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分數的再認識》說課稿
《分數的再認識》一課,是在三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結合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能初步運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教材通過創設具體問題情境,使學生體會同一個分數所對應的“整體”不同,分數所表示的數量也就不同,豐富學生對分數的認識,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教材先安排了“拿鉛筆”活動,使學生體會同樣是“1/2”,鉛筆的數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這是因為原有的鉛筆總數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然后,教材又安排了一個“說一說”的活動,聯系“一本書的1/3”等實際情境展開交流,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分數的認識。“畫一畫”是借助直觀圖形體會一個圖形的1/4都是一個正方形,但這個圖形的形狀有可能不同。這樣的學習活動,既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分數的理解,又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根據教材內容和我班學生實際,我把教學教學目標定為: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分數,發展學生的數感,理解分數的意義。
2.結合具體的情境,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感受分數的相對性。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理解整體“1”,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相同。
教學難點:結合具體情境,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感受分數的相對性。
教具準備:32支鉛筆、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4個完全一樣的基本圖形、長方形紙條一張
教學流程:
怎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分數的相對性呢?本節課我主要通過“拿鉛筆”“猜大小”這兩個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從物體的多少和大小兩個方面進行探索:一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也就是相同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相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相同)。二是整體與部分的具體關系,也就是相同分數所對應的整體表示的具體數量越多(大),分數表示的具體數量就越多(大),相同分數所對應的`整體表示的具體數量越少(小),分數表示的具體數量就越少(小),相同分數所對應的整體一樣多,分數表示的具體數量就一樣多。
在“拿鉛筆”的活動中,我首先為學生準備了四盒鉛筆,分別是8支、8支、6只和10支,與教材不同的是我多準備一盒,其原因是想讓學生體會到得到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并不是偶然的。在活動的開始,我請上四個同學上臺來分別拿出所有鉛筆的1/2,這時學生很自然地就發現“都是拿出所有鉛筆的1/2,為什么有的同學拿出的鉛筆支數相同,有的同學拿出的鉛筆支數不同呢?”從而誘發他們去思考、去想辦法解決問題。再解決問題時,讓學生經歷“猜測----討論----初步得出結論----驗證---總結歸納結論”的一個體驗數學的過程,從中體會“整體”不同造成相同的分數表示的大小多少不同。然后明確指出:相同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以加深學生對分數的進一步認識。接著,讓學生通過兩次觀察比較,讓學生體會到相同分數在不同情況下表示的具體數量不一樣。
在“猜大小”活動中,我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將同一個圓變大和縮小,讓學生猜猜這時它的14有多大,讓學生很直觀地感受到整體的變化對部分的變化的影響。
在鞏固階段,我通過讓學生“說一說”、“擺一擺”、“選一選”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層層深入的引導學生對分數進行充分的再認識。值得一提的是,我把書上的“畫一畫”改為“擺一擺”,其目的是這樣安排既能節約時間,又能彌補學生因為畫的不準確帶來的負面影響。接著,我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吃月餅”一環節,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感知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最后,通過對“小芳捐的錢一定比小明多嗎?”這個問題的討論,深化本節課的知識點。
【三年級《分數的再認識》說課稿】相關文章:
分數的認識說課稿04-13
《分數的認識》說課稿04-15
《認識分數》的說課稿04-15
認識分數的說課稿03-11
《認識分數》說課稿06-29
認識分數的說課稿01-31
認識分數說課稿04-13
《分數的初步認識》的說課稿04-07
分數的再認識說課稿04-15
關于《認識分數》的說課稿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