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認識容量和升說課稿

      時間:2021-07-12 18:13:09 說課稿 我要投稿

      認識容量和升說課稿

        認識容量和升試講教案

      認識容量和升說課稿

        一、創設情境,認識容量

        1、初步感受,揭示課題

        要求學生觀察一些飲料瓶、罐。

        師:你知道這個飲料瓶(罐)原來裝了多少飲料嗎?

        生一:我知道,雪碧瓶子里裝了2.25升。

        生二:有的牛奶盒子一升,有的225毫升。

        生三:有的色拉油罐是4升,有的是8升

        ……

        師:同學們答得都很好,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說說你看到的具體內容。

        生:貼在瓶子上的商標寫的明明確確,容量是多少升或者是多少毫升。

        師:對!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容量和升。

       。ㄏ鄼C揭示課題并板書:認識容量和升。)

        2. 引導觀察比較:出示兩個大小明顯不同的玻璃杯

        師:請同學們觀察兩個杯子,誰能說出哪個杯子里盛的水多?

        學生討論。

        生一:1號杯子里盛的水多。

        生二:1號杯子盛的水多,就是容量大。

        生三:2號杯子的水少,就是容量少。

        師:確實如此,哪一個杯子能盛的水多,我們就說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們就說它的容量小一些。(板書:容量)可以盛水或其他液體的物品我們稱它為容器。

        2. 引導操作比較:出示兩個大小相近的水壺

        師:觀察這兩個水壺,你能看出哪個水壺的容量大一些?

        生:這兩個水壺外表看起來一樣大。

        師:那它們的容量是不是一樣大呢?用什么辦法可以比較出哪個水壺的容量大一些呢?

        生:給兩個水壺都裝滿水,再分別倒入兩個一樣大的大杯子里,看哪個杯子里的水多,就說明哪個水壺的容量大。

        師:如果只有這樣的兩個水壺,不借助于其它工具,可以辨別它們的容量大小嗎?

        生:我是這樣想的,把第一個水壺裝滿水,往第二個水壺里倒,如果沒倒滿,就說明第二個水壺的容量大;如果正好倒滿,那就是兩個水壺的容量一樣大;如果倒滿了后,第一個水壺里的水還有的剩,就是第一個水壺的容量大。

        師:這個方法真好,你說的真好。請你來演示一下。

        學生邊演示邊講解。

        師:同學們,這下你能看出哪個水壺容量大一些,哪個水壺容量小一些嗎?為什么呢?

        生:裝的水多,就說明它容量大,演示比較后我就看明白了。

        師:那同學們在生活中看到過其它的容器嗎?舉例子并來比較一下它們容量的大小。

        生一:我家中的電水壺比熱水瓶的容量大,因為燒一電水壺的水可以裝兩熱水瓶。

        生二:我家的浴缸和洗臉盆的容量大很多,一眼就可以看出來。

        生三:我家吃飯的時候盛飯的是小碗,容量。皇氖谴笸,容量大。

        ……

        師:同學們舉的這些例子都說明容器的容量是有大小的。

        3. 引導操作計量

        讓學生觀察小組里的水壺,指出各組的水壺同樣大小。

        師:你知道這個水壺的的容量是多少嗎?你能用什么辦法來說明這個水壺的容量?

        啟發學生用玻璃杯“量一量”,看看容量是“多少杯”。學生動手測量并交流計量的過程和結果。

        生一:一壺水可以倒滿5個杯子。

        生二:不對,是6杯。

        生三:我們5杯半

        師:同學們說的杯數都不太一樣。而同樣大的水壺,計算它容量的“杯數”為什么會不一樣呢?有什么辦法可以使計量的結果相同呢?

        生一:我們各組杯子不是一樣大,所以杯數有多有少。

        生二:我們應該準備相同大小的杯子,這樣量出來的杯數就一樣多了。

        師:容量的大小可以進行計量。為了準確計量容量的大小,要用統一的'容量單位。(板書:容量單位)

        二、 感受容量單位“升”

        1. 師:你見到的容量單位有哪些?

        生齊:升和毫升。

        師:升和毫升都是常見的容量單位,本節課我們先來認識升。(板書:升)

        師:說說你看到的瓶、罐是盛放什么的,容量各是多少升?(出示掛圖)

        生一:第一個裝的醬油,容量是一升。最大的罐子里裝的純凈水,容量是19升。

        生二:色拉油和果汁的瓶子容量分別是4升和3升。

        師:計量水、油、飲料等液體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單位。升可以用符號“L”表示。(板書:升、L)

        學生讀一讀。

        2. 簡介“升”的歷史演變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度量衡,量器分為合、升、斗等,商鞅研制了標準量器銅方升,器壁刻銘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為一升。不過那時單位量值每升可比現在的升要小得多。此后的兩千年一直沒有大的變化。1858年以后,英、法等國侵略中國,“加侖、品脫”等容量單位隨之傳入,我國的度量衡從此趨于混亂。新中國成立后,度量衡逐步規范起來。1959年6月,國務院把公制定為國家的基本制度。升、毫升作為容量單位從而確定下來。

        三、 認識1升

        1. 師:你知道1升有多少嗎?

        小組交流一下。

        師:要想科學地認識升這個單位,我們先來認識這個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來測量液體的容量的工具。請學生觀察量杯。

        學生分組觀察,教師巡視。

        師:誰來說一說你的發現。

        生一:我看到量杯上有數字1。

        師追問:那你知道1表示什么意思嗎?

        生一:知道,表示容量是1升。

        師:你知道得真多。

        生2:我還看到在量筒和量杯上有一些線。

        師:這些線就好像我們直尺上的刻度一樣,它們是測量工具的刻度。標著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2. 請各小組同學量出正方體玻璃容器每條邊(棱)的長度。

        生:長、寬、高都是1分米。

        3. 引導:我們把這個正方體容器裝滿水倒入量杯看看。

        出示1升的量杯,邊說邊演示(注意指導學生看量杯的刻度)。

        指出:實際上,里面長、寬、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體容器容量是1升。

        4. 體驗1升的多少。

        師:1升的水可以裝滿幾杯呢?請同學們用平時飲水的杯子倒一倒,說一說大約這樣的幾杯就有1升?

        生一:我的杯子大,兩杯就有1升了。

        生二:我的要3杯多點呢!

        ……

        師:研究發現,成人一天的飲水量為1升~1.5升。少年兒童一般在1升左右。同學們要分多次飲用水,不要一次大量飲水,不然對身體不利!

        四、 應用拓展

        1. “幸運1升”。

       。1)出示一些常見物品,讓學生判斷哪些物品是用升做單位的。

        生:醋,農夫山泉,可口可樂的瓶子容量大一些,是用升做單位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要求學生分小組先觀察題中的插圖,說清圖意,再進行判斷。說說你還有什么好辦法比較。

        生一:把每個杯子都裝滿水,再分別倒進量杯里量一下,不就清楚了。

        生二:我用量杯把一升的水,分別往三個杯子里倒,那個杯子里的水最不滿,就是誰的容量大。

        師:方法都不錯。讓我們來試一下吧!

        學生在每小組里演示。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要求學生獨立觀察題中的插圖,弄清題意,再作判斷。組織交流時,要求簡要說明理由。

        生一:第一個杯子的容量最大,第二個和第三個杯子的容量同樣大。

        生二:這是因為第一杯水先倒滿第二杯,看到第一個杯子里還剩一些;再把倒滿的第二杯水倒入第三杯,看到第三杯正好倒滿。所以我得出:第一個杯子的容量最大,后兩個杯子的容量相等。

        師:答得真好。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先讓學生說說題中呈現的各是什么容器,再要求估計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并說出你的理由。

        生:砂鍋和電水壺的容量比1升大。我是根據我的經驗得出的,而且我們已經用量筒測量出1升水有多少。

        2. “快樂1升”。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以猜容量多少的游戲進行。

        3. “節約1升”。

        畫一個滴水的水龍頭。提問:一個關不緊的水龍頭,20分鐘就會流失1升水。一小時就浪費多少水?一天呢?

        生計算并回答:20分鐘流失1升水,1小時等于60分鐘,1小時就是流失3升水,一天24小時,就是流失72升水。

        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節約每一滴水。

        五、課下拓展

        師:學習了這一課,我想同學們一定有了不同的收獲,老師希望你們課下留心觀察,看看你們家里有哪些物品是用升做單位的,記錄下來,并記下你從中發現的數學問題,咱們下節課一起交流。

        《認識容量單位和升》課堂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容量單位和升》重在感受和體驗。整個教學過程從觀察入手,立足操作體驗,教師積極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容量單位、升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1、以生活問題為紐帶,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課程標準》中強調數學學習要貼近兒童的現實生活,一切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出發,讓每一個學生在“猜、倒、看、比、量”的實踐中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建立表象,建構新知。

        2、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會數學思考。

        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生只有在親身經歷或體驗一種學習過程時,其聰明才智才能得以發揮。任何學習都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本課,努力為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提供小組合作學習材料,讓學生學會數學地思考,學會主動探究,也學會了與人交流,效果很好。

        3、注意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程標準》認為:數學從生活中來,又要為生活服務。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如“怎樣比較出哪個瓶子的容量大呢?你們都想到了什么方法?”“你還知道哪些用毫升和升做單位的容器?”等等問題都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整個過程張弛有度,收放自如,嚴謹而不失情趣,輕松而不失深刻。

      【認識容量和升說課稿】相關文章:

      認識容量和升說課稿范文09-15

      《容量和升》的說課稿06-11

      《容量和升》的說課稿12-06

      《認識容量和升》教案10-12

      認識容量和升反思08-21

      《容量和升》說課稿范文04-20

      容量和升說課稿范文06-10

      容量和升說課稿范文11-29

      認識容量和升教學設計06-17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日本三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久中文视频播放 | 婷婷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在线看黄a免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