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題入手扣題眼生疑
1.檢查學生預習生字詞和初讀課文的情況。
2.學生讀題目,觀察跟過去學的課文題目有沒有不同的地方。
生:題目上有引號跟過去學過的課題不一樣。
生:這篇課文題目是一個人說的話。
生:是一個人對另外的人說的話。
生:是方志敏教訓國民黨士兵說的話。
師:大家對題目觀察很仔細。
3.扣題眼生疑
師:結合你們初讀課文對課文內容的了解,再仔細看看,題目中哪個詞是中心詞?
生:“你們”是中心詞。
師:為什么“你們”是中心詞?
生:這篇課文主要是寫國民黨士兵搜方志敏的身的事。
生:我不同意。雖然是寫國民黨士兵搜身的事,但是課文要表現的是方志敏。
師:為什么課文贊揚的是方志敏?
生:課題就是用的方志敏訓斥敵人的話。我覺得“想錯”是中心詞。
師:對這個中心詞和題目你們有什么問題要提嗎?
生:“你們”是什么人?“你們”有個什么想法?
生:“你們”的想法錯在哪里?為什么是錯的?
生:方志敏為什么要訓斥敵人想錯了?
師:在課文中找到方志敏教訓國民黨士兵的段落,還可以更具體地提問。
生:敵人想從方志敏身上發洋財為什么錯了?
師:正是因為敵人滿心希望從方志敏身上發洋財,才做出了一次又一次搜身的丑惡舉動,怎樣搜的?搜的結果怎樣?說明了什么問題?我們進一步閱讀理解就更明白了。
《在艱苦的歲月里》課堂教學實錄片斷(二)
師:通過看圖,大家觀察了老紅軍、小紅軍的外貌、衣著、動作、神態及其周圍環境。又學文對照,大家理解了前面三個自然段內容。現在同學們運用抓關鍵詞深入思考學懂第四自然段行嗎?
生:(齊)行!
師:自由讀第四段,聯系第三段內容思考,哪些是重點詞語?
生:出神、看到是重點詞語。
生:未來、希望是重點詞語。
生:遠方,也是重點詞語。
生:我不同意,遠方就是遠處,不是重點詞語。“看到”也不是重點詞語,是小紅軍想看到。
生:我不同意,不是小紅軍想看到,是小紅軍心里想的,他并沒有真正的看到。
師:誰能對學懂這段中的重點詞語提問?(這段只一個句子。)
生:“出神”是什么意思?小紅軍聽到笛聲為啥要出神?
生:出神是小紅軍在用心的想的樣子。
生:小紅軍在集中注意力想。
師:他全神貫注地望著遠方想什么?
生:想將來的事。
師:想將來的什么事?(聯系悠揚的笛聲)
生:美妙的笛聲使他想到將來一定很美好。
生:將來窮人一定不再受欺壓,一定能過上好日子。
師:你們說的將來的是事是不是就是小紅軍看到的未來和希望呢?
生:是,可能小紅軍還想了更多更多的美好幸福的事。
生:對,小紅軍還想到將來他會到很好的學校去讀書,他的家鄉解放了,人民自由了。
師:聯系圖上戰斗的環境,再思考小紅軍為什么能夠看到未來和希望?
生:戰斗休息的時候他們吹笛、聽笛,笛聲使他們看到未來和希望的。
生:笛聲表明他們的快樂心情。
師:艱苦的戰斗環境中,為什么他們還能苦中樂?
生:他們相信這一仗一定會勝利。
生:他們堅信革命會成功。
生:革命勝利了,窮人就能得解放,所以他們才不怕艱苦,在艱苦生活中仍然很快樂,對未來充滿希望。
師:對!就是這樣的信念支持著他們。他們才不怕苦、不怕累,頑強地戰斗。以苦為樂。你們覺得他們值得熱愛嗎?
生:(齊)值得熱愛!
師:懷著這樣的情感朗讀課文,思考:你為什么熱愛紅軍?
《驚弓之鳥》課堂教學實錄片斷(三)
用引讀法讀最末一段,重點理解更羸善觀察和動腦,用以幫助學生理解全文內容。
師:(引讀)飛得慢。
生:(齊讀)因為它受過箭傷……
師:叫得悲慘,
生:因為它離開同伴……
師:它一聽到弦響,
生:心里很害怕……
師:他一使勁,
生:傷口又裂開了……
師:這些就是更羸知道這只鳥是只驚弓之鳥的原因。
(出示教具:弓和鳥)這是指什么鳥?
生:驚弓之鳥。
師:誰能看著弓和鳥講這個成語故事?(指定學生講這個故事。)
師:這個成語中的鳥字換成人可以嗎?
生:不行,只能是講驚弓之鳥。
生:可以改,因為是幫助魏王以后要多動腦筋的。
生:不是幫助魏王動腦筋,魏王是不善于思考和觀察,但是他不是驚弓之鳥。
生:這個成語是來教育大家的,要大家別像驚弓之鳥。但是聽爸爸講過成語不能改動。
師:這個成語是用來比喻類似情況的人,成語是不能改動的,大家想想比喻怎樣的人?他遇到類似情況怎樣?
生:比喻古時候受過驚嚇的人,又遇到驚嚇的時候就非常害怕。
生:比喻現在有些受過驚嚇的人,遇到一點情況就害怕得不得了。
師:懂了這則成語故事,又知道了它的比喻意思,同學們,以后遇事,就要善于觀察,善于動腦筋,只有這樣才能正確認識事物。
[《你們想錯了》課堂教學實錄片斷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勸學教案教學實錄
2.《日記兩則》課堂教學實錄
3.《木蘭詩》課堂教學實錄
7.匆匆課堂教案
9.學生課堂禮儀教案
10.課堂禮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