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設計方案[精品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設計方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設計方案 篇1
一、教學內容
認識和了解指紋,指紋的特點.種類及功能,
二、教學目標
1.讓幼兒通過自主發現了解指紋的種類和用途,知道每個人的指紋是不相同的。
2.簡單了解指紋的特點作用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指紋的種類及特點和作用
難點:解說詞匯“指紋”,介紹指紋形狀,指紋的形成過程解說
四、教學方法
1.講授法.演示法.引導發現法.總結總結歸納法
五、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實訓教學
六、教學內容及過程
(1) 導入新課: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
老師:小朋友手上都有一個秘密,找找看是什么秘密?讓幼兒
觀察自己的小手
(2) 學習新課:
1.引導幼兒認識指紋
1*了解指紋小朋友伸出你的小手,(教師指著手指肚)這里叫手指肚
2*仔細看看你的手指肚的皮膚上有什么?(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有細紋)這些細紋我們叫它指紋
2.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指紋
1*你個旁邊的.小朋友比較一下,你兩個的指紋一樣嗎?
2*請小朋友用手指蘸印泥將指紋印在紙上
3*請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自己手上的指紋和紙上印的指紋說一說指紋是什么樣的,像什么?
3.討論指紋的形狀
指紋的形狀有:箭形 水波形 漩渦狀
幼兒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世界上的人沒有一個完全相同的指紋,每個人的指紋一生都不會變,因此可以用指紋辨別人
4.發現觸摸過的地方能留下指紋
1*教師演示蘸有紅色印泥的手指觸摸玻璃杯,請幼兒說出有什么發現?
教師:當我們的手指和物體接觸時將會留下指紋
2教師演示不蘸印泥去觸摸這些東西,請幼兒說出有什么發現
(會不會留下指紋呢?)
教師:我們用眼睛看不到,也會留下指紋,會留下許多汗孔,從汗腺分泌出的汗通過汗孔到達手,手指上的汗碰到物體時就會留下指紋
(3)歸納總結:教師:你們可別小看指紋,它的用途可大了!指紋由皮膚上許多小顆粒排列組成,這些小顆粒感覺非常敏銳,只要用手觸摸物體,就會立即把感覺到冷、熱.軟.硬等各種“情報”通報給大腦司令部,然后大腦根據這些“情報”,發號施令,指揮動作。指紋還具有增強皮膚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緊緊地握住東西,不易滑掉,我們平時畫圖.寫字.拿工具.做手工.所以能夠那么得心用手,運用自如,這里面就有指紋的功勞
(3) 布置作業:手指印畫
我們一起用我們可愛的指紋做一副手指印畫吧!(讓幼兒用手指沾上印泥印出各種圖案)
設計方案 篇2
方案設計是設計中的重要階段,它是一個極富有創造性的設計階段,同時也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看看下面的方案設計的定義,了解一下。
方案設計的定義
它涉及到設計者的知識水平、經驗、靈感和想象力等。方案設計包括設計要求分析、系統功能分析、原理方案設計幾個過程。該階段主要是從分析需求出發,確定實現產品功能和性能所需要的總體對象(技術系統),決定技術系統,實現產品的功能與性能到技術系統的映像,并對技術系統進行初步的評價和優化。設計人員根據設計任務書的要求,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經驗,選擇合理的技術系統,構思滿足設計要求的原理解答方案。
設計方案
確定設計方案,首先要清楚設計的目的和所要達到的效果。
由此引出了另一個話題:我們在做一個方案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問題是什么。
做設計(包括規劃景觀),打造“某國風情園林”這樣的設計思路是會首先被槍斃的。因為我們認為這樣的打造是沒有意義的。首先,我們的設計人員都沒有到過“某國”;再者,如上文所說的,這樣的風情園林并不是單靠一個樓盤項目的園林環境就能夠支撐的。
當我們接到一個新項目的時候,首先我們會去現場考察——看地。經過對地塊特性的研究,這時候我們就開始考慮方案設計的第一個問題:如何針對地塊的特性,揚長避短,做出適合于此地塊的規劃和景觀設計。
無論是建筑規劃還是景觀設計,在研究完場地特性后,方案設計的方向無非就兩個選擇:
一、如果場地是一塊沒有任何特點的平地,那設計師就要依據項目,創立設計的主題;
二、如果場地本身就有一定特點,例如是山地、或者是有一定高差、或者有天然山景水景等等特點的,遇到這樣的場地,那設計師要做的無疑就是尊重場地的特點,將其場地優勢加以利用改造,做出有地塊特色的設計方案。再者,場地本身有一定的特點,但這些場地優點不足以做方案設計的支撐點的話,那我們就需要把創意和地塊特征結合起來。這樣的場地其實也屬于上文說的第二種場地。而這類的設計思路也是用得比較多的。
具體例子
在深圳建筑策劃部參與過的項目里,有很多都能體現出這幾個設計法則的。場地沒有特點,需要創立設計主題 —— 天籟村
天籟村是部門第一個從市場調研到產品設計全程跟蹤、而且無論是規劃還是景觀上都有著充實內涵的項目。
項目與華僑城僅一路之隔,地塊特征為一塊東西方向長,南北方向短的矩形平整地塊。場地自身沒有任何特點。所以我們開始考慮該如何給項目創立一個設計主題。起初我們并沒去想項目的具體概念,只想做一個有主題的社區。華僑城片區本來就給人美麗、寧靜、浪漫的感覺。但項目地塊畢竟與真正的.華僑城一路之隔,而且地塊門前就有一條會過貨柜車的大路。噪音的影響是一個很明顯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要規避地塊的劣勢,我們首先想到了與噪音所對立的音樂,這樣,我們就創立了設計的主題了。而且緊扣這個設計主題,我們還為項目編寫了一個動人的故事以豐富項目的說服力。
天籟村,一個以音樂為主題的設計理念,絕對不是包裝的炒作,而是讓建筑的內涵像音樂一樣,賦有韻律感。其實,建筑本身就是凝固的音樂,兩者之間有著很多的聯系。 在建筑排布上,我們以波浪型的建筑組合,表現音樂的韻律感,設計的退臺THOWNHOUSE我們叫它琴臺洋房,因為它有點像鋼琴鍵盤,又都是從屋頂花園進戶的。還有一種創新戶型,可以送面積,買一層送一層,將傳統的復式倒過來做,我們叫它疊式住宅,這都是受音樂中旋律不斷反復的啟發。
設計方案 篇3
間接雷擊感應浪涌:由于附近電氣設備的打開和關閉動作,在交流電源線路上可能會發生過壓瞬態浪涌。附近發生的雷擊也會在交流電源線路產生瞬態浪涌,尤其是在室外環境中,因為雷擊造成的感應浪涌沖擊增加了戶外LED照明設備受損的幾率。
我們建議等效浪涌抗擾度應在5kA到10kA之間。燈具在差模和共模條件下均容易受損:
● 差模:燈具的相線和零線端子或相線和相線端子之間的高電壓/電流瞬態可能會損壞電源裝置或LED模塊板中的元件。
● 共模:燈具的相線和地線或零線和地線之間的高電壓/電流瞬態可能會穿透電源裝置或LED模塊板中的安全絕緣,包括LED散熱器絕緣。
LED防感應浪涌的技術
保護戶外LED照明免于感應浪涌沖擊損害的方式是阻斷高電壓/電流瞬態干擾進入照明燈具。因此可以在戶外LED照明應用中采用一種浪涌保護器(SPD)來抑制浪涌能量并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照明設備的浪涌沖擊。
對于SPD,有多種過電壓保護元件可用,包括金屬氧化物壓敏電阻(MOV)、氣體放電管(GDT)和瞬態電壓抑制(TVS)二極管。這些元件被放置于通常具有高阻抗的交流電源線之間,在檢測到高電壓時會變為低阻抗。在低阻抗狀態下,這些元件可以將浪涌能量轉移回到交流電源線,在浪涌事件后又回到高阻抗狀態。在現有的技術中,MOV因其較高的浪涌能量處理能力和對瞬態電壓的快速響應成為首選,中恒ZH10D-LED是戶外LED照明應用中浪涌保護器件的最為適用的技術。
在一個室外燈具中并入一條浪涌抑制電路能消除浪涌能量造成的破壞,從而提高照明設備的可靠性,最大程度地減少維護并提高使用壽命。一個能將過高的浪涌抑制到較低電壓水平的浪涌保護組件是保護LED燈具設施的最佳方式。
熱防護型MOV保護SPD的安全
金屬氧化物壓敏電阻(MOV)技術是抑制電源中瞬態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技術。在許多其他的應用中,這種技術同樣有效,比如通常被放置于LED驅動器前面的中恒ZH10D-LED浪涌保護器(SPD)模塊。
在經歷一次大浪涌或多次小浪涌之后,MOV的性能會逐漸退化。這種退化導致金屬氧化物壓敏電阻泄漏電流增加,進而使得MOV的溫度升高,即使是在120VAC/240VAC工作電壓的正常條件下。MOV相鄰的一個熱敏斷路器可以在金屬氧化物壓敏電阻持續退化至壽命終止狀態時用以檢測其溫度的增加,這時,熱敏斷路器會打開電路,將性能退化的壓敏電阻從電路中去除,以防止災難性故障。
MOV的設計旨在微秒時間內鉗制快速過電壓瞬態。然而,除了短時瞬態,在中恒ZH10D-LEDSPD模塊中的MOV還會受到因零線缺失或安裝時的不正確接線造成的臨時過電壓情況的影響。這些情況會對MOV造成散熱失控狀況;反過來,這又將導致過熱、冒煙、甚至起火。SPD的安全標準UL 1449和IEC 61643-11,定義了為確保SPD安全而必須對器件進行測試的特定異常條件。在可靠的設計中,在浪涌保護器內部加入了熱敏斷路器,以保護MOV不會出現散熱失控。
設計方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中西方國家的文化的差別,知道圣誕節是西方的重要節日,培養幼兒學英語的興趣。
2.給幼兒講述圣誕節的來歷,通過老師的表演讓幼兒體驗圣誕節歡樂的'氣氛。
3.能夠和同伴共同分享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裝扮圣誕樹、布置活動場地(窗戶周圍掛上雪花和“Merry Christmas!”的字樣、圣誕花環、圣誕襪、圣誕鈴鐺、金銀星星等小飾物)。
2.學會歌曲《鈴兒響叮當》
3.請一名老師扮演圣誕老人,給孩子發禮物,唱圣誕歌。
4.制作視頻各國圣誕節習俗
法國中部的色日爾斯地方,每年圣誕節前后幾天必降大雪,白雪皚皚,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眼里,白色圣誕是一種吉祥。在法國,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圣誕標志,因為相傳耶穌是誕生在馬槽旁的。人們大唱頌贊耶穌的圣誕歌之后,必須開懷暢飲,香檳和白蘭地是法國傳統的圣誕美酒。
芬蘭在12月圣誕節前后,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羅蘭,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望去一片紫紅色,紫色圣誕使人心曠神怡。
英國和德國英國人和德國人一樣,圣誕節喝啤酒,吃烤鵝,他們更喜歡利用圣誕節假日外出旅游。
美國美國人過圣誕節著重家庭布置,安置圣誕樹,在襪子中塞滿禮物,吃以火雞為主的圣誕大菜,舉行家庭舞會。
瑞士瑞士人在圣誕節前4個星期,就將4支巨型的蠟燭點燃,放在由樹枝裝飾成的一個環里,每周點1支,當點燃第4支后,圣誕節就到了。
丹麥丹麥人對不合意的圣誕禮物,可去商店兌換價格相似的其他商品。
活動流程:
1.圣誕老人出場
圣誕老人敲門
教師:小朋友們聽,敲門的聲音!會是誰呢?我們一起來問問好嗎?Who is it ?
圣誕老人: I am Santa Claus!
教師:哦!是圣誕老人來了!我們一起讓圣誕老人進來好嗎?
Please come in !
圣誕老人:I’m coming ! Merry Christmas!,children!
幼兒:Merry Christmas,Santa Claus!
2.主持人:今天圣誕老爺爺要跟我們一起慶祝圣誕節。主持人宣布圣誕慶祝活動開始。(放禮花)
圣誕老人:小朋友們!快看我這鼓鼓的口袋里都是送給你們的禮物,想不想要啊?如果你們跟我一起唱起來跳起來我就送給你們,哈哈,讓我們跳起來吧!
3.《鈴兒響叮當》的音樂響起,圣誕老人和老師、幼兒一起唱歌跳舞。
4.播放視頻:主持人講解西方各個國家慶祝圣誕的方式。
5.圣誕老人給孩子們發禮物。
設計方案 篇5
一、確定主題依據
人們保護動物的意識正逐步提高,但還是有少數人存在不良行為與錯誤的觀念,對不少動物的生存存在威脅,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現如今保護動物被看成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一種手段,所以人與動物應該和諧相處,這也與當今社會主旨---和諧所倡導的,依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的倡導,對中小學生宣傳保護野生動物,建設生態文明的意識變得非常重要,不僅要做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還要做到人與大自然的和諧。使學生們樹立從小樹立敬畏一切生命的意識。
學生分析:
針對小學五年級學生,活潑愛動,喜歡合群的特點,如何才能使這些11-12歲的孩子們樂于接受這次活動的主旨,恰到好處地開展活動,寓教育與活動之中,這是本次活動關鍵點。對于小學生來說,長篇大論的說教形式不是一個讓此年齡段學生接受教育的好方式,為此,我用體驗替代說教,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親身感受,從而接受教育主題。
二、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能夠區分兩棲動物與爬行動物,了解它們生存現狀以及保護措施
(2)情感目標:感受動物的可愛,激發學生喜歡動物的情感,愿意和動物交朋友。
(3)行為目標:能善待動物,自覺保護動物,不捕捉,不傷害它們,增強環境和生態保護意識。
三、活動內容
主題:關愛動物 從我做起
1、開場白動員
2、動物科普講座。
3、引導學生接觸動物
4. 教師通過實例引導
5.學生講述身邊關于保護動物的故事
6.呼喚共生,讓學生說出想法
四、準備工作
1、確定主題,撰寫活動方案
2、做好物質準備工作,上網搜集相關資料,制作多媒體視頻、PPT演示文稿、制作圖片展板。
3、動員學生圍繞主題分頭進行調查、搜集有關資料。
4、落實場地,調試音響、電腦及投影儀等設備,布置會場。
5、制定活動安全預案。
五、活動過程
一.開場白
1.主持人宣布大會開始:
綠色的地球,藍色的海洋,可愛的動物。因為我們擁有同一個地球,因為我們擁有共同的環境。一個地球就是一個家庭。一同生存,共濟命運。
《關愛動物從我做起》主題活動現在開始。
2、介紹來賓
3、活動開始:
二.科普講座。
主持詞:同學們或許你每周必看《動物世界》,或許你經常光顧動物園,喜歡親近動物的你,是否想過去和你喜歡的動物來一個親密接觸。大家都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在維護生態平衡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的是一些很神秘的動物,它們就是兩棲爬行動物
下面就由我來為同學們介紹一些動物的知識并且了解這些動物的家園正發生著什么改變。
動物園專家進行動物科普講座
三.親密接觸
主持詞:剛才,我們在兩棲爬行動物的世界里走了一圈,盡情地欣賞了它們優美的外形,充分地感受了這些生命的美麗,規劃方案《主題教育活動方案》。
同學們, 今天我還請來了一些神秘的小客人,你猜猜都有誰?
學生與動物接觸。
1)分組討論幾種蜥蜴和龜的食性(肉食性?草食性?)并由學生當場驗證
2)體驗蛇的身體是冷是熱。
3)觀察閉殼龜是是怎樣保護自己的,讓學生通過親眼所見說說為什么這種龜叫做閉殼龜。
4)通過觀察一種無毒蛇(實體)與一種毒蛇(圖片)的區別,讓學生了解自然界一種神奇的現象(擬態:是指一種生物在形態、行為等特征上模擬另一種生物,從而使一方或雙方受益的生態適應現象。是動物在自然界長期演化中形成的特殊行為。)
5)觀察一種永遠不變態發育的神奇蝌蚪——墨西哥鈍口螈,讓學生了解兩棲動物的特例。
四.師生討論
同學們,動物和我們人類一樣都是大自然的成員。因為有了他們,才有我們這個精彩的世界,我們不愿意看到因為我們人類的行為而缺少了哪一種動物朋友。我們希望能永遠和我們的動物朋友和諧相處,快樂地生活。朋友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因此人類對動物也需要關心、愛護和幫助。
l 結合同學們之前接觸到的神奇動物去深入主題.
1) 如此美麗的生靈被過度捕殺,被制成皮包,皮草。
2) 人類居住面積不斷擴大,剛才接觸到的那些美麗動物失去了家園。
l 結合身邊的案例去深入主題.
1)懷著欣賞的心情選擇喜愛的一種小動物交朋友,把你的動物朋友介紹給大家。
2)平時的生活中,你見過或聽說過傷害動物的'事情嗎?
3)很多以前常見的動物現在見不到了,這是什么原因?
l 讓學生們出謀劃策.讓他們不再是局外人.
5.呼喚共生
主持詞:
美麗的地球是世界萬物的共同家園,小動物們雖小,也是地球上的一分子,我們要愛護它們,它們讓大自然充滿生趣,它們為優化生態環境作出了貢獻,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只有人類與動物和睦相處,才能保持生態平衡,我們的地球才會充滿生命力。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讓我們和動物做好朋友,關心動物,保護動物,一起在地球—我們這個共同的家園里快樂的生活吧!伸出你們的雙手,“從我做起”一起關愛動物!
學生在自己親手繪制的橫幅上簽字,爭當保護動物的小小志愿者,走向社會宣傳保護動物,愛護家園。
活動反饋,讓學生談談參加此次活動的感悟。
主持詞:
同學們,我們這次活動就告一段落了,相信我們這次活動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感悟,下面同學們暢所欲言,說說參加完這次活動有什么想法。
活動結束
結束語: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很多與我們共存于這個星球的朋友,了解到了他們面臨的生存問題,并親手為這些朋友們做了很多事情。其實,我們在平時也能夠為這些朋友們做很多事情,同學們,請你們說出自己的想法,我們一起寫一份保護動物的倡議書。
這都是在保護這些動物們的生存空間。同學們回去后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再想出更多更好得辦法來保護動物的家,讓人類和動物永遠成為好朋友。在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得到了北京動物園的大力支持,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
“關愛動物 從我做起”活動到此結束。
六、安全預案(見頁末附表)
七、檢查效果(效果測評方法)
1.科普類知識性內容接受程度:
在活動結束后,為了測評學生們對活動中所了解的動物科普知識的接受度,我采取了讓孩子們為動物制作名片的方法來測評學生的接受度,要求學生簡單寫出某一種動物的生活習性,分類以及它們所面臨的生存問題。以次來測評學生們對此次活動中的科普性內容的接受度。
2.主題思想的接受程度:
為了測評學生們對主題思想即“關愛動物 從我做起”這一理念的理解程度,我設計了活動效果測評表,表里給孩子們提出了一些問題,如:你能夠為動物做些什么?怎樣才能關愛動物?等等。通過孩子們真實的反饋,得到學生對主題思想接受程度的測評。
附表:安全預案
1. 事先檢查活動場所安全。
1) 防火安全
2) 用電安全
3) 緊急疏散口的位置落實
2. 與動物員專家共同探討,對動物的安全性進行詳細的調研。
1) 了解動物習性并記錄。
2) 向動物園專家學習接觸動物的方法并記錄。
3) 向動物園專家了解引導他人與動物互動的注意要點并記錄。
3. 明確職責,落實到位
1) 指定衛生老師,帶齊藥品。做到如有意外能夠及時處理。
2) 指定活動場所出入引導人員,負責學生出入場的紀律及發生意外時的疏散工作。
4.動物的安全保護措施
由于此次活動的動物是向北京動物園暫借,對于動物也要有詳細的保護措施。
1) 由于所借動物為兩棲爬行動物,對溫度要求較高,事先準備加溫箱以安置動物。
2) 指定動物運輸人員,保證動物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
3) 設置動物安置場地。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經典設計方案12-01
(精選)設計方案08-06
(精選)設計方案09-04
設計方案11-04
設計方案[精選]11-04
設計方案(經典)08-14
設計方案[經典]10-28
【經典】設計方案07-22
(經典)設計方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