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說課稿

      時間:2021-06-17 13:31:3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說課稿模板

        各位老師大家好!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說課稿模板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蘇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分析教材

        本課是蘇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公倍數和公因數》中的內容。在四年級(下冊)教材里,學生已經建立了倍數和因數的概念,會找10以內自然數的倍數,100以內自然數的因數。本單元繼續教學倍數和因數的知識,要理解公倍數、最小公倍數和公因數、最大公因數的意義,學會找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為以后進行通分、約分和分數四則計算作準備。

        《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結合教材的特點,我力求達到下面的教學目標:

        1、經歷找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過程,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探索找公因數的方法,會正確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2、結合具體實例,滲透集合思想,培養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讓學生養成不重復、不遺漏、不重復的思考習慣。

        3、培養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的發現,善于發現規律,利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目標,我確定本課教學重點是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教學難點是會求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設計理念

        在教學中我發揮“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作用, 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自己探索。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合作交流中學、學后合作交流并根據學生原有的認識基礎和認知規律,并結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理念, 力求突出以下三點:

        1、將教學內容活動化,讓學生在做中學。

        2、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交往互動中學。

        3、充分利用原有的認知經驗,在遷移中學。

        教學過程

        依據教材特點及小學生認知規律和發展水平,整個教學過程安排了四個環節:

        一、 活動探究,認識公因數

        分為五個步驟:

        1、動手操作:在教學公因數的概念時,讓學生經歷操作思考的過程,認識公因數。首先讓學生用事先準備好的小長方形紙片,分別用邊長6厘米和邊長4厘米的正方形紙片鋪滿一個長18厘米、寬12浪漫的的長方形操作活動。通過學生的操作,引導學生觀察正方形的邊長與長方形的長、寬之間的關系,讓學生看看正方形每條邊各鋪了幾次?怎樣用算式表示?,來說明為什么?

        2、想象延伸:接下來讓學生思考還有那些邊長是整厘米數的正方形也能鋪滿大長方形。學生思考后,回答邊長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也能鋪滿大長方形。引導學生說出只要邊長“既是”18的因數“又是”12的因數,就能鋪滿大長方形。從而引出公倍數的概念,再強調因為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所以兩個數的公因數的個數也是有限的(最小是1),讓學生在自主參與、發現、歸納的基礎上認識并建立公因數的概念的過程。

        3、歸納總結:只要正方形的邊長既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這樣的正方形就能鋪滿大長方形。1、2、3、6既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它們就是12和18的公因數。

        4、根據 學生的總結我及時板書課題,讓學生的形象思維轉變成抽象思維。

        5、反例教學:讓學生說明4是12和18的公因數嗎?為什么?

        學生通過上面的一正一反教學總結出:公因數要同時是兩個數的因數。

        為了及時鞏固,完成練一練:先讓學生在圖上畫一畫,找出公因數和最大因數,填寫在書上。

        (設計目的:通過具體的操作和交流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公因數,使知識不在枯燥無。讓學生到感受成功的喜悅。)

        二、自主探索,求最大公因數:

        學生在已經掌握公因數概念的基礎上,讓學生學習怎樣找兩個數的公因數,學以致用。教學例4時,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小組交流。通過具體的運用,鞏固公因數的概念。讓學生說說怎樣找12和18的公因數,學生可能說三種方法,一是先找12的因數,從12的因數中找18的因數;二是先找18的因數,再從中找出12 的因數,三是分別找出12和18的因數,再找出相同的因數。通過比較三種方法,讓學生感受哪種方法比較簡捷。在此基礎上,揭示最大公因數的含義,并介紹用集合圈的形式來表示12和18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明確集合圖中省略號的作用。

        (設計目的: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弄清怎樣用集合圖來表示兩個數的公因數。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概念,感受數學方法的嚴謹性。)

        三、 綜合實踐、學以致用

        為了體現數學來源與生活,用與生活的理念我設計三個層次的練習:

        首先設計關于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概念判斷題,進一步讓學生對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認識。做到知識和技能融為一體。

        接著讓學生完成練習五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然后分別完成2、3題。小組交流。

        (練習的設計是從認識到理解,再到拓展應用,逐層加深,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教學由課內到課外延伸,增加運用實踐機會。)

        四、全課小結、過程回顧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說說你掌握的方法。

        學生回憶整堂課所學知識。學生通過這一環節可以將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回顧、按一定的線索梳理新知,形成整體印象,便于知識的理解記憶。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說課稿設計05-21

      數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教學反思06-20

      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教案11-24

      五年級數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說課稿08-31

      數學《找最大公因數》說課稿05-17

      人教版數學《最大公因數》的說課稿08-06

      《最大公因數》的說課稿02-20

      《最大公因數》的說課稿07-19

      《最大公因數》說課稿01-24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高清一线视频在线播放 | 五月天中文字幕综合网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高清αv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观 | 亚洲日韩久久久精品2021 |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 在线看的免费三级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