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任護士長培訓計劃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一起對今后的學習做個計劃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任護士長培訓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新任護士長培訓計劃1
一、對各級護理人員”三基三嚴”培訓的內容與安排
1、護理技術操作訓練與培訓
(1)、每月進行一次技術操作的訓練;
(2)、每半年進行技術操作考核一次;
(3)、各科由護士長主持每周考核一項操作。
做到基本技能及技術操作人人熟練掌握,人人過關。
2、基礎理論知識、專科護理常規培訓
(1)每月組織全院護理人員業務學習一次.
(2)各科每周組織護理業務查房。
(3)、各科每周2次護理業務知識提問。
(4)每半年組織基礎理論考試一次。
3、定期/不定期組織學習、考核核心制度、相關法律知識、護理應急預案專科理論知識院內感染知識等。是每個護士都能熟練掌握并認真落實
4、送出在職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或短期培訓在職人員,參加省市各級短訓班.
5、提高護理文件的書寫質量,組織護士長不定期進行護理文件互查活動,進一步提高護理表格書寫質量,每半年進行一次護理記錄書寫的培訓。
二、對各級各類護理人員”三基三嚴”培訓的要求
(一)考證后第1年的培訓
1.培訓目標:第一年工作為轉正時間,因此一年內要鞏固其專業思想,抓好“三基”(即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工作中要求了解各種工作職責與程序,熟練掌握基礎護理操作技術,了解專科護理理論與技能。
2.具體要求:安排各科室輪轉。科護士長、護士長要經常組織召開新護士座談會,了解其工作情況及有何困難,并對其工作進行評議,以求不斷克服缺點,盡快成長。
(1)新護士進院前,必須接受護理部組織的“進院教育”和服務規范訓練。各科室由護士長做好環境、規章制度與各類工作職責的介紹。
(2)護士長應結合每個護士制定出具體培訓計劃。
(3)護士考證后第一年為試用期,須加強臨床護理實踐,以臨床護理工作為主,可適當安排藥療工作,兩個月后再參加夜班工作。
(4)一年內完成護理病歷10份(按個案護理要求、統一規格書寫),每份由所在病室護士長評議考核后交科護士長。年終為總體考核的部分依據。
(5)參加所在科室及護理組織的各項業務學習。
(6)新參加工作的護士應不斷加強自身素質修養(包括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和身體素質)。工作時,要儀表端莊、態度和藹、工作認真、遵守勞動紀律、服從領導指揮、尊敬教學老師、勤奮好學、搞好團結。
(7)年終時,由個人寫好總結,經各科及護理部批準后方可轉正,由院方正式錄用。
(二)工作后2―3年的培訓
1.培訓目標:
(1)具有熟練的基礎護理技能。
(2)熟悉各專科護理理論、護理要求及護理技術。
(3)掌握各專科治療儀器(如心電圖機、除顫器、起博器、人工呼吸機、腹膜透析裝置、監護儀、輸液泵等)的操作方法。
(4)掌握各專科疾病的病情觀察要點。
(5)掌握各專科疾病的主要治療藥品的給藥方法、常用劑量及毒性反應。
(6)要求掌握醫學術語、各專科用藥的英語名稱及簡單的專業英語會話。
2.培訓方法:由護理部在年終時,編制下年度全院畢業后此年限內各護士的各科輪轉計劃表,由各科按計劃執行。各病房護士長須做好具體培訓計劃及考核。
(1)安排工作計劃:以臨床護理為主,熟悉各崗位工作的職責與程序。
如:臨床護理:5個月。藥療:3個月。主班:1個月。夜班:3個月。
(2)書寫護理病歷5份:每份皆由護士長審批,書寫病歷的成績應記入技術檔案。
(3)基礎護理16項操作:如晨、晚間護理、口腔護理、表格書寫等操作。凡每項完成30次或操作合格者得滿分。
(4)專科護理技術操作項目:護士長有計劃地安排護士實習機會,并在操作前組織講座與示范。護士每次操作后要由護士長檢查完成情況。并簽名。如在內科呼吸系統病房或神經內科病房經常使用人工呼吸器工作時,對新調入病房的護士首先應組織學習與實習臨床操作。
(5)組織專題護理查房:每月一次。由責任護士報告病例,大家討論,最后由護士長作總結性發言。護理查房既可以使護士對此種疾病的發病原因、臨床癥狀、病理生理變化機理、治療方案、護理要點等有關知識加深了解,又可以提高護理質量。護士長須將查房考評成績記錄于考核本內。
(6)組織提問:每周二次,由護士長確定提問內容,指定一護士回答,其他護士補充,最后由護士長公布標準答案。提問的內容可以多樣化,如專科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基礎護理、并發癥的預防、制定某病員護理計劃等等。
(7)組織考試:每季度或每半年按護理部的部署,組織基礎護理操作考試、專科理論知識與技能考試、護理學基礎知識等。然后由護士長將各項成績分別記入各護士的考核本內。
(8)記錄工作表現與病人反應:對政治素質諸如服務態度、儀表、組織紀律、團結互助精神、出勤情況、病人反應等都記錄于考核表內。
(三)工作4―6年的培訓
1.培訓目標
(1)具有熟練的基礎理論知識及基礎護理操作技能,能執行系統化整體護理。
(2)熟悉專科護理理論、技能及防治疾病的知識。
(3)熟練掌握配合各專科搶救的知識及技能。
(4)能指導護生的臨床實習。
(5)能參加護理科研課題的設計。
(6)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與使用知識。
(7)達到護師任職條件及護理大專院校畢業水平。
2.培訓方法:護理部可根據個人特長,使其固定于某科工作,也可結合工作需要,提供到外院短期脫產學習的機會(專科手術配合技能、燒傷科護理、胃腸外高營養護理等)。或使之參加本科及大專的深造,也可鼓勵自學,或以脫產學習等方法進修,以達到護理大專水平。
(四)對護師的培訓
1.培訓目標:具有綜合護理能力和專科護理技能(如監護、康復等),屬于定向培養。可結合工作需要與個人特長,使之發揮教學、科研或管理才干,達到主管護師的任職水平。
(1)具有較堅實的基礎醫學理論和專科理論知識及熟練的護理技能。
(2)熟悉對重危病人的觀察方法,并掌握急救技能。
(3)掌握本專業新知識、新技術,能運用護理理論、技術和護理程序,對病人進行身心整體護理。
(4)具有一定的護理管理、預防保健及教學的能力。
(5)具有閱讀、會話與翻譯英語短文的能力(其他外語也可以)。
2.培養方法:多以科內培訓為主。
(1)多安排危重病人搶救的配合工作,做好搶救記錄,并不斷總結搶救經驗。
(2)擔任護生及進修護士的帶教工作。
(3)參加護理科研課題設計。
(五)對主管護師的培訓
1.培養目標
(1)具有堅實的基礎醫學理論并精通專科護理理論及技術,能解決本科護理業務上的疑難問題,指導重危、疑難病人護理計劃的制訂與實施,不斷更新知識,能在管理、教學、科研中發揮骨干作用(如擔任護士長以上行政領導工作)。
(2)具有課堂教學、臨床帶教能力,能組織本科各病房護理會診、護理查房及參加全院性護理會診。
(3)能寫出一定水平的論文。
(4)逐步達到副主任護師的任職條件。
2.培養方法
(1)護理部組織系統講課,每周2小時,聘請院內外專家講授新業務、新技術及各科新進展。并有計劃地安排講授各科常見病預防、治療、康復、護理等知識。
(2)有計劃地選送到院外短期學習。
(3)每年寫出1~2篇護理經驗總結性文章,凡有文章在雜志上發表者,年終予以獎勵。
(4)每季度結合院內及科內的學習內容進行考試,并將成績記入個人技術檔案。
(六)副主任護師及主任護師的培訓
1.培養目標
(1)在護理部領導下,能夠負責指導全科護理、科研、教學工作。
(2)指導本科疑難病人護理計劃的制訂、組織指導疑難病例的護理會診及危重病人的搶救和本科護理學術講座。
(3)組織并指導主管護師的查房,并擔任主講,以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
(4)了解國內外本科護理的發展動態,努力引進先進的技術用于臨床實踐,從而發展護理學科。
(5)勝任本科生及大專生的講課與臨床帶教工作。
(6)組織制訂本科護理科研計劃和監督實施,并寫出較高水平的科研論文
(8)向護理部主任提出對全院護理工作的`領導、護理隊伍的建設、業務技術和組織管理等各方面的意見。
2.培養方法
(1)安排本科各病房的護理查房,并指導主管護師組織的查房,以不斷提高護理水平。
(2)組織主管護師的業務學習,擬訂教學計劃、編寫教材、并負責講授。
(3)負責組織本科護理學術講座和護理病案討論。
(4)負責或參與本科生、大專生的護理教材編寫、課堂講授及臨床帶教工作。
(5)協助護理部做好主管護師與護師的晉職、晉級的業務考核工作。
三、護理部對護理人員的培養與考核方法
(一)對各級護理人員的培養內容與安排
(1)每月組織一次全院性業務學習,內容包括護理學科及相關學科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等。
(2)定期組織短期專題培訓班(如重癥監護、急救技術、心理護理、計算機知識、護理教育與科研等)。
(3)經常組織全院性的護理查房,總結對全院護理工作有指導意義的經驗和教訓、先進的管理方法等。
(4)每年舉行兩次護理技術表演與護理知識競賽。舉行一次全院優秀論文評比活動。
(5)根據護士外語程度,組織初級或中級外語學習班,形式可為業務班或脫產強化班。
(二)對各級護理人員的考核方法
1.學分制考查方法
適用于各級護理人員的考核,并可勉勵護士勤奮學習、鉆研業務,以提高工作質量。
在職護士繼續教育學分表
項目標準學分
參加業務學習次數20次20
參加業務理論考試6次30
項目標準學分
參加業余外語學習自愿10
在雜志上發表文章自愿10
參加業務理論考試3次30
講課、參加科研等 附加
在職護師繼續教育學分表
項目標準學分
參加業務學習次數20次20
參加業務理論考試3次30
參加技術操作考試1次30
參加業余外語學習積極10
在雜志上發表文章自愿10
講課、參加科研等 附加
執行要求:
(1)業務學分制將作為鑒定護士業務能力與培養、晉升的參考依據。
(2)所有在職護士(除外主管護師),每年必須力爭完成100個業務學分。
(3)每年無故未完成60個業務學分者,將影響其獎金發放。對超額完成100個學分者,給予獎勵。
2.規范培養考查法
規范培養考查法的范圍分四個方面:工作數量、個人才能、工作質量、勞動態度。根據中專畢業后年限分為兩個年資階段。
(1)第一階段:畢業后2~4年,要求以臨床護理技能為主,兼學專科護理知識和技術。
數量:一年290個工作日、夜班不少于全年工作日的1/3,基礎護理技術16項,每項至少操作1―3次,各專科護理技術,由科室制訂,每項至少操作1~3次。
考試:基礎護理操作考試及理論考試每半年一次,外語考試每年一次。
考核:書寫護理病歷5份,由護士長評議。
(2)第二階段:畢業后5~6年,要求熟練掌握基礎護理技能,熟悉專科危重病人搶救的配合,并具備教學與參加護理科研的能力。
數量:一年290個工作日,夜班不少于全年工作日的1/3,專科護理技術操作每項不少于5次。
考試:基礎護理技術考試及專科護理技術考試每年一次,新理論知識考試每半年一次,考核:書寫護理病歷5份,由護士長評議。
質量要求:由護士長檢查完成質量,并將成績記錄于考核表。
勞動態度方面:包括護士素質、工作主動性、服務態度、關心集體等方面,記錄考勤并登記差錯事故與受到的表揚。
個人才能:各種考試成績,包括護理查房時的表達能力及質量、輔導學生情況、帶教方法與態度、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等。
新任護士長培訓計劃2
護士長在醫院工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做好選拔、培養護士長工作,直接關系到醫院護理總體目標與任務的實現,關系到護理專業的發展,為提高我院護士長護理管理水平,護理部積極引入現代護理管理理念,注重培養護士長具有條理化工作習慣和和善于觀察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從“wordhard(努和工作)”到“wordsmart(聰明的工作)”
一、科護士長、護士長培訓總目村標
1、培養一支講學習、講奉獻、重科學、求上進、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高素質護理管理隊伍。
2、熟練掌握護理管理的基本理論和護理專業知識,能對護理工作中的各項要素,如人員、技術、設備、信息等進行科學的計劃、組織、控制、協調,使護理系統達到最優運轉,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護理服務。
3、熟練掌握各項醫院管理政策并具有較好的執行和貫徹能力。
4、掌握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護理質量檢查標準,能熟練運用護理質量管理理論、技能和方法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5、積極組織護理學科學技術研究,不斷完善護理理論、臨床技術體系,促進護理學的發展。
二、科護士長培訓計劃
科護士長培訓目標
1、具有現代化的護理管理理論和護理管理能力,包括護理行政管理、業務管理、教育管理。
2、具有全面的專科護理理論知識,掌握本專業務內外臨床新進展、新業務。
3、具有豐富的臨床或技術工作經驗,能解決本專業復雜的疑難問題。
4、具有指導和組織本專業開展護理科研的能力和撰寫護理論文的.能力。
5、具有豐富的臨床護理實踐教學能力。
6、學習外語,了解國內外護理現狀和發展趨勢。
7、具備一些邊緣學科的知識,如經濟學、統計學、法律學、管理學、心理學等
三、護士長培訓計劃護士長培訓目標
1、具有熟練的現代化的護理管理理論和護理能力。
2、具有全面的專科理論知識,能熟練地掌握本專業技術操作,處理較復雜的專業技術問題。
3、掌握本專業臨床新進展、新業和并能在臨床實踐中應用。
4、具有指導和組織本專業開展護理科研能力,具有指導和培養下一級護理人員的工作和學習的能力。
5、具有臨床護理實踐教學好能力。
6、學習外語,了解國內外護理現狀和發展趨勢。
7、具備一些邊緣學科知識,如經濟學、統計學、法律學、心理學等。
四、副護士長(任職三年內新護士長)培訓計劃
1、掌握現代護理管理基本知識、護士長工作內容、質量檢查方法。
2、掌握護士長日常管理的方法及技巧。
3、提高自身溝通交流能力,應急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臨床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和管理技巧,能正確理解和執行護理部的工作思路、服務理念。
4、適應護理管理工作,實現從護士到護士長的角色轉變。
五、護士長掊訓方式
(一)組織護士長例會,提高護士長主管理意識。1、每月組織護士長參加“護士長例會”,學習衛生行政部門、醫院相關規定和會議精神,明確護理工作目標。
2、每月組織護士長參加“護理質量分析會”,由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代表通報當月報理工作質控情況,分析、講評、研究護理工作,并提出改進措施,指導護士長改進護理工作。
(二)開展護理管理部訓,更新管理理念,培養護士長具有條理化工作習慣和善于觀察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1、進行護理質量量化教育,強化質量意識,提高護理質量管理水平,保證護理安全。
(1)組織護士長學習、討論護理質量考核標準,明確質量目標,規范護理管理。
(2)每月組織1-2次,“護理行政查房”,針對“優質護理服務,病區管理、護士崗位職責”等各項護理管理工作進行檢查、督促、落實、提升護士長管理能力。
(3)每月組織“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對全院各護理單元護理質量進行監督、檢查、評價,要求護士長每月及時、準確完成護理質量信息通報工作;認真及時處理質量問題,總結、吸取經驗教育,便于指導護士長持續改進護理質量工作。
(4)每周組織護士長參加兩個時段的“夜查房”,重點巡視護士崗位職責、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解決護理工作疑難問題,臨果調配護理人員,指導或參與危重患者的搶救并做好值班記錄,使護士長掌握夜間護理管理的重點。
(5)節日和雙休日組織科護士長,護士長對全院各病區進行巡查,各科值班人員安排是否合理,護士工作狀態和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指導危害患者搶救護理,及時解決疑難問題,培養護士長觀察和發現問題的能力,提高主動管理意識。
2、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護理管理理論和方法學習,培養護士長的領導藝術,提高護士長綜合素質。
(1)每季度組織召開“護士長讀書報告會”、“護理管理優質護理服務經驗交會”、“護理管理觀摩示范會”,“情景考核”,拓寬思路,幫助護士長及時分析、改進存的問題,促進科室優質護理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2)每季度組織“護理教學查房、護理雙語教學查房、護理業務查房、護理病例討粒護理沙龍活動”,提高護士長護理教學管理水平。
(3)要求護士長每周參加科主任查房,掌握特殊、危重患者病情,了解護理工作情況和醫療對護理的要求。
(4)實施“護士長對新病人的24小時訪視制度”,使護士長的管理更加深入,重點突出。
(5)鼓勵護士長參加繼續醫學教育,自學成才,提高整體素質和學術水平。
3、創造條件,為護士長提供學習、培訓機會,不斷提升中護士長護理管理水平。
(1)組織護士長赴泰國清邁醫學院、香港、國內知名醫院進修、學習、參加各類管理培訓班,不斷引進護理管理新理論、新技術、為我院護理工作與國際接軌奠定基礎。
(2)按照衛生部、云南省護理學會護理技術操作培訓要求,定期組織護士長操作培訓、考核及競賽活動,提高護士長護理技術操作技能,規范全院的誘發因素時人員護理技術操作。
(3)積極申報國家級、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組織優秀護士長進行專題講座,提高護士長的崗位執行能力、溝通能力和管理能力。
4、護理部根據護士長管理能力、綜合素質、適應能力,有針對性地安排輪轉崗位,對輪崗護士長定期考核,提供有效的工作支持、業務指導、培養護士長行政管理能力以及科室間溝通協調能力,提高護士長綜合業務水平。
5、組織護士長參與護理實踐教學管理工作,選擇優秀護士長擔任“本科護理專業實習生導師,培養護生創新能力、研究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提高護理教學管理能力。”
新任護士長培訓計劃3
一.對各級護理人員”三基三嚴”培訓的內容與安排
1、護理技術操作訓練與培訓
(1)、每月進行一次技術操作的訓練;
(2)、每半年進行技術操作考核一次;
(3)、各科由護士長主持每周考核一項操作,做到基本技能及技術操作人人熟練掌握,人人過關。
2、基礎理論知識、專科護理常規培訓
(1)每月組織全院護理人員業務學習一次.
(2)各科每周組織護理業務查房。
(3)、各科每周2次護理業務知識提問。
(4)每半年組織基礎理論考試一次.
3、定期/不定期組織學習、考核核心制度、相關法律知識、護理應急預案專科理論知識院內感染知識等。是每個護士都能熟練掌握并認真落實
4送出在職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或短期培訓在職人員,參加省市各級短訓班.
5提高護理文件的書寫質量,組織護士長不定期進行護理文件互查活動,進一步提高護理表格書寫質量,每半年進行一次護理記錄書寫的培訓.
三、對各級各類護理人員”三基三嚴”培訓的要求
(一)考證后第1年的培訓
1.培訓目標:第一年工作為轉正時間,因此一年內要鞏固其專業思想,抓好“三基”(即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工作中要求了解各種工作職責與程序,熟練掌握基礎護理操作技術,了解專科護理理論與技能。
2.具體要求:安排各科室輪轉。科護士長、護士長要經常組織召開新護士座談會,了解其工作情況及有何困難,并對其工作進行評議,以求不斷克服缺點,盡快成長。
(1)新護士進院前,必須接受護理部組織的“進院教育”和服務規范訓練。各科室由護士長做好環境、規章制度與各類工作職責的介紹。
(2)護士長應結合每個護士制定出具體培訓計劃。
(3)護士考證后第一年為試用期,須加強臨床護理實踐,以臨床護理工作為主,可適當安排藥療工作,兩個月后再參加夜班工作。
(4)一年內完成護理病歷10份(按個案護理要求、統一規格書寫),每份由所在病室護士長評議考核后交科護士長。年終為總體考核的部分依據。
(5)參加所在科室及護理組織的各項業務學習。
(6)新參加工作的護士應不斷加強自身素質修養(包括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和身體素質)。工作時,要儀表端莊、態度和藹、工作認真、遵守勞動紀律、服從領導指揮、尊敬教學老師、勤奮好學、搞好團結。
(7)年終時,由個人寫好總結,經各科及護理部批準后方可轉正,由院方正式錄用。
(二)工作后2―3年的培訓
1.培訓目標:
(1)具有熟練的基礎護理技能。
(2)熟悉各專科護理理論、護理要求及護理技術。
(3)掌握各專科治療儀器(如心電圖機、除顫器、起博器、人工呼吸機、腹膜透析裝置、監護儀、輸液泵等)的操作方法。
(4)掌握各專科疾病的病情觀察要點。
(5)掌握各專科疾病的主要治療藥品的給藥方法、常用劑量及毒性反應。
(6)要求掌握醫學術語、各專科用藥的英語名稱及簡單的專業英語會話。
2.培訓方法:由護理部在年終時,編制下年度全院畢業后此年限內各護士的各科輪轉計劃表,由各科按計劃執行。各病房護士長須做好具體培訓計劃及考核。
(1)安排工作計劃:以臨床護理為主,熟悉各崗位工作的職責與程序。
如:臨床護理:5個月。藥療:3個月。主班:1個月。夜班:3個月。
(2)書寫護理病歷5份:每份皆由護士長審批,書寫病歷的成績應記入技術檔案。
(3)基礎護理16項操作:如晨、晚間護理、口腔護理、表格書寫等操作。凡每項完成30次或操作合格者得滿分。
(4)專科護理技術操作項目:護士長有計劃地安排護士實習機會,并在操作前組織講座與示范。護士每次操作后要由護士長檢查完成情況。并簽名。如在內科呼吸系統病房或神經內科病房經常使用人工呼吸器工作時,對新調入病房的護士首先應組織學習與實習臨床操作。
(5)組織專題護理查房:每月一次。由責任護士報告病例,大家討論,最后由護士長作總結性發言。護理查房既可以使護士對此種疾病的發病原因、臨床癥狀、病理生理變化機理、治療方案、護理要點等有關知識加深了解,又可以提高護理質量。護士長須將查房考評成績記錄于考核本內。
(6)組織提問:每周二次,由護士長確定提問內容,指定一護士回答,其他護士補充,最后由護士長公布標準答案。提問的內容可以多樣化,如專科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基礎護理、并發癥的預防、制定某病員護理計劃等等。
(7)組織考試:每季度或每半年按護理部的部署,組織基礎護理操作考試、專科理論知識與技能考試、護理學基礎知識等。然后由護士長將各項成績分別記入各護士的考核本內。
(8)記錄工作表現與病人反應:對政治素質諸如服務態度、儀表、組織紀律、團結互助精神、出勤情況、病人反應等都記錄于考核表內。
(三)工作4―6年的培訓
1.培訓目標
(1)具有熟練的基礎理論知識及基礎護理操作技能,能執行系統化整體護理。
(2)熟悉專科護理理論、技能及防治疾病的知識。
(3)熟練掌握配合各專科搶救的知識及技能。
(4)能指導護生的臨床實習。
(5)能參加護理科研課題的設計。
(6)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與使用知識。
(7)達到護師任職條件及護理大專院校畢業水平。
2.培訓方法:護理部可根據個人特長,使其固定于某科工作,也可結合工作需要,提供到外院短期脫產學習的機會(專科手術配合技能、燒傷科護理、胃腸外高營養護理等)。或使之參加本科及大專的深造,也可鼓勵自學,或以脫產學習等方法進修,以達到護理大專水平。
(四)對護師的培訓
1.培訓目標:具有綜合護理能力和專科護理技能(如監護、康復等),屬于定向培養。可結合工作需要與個人特長,使之發揮教學、科研或管理才干,達到主管護師的任職水平。
(1)具有較堅實的基礎醫學理論和專科理論知識及熟練的`護理技能。
(2)熟悉對重危病人的觀察方法,并掌握急救技能。
(3)掌握本專業新知識、新技術,能運用護理理論、技術和護理程序,對病人進行身心整體護理。
(4)具有一定的護理管理、預防保健及教學的能力。
(5)具有閱讀、會話與翻譯英語短文的能力(其他外語也可以)。
2.培養方法:多以科內培訓為主。
(1)多安排危重病人搶救的配合工作,做好搶救記錄,并不斷總結搶救經驗。
(2)擔任護生及進修護士的帶教工作。
(3)參加護理科研課題設計。
(五)對主管護師的培訓
1.培養目標
(1)具有堅實的基礎醫學理論并精通專科護理理論及技術,能解決本科護理業務上的疑難問題,指導重危、疑難病人護理計劃的制訂與實施,不斷更新知識,能在管理、教學、科研中發揮骨干作用(如擔任護士長以上行政領導工作)。
(2)具有課堂教學、臨床帶教能力,能組織本科各病房護理會診、護理查房及參加全院性護理會診,(3)能寫出一定水平的論文。
(4)逐步達到副主任護師的任職條件。
2.培養方法
(1)護理部組織系統講課,每周2小時,聘請院內外專家講授新業務、新技術及各科新進展。并有計劃地安排講授各科常見病預防、治療、康復、護理等知識。
(2)有計劃地選送到院外短期學習。
(3)每年寫出1~2篇護理經驗總結性文章,凡有文章在雜志上發表者,年終予以獎勵。
(4)每季度結合院內及科內的學習內容進行考試,并將成績記入個人技術檔案。
(六)副主任護師及主任護師的培訓
1.培養目標
(1)在護理部領導下,能夠負責指導全科護理、科研、教學工作。
(2)指導本科疑難病人護理計劃的制訂、組織指導疑難病例的護理會診及危重病人的搶救和本科護理學術講座。
(3)組織并指導主管護師的查房,并擔任主講,以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
(4)了解國內外本科護理的發展動態,努力引進先進的技術用于臨床實踐,從而發展護理學科。
(5)勝任本科生及大專生的講課與臨床帶教工作。
(6)組織制訂本科護理科研計劃和監督實施,并寫出較高水平的科研論文
(8)向護理部主任提出對全院護理工作的領導、護理隊伍的建設、業務技術和組織管理等各方面的意見。
2.培養方法
(1)安排本科各病房的護理查房,并指導主管護師組織的查房,以不斷提高護理水平。
(2)組織主管護師的業務學習,擬訂教學計劃、編寫教材、并負責講授。
(3)負責組織本科護理學術講座和護理病案討論。
(4)負責或參與本科生、大專生的護理教材編寫、課堂講授及臨床帶教工作。
(5)協助護理部做好主管護師與護師的晉職、晉級的業務考核工作。
新任護士長培訓計劃4
為了加強對新上任護長的管理,提高管理意識及管理能力,盡快適應護理管理工作,對新任護士長進行崗前培訓,以使護理管理工作更加規范。
培訓目標:通過培訓,使新護士長了解現代管理基本知識、護士長工作內容、質量檢查方法,使新護士長自身基本素質、管理能力、業務能力均得到提高,熟悉并掌握護士長日常管理的方法及技巧,實現從護士到護士長的.角色轉變。
培訓部門:護理部。
由護理部安排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進行集中培訓。
培訓對象:新任護士長
培訓時間:一周
培訓內容:護理管理相關知識。
培訓課程包括:
⑴護士長基本素質要求。
⑵護士長職責、工作程序、工作重點。
⑶護理管理基本理論、技術與方法。
⑷護士長管理與協調技巧。
⑸護理單元團隊精神、凝聚力的培養與建立。
【新任護士長培訓計劃】相關文章:
新任護士長述職報告10-19
新任護士長述職報告04-04
新任護士長工作總結05-27
醫院新任護士長述職報告06-09
新任護士長工作總結05-27
護士長培訓計劃02-25
新任職護士長個人述職報告07-07
新任護士長述職報告 9篇04-26
新任護士長述職報告(精選10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