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電能和能量》說課稿
一、說教材
今天我講的《電能和能量》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六課,本課的教學內容從學生熟悉的家用電器入手,直接引入對電能的認識,在觀察、實驗中探討“能量的相互轉化”。
本課主要安排了兩塊內容:
1、“電能和其他能量”。
2、電能的轉化。
在“電能和其他能量”這一塊內容中,教材安排學生認知電風扇、電視機、電水壺等用電器的工作狀態,使學生了解到電可以進行各種工作,或發光、或發聲、或發熱、或者是進行各種機械運動。認知了電能的概念之后,接著討論其他能量形式。教材通過插圖幫助學生理解,出示了煤產生的熱能可以推動火車、風能可以轉動風車、而聲音卻可以控制開關、激光可以加工零件……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哪里儲存著能量?我們身體運動的能量又是從哪里來的?”這些問題,為“化學能”的引入做好鋪墊。最后,教材用一段文字來概括總結以上討論的內容,揭示能量的重要性。
在“電能的轉化”這個環節中,教材安排有一個調查活動:以自己熟悉的家用電器為對象,通過調查、研討,把認識從可以做什么工作上升到電能變成了什么能量。表中例舉的電燈輸出的能量形式有光和熱兩種。接著,教材明確地指出:所有的用電器都是電能的轉化器,能夠把輸入的電能轉成其他形式的能。再從這個內容延伸開來,通過觀察書中的圖片認識其他形式的的能量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通過“用手搖動手搖發電機、用吸管吹紙片”這兩項實驗活動讓學生思考不同能量之間的轉化。最后,教材用漫畫的形式展示了能量的轉換過程。
因此,我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能量有電、熱、聲、光等多種形式,能量還儲存在食物、燃料中。電能可以轉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也可以轉化。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小實驗和閱讀資料,認識能量的種類和能量轉化。通過觀察圖片、動手實驗分析常見的能量轉化的情況。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實驗中產生研究能量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能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2、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轉化的。
教學難點:分析能量間的轉化
二、說教學方法
本課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有:講解法、舉例驗證法、實驗探究法、小組合作討論法等。
三、說教學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2、電能為我們做什么?
3、學習其它形式的能量;
4、通過觀察圖片、動手實驗,探討能量間的相互轉化;
四、小結。
五、說板書設計:
電能和能量
電能、光能、風能、熱能、化學能、動能……
用電器就是電能的轉化器
相互轉化 動能轉化成機械能,機械能轉化成電能……
【六年級科學《電能和能量》說課稿】相關文章: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說課稿11-04
能量及其形式說課稿11-02
大班科學領域說課稿01-21
青島版科學《金屬》說課稿11-30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小草和大樹》說課稿12-17
狐貍和烏鴉說課稿02-17
獅子和兔子說課稿04-26
幾和幾說課稿11-13
《狐貍和小鳥》說課稿03-25
《余角和補角》說課稿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