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十幾減9》優秀說課稿(通用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十幾減9》優秀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十幾減9》優秀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第一課時十幾減9。
2、教材簡析:20以內退位減法對進一步學習多位數計算和其他數學知識非常重要,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作為第一課時尤為重要,通過系統學習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為十幾減幾的學習構建基本的學習思路。
3、教學目標:
⑴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構建20以內退位減法的基本思路。
、普_計算十幾減9的題目。
、歉惺20以內退位減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
⑷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體驗探索與創造的快樂。
4、教學重點:探究算法,正確計算。
5、教學難點: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計算方法。
二、說教法:
本節課屬于計算教學。傳統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單一)及技能訓練,比較枯燥。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本節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為學生展現一幅幅帶有活動情節的畫面,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學會計算方法。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算法多樣化,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里要說明的一點是:多種方法中肯定有比較簡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個同學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師只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同時給他們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間,千萬不要強加給學生,應讓他們在逐步的體驗中自然而然的接受,從而選取更優的方法。
三、說學法: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在具體情景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比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4、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數學的應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四、說教學程序
、鍎撛O情境,導入新課。
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選擇話題,通過節日愉快的情景與數學學科的聯系,引出課題。
、嫣骄啃轮,構建方法。
1、解決“賣氣球”問題。
2、解決“套圈游戲”問題。
3、解決“賣風車,猜字謎”問題。
4、小結計算方法,選取自己喜歡的比較簡便的方法。
5、閱讀課本,質疑問難。
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景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通過動手實踐,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在親身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認為好的計算方法,自覺地構建退位減法的基本思路。
、缯n堂練習,鞏固提高。
通過由淺入深,形式各異的練習,鞏固基本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的應用,同時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
、枵n堂小結,激勵評價。
對學生在知識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發展方面的情況作全面的總結;讓學生結合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自評、互評,發揚優點,彌補不足,不斷進步。
《十幾減9》優秀說課稿 2
一、說教材
。ㄒ唬┙滩牡匚慌c作用
《十幾減 9》是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的關鍵內容,處于 20 以內數的認識與加減法知識體系的重要節點。在此之前,學生已掌握 10 以內加減法以及 20 以內進位加法,為學習退位減法打下基礎。它是后續學習十幾減幾等退位減法的基石,在整個小學數學運算教學進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有助于學生構建完整的加減法運算知識架構,提升運算能力和數學思維。
。ǘ┙虒W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明晰十幾減 9 的算理,熟練運用 “破十法”“想加算減法” 等方法準確計算十幾減 9 的算式,提升運算技能。
過程與方法:借由動手操作、小組交流、自主探究等多樣學習活動,培育學生觀察、分析、歸納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思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于學習中感知數學與生活的緊密關聯,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與積極性。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熟練掌握并運用多種方法計算十幾減 9 的算式。
難點:透徹理解十幾減 9 的算理,尤其是 “破十法” 的內在邏輯。
二、說學情
一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對直觀、生動的事物充滿興趣。他們在前期學習中積累了一定數感和運算經驗,但退位減法涉及到 “借一當十” 的'抽象概念,理解起來存在挑戰。教學時需借助實物教具,如小棒、計數器等,將抽象算理直觀呈現,同時創設貼近生活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引導其主動參與學習。
三、說學法
自主探究法:鼓勵學生自主嘗試計算十幾減 9,在探究 “破十法” 時,自行用小棒操作將十幾拆分成 10 和幾,先算 10 減 9,再算剩余部分與 1 的和,培養自主探索精神。
合作交流法:組織小組合作,圍繞不同計算方法展開討論。如在 “想加算減法” 討論中,成員分享如何依據加法算式推導減法結果,拓寬解題思路,提升合作與表達能力。
實踐操作法:通過擺小棒、撥計數器等實踐操作,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直觀感受計算過程,加深對算理的理解,強化知識掌握。
四、說教學程序
復習導入(3 分鐘)
展示 10 以內加減法口算題,如 4 + 3、8 - 5 等,快速提問學生,激活舊知。
呈現 9 加幾的算式,如 9 + 5,讓學生闡述用 “湊十法” 的計算過程,為新課做鋪墊。
情境創設,提出問題(5 分鐘)
播放動畫情境:超市里有 13 個面包,小朋友買走了 9 個。
引導學生觀察,提取信息,提出問題:還剩幾個面包?列出算式 13 - 9,引出課題。
探究算法(15 分鐘)
學生嘗試計算 13 - 9,教師巡視,收集不同算法。
小組交流各自算法,教師引導聚焦 “破十法” 和 “想加算減法”。
“破十法”:教師用小棒演示,將 13 分成 10 和 3,先算 10 - 9 = 1,再算 1 + 3 = 4,學生模仿操作并表述過程。
“想加算減法”:因 9 + 4 = 13,所以 13 - 9 = 4,學生小組內相互說思路。
對比兩種算法,讓學生分享喜好及原因。
鞏固練習(15 分鐘)
基礎口算:出示 11 - 9、14 - 9 等算式,學生搶答鞏固算法。
情境應用:“有 16 朵花,摘了 9 朵,還剩幾朵?” 學生列式解答,提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游戲鞏固:開展 “卡片配對” 游戲,卡片一面是十幾減 9 算式,一面是結果,學生找對應卡片。
課堂小結(5 分鐘)
引導學生回顧十幾減 9 的計算方法,總結計算要點。
表揚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表現與進步。
作業布置(2 分鐘)
完成課本相關練習題。
回家與家長玩計算十幾減 9 的游戲,如家長說算式,學生快速答結果。
《十幾減9》優秀說課稿 3
一、說教材
。ㄒ唬┙滩慕庾x
《十幾減 9》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以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為背景,引出十幾減 9 的計算問題,旨在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探索算法,理解算理。通過這部分內容學習,不僅能提升學生運算能力,還能培養其數學應用意識,為后續數學學習筑牢根基。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生能掌握多種十幾減 9 的計算方法,準確完成計算,理解算理。
能力目標:在學習過程中,鍛煉學生觀察、思考、動手操作以及合作交流能力,培養創新思維。
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
。ㄈ┙虒W重難點
重點:熟練運用合適方法計算十幾減 9,理解計算過程。
難點:深入領會不同算法的算理,靈活選擇算法。
二、說學情
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但注意力易分散。他們對簡單加減法有一定認知,但退位減法的抽象性易使他們產生理解障礙。教學時應充分考慮這些特點,采用直觀、有趣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其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三、說學法
觀察發現法:在教學情境和操作演示中,引導學生觀察數字特點、操作過程,發現計算規律,培養觀察能力與數學敏感度。
操作實踐法:安排學生動手擺小棒、用計數器計算,通過實際操作理解算理,將抽象知識具象化,加深記憶。
討論交流法: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不同算法,交流想法與困惑,在思維碰撞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合作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復習鋪墊(3 分鐘)
進行 10 以內加減法口算競賽,如 2 + 7、9 - 3 等,快速搶答,鞏固舊知。
回顧 9 加幾的進位加法,如 9 + 7,學生說 “湊十” 過程,強化加法基礎。
故事導入,引出問題(5 分鐘)
講述故事:森林里松鼠媽媽采了 15 顆松果,小松鼠吃了 9 顆。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還剩幾顆松果?列出算式 15 - 9,開啟新課學習。
算法探究(15 分鐘)
學生自主嘗試計算 15 - 9,教師觀察記錄不同方法。
小組分享算法,教師引導梳理 “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減法”。
“破十法”:學生用小棒操作,把 15 分成 10 和 5,先算 10 - 9 = 1,再算 1 + 5 = 6,教師強調步驟。
“平十法”:把 9 分成 5 和 4,先算 15 - 5 = 10,再算 10 - 4 = 6,教師演示講解。
“想加算減法”:因為 9 + 6 = 15,所以 15 - 9 = 6,學生互相交流思路。
對比三種算法,分析優缺點,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算法。
鞏固練習(15 分鐘)
口算大比拼:出示十幾減 9 算式,學生快速寫出結果,評比速度與準確性。
解決問題:“停車場有 17 輛車,開走 9 輛,還剩幾輛?” 學生分析解答,強化應用能力。
游戲鞏固:玩 “跳房子” 游戲,房子格子里寫算式和結果,學生計算正確后按順序跳。
課堂總結(5 分鐘)
學生總結本節課學到的計算方法和收獲。
教師補充強調,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
作業布置(2 分鐘)
完成課本練習冊相關題目。
找生活中能用十幾減 9 解決的問題,并記錄下來。
《十幾減9》優秀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ㄒ唬┙滩牡匚慌c價值
《十幾減 9》是冀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的核心內容之一。它銜接了之前學習的加法運算,是對減法運算的深入拓展。通過學習十幾減 9,學生將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本質,掌握退位減法運算技巧,為后續學習更復雜的數學運算奠定堅實基礎,對培養學生數學運算能力和邏輯思維具有重要意義。
。ǘ┙虒W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學生能夠理解并運用多種方法計算十幾減 9,準確得出結果,清晰闡述算理。
過程方法目標:經歷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學習過程,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以及歸納總結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數學的嚴謹與樂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ㄈ┙虒W重難點
重點:掌握并熟練運用至少兩種方法計算十幾減 9,理解計算原理。
難點:理解 “破十法”“想加算減法” 等算法的推理過程,能靈活運用算法。
二、說學情
一年級學生思維活躍,但抽象思維能力較弱。他們在前期學習中對數字有了一定認識,掌握了簡單加減法,但對于退位減法中 “借位” 這一關鍵概念,理解起來存在困難。教學時需結合學生特點,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識。
三、說學法
自主嘗試法:在新授環節,讓學生自主嘗試計算十幾減 9,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嘗試不同方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
合作探究法: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共同探討不同算法的優缺點和適用場景。在探究過程中,學生相互交流、啟發,提升合作能力和思維水平。
歸納總結法:在學習多種算法后,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不同算法的特點和計算步驟,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四、說教學程序
舊知回顧(3 分鐘)
進行 10 以內加減法口算練習,如 3 + 6、7 - 2 等,快速問答,鞏固基礎運算。
復習 9 加幾的進位加法,如 9 + 3,讓學生再次熟悉 “湊十法”,為新課做知識遷移準備。
情境引入,提出問題(5 分鐘)
展示圖片情境:學校組織活動,準備了 14 個氣球,小朋友們放飛了 9 個。
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提出問題:還剩下幾個氣球?列出算式 14 - 9,引出本節課學習內容。
算法探索(15 分鐘)
學生嘗試計算 14 - 9,教師鼓勵多樣化算法。
小組內交流算法,教師選取典型方法全班分享。
“破十法”:教師用計數器演示,將 14 個位上的 4 個珠子去掉,從十位借 1 個珠子當 10,先算 10 - 9 = 1,再算 1 + 4 = 5,學生模仿操作理解。
“想加算減法”:學生因 9 + 5 = 14,所以 14 - 9 = 5,在小組內互相驗證思路。
比較兩種算法,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思維習慣選擇算法。
鞏固提升(15 分鐘)
口算練習:出十幾減 9 算式,限時計算,提升速度與準確性。
生活應用:“媽媽買了 12 個蘋果,吃了 9 個,還剩幾個?” 學生分析解答,強化知識應用。
游戲鞏固:開展 “算式接龍” 游戲,學生依次說出一個十幾減 9 算式的答案,并作為下一個算式的被減數,循環進行。
課堂回顧(5 分鐘)
學生回顧本節課學習的算法和要點,教師補充完善。
表揚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思考和優秀表現。
作業布置(2 分鐘)
完成課本課后練習題。
用十幾減 9 的知識記錄家庭一周內物品的增減情況。
《十幾減9》優秀說課稿 5
一、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剖析
《十幾減 9》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教材編排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以具體情境為依托,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探索十幾減 9 的計算方法。通過這部分內容學習,有助于學生深化對 20 以內數的認識,完善加減法運算知識體系,提升數學素養。
。ǘ┙虒W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理解十幾減 9 的算理,熟練運用多種方法準確計算,能清晰表達計算過程。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ㄈ┙虒W重難點
重點:掌握多種計算十幾減 9 的`方法,能正確、迅速地進行計算。
難點:深入理解各種算法的算理,能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算法。
二、說學情
一年級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認知水平有限,抽象思維尚在發展中。他們對直觀、形象的事物感知敏銳,在之前學習中積累了一定數學基礎,但對于退位減法這種較為復雜的運算,需要借助更多直觀手段和實際操作來輔助理解。
三、說學法
直觀操作法:借助小棒、圓片等直觀教具,讓學生通過擺一擺、分一分等操作活動,直觀感受十幾減 9 的計算過程,理解算理。
討論交流法: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算法和思考過程,在交流中相互學習、相互啟發,拓展思維。
遷移類推法: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加法知識和數的組成知識,遷移類推到十幾減 9 的計算中,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復習導入(3 分鐘)
進行 10 以內加減法口算,如 5 + 4、8 - 6 等,快速提問,激活記憶。
回顧 9 加幾的進位加法,如 9 + 6,學生再次回顧 “湊十” 過程,為新課做知識銜接。
情境創設,引發思考(5 分鐘)
播放動畫:動物園里有 18 只猴子,其中 9 只去玩耍了。
引導學生觀察,提出問題:還剩下幾只猴子?列出算式 18 - 9,引入新課。
算法探究(15 分鐘)
學生嘗試計算 18 - 9,教師巡視指導,收集不同算法。
小組交流算法,教師引導歸納 “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減法”。
“破十法”:學生用圓片操作,把 18 分成 10 和 8,先算 10 - 9 = 1,再算 1 + 8 = 9,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步驟。
“平十法”:把 9 分成 8 和 1,先算 18 - 8 = 10,再算 10 - 1 = 9,教師借助實物演示講解。
“想加算減法”:因為 9 + 9 = 18,所以 18 - 9 = 9,學生在小組內互相驗證思路。
對比三種算法,讓學生說說在不同情況下選擇哪種算法更簡便。
鞏固練習(15 分鐘)
口算練習:出示十幾減 9 算式,學生快速口答,鞏固算法。
解決問題:“書店有 16 本書,賣了 9 本,還剩幾本?” 學生分析問題,列式解答,培養應用能力。
游戲鞏固:玩 “釣魚” 游戲,魚竿上寫算式,魚身上寫結果,學生計算正確后 “釣到魚”。
課堂總結(5 分鐘)
學生總結本節課學習的算法和注意事項,教師點評補充。
鼓勵學生在課后多觀察生活,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十幾減9》優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十幾減9說課稿10-07
小學數學《十幾減9》說課稿07-08
十幾減幾說課稿05-22
數學《十幾減九》說課稿03-17
十幾減幾說課稿通用07-18
《十幾減九》說課稿范文08-24
小學數學十幾減9說課稿(通用10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