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初中數學教育課程方案設計

      時間:2023-11-28 08:10:39 設計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中數學教育課程方案設計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復雜的一種。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數學教育課程方案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中數學教育課程方案設計

      初中數學教育課程方案設計1

        教學目標

        1.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2.能根據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3.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

        利用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演示課件:成反比例的量)

        1.下表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為什么?

        購買練習的本數(本)

        1

        2

        4

        6

        9

        總價(元)

        0.80

        1.60

        3.20

        4.80

        7.20

        2.回憶: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二、新授教學

        (一)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習了常見數量關系中成正比例關系的量的特征。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常見的數量關系中的另外一種特征成反比例的量。

        教師板書:成反比例的量

        (二)教學例4(演示課件:成反比例的量)

        1.出示例4,提出觀察思考要求:

        從表中你發現了什么?這個表同復習的表相比,有什么不同?

        (1)表中的兩種量是每小時加工的數量和所需的加工時間。

        教師板書:每小時加工數和加工時間

        (2)每小時加工的數量擴大,所需的加工時間反而縮小;每小時加工的數量縮小,所需的加工時間反而擴大。

        教師追問:這是兩種相關聯的量嗎?為什么?

        (3)每兩個相對應的數的乘積都是600.

        2.這個600實際上就是什么?每小時加工數、加工時間和零件總數,怎樣用式子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

        教師板書:零件總數

        每小時加工數加工時間=零件總數

        3.小結

        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知道,每小時加工數和加工時間是兩種相關聯的量,每小時加工數變化,加工時間也隨著變化,每小時加工數乘以加工時間等于零件總數,這里的零件總數是一定的。

        (三)教學例5(演示課件:成反比例的量)

        1.出示例5,根據題意,學生口述填表。

        2.教師提問:

        (1)表中有哪兩種量?是相關聯的量嗎?

        教師板書:每本張數和裝訂本數

        (2)裝訂的本數是怎樣隨著每本的張數變化的?

        (3)表中的兩種量有什么變化規律?

        (四)比較例4和例5,概括反比例的意義。

        1.請你比較例4和例5,它們有什么相同點?

        (1)都有兩種相關聯的量。

        (2)都是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

        (3)都是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

        2.教師小結

        像這樣的兩種量,我們就把它們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

        3.如果用字母 和 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 表示它們的積一定,反比例關系可以用一個什么樣的式子表示?

        教師板書:= (一定)

        (五)教學例6(演示課件:成反比例的量)

        1.出示例6,教師提問:

        (1)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是不是相關聯的量?

        (2)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有什么關系?它們的積是什么?這個積一定嗎?

        (3)播種總公頃數一定,每天播種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成反比例嗎?為什么?

        2.思考:播種的總公頃數一定,已經播種的公頃數和剩下的公頃數是不是成反比例?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樣的兩種量是成反比例的量,也學會了怎樣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在判斷時,同學們要按照反比例的意義,認真分析,做出正確的判斷。

        四、課堂練習

        (一)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個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說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2.小明從家到學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時間。

        3.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數學題,已做的題和沒有做的題。

        5.小明拿一些錢買鉛筆,單價和購買的數量。

        (二)你能舉一個反比例的例子嗎?

        五、課后作業

        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說明理由。

        1.煤的總量一定,每天的燒煤量和能夠燒的天數。

        2.種子的`總量一定,每公頃的播種量和播種的公頃數。

        3.李叔叔從家到工廠,騎自行車的速度和所需的時間。

        4.華容做12道數學題,做完的題和沒有做的題。

        5.生產電視機的總臺數一定,每天生產的臺數和所用的天數。

        6.長方形的面積一定,它的長和寬。

        7.小林拿一些錢買練習本,單價和購買的數量。

        六、板書設計

        成反比例的量

        例4.每小時加工數加工時間=零件總數(一定)

        例5.每本頁數裝訂本數=紙的總頁數(一定)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

        = (一定)

        例6.因為: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天數=播種的總公頃數(一定)

        所以: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成反比例。

      初中數學教育課程方案設計2

        教學目標

        學生通過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高有矮;知道;通過操作學會比較物體高矮方法;知道物體的高矮是相對的。

        通過猜想、驗證、下結論等環節,讓學生經歷探究的全過程,初步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在探究的過程中,進一步學習比較的方法。

        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身邊物體的比較,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重點難點

        在比較過程中,差別不明顯的,要利用數量進行刻畫,在比較。

        教學方法

        互動式教學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一、情境引入

        播放《柯南》片段,你喜歡柯南嗎?柯南抓壞人可厲害呢,為什么呢?因為他觀察事物非常仔細,細小的差別也能看出。今天我們就學習他這種細致入微的觀察精神,看誰觀察最仔細!

        活動二:觀察主題圖

        出示主題圖

        觀察圖,和同桌互相說一說圖上有幾個人,他們在干什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你怎么知道是在路上?你怎么知道是盲人?

        把圖上的三個人進行比較,你發現了什么?

        他們三個人中,誰高,誰矮?(比較后板書:高矮)

        圖上的兩個小朋友,又是誰高誰矮呢?

        活動三:游戲

        指名兩個身高相差不多的'學生,讓學生猜一猜誰高誰矮。有什么方法知道誰猜到了?

        學生可能說出以下幾種方法:

        ①請兩位同學到前面比一比。(故意讓一個學生踮著腳尖比)引導學生發現不公平。從而讓學生明白,事物的比較要在同一起點上

        ②用尺子量一量。

        ③分別請兩位同學到墻邊站直,在墻上劃一劃。

        通過驗證誰猜對了?

        開講激趣:利用學生熟悉的動畫人物--柯南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既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又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

        聯系生活實際,在引導學生比較了圖中人物的高矮之后,讓學生自己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比較?讓學生明白比較是從生活中得來的。學會比較的方法后,又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進行比較。

        活動四:如何比一組學生的高矮?

        選一組學生上來比高矮,由高到矮排成一列,然后說出誰,誰最矮。

        選中間的某一位學生,讓學生說一說這位學生比誰高,又比誰矮。

        活動五:做一做

        第16頁的第1~4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活動六:練一練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在學生獨立解題的基礎上,組織他們進行交流。

        活動七:總結全課

        活動八:下課

        每個小組從矮到高排成一列,每人用“高”或“矮”說一句話(如我在小組中,我比某某高,我比某某矮),再離開教室。

        讓同組的同學互相比較高矮,培養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留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人人參與,激勵人人成功。

      初中數學教育課程方案設計3

        教學目標:

        1.經歷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本方法;

        2.根據具體情境,會正確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過程中,進一步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熟練運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

        運用已有知識與經驗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學教法:

        學生已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針對這一情況,教學本課時,我采用“鞏固舊知、導入新課——情境創設、激發興趣——自主發現、方法探究——趣味游戲、強化練習”的教學方法,在師生交流互動中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我看下哈,咱們同學今天的精神氣十足啊,怎么丁老師給你們上課很高興啊?生興奮答道:是!聽你們這么說,我的心里比吃了蜂蜜還要甜!我聽說人在心情好的時候記憶力是最好的,我們要不要借這個高興勁發揮下我們的聰明呢?

        2.背誦九九乘法口訣

        集體背誦乘法口訣,看誰背的好!完后我會說:我發現同學們背誦的都非常棒,只有個別同學還不是很熟練,下去一定要熟背乘法口訣,倒背如流。為什么一定要背熟呢?因為它不僅可以幫我們解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還能幫我們解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3.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今天我們就繼續接著學習“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復習計算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求商的?

        24÷6= 想:( )六二十四

        二、引導發現,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37頁主題圖。

        談話:快要過六一兒童節了,我們大家預想一下怎么裝扮教室,在裝扮的過程當中也會有許多的數學問題。現在仔細觀察“快樂的節日”這幅圖,看看你能發現了什么?說一說圖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收集數學信息。)

        交流反饋

        第一組做了一些紅旗,要掛在教室里。

        第二組做了49顆星,分給7個小組。

        第三組帶來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

        談話: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讓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可做適當提示或引導。)

        (1)第二組做了49顆星,分給7個小組,平均每組有幾顆?

        (2)第三組帶來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可以擺幾行?

        2.出示例1。

        課件出示小旗,先出示一行,讓學生看清每行有7面小旗,知道一行是一個7,接著一行一行的出示,共出示8行,也就是8個7,問共有多少面小旗?也就是求8個 7是多少?這個可以用乘法解決7×8=56(面)。然后同桌討論:看圖編應用題,引導學生說出 “有56面小旗,掛成8行,平均每行掛幾面?”

        (1)談話:求“平均每行掛幾面?”用什么方法計算?你是怎樣想的?

        教師展示課件例1圖。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并列出算式。

        師: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像這種求平均分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計算,列式是56÷8。

        (3)引導學生得出算式的商。問:你是怎么計算的?并板書(想7×8=56,口訣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4)學生獨立解決:要是掛7行呢?你能夠解決嗎?學生說出自己的計算結果,并把求商的過程根大家說一說,師板書。

        56÷7=8 口訣:七八五十六。

        (5)剛才我們計算56÷7和56÷8時都是用的哪句口訣?(七八五十六)

        發現:除數是幾,就想關于幾的乘法口訣。

        3.小結:算除法想乘法,除數是幾就想關于幾的`乘法口訣,一句口訣可以計算兩道除法算式。

        三、趣味練習,鞏固新知

        裝扮教室的問題我們已經解決了,那么下面這些練習題對我們來說就應該不是問題了。這部分設計了4個練習題

        1.小小接力賽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1題。

        2.填方框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2題。

        引導學生認真讀題感受方程思想。填空并說說思路,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師均要給予肯定和鼓勵。

        3.吹泡泡游戲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3題。

        4.分一分

        課件出示課本第40頁練習八第2題。

        (三道題都是幫助學生鞏固用口訣求商的方法,同時第一個練習還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形成了一句口訣可以計算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的認知結構。最后一題是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進一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從而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四、總結歸納,交流體會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本節課大家的表現很不錯,在解決裝扮教室的時候學會了知識,走出教室又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了。希望大家在以后多觀察,多思考,其實許多的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

        板書設計:

        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56÷8=7(面) 56÷7=8(面)

        口訣:七八五十六 口訣:七八五十六

        答:平均每行掛7面。 答:平均每行掛8面。

      初中數學教育課程方案設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稅的含義.

        2.理解算理,使學生學會計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3.初步掌握去銀行存錢的本領.

        教學重點

        1.儲蓄知識相關概念的建立.

        2.一年以上定期存款利息的計算.

        教學難點

        “年利率”概念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過年開心嗎?過年時最開心的事是什么?你們是如何處理壓歲錢的呢?

        教師:壓歲錢除了一部分消費外,剩下的存入銀行,這樣做利國利民.

        二、新授教學

        (一)建立相關儲蓄知識概念.

        1.建立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稅的概念.

        (1)教師提問:哪位同學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有關儲蓄的知識.

        (2)教師板書:

        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

        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出示一年期存單.

        (1)仔細觀察,從這張存單上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2)我想知道到期后銀行應付我多少利息?應如何計算?

        3.出示二年期存單.

        (1)這張存單和第一張有什么不同之處?

        (2)你有什么疑問?(利率為什么不一樣?)

        教師總結:存期越長,國家就可以利用它進行更長期的投資,從而獲得更高的利益,所以利息就高.

        4.出示國家最新公布的定期存款年利率表.

        (1)你發現表頭寫的是什么?

        怎么理解什么是年利率呢?

        你能結合表里的數據給同學們解釋一下嗎?

        (2)小組匯報.

        (3)那什么是年利率呢?

        (二)相關計算

        張華把400元錢存入銀行,存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是2.88%.到期時張華可得稅后利息多少元?本金和稅后利息一共是多少元?

        1.幫助張華填寫存單.

        2.到期后,取錢時能都拿到嗎?為什么?

        教師介紹:自1999年11月1日起,為了平衡收入,幫助低收入者和下崗職工,國家開始征收利息稅,利率為20%.(進行稅收教育)

        3.算一算應繳多少稅?

        4.實際,到期后可以取回多少錢?

        (三)總結

        請你說一說如何計算“利息”?

        三、課堂練習

        1.小華今年1月1日把積攢的零用錢500元存入銀行,定期一年.準備到期后把利息

        捐贈給“希望工程”,支援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如果年利率按10.98%計算,到明年1月1日小華可以捐贈給“希望工程”多少元錢?

        2.趙華前年10月1日把800元存入銀行,定期2年.如果年利率按11.7%計算,到今年10月1日取出時,他可以取出本金和稅后利息共多少元錢?下列列式正確的是:

        (1)800×11.7%

        (2)800×11.7%×2

        (3)800×(1+11.7%)

        (4)800+800×11.7%×2×(1-20%)

        3.王老師兩年前把800元錢存入銀行,到期后共取出987.2元.問兩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多少?

        四、鞏固提高

        (一)填寫一張存款單.

        1.預測你今年將得到多少壓歲錢?你將如何處理?

        2.以小組為單位,填寫一張存單,并算一算到期后能取回多少錢?

        (二)都存1000元,甲先存一年定期,到期后連本帶息又存了一年定期;乙直接存了二年定期.到期后,甲、乙兩人各說自己取回的本息多.你認為誰取回的本息多?為什么?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布置作業

        1.小華20__年1月1日把積攢的200元錢存入銀行,存整存整取一年.準備到期后把稅后利息捐贈給“希望工程”,支援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如果年利率按2.25%計算,到期時小華可以捐贈給“希望工程”多少元錢?

        2.六年級一班20__年1月1日在銀行存了活期儲蓄280元,如果年利率是0.99%,存滿半年時,本金和稅后利息一共多少元?

        3.王洪買了1500元的國家建設債券,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2.89%到期時他可以獲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七、板書設計

        百分數的應用

        本金 利息 利息稅 利國利民

        利率: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探究活動

        購物方案

        活動目的

        1.使學生理解生活中打折等常見的優惠措施,并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方案與策略.

        2.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滲透事物是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使學生能夠辯證、發展、全面地對待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價格表

        A套餐原價:16.90元 現價:10.00元

        B套餐原價:15.40元 現價:10.00元

        C套餐原價:15.00元 現價:10.00元

        D套餐原價:15.00元 現價:10.00元

        E套餐原價:18.00元 現價:10.00元

        F套餐原價:14.40元 現價:10.00元

        學生討論:如果你買,你選哪一套?

        2.教師出示價格表

        A套餐原價:16.90元 現價:12.00元

        B套餐原價:15.40元 現價:10.78元

        C套餐原價:15.00元 現價:12.00元

        D套餐原價:15.00元 現價:12.00元

        E套餐原價:18.00元 現價:13.50元

        F套餐原價:14.40元 現價:12.24元

        學生討論:現在買哪一套最合算呢?

        3.教師出示價格表

        每套18.00元,冰淇淋7.00元.

        第一周:每套16.20元;買一個冰淇淋回贈2元券.

        第二周:降價20%;買一個冰淇淋回贈2元券.

        第三周:買5套以上打七折;買一個冰淇淋回贈2元券.

        學生討論:

        (1)你準備在哪一周買

        (2)你打算怎么買?

        (3)你設計方案的優點是什么?

      初中數學教育課程方案設計5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第1課時

        【教學實錄】

        教師:上課!

        學生:起立,老師您好!

        教師:小朋友們好,請坐!

        教師:今天這節課呀,李老師邀請了一位小客人,大家想認識一下嗎?

        學生:想。

        教師:那給點掌聲,咱們歡迎歡迎。(學生鼓掌,教師出示課件)

        (課件動畫中出現一位機器人)

        機器人:小朋友,你們好,我是機器人。今天特意來和小朋友們交朋友的。你們有信心奪第一嗎?

        學生:有。

        教師:看來同學們今天是信心十足啊。都想得第一。現在,機器人就想考驗大家了。首先,請大家把桌面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學生開始擺東西,一會后,教師播放音樂示意學生坐端正)

        (音樂停)

        教師:第一、第三和第六小組的同學動作最快。(教師表揚該三組的學生)

        教師:同學們都分得很好,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呀?

        (學生舉手回答)

        教師:來,你來說一說,你怎么分的?

        學生:他們都是一樣的'。

        教師:他們形狀都是一樣的,對嗎?誰再來說說?你來。

        學生:我這個是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

        教師:正方體,她課前預習了,真棒啊,她都知道這個是正方體了。誰再來說一說?來,你來說一說。

        學生:我是按圖形分類。

        教師:哦,按照形狀相同的分,這些,圓圓的物體,對嗎?(教師拿著圓柱形的教具),好,請大家再把它輕輕地放進去。

        教師:其實,這些形狀相同的物體,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想知道嗎?

        學生:想。

        教師:大家拿出數學書出來,翻到32頁,看一看,叫什么名字。

        學生: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板書)

        教師:大家表現得真好,來,給自己鼓鼓掌。

        (學生鼓掌)

        教師:大家都能說出它的名字來了。但是我還是想考考你們,我舉起一個物體,請你們告訴我,它屬于哪一類,好嗎?

        學生:好。

        教師:(舉起一個長方體)這是?

        學生:長方體。

        教師:真棒。(舉起圓柱)這個。

        學生:圓柱

        教師:(舉起球)這個?

        學生:球。

        教師:(教師舉起正方體)這個。

        學生:正方體。

        教師:恩,剛剛是我舉起來,現在,我說一個物體,你們舉起來,好嗎?

        學生:好。

        教師:請大家舉一個長方體。

        (學生動起來,找出長方體,并舉起來)(教師巡堂指導)

        教師:好,放下,再來,請大家舉一個圓柱。

        (學生動起來,找出圓柱,并舉起來)(教師巡堂指導)

        教師:好,請大家舉正方體

        (學生動起來,找出圓柱,并舉起來)(教師巡堂指導)

        教師:好,放下。1、2、3(教師做出坐端正的動作,示意要學生坐端正)

        學生:坐端正。

        教師:好了,剛才我們已經舉一舉了,待會在小組里面,請小組長出題目,我們再來舉一舉,好不好啊?

        學生:好。

        教師:小組活動。

        (小組活動熱鬧地開展起來,學習氣氛濃厚,教師巡堂)

        (教師播放音樂,示意學生安靜并坐端正)

        教師:我剛才看了一下,每個小組的同學都積極地參與了活動,非常棒。同學們,我們現在能說出它們的名字了,老師這里有它們的大頭貼,誰能對號入座,把它們貼上去呢?(教師舉起手,示意學生舉手回答)

        (學生舉手)

        教師:好,來,這位女同學。

        (學生上黑板貼)

        教師: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同學貼得對不對。(學生貼了正方體的圖片)請回。再請一個,誰來?

        (學生舉手)

        教師:好,你來。(學生貼長方體的圖片)

        教師:還有很多照片呢,誰再來?來,你來。

        (學生貼圓柱的圖片)

        教師:還有一張照片,請那位男同學來。

        (學生貼球的圖片)

        教師:它們都貼對了嗎?

        學生:貼對了。

        教師:貼對了。好,剛剛我們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教師用手指著立體圖形的圖片,由學生說出它們的名字)。你們想跟它們交朋友嗎?

        學生:想。

        教師:好,請你們選擇一個做你們的好朋友,然后摸一摸,看一看,看看它們是張什么樣,摸上去是什么感覺。好,開始。

        (學生活動起來,教師巡堂指導)

      【初中數學教育課程方案設計】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課程教學如何做到優質教育論文03-30

      數學教學方案設計11-22

      小學數學方案設計01-22

      教育活動方案設計12-20

      小學教育方案設計08-22

      初中數學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02-01

      數學教學方案設計(15篇)11-22

      數學教學方案設計15篇11-22

      小學數學方案設計15篇01-22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一区 亚洲第一页A∨在线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乱码在线看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天天更新 |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视频 | 最新看片国产精品 | 在线视频中文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