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上虞豐惠中學劉建松
班級:高一(8)班
草根怎樣煉成男神?
此篇傳記篇幅較長,頭緒繁多,情節戲劇,故事經典,形象鮮活,文是好文,好文不一定能上好課,學生不一定能真正走入人物內心世界,怎樣有效的進行文言閱讀教學,總覺得上此類經典,老師上得吃力,學生聽得費力,有一個原因,課堂內容過于分散,一地雞毛,缺乏有機的統一和整合。
課前播放《三國演義》的片尾曲《歷史的天空 》
暗淡了刀光劍影
遠去了鼓角錚鳴
眼前飛揚著
一個個 鮮活的面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
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
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師:經典的故事,鮮活的形象,是一部文學作品能家喻戶曉,流傳千古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廉頗藺相如列傳》恰恰是這樣的經典的篇章。
師:《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紀傳體就是人物傳記,知道《史記》中寫人物的三塊內容嗎?
生:本紀、世家、列傳
師:具體說本紀記載帝王之事
生:世家是諸侯的傳記,列傳是名人的事跡。
師:這篇傳記中有哪幾個經典故事,同學們從小就知道?
生:完璧歸趙、負荊請罪。
師:你用成語來概括,不錯,濃縮的就是
生:精華
師:可惜還漏了一個故事,最好也用四個字。
生:澠池爭斗
生:澠池相會
師:我們姑且用澠池相會吧。當然我們也知道這次相會不是喝喝酒,唱唱歌,那么簡單,我們以后會講到。
師:這些經典的故事與哪些人物有關呢?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生:廉頗、藺相如
師:地球人都知道。
生:趙惠文王、秦昭王
生:繆賢
師:繆賢是誰
生:趙宦者令
生:宦官的頭子。
師:還有
生:美人、左右
師:誰的美人左右
生:秦王
生:從者
師:誰的跟班?
生:藺相如
生:舍人,藺相如的舍人
師:對。開始是藺相如當別人的門客,現在自己也有門客,說明
生:地位高。權力大
師:這么多的人物中,你認為誰是主角?或者是第一重要人物?
生:藺相如
師:那其他人是
生:配角,
生:起襯托作用,綠葉襯紅花。
師:連廉頗也當配角,廉頗是誰?(朗讀第一自然段)
師:這一段這樣寫的意圖是
生:說明一開始兩個人地位差距大,廉頗有戰功,有名氣。
師:而相如
生:只是一個普通的門客。為后文兩人矛盾做伏筆。
師:對,一位是名人,一位僅僅是個人名。但藺相如是怎樣走上名人的星光大道的呢?生活中遇到了貴人,貴人是誰?
生:宦者令繆賢
師:繆賢在某種意義上是相如的伯樂。(朗讀第二自然段)在繆賢心中,相如是怎樣一個人?(學生講述繆賢故事,教師注意提及幾個關鍵句式。徒見欺,求人可使報秦者)
生:是勇士,并且有智謀。適合人選。
生:從相如對形勢的分析,善于透過現象,抓住本質。頭腦很清醒。
師:我看還有一條,擅長在險境中取勝,不按常規出牌。而這一切都是一塊和氏璧惹的禍。
(本篇文章其人勇士,有智謀這七個字是關鍵)
師:歸納第一個故事,都是一塊和氏璧惹的禍,(學生討論歸納,每句話中要有壁字)
生討論,老師參與
(歸納:趙王得璧,繆賢薦賢 相如決策,捧壁西行 章臺取璧,怒斥秦王 迫秦齋戒,完璧歸趙。從者歸璧,請就湯鑊 )
師:這些情節中是如何體現藺相如的智慧和勇氣。同學們說說你們最感興趣的一點。
生:在相如的決策中,當別人在送還是不送的討論時,相如的判斷非常堅決。不可不許,說明相如做事很果斷,這是勇敢。在分析答應的理由時,善于權衡利弊,又合情合理,這就是智慧。
師:講得很好,這一節有這樣幾個詞要掌握,均之二策,這里的“之”是
生:這,“之“翻譯成這比較少
師:還有一個字,王必無人中“必”
生:一定
師:大王一定沒有人,我愿意拿這塊壁出使。這樣翻譯可以嗎?
生:不行,翻譯成“一定”顯得太狂妄了,當時他還是小小的門客。還是“如果”好。
師:到秦國的朝廷上,藺相如的智勇有哪些?
生:當和氏璧到秦王手中時,藺相如急中生智,巧妙的騙回了寶貝。
師:你能猜測當時秦王的心態嗎?能用一個詞語來回答。
生:欣喜欲狂。
師:相如的動作是一個詞。
生:前,走向前
師:文章中“前”這個字前面沒有修飾詞,如果要加修飾詞你會加哪些?
生:很淡定,很平常
生:微笑的
師:這是多么好的心理素質。可以在高空中走鋼絲,臉不變色,心不跳。
師:老師有個疑問,秦王這么好忽悠嗎?你會上當嗎?
生:不會
師:秦王為何上當?這肯定與相如和秦王有關
生:這說明相如騙術高明,能抓住秦王的心理。
生:人狂喜時容易喪失理智,秦王忘乎所以,沒有警惕心。
生:也說明秦王拿城換璧那是假的,
師:踏破鐵鞋無覓處
生:得來全不費工夫。
師:所以上當也是正常的,不上當就不正常,這說明藺相如的
生:智慧和鎮定。
師:勇敢在哪里?找出一些動詞?
生:持璧、卻立,倚住。怒發上沖冠。
師:還有嗎
生: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
師:有一句很夸張啊。老師是做不出來的
生:怒發沖冠。
師:出使秦國不容易,要有這樣的絕技,估計當時秦王都驚呆了。
師:這次斗爭老師想到了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的毛澤東,他的斗爭原則是有理,有利,有節。剛才藺相如就有利哦,只要璧在我手中,哥就不怕你,
師:大家朗讀藺相如對秦王說的第二句話(學生朗讀,注意其中的句式和重要詞語)。這里我們可以除了智慧外,其實隱含著斗爭的訣竅
生:有理
師:盡管秦國是個很無賴的國家,但還是要滿足他的虛榮心,稱他為強國,大國。強大的國家的元首更應愛講道理吧。
師:這兩個回合較量,藺相如占了上風,這時我們看不可一世的秦王的表現。
生:乃辭謝固請,詔有司按圖,指出十五城予趙
生:說明秦王投降了,心軟了,
師:是說秦王有誠信,改正錯誤了。是這樣的嗎?
生:只是裝裝樣子,這里的“指“,是隨手一指,明顯是不誠信,假裝的。
師:如果你是藺相如該怎么辦?能當面指責他弄虛作假嗎?
生:指出他錯誤,臭罵一頓。
生:不行,秦王也是要面子的人,不能把他逼急。
師:藺相如是假戲真做。目的何在?
生:給秦王一個臺階下,也給自己一個臺階。
生:退一步海闊天空。
生:于是他提出了齋戒五日,然后送璧。
生:緩兵之計。這就是斗爭中有節。不要把對方逼入絕境。弄個魚死網破。
師:有理,有利、有節、勇敢、智慧多么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相如,真人杰也。
師:現在璧回歸了,而人留在秦國,璧是一塊附身符,沒有了璧,只有死路一條。而藺相如居然沒死。誰是什么救了他?
生:智慧和勇敢。
師:我們會怎樣和秦王爭論?(學生自由的說)(要璧沒有,要頭一顆)
師:相如是怎樣說的?(學生朗讀賞析討論)
師:這一段話說的合情合理,放在歷史的背景中,讓秦國覺得的確是自己理虧,并且實事求是的講明現狀,請求處罰。連秦王也束手無策了。讀到這樣的字眼的時候,生讀(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我們一顆懸著心終于落地了。然而一波剛平,一波又起。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節分解。
小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