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調查的說課稿
三維目標
1.了解總體、個體、樣本及樣本容量等概念,在實際問題情境中感受抽樣的必要性,體會抽樣方式的差異對結論的影響.
2.會選擇合適的調查方式去收集數據,并能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加工.
教學重點
1.能根據具體情境設計適當的抽樣調查方案.
2.了解抽樣調查時樣本的合理選擇.
教學難點
深刻體會抽樣調查的優點和局限性,了解不同的抽樣可能得到不同的結果.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在上一節課的學習中,我們明白了:如果要了解我們班同學對五類電視節目的喜愛情況,可以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全班進行全面調查,然后利用表格整理數據,還可以用條形圖和扇形圖來描述數據.那么,如果要了解某個學校2000名學生對這五類電視節目的喜愛情況,應該怎樣調查呢?
(學生會考慮對全校進行全面調查,但又考慮到人數太多,難度太大)
生:對全校學生逐個進行調查的方式是可行的,但由于學生比較多,全面調查會花費太多的時間、人力和物力.
師:當需要調查的對象數量太多時,我們可以只抽取一部分對象進行調查,然后根據調查數據推斷全體對象的情況,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抽樣調查.
生:是啊,這種方法真不錯,既省時又省力!
推進新課
一、師生互動,認識新知
1.總體:要考察的全體對象稱為總體,如該學校的2000名學生.
2.個體:組成總體的每一個考察對象稱為個體,如該學校的每一名學生.
3.樣本:被抽取的那些個體組成一個樣本.
4.樣本容量:樣本中個體的數目稱為樣本容量.
(學生在實際問題中體會、認識上述概念).
二、學生活動,探討交流
師:既然我們確定了調查方法,那么我們抽取多少名學生進行調查比較合適?被調查的學生又該如何抽取才能更好地反映總體的情況呢?下面請大家自學后展示你的成果,遇到問題,小組交流.
(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自學、交流,由于學生抽樣調查的實際經驗還很缺乏,對于抽樣調查中的一些注意事項也還缺乏了解,教師應做好這方面的巡視指導.)初中數學說課稿
三、成果展示:
1.關于樣本容量:樣本容量要適當,如果抽取的學生人數很少,將無法很好地反映總體情況;反之,則達不到省時省力的目的.因此可以抽取100名學生.
2.關于樣本的抽。簽榱耸箻颖灸茌^好地反映總體情況,還應盡量使每一個個體都有相同的機會被抽到,這樣的抽樣方法是一種簡單隨機抽樣.
3.收集數據后可以建立制作“抽樣調查100名學生最喜愛節目的人數統計表”,然后利用條形統計圖或扇形統計圖來描述.
4.注意事項:抽樣調查作為收集數據的重要手段,除了具有花費少、省時的特點外,還適用于一些不宜使用全面調查的情況,例如關于燈泡壽命、火柴質量等具有破壞性的調查.
四、調查方法比較
師:全面調查可以非常準確地獲得總體的情況,但對象數量太大時往往選擇抽樣調查,如果抽取的樣本得當,也能很好地反映總體的情況.大家考慮,對于同一問題,如果我們選取的樣本不同,結果會怎樣呢?
生:樣本不同,調查的結果也會不同,有時會偏離實際情況.
師:所以,我們應學會根據具體情境選擇適當的調查方法.
應用示例
完成下列任務,你認為可采用什么調查方式?
。1)考察一批炮彈的殺傷半徑;
。2)了解本班同學每周的睡眠時間;
(3)了解全國八年級學生的體重,掌握學生的發育情況;
(4)為了體現公平競爭的體育精神,關愛運動員的身心健康,國際奧委會明令禁止運動員服用違禁藥物.為了了解奧運會上運動員的執行情況,對運動員進行的尿樣調查.初中數學說課稿
解:(1)抽樣調查.因為這種調查具有破壞性.
。2)全面調查.因為總體中的個體數不是很多,這樣更能得到準確數據.
(3)抽樣調查.總體中的個體數量太多,無法一一考察.
。4)全面調查.因為這里要求準確了解每一位運動員的執行情況.
知能訓練
1.為了解全校學生的平均身高,小明調查了座位在自己旁邊的3名同學,把他們身高的平均值作為全校學生平均身高的估計.
。1)小明的調查是抽樣調查嗎?
(2)如果是抽樣調查,指出調查的總體、個體、樣本和樣本容量.
(3)這個調查結果能較好反映總體的情況嗎?如果不能,請說明理由.
解:(1)是抽樣調查.
。2)總體為全校所有的學生:個體為全校的任何一個學生;樣本為小明抽取的三名同學,樣本容量是3.(3)不能,因為所抽取的樣本容量太小,無法正確地反映整體情況.
2.今年我市將有7萬名初中生參加中考,為了解這7萬名學生的數學成績,市教研室進行了一次摸底考試,從中抽取了1500名考生的數學成績進行統計分析,在這個問題中,總體是_______,個體是_______,樣本是_______.
答案:全部7萬名學生其中每一個學生1500名學生.
3.某年級組織學生參加夏令營活動,本次夏令營分為甲、乙、丙三組進行活動,統計圖(1)(2)反映了學生報名參加夏令營的情況,請你根據圖(1)(2)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該年級報名參加乙組的人數為_______;
。2)該年級報名的總人數為_______,并補全條形圖;
。3)根據實際情況,需從甲組抽調部分同學到丙組,使丙組人數是甲組人數的3倍,應從甲組抽調多少名學生到丙組?
分析:由圖(1)知甲組有15人,由圖(2)知甲組占總人數的30%,由此可計算參加本次活動的總人數和參加乙組的人數
答案:(1)10
(2)50報名人數分布直方圖如圖所示.
(3)抽調5名.
課堂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數據的收集,當總體中的個體數目較多時,我們常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它的優點是節省時間、人力、物力,但其調查結果往往不如全面調查得到的結果準確.當遇到的實際問題不同時,我們往往選擇不同的調查方法,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將繼續探索.初中數學說課稿
布置作業
習題10.13、4.
活動與探究
設計一個關于一周內丟棄廢電池個數的調查問卷,用你學過的`抽樣調查方法,對全校同學作抽樣調查,估計全校同學一周內共丟棄的廢電池個數,并根據調查結果估計一個月的情況.
分析:因為全校學生的數量太多,因此可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進行調查,抽取100名左右的學生作為樣本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再根據全校學生的總人數與100的倍數關系估計全校同學的總體情況,對于一個月情況的統計,可近似看作四周進行計算.
備課資料
1.為了了解你所在地區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你認為應該怎樣收集數據?請與同伴進行交流.
分析: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調查的對象,即明白多大年齡的人為老年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我們可以定65歲以上為老年人,其次要注意樣本數據的代表性和廣泛性.
例如:可以利用派出所的戶籍網隨機調查該地區10%的老年人.
2.新聞資料:
20**年全國人口抽樣調查有關知識
國務院決定20**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1%人口抽樣調查.這是繼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后又一次大規模的人口調查,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配合.為了幫助社會各界了解人口抽樣調查工作,介紹人口抽樣調查的有關知識.
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此次人口抽樣調查對正確認識我國人口形勢,把握人口及其社會生活發展規律,加快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制,生育水平多年保持更替水平以下,但是,目前我國人口發展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面臨的形勢還很嚴峻.此次調查對于搞準基本國情,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認識和解決人口問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初中數學說課稿
第二,對搞清分地區常住人口,做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評價監測工作,更好地服務于“兩個率先”的大局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堅持以人為本,正確制訂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以及檢查規劃的執行和完成情況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軌、社會轉型時期,社會發展的許多問題漸漸凸現,教育發展滯后、醫療衛生體系不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就業壓力增加、收入分配差距擴大、公共安全事故頻發.搞好這次調查,將科學地分析人口變化和這些變化對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帶來的影響,研究如何把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各個領域的社會資源統籌好、利用好,促進社會各項事業的和諧發展.
最后,做好這次調查,查清人口流動的數量、結構、流向,對于改革人口管理政策和制度,促進人口的合理流動,統籌城鄉和區域勞動力資源配置,以及對城市化的健康發展和區域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調查的時間、內容和方法
20**年人口抽樣調查的標準時間是20**年11月1日零時:
人口抽樣調查對象是在被抽中的調查小區內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并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人口:
。1)20**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調查小區;
。2)戶口在本戶,20**年10月31日晚末居住在本戶.
20**年人口抽樣調查的內容包括按戶調查的戶的基本情況和住房情況;按人調查的人的基本情況、遷移流動情況、人口素質情況、就業和社會保障情況、婚姻生育情況等.
調查采取抽樣調查方法,即采取科學方法,按照一定的比例,根據國家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對人口變動、住房、就業和社會保障等情況實施調查.
【統計調查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10.1統計調查》教案10-18
統計調查方案總結08-31
做好統計調查工作的方法02-27
農村統計調查的工作匯報01-09
統計調查報告模板11-21
統計調查報告格式11-04
初一數學統計調查教案教程11-26
統計調查網絡建設調研報告范文08-05
節約用水統計調查報告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