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設計方案

      時間:2023-07-03 13:21:56 設計方案 我要投稿

      【精華】設計方案模板集合九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方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設計方案模板集合九篇

      設計方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2、學習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說、籠罩、薄霧、若隱若現、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余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3、介紹有關擴展資料。

        教學重難點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說說海潮什么樣?

        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里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宏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米高,像一座城墻,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為什么這里的大潮如此的與眾不同?

        二、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

        ⑴出示“潮、浩、沸、漲”等生字,指名讀,說說共同點。再口頭組詞:

        ⑵出示“猶、據、踮、恢”等左右結構的生字,指名讀并口頭組詞。

        ⑶出示“罩、薄、崩、霎”等生字,說說特點。

        ⑷出示

        “悶”:多音字:mēn(悶熱悶酒)mèn(悶氣悶雷)

        ⑸說說你還有哪個字記不住?哪位同學愿意幫助他?

        2、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順序

        1、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

        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大潮,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順序把錢塘潮的景象寫具體的。

        2、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自己解決有關詞語方面的問題。

        板書設計

        觀潮

        潮來前

        潮來時

        潮過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注意積累材料的習慣。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

        理解文中有關“潮來時”的描寫。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置境引入

        1、播放錄像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我們盼望著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錢塘江大潮錄像的部分內容)

        2、談話

        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本,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錢塘江大潮的,好嗎?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什么?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閱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造的奇異景象。

        通過預習,我們讀懂了什么?

        二、聯結感悟

        1、潮來前,作者介紹了什么?指導朗讀。

        2、潮來了,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從哪里感受到的?默讀課文,做上記號。

        3、小組合作學習

        ⑴交流感受,品讀佳句。

        ⑵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⑶分工進行有語氣地朗讀。

        4、反饋交流,教師及時引導、點撥。抓住以下要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談自己對詞句獨特的感悟。注意品讀結合:

        ⑴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⑵遠:抓住潮的聲、形來寫潮剛來時的景象:隆隆響聲,像悶雷滾動;水天相接處一條白線。潮雖遠,但氣勢已現。讀讀描寫潮的句子。

        ⑶近:抓住潮的形、聲、色寫出了潮的氣勢之宏偉:白線很快移來,加長、變寬、橫貫江,寫出了潮水由遠及近的變化。)“白浪翻滾”、“白色城墻”寫出了潮水的浪頭之高,氣勢越來越大:形如千萬匹戰馬齊頭并進,聲如山崩地裂。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讀出潮的氣勢: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讀,再進行賽讀,最后安排齊讀。

        ⑷指導學生背誦: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5、課文中還從哪些地方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抓住要點感悟。

        “霎時”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余波涌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江水平靜后,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指導學生朗讀。

        三、生成新知

        1、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么人們稱錢塘潮為“天下奇觀”了嗎?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2、通過學習,我們對錢塘潮有了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壯麗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導游,你怎樣向不了解錢塘潮的游客介紹錢塘江大潮呢?

        3、再次播放錄像和圖片,編寫導游詞,然后向同學們介紹。

        4、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小結。

      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欣賞漫畫的頭像作品,初步了解漫畫的表現手法。

        2、學習漫畫夸張的表現手法,能根據自己的面部特征,畫一幅有趣的漫畫像,培養學生對生活的初步概括及創造能力。

        3、培養學生以幽默的心態對待生活,從而使自己的生活變得富有情趣。

        教學重點:了解漫畫頭像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創作一幅有趣的漫畫像。

        教學準備: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了解什么是漫畫。

        1、師:(出示李詠的照片)今天,我們的教室真熱鬧,有這么多爸爸媽媽來做客,老師也請了一位客人,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

        原來是李詠叔叔

        (看過他的節目,來模仿一下李詠叔叔主持的招牌動作。)

        2、師:下面請你在2分鐘的時間內用記號筆在紙上快速畫一張的李詠叔叔的頭像。 學生第一次作業(音樂鈴聲停時間到)

        師:剛才同學們都畫得很認真,很多同學基本上把李詠叔叔的特征畫出來了。

        3、師:老師這里有一張畫家畫的李詠叔叔的頭像,你們知道這是一張什么畫嗎? 生:漫畫

        師:對,這是一幅漫畫家畫得漫畫,那你知道什么叫漫畫嗎?

        生:——

        師:漫畫是幽默與諷刺的藝術,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畫出來的事物都顯得有趣、滑稽。

        4、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幅漫畫,大家再來看看,漫畫家用了什么方法來進行處理,使漫畫形象更幽默、生動呢?(揭示幽默課題)

        生: 夸張

        師: 漫畫家運用了夸張、變形的手法,讓人物顯得更加幽默、有趣。

        (黑板上展示夸張、變形)

        教師總結:

        師:漫畫這么有趣,想了解嗎?今天,我們也來舉行一場幸運52——漫畫篇,老師這里有份大獎,在游戲中,如果誰得到楓葉最多,老師就把這份大獎送給他。想得到它嗎?那就積極參加吧!

        二、初步介紹漫畫的表現特點

        1、找找看

        先請看第一關:找找看,

        畫面中出現了四位藝術家的漫畫像,我們來看看,他們分別是哪些藝術家?

        你從哪里看出這位是音樂家呢?

        音樂家:頭發五線譜、眼睛和鼻子組成一個高音音符、耳朵是低音音符

        這是文學家?請你找一找它的變化?

        文學家:頭發是一本打開的書、鼻子是筆、胡子是墨水汁

        這位畫家你又是怎么看出來的呢?哪里變化了呢?

        畫家:臉型是調色盤、煙斗是一支顏料

        這位數學家有什么特征?

        數學家:眼鏡是1、耳朵是2、嘴巴是3、下巴是4、額頭是5、鼻子是6、眉毛是7、衣領是8、扣子是9

        師:這四位藝術家的漫畫頭像哪些地方的運用了夸張和變形。

        生:——

        師:原來這四個漫畫頭像在臉型、發式、五官上進行了變化。

        (展示)

        2、了解表情

        進入第二關,請看大屏幕:

        搶答題:畫面中出現了誰的頭像?(三毛)

        分別畫了三毛的哪些表情?(喜、怒、哀、樂)

        師:漫畫頭像除了臉型、五官特點變形夸張之外,表情的生動也很重要。(展示表情) 師:你們看過三毛的漫畫嗎?知道是誰畫的嗎?

        師:三毛是張樂平爺爺創作的,他是位造詣很高的藝術家,一生創作了大量漫畫,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三毛的原型是來自舊社會的兒童形象,頌揚了在極度凄苦無依困境中,依然意志堅強、樂觀、善良、機敏、幽默的“三毛精神”。

        3、模仿夸張、變形的表情

        順利進入第三關:你看我猜

        聽清楚游戲的規則:老師手里有兩個信封。信封里面有兩個小秘密,請兩個小朋友看看里面的.秘密,用臉部表情告訴大家,底下的同學來猜一猜。

        第一個秘密:咬牙切齒

        第二個秘密:扮個“哭”鬼臉

        師:看來不僅表演的同學水平要好、猜的水平更要高。

        同學有沒有看清,咬牙切齒的時候五官哪些地方發生了變化。

        生:嘴巴、眼鏡

        三、教師示范

        老師會畫什么呢?

        看,老師畫的是什么的?

        老師還要進行添加。

        老師再把它裝飾一下。(出示完整的作品)

        四、欣賞學生作品

        來看看小朋友的作品,看看哪里畫的比較好?

        五、作業布置

        讓我們進入最后一關,請看大屏幕:瘋狂哈哈鏡

        要求:在彩色作業紙上為自己或為今天在坐的爸爸媽媽畫張漫畫像。畫完了,放到這個瘋狂哈哈鏡里。

        下面就開始吧!

        六、作業展示

        把學生的作品展示在哈哈鏡上

        七、作業評價

        教師總體評價:學生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

        八、課后延伸

        現在老師要放大獎了,今天哪個小朋友獲得的小楓葉最多,是今天的“幽默大師”來數一數楓葉。頒發獎品

        你的獎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嗎?

        原來是一本《幽默大師》你就是我們的幽默大師,希望同學們永遠擁有幽默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學習,快樂地成長。

      設計方案 篇3

        學生分析:

        一般特征:

        高一學生處在十六七歲的花季年齡,對于愛情已有朦朧的感知,學習時會有相應的感受。

        入門能力:

        高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審美力,能從不同角度去理解一首情節跳躍、人物朦朧的詩歌;由于《詩經》年代久遠,閱讀上會有一定困難,幸好詩歌篇幅短小,借助注釋應能掃除字詞障礙。

        學習風格:

        學生對于愛情的話題會有發表意見的熱情,所以本課的學習不宜教師講授,而用討論法來研究人物形象、了解詩歌特點。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設置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欲望;2、欣賞純潔健康的愛情。

        三、知識與技能

        1、掌握《詩經》的基本知識;

        2、積累文言字詞;

        3、理解詩歌的主旨,讀懂人物形象;

        4、了解重章疊句的表達效果和詩歌敘事的跳躍性。

        二、過程與方法

        1、朗讀感知課文;

        2、合作探究,情感交流,理解文意,分析形象;

        3、在探究中了解“詩無達詁”的詩歌特點。

        教學重點:

        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多角度理解詩歌;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情節的跳躍性和從多角度去理解詩歌。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經》;梳理文意。

        1、介紹《詩經》。(略)

        2、聽朗讀,糾正字詞讀音。

        3、據課文注解梳理文意。

        4、請學生整理字詞。

        再朗讀課文,鞏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分析人物性格: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到人物的性格?

        1、探討男主角的形象。學生討論交流。

        (參考:“搔首踟躕”, 心急難耐,又無計可施,是個憨厚淳樸的.小伙子。

        “說懌女美”“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是個癡情的小伙子。)

        2、探討女主角的形象。

        (1)討論:為什么女主角“愛而不見”?這使你覺得這是位怎樣的女子?

        (參考:或者是因為害羞、矜持;或者是因為女的先到了不好意思,故意躲起來制造男子先到的假象;或者是因為調皮,制造一點情趣;或者是因為善于體貼人心,先到了卻故意后出現,免得男子有“遲到”的內疚感……)究竟是害羞矜持還是調皮活潑?讓男主人公琢磨不透,也讓讀者琢磨不透,如霧里看花,朦朧綽約,越發引人暇想。

        (2)討論:女主人公究竟是位怎樣的女子?還有哪些詩句可以給我們一些思路?(貽我彤管、自牧歸荑:以物傳情,未聽其語已暗傳情,含蓄溫婉,聰慧可人。)

        3、這是一段怎樣的愛情?

        討論:(1)討論:女主人公有沒有出現過?

        A、有。下文饋贈物品時出現。

        B、沒有。下文饋贈物品只是男子的回憶。

        以上兩種意見同學們同意哪種?說說你的理由。

        (參考:這涉及到對詩歌的情節的理解。可作多種假設。一,女主人公走出來了,并且贈送男子彤管,而且兩人一面說笑一面散步到了野外,女子又送了荑草。二,這只是男子等待女子的一個場景,因為“愛而不見”,男子“搔首踟躕”,不知女子心意,于是前思后想,回憶種種情事,以揣測女子“不見”的因由,揣測女子對自己的心意。三,這是三個戀愛場面,感情一步步加深。)

        小結:“詩無達詁”,所以成就了詩歌的朦朧美、含蓄美。這也體現了詩歌情節的跳躍性,需要讀者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情節連貫起來,于是也就引發了不同的聯想,詩歌了就因此而有了無窮的魅力。

        (2)討論“城隅”的解釋:

        質疑:城隅有兩種理解,一是“城邊角落”,一是“城上角樓”,你愿意取哪種解釋?為什么?(為什么課文注解首選的是城上角樓?)

        提示:A、兩個見面地點有什么不同?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個地點?

        B、如果是第一次見面呢?會選哪里?為什么?什么情況下會選擇角樓?C、根據詩歌的描寫,男女主人公的戀愛是“初始階段”還是“高級階段”?根據分析,選擇哪個地點妥當些?

        D、地點的選擇也跟人物的性格有關,什么樣的性格會選擇什么樣的地點?據詩歌的描寫,人物性格如何?

        小結:一詞“兩解”甚至“多解”,無“定解”,留給讀者較大的想象空間,使詩歌朦朧而耐人尋味。

        四、詩歌的表現手法。(直接傳授)

        1、重章疊句的形式的表達效果達既加強了詩意的表達達又層層拓展詩境拓增加了抒情效果;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瑯瑯上口,有音韻和諧之美。

        2、《詩經》“三義”,這首詩歌主要運用什么手法來寫?(直言其事,賦。)

        五、作業(拓展遷移)。

        1、同學們還接觸過《詩經》里寫愛情的詩句嗎?

        (“關 關 雎 鳩,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瓊瑤把《蒹葭》改編成一首曲子,鄧麗君把它唱紅了,聽過嗎?請你欣賞一下。(出示歌詞)請同學們也把這首《靜女》改編成現代歌詞,也就是寫成一首現代詩歌,注意要體現出詩歌體裁的特點,體現出意境之美和音韻之美。會譜曲的同學最好能同時譜上曲子。

      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估計、測量、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明確毫米產生的實際意義,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毫米與厘米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3、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和傾聽能力,并在學習活動中滲透一定地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

        教學重點:明確毫米產生的實際意義,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學具準備:一人一張光盤,一把直尺。同桌一份活動物品(2枚一分硬幣,一枚一元硬幣,2張識字卡片,一塊磁鐵,一顆象棋子),一張記錄表。

        教學預設:

        一、引入

        1、估計老師有多高?說說怎么想的?

        2、米和厘米是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請大家用手勢比劃一下,1米有多長?1厘米有多長?我們在測量哪些物體的時候一般用厘米作單位?

        3、測量書本的寬度,是多少厘米?

        4、看來書本的寬度不是一個整厘米數,要想比較準確地知道數學書的寬度,就要用到一個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毫米。(板書課題,齊讀。)

        ( 從估計老師的身高入手,引導孩子們回憶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有趣而自然。并通過孩子們自己測量發現書本的寬度不是一個整厘米數,體驗到需要一個比它更小的長度單位,由此明確了學習毫米的必要性,簡單而深刻。)

        二、展開

        (一)認識毫米

        1、1毫米有多長呢?請大家觀察自己的尺子,找一找哪到哪是1毫米長呢?

        2、電腦演示放大的直尺,認識1毫米的長度。

        3、1厘米中有幾個1毫米呢?請大家拿起鉛筆用筆尖點著數一數。(板書:1厘米=10毫米)2厘米呢?5厘米呢?10厘米呢?

        4、畫出1毫米的長度。對1毫米長的線段你有什么感受?

        不用尺子畫1毫米,同桌檢驗,并馬上修正。

        5、我們生活中有沒有長度、寬度或者厚度大約是1毫米的物品?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原有的知識起點,讓孩子們先嘗試著自己在尺上找一找1毫米,然后引導孩子自己發現厘米和毫米的關系,通過找一找,點一點,數一數,畫一畫,說一說一系列活動初步建立毫米的長度觀念。)

        (二)感受1毫米、幾毫米的長度。

        1、測量光盤的厚度,看看夠不夠1毫米?

        請大家像老師這樣用拇指和食指輕輕地夾住光盤,慢慢地把光盤抽出來,兩個手指之間的這條小縫的高度大約就是1毫米。看著這條小縫,看著這個1毫米,你有什么感受想說的嗎?

        (設計意圖:在初步建立毫米概念的基礎上,讓每個孩子們通過光盤用手來感受1毫米的厚度是直觀而有效的。通過比一比,看一看,說一說,進一步強化了1毫米的概念。)

        2、如果老師要大家比劃出2毫米的.厚度,你們打算怎么做?4毫米呢?

        (設計意圖:學生經過討論,得出把2張光盤疊加就是2毫米的結論,初步感受了單位累加的數學思想,同時也讓孩子們對幾毫米的長度有了初步的體驗。)

        3、小小估測員:

        a、請大家估計一下,你們覺得那樣物品的厚度最接近1毫米?你怎么知道的?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概念后,給予學生充分比較的材料,讓他們從中找出厚度最接近1毫米的物體。學生經過討論后發現可以借助光盤的厚度進行比較,使他們感受到估計時需要先建立一個估的標準,同時感受比較、用已知來探求未知的重要數學方法和思想。)

        b、借助光盤我們認為1分硬幣的厚度最接近1毫米,那么其它物品的厚度分別是幾毫米呢?你們也能估計一下嗎?(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設計方案 篇5

        摘要:太陽能電動飛機是一種環保、節能、高效的新型航空器,前景廣闊。太陽能電動飛機技術難度極大,但相關技術的帶動效應很大,能夠有力推動航空技術發展。本文進行一種小型太陽能無人機的初步方案設計研究,內容包括布局設計、氣動力設計和分析(翼型和機翼)、重量估算等。聯翼布局能夠與小型太陽能無人機很好匹配,但氣動力和結構分析復雜,方法上還有待完善。

        關鍵詞:太陽能無人機;電動飛機;方案設計;聯翼布局

        前言

        太陽能電動飛機(簡稱太陽能飛機)采用太陽能—電能作為推進能源,具有很多優點,包括:高效節能、環境友好,可以實現零排放;噪聲和振動水平極低;理論上可實現無限航時飛行。太陽能電動飛機的氣動力設計要求比常規動力飛機苛刻,要達到極低能耗和極高效率,CD很低,而CL3/2/CD很高。同時,電動飛機巡航速度較低,特征尺寸(弦長)小,飛行雷諾數低,因此氣動力設計難度大。高空長航時(HALE)飛機飛行環境復雜(密度、溫度、高空風等),大翼展機翼的氣動彈性問題難解決,氣動力設計難度更大。太陽能電動飛機機體結構技術難度極大。設計上要求重量極輕,而超大尺寸/大撓度機體、大展弦比/大面積機翼、電動力系統部件(如太陽電池)集成安裝等都不利于結構設計。需要創新結構和材料技術。總之,太陽能電動飛機技術難度極大。發展太陽能電動飛機技術能夠有力推動航空技術發展,有鑒于此,同時看到太陽能電動無人機的發展潛力,因此開展了小型太陽能電動無人機的初步方案設計研究工作。

        1布局設計

        結合考慮,我們在方案設計中決定采用另一種布局形式——連翼布局。使用兩副機翼前后布置,前翼后掠,后翼前掠,兩翼翼尖處相連接。

        2翼型選擇

        這里選擇專為高空長航時無人機設計的`高升力翼型FX63-137,翼型厚度13.7%。FX63-137的低阻區較大,且很平緩。可用升力系數很高。

        3機翼設計

        (1)前翼:翼展8m。弦長400mm,從翼根到翼尖等弦長。后掠角14°。(2)后翼:與前翼參數相同,翼展8m。弦長400mm,從翼根到翼尖等弦長。后翼前掠角14°。(3)太陽能電池單元布置選用太陽能電池單元尺寸為125*125mm,在前后翼面上方兩排布置,按現有機翼面積可以布置240片。本方案前翼后掠、后翼前掠,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升力線斜率,因此有必要對氣動特性作進一步分析。方案分別對前掠翼、后掠翼進行氣動特性計算,并與等弦長和展弦比的平直翼作對比.計算結果表明,平直翼的升力線斜率最大,為0.0936。后掠翼和前掠翼的升力線斜率稍小,分別為0.0909和0.0911,但差別很小。但在阻力方面,卻是前掠翼阻力較小,平直翼次之,后掠翼較大。從升阻比曲線也可以看到這個趨勢。由于后掠角和前掠角比較小,實際的影響并不大,幾種參數的三條曲線都比較接近。因此,從計算結果來看采用連翼布局的氣動效率與單純的直機翼相比差別不大,在氣動方面不會有明顯影響。另外,由于在前后翼翼尖處有端板連接,可以減小翼尖渦的影響,實際上可以起到增大升力和降低阻力的作用,也就是說,氣動方面還有潛力。

        4全機氣動特性

        全機構型基本等于前后翼相加,但由于前后翼的干擾,因此全機的氣動阻力有所升高,升力降低,全機升阻比下降。計算結果為:全機最小阻力系數:CDmin=0.027;最大升力系數:CLmax=1.6;最大升阻比:Kmax=27;最大功率因子:(CL1.5/CD)max=23;設計升力系數:CLdesign=0.9。

        5重量分析

        結構重量:根據前期的經驗,翼展8米的類似結構的無人機全機結構重量為4~5kg,因此,本方案取結構重量等于5kg。太陽能電池重量:目前能買到的太陽能電池單元重約10g(裸板,面積125×125mm),加上封裝和連線,約為18g。本機安裝240片電池單元,總重4.4kg。動力系統重量:初步選用DUALSKY公司的XM5050EA-10無刷外轉子電機,單個重281g,加上螺旋槳、連接件、電線和電調,單個重量約為350g。本方案配置4臺電動機,總重1.4kg。二次電池:本方案的二次電池僅作應急用,重量2kg,可以提供500Wh的能量。其他:包括飛行控制、機載設備、航電系統等,總重600g。綜上,總重為13.4kg。重心位置:全機重量基本均勻分布,前后翼的中心位于幾何中心位置。通過機內設備調節使重心位于距離前翼跟弦前緣1.0m的位置(全機焦點位于1.04m處),具備并不過分的靜穩定性.

        6方案總結

        總體參數前翼:翼展8m;跟弦弦長400mm;跟梢比1;后掠角14°;上反角2°;面積3.2m2。后翼:翼展8m;跟弦弦長400mm;跟梢比1;前掠角14°;上反角0°面積3.2m2。全機長度2.4m全機高度0.5m重量13.4kg重心位置距離前翼跟弦前緣1.0m全機焦點距離前翼跟弦前緣1.04m巡航速度10m/s飛行高度3000m

      設計方案 篇6

        摘要:以西安某基坑工程為例,根據該工程的地質條件,闡述了具體的基坑支護方案,并總結了支護選型的創新點,指出該工程支護施工既節約了工程造價,又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為黃土地區基坑支護設計積累了經驗。

        關鍵詞:基坑,支護方案,圍護結構,錨索

        1工程概況

        隨著國家基礎建設的加快,城市用地空間的緊張,目前深基坑工程越來越多,特別是超高層的建設帶來的超深基坑也越來越多,僅西安目前規劃或在建的超高層就超過30棟,本工程作為西北地區少數已建設完成的超高層(高度約270m),目前基坑已回填,其深基坑支護設計為后續眾多深基坑工程提供借鑒。項目分為超高層、裙房及地下車庫,超高層地上58層,裙房地上3層,地下室均為-3層。超高層、裙房、地下車庫(地下室)采用整體開挖方式。±0.00相應絕對標高為412.40m,超高層基坑底標高-19.30m、裙房及地下車庫基坑底標高為-7.5m,-17.3m。基坑南北長167.65m,東西寬96.0m。

        2場地巖土工程條件

        2.1場地位置、地形與地貌本工程場地地形較平坦,地面標高介于412.08m~412.83m之間。地貌單元屬黃土塬前的一級洪積臺地。2.2地層結構及巖性描述根據鉆孔揭露,現將基坑開挖及降水影響深度范圍內地層描述如下:①層人工填土:該層由雜填土①1和素填土①2組成。該層一般厚度0.60m~3.80m,層底標高408.50m~411.90m。②層黃土狀土(粉質粘土):黃褐色,可塑,中密,稍濕。層厚3.20m~8.20m,層底標高403.05m~406.44m。③層黃土狀土(粉質粘土):褐黃~灰褐色,可塑,中密,稍濕~濕。不具濕陷性。層厚3.50m~7.80m,層底標高398.13m~400.57m。④層黃土狀土(粉質粘土):褐~紅褐色,可塑,中密,稍濕~飽和。層厚2.70m~5.40m,層底標高393.71m~396.63m。⑤層黃土狀土(粉質粘土):褐黃~黃褐色,可塑,中密,飽和。層厚7.70m~12.60m,層底標高383.03m~386.27m。2.3地下水本場地地下水分為上層滯水與潛水,上層滯水穩定水位埋深為9.20m~10.40m,潛水穩定水位埋深為16.05m~17.40m,地下水位年平均變幅約為1.5m。

        3設計計算參數

        計算選用的各土層物理力學指標見表1。

        4基坑圍護結構選型

        根據建設單位提供資料及現場踏勘情況知:場地南側、西側緊鄰市政道路,基坑底口距道路圍墻5.0m~6.0m;場地北側為后期用地,現有2層臨建,距基坑底口線約8m;場地東側緊靠正在施工的建筑物,基坑底口距建筑物地下室外墻約4.5m,東側建筑物基礎埋深12.0m,由于東側建筑物擬在20xx年投入運營,屆時超高層與東側建筑物間消防環道必須保證暢通、安全使用。鑒于此,初步選用以下支護方案,具體如下。4.1基坑南、西側支護方案場地南側、西側緊鄰市政道路,基坑底口距道路圍墻5.0m~6.0m。基坑南側、西側采用下部錨拉樁,上部土釘墻的支護方案。由于上層滯水埋深9.20m~10.40m,且根據東側建筑物基坑施工情況知,上層滯水排泄不暢,在坡面產生滯水外泄,對土釘墻穩定性會產生不利影響,為避免上層滯水的影響,上部土釘墻底標高放在上層滯水水位線以上約2.0m,且道路荷載影響范圍在基坑-7m以下,綜合考慮即土釘墻支護高度7.0m,下部10.3m,采用對滯水敏感性及變形控制較小的錨拉樁體系支護。基坑南側、西側支護方案如下上部7.0m土釘墻放坡坡比1∶0.3,布置四層土釘,間排距1.5m,第一、三、四排土釘長度均為6.0m,第二排土釘長度為9.0m,土釘墻面層網筋為?6.,網筋鋪設完成后噴射C20細石混凝土厚80mm。下部采用樁徑800mm護坡樁+3層預應力錨索,護坡樁及錨索水平間距1.5m;護坡樁長21.5m(23.5m),樁頂設置500mm×800mm冠梁,護坡樁主筋16Φ25,螺旋筋?,加勁筋,冠梁主筋12Φ18,箍筋層錨索均長25m,采用3束15.2鋼絞線,如圖1,圖2所示。4.2基坑北側支護方案基坑北端頭有寬7.2m條帶挖深7.5m,緊鄰挖深7.5m條帶部位基坑挖深17.3m,為了保證基礎施工作業面及盡量避免施工相互干擾,且保證基坑出土正常,將外坡道設置于此,此部分選用上部0m~7.5m深基坑采用土釘墻支護,并將挖深7.5m條帶延伸至基坑西邊線,下部9.8m~17.3m采用錨拉樁支護,錨拉樁與土釘墻坡腳間留出7.2m寬平臺。基坑北側支護方案如下:上部0m~7.5m深基坑采用土釘墻支護,土釘墻放坡坡比1∶0.3,最深處布置四層土釘,水平間距1.5m,豎向間距1.6m,由上至下,第一、四層土釘長度均為6.0m,第二、三層土釘長度為9.0m,土釘墻面層網筋為?6,網筋鋪設完成后噴射C20細石混凝土厚80mm。下部采用樁徑800mm護坡樁+2層~4層預應力錨索,護坡樁及錨索水平間距1.5m;護坡樁長19.5m~29.5m,樁頂設置500mm×800mm冠梁,護坡樁主筋根據錨拉樁高度不同分為14Φ25,16Φ25,20Φ25,螺旋筋?,加勁筋,冠梁主筋12Φ18,箍筋?;錨索采用3束15.2鋼絞線,長度依據錨拉樁高度不同而不同。如圖3,圖4所示給出護坡樁樁頂伸到地面斷面圖。4.3基坑東側支護方案場地東側緊靠正在施工的'東側建筑物,基坑底口距東側建筑物地下室外墻約4.5m,東側建筑物基礎埋深12.0m,由于東側建筑物擬在20xx年投入運營,屆時超高層與東側建筑物間消防環道必須保證暢通、安全使用。超高層與東側建筑物間消防環道恢復時,初步考慮采用框架柱體系或箱式回填處理,若采用箱式回填,由于回填土體荷載較大,對支護結構壓力較大,不利于投資控制。本次支護結構設計時假定消防環道恢復時采用框架柱體系,框架柱體系荷載暫按采用樁徑800mm護坡樁+1層預應力錨索,護坡樁及錨索水平間距1.5m;護坡樁長11.5m,樁頂設置500mm×800mm冠梁,護坡樁主筋14Φ25,螺旋筋?,加勁筋,冠梁主筋12Φ18,箍筋?;錨索長25m,采用3束15.2鋼絞線,如圖5,圖6所示。

        5本項目支護選型分析及創新點

        根據地勘報告,場地的土質在西安地區偏好,有較好的自立性,基坑上部采用土釘墻支護形式,對節約成本加快進度是有利的。上層滯水埋深-9.20m~-10.40m,且根據東側建筑物基坑施工情況得知,上層滯水排泄不暢,在坡面產生滯水外泄,對土釘墻穩定性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上部土釘墻底標高放在上層滯水水位線以上約2.0m,即土釘墻支護高度7.0m左右是合適的。在與東側建筑物相鄰一側對這個部位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解決思路,可以減載,還可爭取利用空間。如果不利用該空間,可以考慮采用板樁錨拉體系,錨桿直接生根在東側建筑物的樓板和墻交接部位,利用此方向剛度大的特點,為支護結構提供可靠的錨拉力。

        6項目意義

        1)本項目為西北當時在建高度最高超高層項目,且目前已建成,項目為西安市重點工程,參觀、考察人員到場比較頻繁,本工程采取優化設計給建設方減少支護施工造價超過50%,對西北黃土地區超深基坑支護起到借鑒作用。2)本項目開啟了我院深基坑支護業務承攬的新局面,項目配合及工程成果深受合作方好評,為順利承接其余類似項目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設計方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發現磁鐵都有不同的兩端,磁鐵間存在相吸、相斥的有趣現象。

        2、能用較恰當、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3、學習實驗記錄的'方法。

        活動準備

        1、長條形磁鐵、環形磁鐵各17塊,柱形、園形、 蹄形磁鐵各一塊,、紙盒16個、紙板一個,小汽車與幼兒人數相等;

        2、集體記錄表一張,幼兒記錄表16張,記號筆17只,√ ×標記各一。

        活動過程

        一、魔術表演,激發興趣。

        二、嘗試操作,發現并提出問題。

        三、大膽猜想,學習記錄方法。

        四、探索記錄,驗證猜想。

        五、再次操作,進一步感受有趣的磁力現象。

        六、游戲:奇妙的小車。

      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的鞏固珍惜時間的意義,指導學生進一步學會抓緊時間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引入課題

        師:我們都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條諺語,課前,老師布置大家回去進行了抓緊時間的實踐,實踐后,同學們有經驗,也有新問題,今天這節晨會課,就請大家進行交流,圍繞的題目是:學會抓緊時間(板書)

        (二) 諺語格言交流

        師:上次我布置大家搜集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和格言,現在大家把搜集的內容來交流一下。

        生:交流珍惜時間方面的諺語、格言。

        (三) 問題交流

        師:大家都知道珍惜時間的重要性,但要抓緊時間并不容易,你們平時碰到過這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嗎?

        學生發言。

        甲:下午出黑板報,不知不覺四點多了,還沒出好。

        乙:做值日生做作鬧鬧,不一會兒天就黑了。

        丙:回家作業不多,卻到晚上還沒做完。

        師:剛才幾個同學都為時間白白溜走而可惜。那么,時間究竟溜到哪兒去了呢?

        師生共同尋找原因。

        (四) 經驗交流

        師:大家已經找到了時間白白溜走的原因,那么,怎樣才能抓緊呢?我知道班上不少同學有好經驗,現在請他們來交流一下。

        生一:我們出黑板報前,先把資料、報頭、圖畫都找好,排好版面,左邊一半先抄寫,右邊一半先畫圖,再交換。出黑板報時專心致志,結果只用一小時就出好了。

        師:這個經驗告訴我們:事先準備做得好,計劃安排要周到。(板書并齊讀)

        生二:我們做值日生前先明確分工,工作是集中注意力不嬉鬧,比比誰掃得又快又干凈,這樣教室很快就掃完了。

        師:這個經驗告訴我們:集中注意力最重要。(板書并齊讀)

        生三:有一次放學,同學對我說,今天功課不多,先去逛商店,玩電子游戲機。我說先做完功課再玩,一路上沒停留就回了家,抓緊時間復習、做功課,做完功課再去找同學玩,我覺得玩得特別痛快。

        師:這個經驗告訴我們:要抓緊時間,就要不受影響和干擾(板書并齊讀)。剛才三個同學的交流,正好解答了前面三個同學提出的問題。但是各人情況不同,有的工作忙,有的活動多,有的住得遠,這就需要利用零星邊角時間,那該怎么做呢?下面再請幾位同學交流。

        學生交流:

        (1)路遠要乘車回家的,利用等車時間背書。

        (2)生日那天客人多,抓緊客人來前把作業做完。

        (3)活動多,回家晚,利用睡前洗腳時間聽英語錄音……

        師:這些經驗告訴我們:“邊角”時間巧利用,學習工作效率高。(板書并齊讀)

        (五) 小結

        師:我們把交流的經驗歸納成板書,而板書連起來又是一首兒歌,現在大家齊讀兩遍,把它記住,讓它成為督促我們抓緊時間的好伙伴!

      設計方案 篇9

        【設計思路】

        數字,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是因為它的渺小、不起眼,往往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為了引導幼兒發現數字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體驗數字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幼兒認識和探索數字的興趣,學會用數學知識、經驗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開展了這次活動《數字的妙用》。

        【活動目標】

        1、發現周圍世界中處處有數字,體驗發現的.樂趣。

        2、知道數字與自己生活有密切關系。

        3、嘗試用符號或繪畫的形式進行記錄。

        【活動準備】

        尋找、收集、生活中的各種有數字的物品,布置在活動室里。0—9的數字卡。幼兒繪畫紙每人一張,彩筆每人一致。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 教師以兒歌形式導入,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像鉛筆細高挑,2像小鴨水上漂,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飄,5像秤鉤來稱菜,6像哨子吹口哨,7像鐮刀割青草,8像麻花擰一遭,9像勺子來盛飯,0像雞蛋做蛋糕。

        教師出示數字卡,教幼兒認讀0—9的數字,加深幼兒的印象。

        二、請幼兒到事先布置好的物品中尋找數字,并思考數字在物品上表示的意思,體驗發現的快樂。

        幼兒在物品中尋找數字,并互相交流物品上數字的意思,教師巡回靈活指導。

        請幼兒說說你發現了哪些物品上面有數字?(如:溫度計、日歷、鐘表、彈簧秤、尺子、書、電話、遙控器……) 物品上面的數字表示什么意思?(有的表示溫度、有的表示幾月幾日、有的表示時間、有的表示重量、有的表示長度、有的表示頁碼……) 除了這些物品外,你還發現哪些地方有數字?(如:車牌、廣告牌、十字路口、救護車、運動服、銀行門口、……)

        三、教師演示多媒體課件,讓幼兒了解數字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用途、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樣。

        車牌上的數字:就是車牌號,就像人的身份證。便于交警叔叔對車子進行管理。

        電話上的數字:就是撥打電話號碼用的。當我們需要與別人取得聯系時,就可以根據他的號碼按下電話上的數字鍵,電話就打通了,非常方便、快捷。

        鐘表上的數字:就是告訴我們幾點,根據時間去干自己的事情。 教師小結:數字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除了可以表示數量,還可以表示號碼、次序、日期、時間、價格等等。有了數字,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就會很有序、方便、準確。

        四、請幼兒說說生活中哪些數字對我們小朋友來說很重要,我們必須記住它。

        如:父母的電話號碼,一些經常用到的特殊號碼110、120、119等。

        五、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記錄生活中的數字,進一步感知數字與自己生活有密切關系。

        幼兒進行記錄,教師巡回指導。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設計方案11-03

      設計方案11-08

      經典設計方案12-01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3-09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 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02-08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教學設計方案02-28

      實用的設計方案10-08

      教學設計方案11-14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有码一区91 | 中文在线欧美日韩视频 | 在线精品亚洲观看不卡欧 |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原创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人澡 | 尤物麻豆A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