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學生的注意力能否保持長久與注意對象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一篇課文學生比較感興趣或對課文內容好奇,那么他的注意力就持續的相對長一些,如果學生對這篇課文不感興趣,那么他就極易開小差。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從以下三方面進行闡述:一、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注意力;二、精心設計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三、幽默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希望和各位同仁們能交流到更多更好的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法,使課堂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
關鍵詞: 激發興趣 教學設計 語言幽默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想要學好其他科目,就必須先學好語文這門工具性的學科。但就是因為學生從小就開始學語文,他們認為語文很好學,即使不學,也能考及格,所以就對于語文課持可學可不學的態度,從而造成語文成績不理想。針對這種情況,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怎樣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認為學習語文也是快樂的一件事呢?對此,依據本人從教的經驗,發表一些淺陋的認識。
一、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如果學生從小就能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聽課習慣,那么將會讓他們受益終身。學生的注意力能否保持長久與注意對象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一篇課文學生比較感興趣或對課文內容好奇,那么他的注意力就持續的相對長一些,如果學生對這篇課文不感興趣,那么他就極易開小差。可見,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活動,提高學生注意力的一種高效催化劑。莎士比亞曾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讓他們享有成就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多方面的為學生創造條件,提供盡可能多的嘗試成功的機會,讓學生享有極高的成就感,并對學生的成功,及時的給予鼓勵,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小組競答的方式,獲得勝利的小組,可以免除當天的語文作業。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注意力。
二、精心設計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年的從教經驗告訴我,學生比較喜歡故事性比較強、內容神奇(如童話、神話、科普性說明文)的課文,凡是講到以上這類文章時,學生的注意力相對比較集中,如果講到議論性文體的文章時,學生們就興趣缺缺,注意力容易渙散。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文體特征,尋找切入點,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引發學生的興奮點和參與意識,讓學生在緊張的思索和爭先恐后的參與中自覺集中注意力。如在教《禮記禮運》中的《大道之行也》一文時,除了設計了各種形式的朗讀及課文翻譯理解環節外,還針對文章內容“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引申出歷代先賢對這種現象的描繪及先賢們對此身體力行的故事,同時還設計了以“這種理想能否實現”為題目的辯論會。學生們在不但感受到先賢們崇高的理想及超前的意識,而且還進行了一場精神上的洗禮,先賢們身體力行的實現著“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行為,給我們極大的震動,也引起我們現代人的深思。在辯論會上,正反方激烈辯駁,言辭灼灼,神采飛揚,既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和自信心,又鍛煉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還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三、幽默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課堂上,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激情洋溢的語調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作為教師,每節課上,無論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多么大的痛苦與挫折,都要調整好心緒,認真備課,積極上課,要把每一堂課當成一次演講。上大學時,我就特別佩服我的古代漢語老師,無論他課下遇到多么不順心的事,只要一站上三尺講臺,他立馬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精神百倍,激情四溢,讓我們的心情一下豁然開朗,思緒也跟著老師思路,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教師富有節奏的語調,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也是吸引學生注意力行之有效的一種方式。比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課文《王幾何》,作者就寫的是一位令他終生難忘的幾何老師,王老師幽默風趣的口頭語言及肢體語言,吸引了全班學生的目光,學生不但記住了這位老師,同時也記住了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
中,不妨也轉變一下語言風格,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要想提高課堂效率,語文教師一定要靈活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其實也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效率自然也就能提高了。
周立碧
[語文課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相關文章:
2.吸引的反義詞
3.吸引人的義賣口號
6.語文課背影的課件
8.語文課教學計劃
9.化石吟的語文課件
10.初一語文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