后越來越變得衰老、膽怯、呆 板、麻木的神態(tài),收到了獨特的修辭效果。 

      作文或練習評講進行語法教學,我們將另文討論。這里只簡單說一點意見。那就是首先對學 生在作文中或練習中出現(xiàn)的語法毛病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明了學生最容易犯的是什么語法毛病(也就是說最常見 的語法毛病是什么),當前最普遍存在的語法毛病是什么,這樣講起來才有針對性。講解時,一次講一個問題 (也就是說一次講一個毛病),所選例子要精當,要選容易引起學生重視的例子。要講就得把問題講透講清楚 (但又不能面面俱到,而且要采取點撥式教學法),并且要講得學生心服口服。這樣講,一定會收到較好的效 果。 

      語文知識,但決不能采 取學院式的講法,決不能把語文知識的講授跟課文講解、作文或練習評講弄成兩張皮,否則會把學生講倒胃口 ,會讓學生感到語文知識的講解是一種負擔而本能地加以拒絕。

       

      李真

      [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技能]相關文章:

      1.教育教學技能試題

      2.技能大賽個人總結

      3.語文教學課件如何制作

      4.技能比賽獲獎感言

      5.技能大賽的主持詞

      6.形容專業(yè)技能很好的成語

      7.英文個人簡歷技能

      8.產(chǎn)科服務技能的培訓方案

      9.職業(yè)技能鑒定自查報告

      10.教師技能大賽演講稿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v天堂国产v | 亚洲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 色资源站欧美在线 | 熟女精品激情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无卡高清视频 | 亚洲怡红院在线视频 |

         現(xiàn)在,具有較好的母語的語文表達能力,已成為謀職的一個先決條件。而目前大家對大學生的語文表達能 力普遍感到憂慮,以致要考慮在大學普遍開設“大學語文”課。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這是一條教學長河 ;大學是下游,中小學是上游。上游能源源不斷地供給清澈的河水,才能保證下游不但水質(zhì)好,而且水流寬廣 。中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的語文水平。造成大學生語文水平每況愈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板子光朝中小學語文老師身上打,這是很不公平的。這也不是說我們做老師的沒有責任,而是說真要解決問 題,必須首先反思我們總的教育思想、教育政策。然而,這是中央的事,小民往往是說不上話的。不過我們也 不能等著,我們也有責任思考在我們的職責范圍內(nèi)如何不斷改進中小學的語文教學,不斷提高中小學生的語文 水平。這里想就如何改進中學語文教學的問題說一點我的看法,向大家請教。 

        語文技能? 

        中學語文教學要給中學生的語文技能,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這一點。 

        二、學生怎樣才能獲得這樣的技能? 

        中學語文教學需要做三方面工作: 

        閱讀范文,并在老師的指導下模仿寫作。 

        2.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讓學生知道,一篇文章好,好在哪兒,一篇文章不好,不好在哪兒。

        語文知識。 

        有利于學生學。 其中,第1點是根本;第2點也很重要,可以幫助學生開竅;第3點起輔助作用,目的是為了有利于老師教,閱讀范文,并在老師指導下模仿寫作,這是中國語文教學的老傳統(tǒng),應該說是一種好的傳 統(tǒng)。但光靠這一條是不夠的。一個高明的、有責任心的語文老師一定會在第1點的基礎上設法讓學生知道,一篇 文章好,好在哪兒,一篇文章不好,不好在哪兒。為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我們還有必要而且是恰到 好處地給學生一點語文知識。第2、3兩點應該說是我們當今語文教學高于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地方。 

        三、應該怎么講課文?

        中學語文課本里都有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祝福》這一篇課文。有一次,我恰好在某個中學聽一 位老師講解《祝福》。老師講得很認真。他首先介紹了魯迅不但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一位偉大的思想 家,是一位勇猛的斗士;接著他詳細說明了魯迅寫《祝福》時的時代背景。之后,他先解釋了課文中一些生字 、生詞,然后讓學生自己閱讀一遍。而后他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邊講解、邊提問、邊討論,詳細分析說明了《 祝福》的主題思想、篇章結構、段落大意。最后他給學生分析了幾個多重復句。可以看出,老師的備課是很認 真、很充分的。我想,學生聽了老師的講解后肯定是會有不少收獲的。但是,從學生獲得語文技能的角度說, 我雖沒有作調(diào)查,但估計收效甚微,獲益甚小。事實上,課文中有些段落、有些詞句是應該而且值得好好給學 生分析講解的。譬如課文的第三自然段里“我”對他在街上所遇到的祥林嫂,有這樣一段描寫: 

        一個乞丐了。 她一手提著竹籃,內(nèi)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jīng)純乎是小說《祝福》運用倒敘的手法,通過刻畫主人公祥林嫂這個下層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來解剖 舊中國的農(nóng)村社會,抨擊黑暗的宗法制度和吃人的封建禮教。作者對祥林嫂的這一段描寫,在全文中起很重要 的作用。語文老師應該引導學生注意這一段描寫,特別注意語句的運用。老師可以這樣來啟發(fā)學生思考:第一 ,“她一手提著竹籃,內(nèi)中一個破碗,空的”這一句包含了三個分句,我們能否把這個句子改為內(nèi)容與之相當 的“她一手提著一個內(nèi)中放了一個空的破碗的竹籃”這樣一個包含長定語的單句?為什么?第二,“(她)一 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這一句包含兩個分句,我們能否把這個句子改為內(nèi)容與之相當?shù)摹?nbsp;(她)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下端開了裂的竹竿”這樣一個包含長定語的單句?為什么?在啟發(fā)學生思考這 兩個“為什么?”時,老師應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的主題、聯(lián)系所刻畫的人物形象來考慮,并要引導學生注意作 者是從視覺的角度來刻畫祥林嫂的。我想,語文老師如果能把類似這樣的“為什么”講清楚了,語文教學的收 效肯定會比較大;學生如果能把類似這樣的“為什么”領悟到了,他的語文水平肯定會有較大的提高。 

        四、學生最迫切需要學習、掌握的母語知識是什么? 

        詞匯、語法的知識都是為上述目的服務的。 和句式選擇方面的知識,一是有關虛詞的知識;此外,還需初步具備一些分析句子結構的基本技能。其他有關 這里只就詞匯、語法方面說些意見。就詞匯、語法方面說,學生最需要的是兩方面的知識,一是詞語選擇。 

        語文教學,老師不僅要讓學生明白,在某個上下 文里可以用哪些詞語,最好要用哪個詞語;而且還要讓學生明白,在某個上下文里,為什么可以用這些詞語, 為什么最好用這些詞語。在詞語教學中,人們常常舉王安石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又”一說“自”) 里“綠”的使用作為實例。這無非是說明在說話寫作中注意詞語選擇和詞語錘煉的必要性。 

        句的句式,而不用一個長句的句式,這就是句式選擇的問題。 要刻畫的人物形象以及句子的上下文語境有密切的關系。上面所舉的對祥林嫂的那段描寫,為什么要用幾個短 全一樣,換句話說,各有其適用的場合。選用什么樣的句式,這跟文章的體裁、文章的主題、全篇的風格、所 樣,句子中也有同義句式。同樣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但不同的句式,其風格色彩、表達效果不完 句式的選擇,是指在某個上下文里該用哪種句式最為合適,最富表現(xiàn)力。我們知道,詞匯中有同義詞;同中學語文教學中,老師們 并不是都很注意引導學生充分重視虛詞的運用。譬如說,我們的課文中都選了唐代詩人王之渙的詩《登鸛鵲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般都強調(diào)一定要把其中的“依”和“窮”講透 。這當然是對的,但是其中的虛詞“更”也需講透,這樣才能讓學生更透徹地理解這首詩。試想,我們能把“ 更”換為“需”、“要”、“再”或者“又”嗎?為什么不能?其實許多膾炙人口的名句,在虛詞運用上也都 十分見巧,耐人尋味。 

         “更”看作是煉虛詞的范例。 如果我們把“春風又綠江南岸”里的“綠”看作是煉實詞的范例,我們也不妨可以把“更上一層樓”里的地理解某種長句(包括復句)的意思,為了更有效 地防止或糾正寫作中的語法病句。 

        語文知識教學? 

        語文知識教學,必須堅持隨機教學。所謂隨機教學,就是緊密結合課文的講解或作文、練習的 評講來進行有針對性的語文知識教學。試以虛詞教學為例。我們不能脫離課文講解、作文或練習評講孤立地給 學生講解某些常用虛詞,把虛詞教學跟課文講解、語文實踐(如做練習、做作文)、作文或練習評講弄成兩張 皮,而要觸為一體。從隨機教學的角度說,要把虛詞教學跟課文講解、作文或練習評講緊密地結合起來,只有 這樣,同學才愛聽,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不妨略舉一兩個實例。 

        散文不僅在構思上別具匠心,也不僅在寫景抒情上達到了高度融合、形神兼?zhèn)涞牡夭剑谔撛~運用上也有極 大的獨創(chuàng)性。他在采用駢文句式的同時,一連用了21個語助詞“也”,并每每與“者”字相應,構成“……者 ……也”的格式。我們就可以結合這篇課文給學生講解“……者……也”這一格式的用法和作用。大家知道, 在古代漢語里,“……者……也”這一格式,都用來表示陳述、判斷、解釋的語氣。歐陽修在這篇散文中,大 量運用這一格式,每每對景對情下判斷,作解釋,這很合乎一州之長的太守的身份,同時使全文形成回環(huán)往復 、忽起忽落、高低跌蕩的旋律,從而大大增強了文章在歡快中所蘊蓄的抑郁的抒情氣氛。我們讀著這篇文章不 能不從中得到一種美的享受。我想這比孤立地舉些實例講解這個格式的教法肯定效果要好。 

        小說中對四嬸和魯四老爺?shù)膽B(tài)度是有區(qū)別的,因此在人物描寫上也是有區(qū)別 的。了解了這兩點,就可以體會到為什么這里的“罷”用得好。關于描寫祥林嫂急劇變化的那一段文字里大量 關聯(lián)詞語的運用,我們可以告訴學生這樣一點:關聯(lián)詞語的作用在于顯示句與句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適當運用關 聯(lián)詞語可以使說的話、寫的文章脈絡清楚,增強邏輯力量;但在一般文藝作品中不宜用得太多,用多了,動不 動來個“因為”、“所以”,“雖然”、“但是”,“不但”、“而且”,這不僅會使語句顯得luō@①嗦 ,而且會使話語不活潑,不生動;而魯迅在這里正是運用關聯(lián)詞語的這一表達特點,故意在描寫祥林嫂急劇變 化的文字里集中使用大量關聯(lián)詞語,從而對刻畫祥林嫂在受到封建禮教新的打擊后越來越變得衰老、膽怯、呆 板、麻木的神態(tài),收到了獨特的修辭效果。 

        作文或練習評講進行語法教學,我們將另文討論。這里只簡單說一點意見。那就是首先對學 生在作文中或練習中出現(xiàn)的語法毛病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明了學生最容易犯的是什么語法毛病(也就是說最常見 的語法毛病是什么),當前最普遍存在的語法毛病是什么,這樣講起來才有針對性。講解時,一次講一個問題 (也就是說一次講一個毛病),所選例子要精當,要選容易引起學生重視的例子。要講就得把問題講透講清楚 (但又不能面面俱到,而且要采取點撥式教學法),并且要講得學生心服口服。這樣講,一定會收到較好的效 果。 

        語文知識,但決不能采 取學院式的講法,決不能把語文知識的講授跟課文講解、作文或練習評講弄成兩張皮,否則會把學生講倒胃口 ,會讓學生感到語文知識的講解是一種負擔而本能地加以拒絕。

         

        李真

        [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技能]相關文章:

        1.教育教學技能試題

        2.技能大賽個人總結

        3.語文教學課件如何制作

        4.技能比賽獲獎感言

        5.技能大賽的主持詞

        6.形容專業(yè)技能很好的成語

        7.英文個人簡歷技能

        8.產(chǎn)科服務技能的培訓方案

        9.職業(yè)技能鑒定自查報告

        10.教師技能大賽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