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5-28 09:24:15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合集7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合集7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算術型計算器表面各按鍵的功能。

        2、了解算術型計算器工作的基本過程。

        3、掌握算術型計算器的使用方法。

        4、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電子計算器的認識和使用是本冊書新增加的內容。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高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是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和手段層出不窮,因此計算機、計算器這些新時代的高科技產品進入課堂是歷史的必然。計算器的一個基本特點是計算迅速準確,使用計算器,可以把學生從煩瑣的數字計算中解脫出來,這樣既減輕了中年級學生的課業負擔,又能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動手操作和實踐活動,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數學靈感,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智力和能力的發展。

        電子計算器的使用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認識和使用方法。由于大部分學生已經接觸過計算器,因此教材只通過一幅計算器的外型 結構圖,逐漸讓學生了解計算器的鍵盤結構(數字鍵,四則運算鍵,清除數字鍵),同時通過一些簡單的練習題,使學生學會這些按鍵的使用方法。第二部分是計算器的具體應用。教材一共安排了三個例題,例1是一步的四則運算,例2是兩步的四則混合運算,例3是帶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這三個例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教師在實際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具體實踐操作,逐步掌握,而不是僅僅由教師告訴學生操作步驟和結論,讓學生記住。這不是把簡單問題復雜化,而是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教法建議

        由于大部分學生已經接觸過計算器,并對其有了初步的認識,所以適合采用嘗試法或者實驗法。在教學計算器的認識這部分知識時,應該讓學生提前準備好計算器,通過嘗試,逐漸掌握數字鍵、四則運算鍵、清除數字鍵,等等。接著,可以讓學生自己演算例1,訂正時要強調數字的輸入方式(先輸入高位數字),然后組織學生分小組互相出題練習。教學例2時,要注意與例1對比。例1是一步的四則運算,例2是兩步的四則混合運算,在使用計算器過程中實際上是利用了交換律,所以在用計算器進行四則混合運算時,要根據四則運算的順序調整按鍵順序,分布進行運算。教學例3時,可以分為四步:第一步觀察:例3和例2的主要區別是什么?第二步思考:還能不能利用交換律運算?第三步驗證結論:到底行不行?第四步考慮方法:怎么辦?需要應用什么按鍵?通過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明白清除數字鍵的作用,并學會應用。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整理與復習(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己對1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歸納,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并能正確地計算。

        2、通過合作交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讓學生自己對1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歸納、整理。

        教學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紙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今天這堂課老師想請小朋友們寫一寫我們學過的算式。看誰寫得又快又多。

        二、10以內加減算式的整理

        1、讓學生嘗試寫出10以內的有關加法算式。2、小組交流:列出的有算式。

        3、試著進行加法表的整理。

        怎么整理?按照得數是10、9、8、7、6、5、4、3、2、1、0進行整理、歸納。(放手讓學生小組間合作交流,共同完成。)

        每組發給一張表格,完成表格。

        4、小組推薦一人進行匯報。

        5、繼續討論:

        根據小組間填的表格進行討論:

        豎著看、橫著看、斜著看,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6、匯報討論學習情況?

        三、10以內的減法算式的整理

        1、看61頁上面的圖,仔細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2、弄清題意,說一說應怎樣整理減法算式。

        3、小組交流。

        4、讓學生獨立完成表格的填寫。

        5、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從表中可以發現哪些規律。

        6、小組匯報。

        四、回顧總結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說一說:

        我學會了____________

        我最喜歡____________,你呢?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依照兒童空間方位認知順序進行編排,提供豐富的生活和活動情境,幫助學生辨認方向。

        1.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練習二 p38

        教學要求

        鞏固6、7、8、9的加減法

        教學準備:算式卡、小圓片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口算

        學生獨立完成,請一學生到黑板上練習。

        二、畫一畫,填一填

        先讓學生畫一畫,再根據畫好的進行填空,注意畫圖要與填算式相對應。

        三、看圖做題

        1、第3題:生獨立看圖,完成題目,集體交流,答案不唯一。

        2、第4題:先指導看清圖意,體會大括號、問號的含義;再由生獨立完成題目。

        3、第4題的拓展訓練。如果船上的總數是人呢?

        如果捉迷藏的小朋友是4人呢

        四、連一連

        指導學生算出每個算式的得數,再把得數相同的用線連起來。指名兩名學生板演。

        五、小動物回家

        先在黑板上貼出6、7、8、9四座小房子的圖。再組織學生做貼卡片的游戲,幫助它們找回自己的家。找對的同學給予適當的獎勵。

        六、數學游戲

        先講評游戲的玩法,再請學生同桌組成一個組玩一玩、填一填。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單元內容:教材第2-8頁的內容。

        單元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2、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單元重、難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第一課時時、分、秒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體會秒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觀察、體驗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滲透珍惜時間、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學重點:

        1.知道時間單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

        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你們看,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讓我們一起倒計時,十、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3.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操作體驗,探究新知

        1.談話:你都知道哪些關于秒的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

        2.結合學生回答引導探究。

        (1)認識秒針。

        ①出示鐘面(沒有秒針):你看到了些什么?(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

        ②出示鐘面(有秒針):它與剛才的鐘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針。)揭示: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就是秒針。

        ③觀察鐘面,秒針還有什么特點?(最細最長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學具鐘面上的秒針,指給同桌看看。

        (2)認識1秒和幾秒。

        ①揭示: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秒。

        ②秒針走2小格的時間是幾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針走1圈的時間呢?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課件演示秒針走動1圈,學生邊觀察邊說出時間: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課件演示,學生仔細觀察鐘面,想一想,你有什么發現?

        ③學生匯報,教師引導:秒針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了幾小格?也就是幾分鐘?你發現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發現時、分、秒這三個單位間有什么關系?(1時=60分,1分=60秒)

        (3)認識秒表和秒的計時方法。

        ①課件出示。

        這是秒表。一般在體育運動中用來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②介紹秒表的計時方法。

        ③課件出示。

        有的電子表可以顯示到秒。你知道這個電子表顯示的時刻嗎?(6時55分57秒)④讀出電子表上的時刻。

        ⑤你還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4)體驗1分鐘、1秒和幾秒

        ①1分鐘有多長?

        課件播放《時間像小馬車》,猜猜播放多長時間?

        課件驗證。

        ②學生閉眼感受1分鐘。

        ③1分鐘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長呢?

        出示鐘表滴答聲,學生閉眼感受。

        ⑤1秒鐘能做哪些事?

        學生暢談,課件出示。

        一秒鐘,獵豹在草原上可飛奔28米;

        一秒鐘,蜂鳥振翅55次;

        1秒鐘,地球繞太陽轉動29.8千米,從太陽接收486億千瓦的能量,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運行220千米,宇宙空間里有79個星體發生爆炸結束其“生命”。

        ⑥感受幾秒

        師吟誦《明日歌》。猜一猜,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想的?

        計時驗證。

        師吟誦《長歌行》。估一估,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估的?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課本第6頁第2題。

        2.課本第6頁第1題。

        3.課本第6頁第3題。

        4.課本第7頁第7題。

        四、全課總結,升華新認識

        1.課件播放《長歌行》,說說你從中知道什么。

        2.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時間的名言警句?

        3.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課本P48~50頁,例1,練習十一第1、2題

        教學目標:

        1、學會利用7、8、9的乘法口訣進行求商。

        2、能比較熟練地進行除法求商。

        3、進一步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利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

        進一步掌握關于除法的基本應用題的解答方法,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主題圖、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

        口算練習

        4×5 5 × 8 7 × 9 9 × 4

        7 × 3 6 × 8 9 × 5 8 × 8

        7 × 8 3 × 6 9 × 9 6 × 7

        將下列口訣補充完整要。

        ( )八五十六 三( )二十七 六( )五十四

        七( )六十三 二( )一十八 ( )七二十八

        計算下面各題。

        24÷6 15÷3

        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求商的。

        【設計意圖】:復習乘法的相關口訣,為學習除法的求商做好鋪墊。

        合作探究

        談話引入新課六一快到了。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忙著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們遇到了一些數學上的問題,你能幫他們一快解決嗎?

        教學例1。

        (1)、投影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說他們遇到了什么問題?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并列出算式。板書:56÷8

        (3)引導學生得出算式的商。問:你是怎么計算的?(想乘算除)

        (4)學生獨立解決:要是掛7行呢?你能夠解決嗎?學生說出自己的計算結果,并把求商的過程跟大家說一說。

        小結: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不僅幫小朋友們解決了數學問題,而且還進一步學會了利用乘法口訣來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夠熟記口訣,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設計意圖】:重點突出學生的自主參與,獨立思考,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學習時空交還給學生。

        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完成書本第49頁做一做。要求學生獨立計算,再說一說怎樣求得商?集體訂正。

        引導學生完成第50頁第1、2題。

        【設計意圖】:用比賽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有了什么樣的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材、學情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學過表內乘除法的基礎上,學習有余數的除法。內容包括有余數除法的認識和有余數除法的豎式計算,以及一次實踐活動。在教學時,應該根據知識的系統性以及二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注意把計算教學和解決問題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通過積累觀察、操作、討論、交流、抽象、概括等數學活動經驗可以發展他們的抽象思維。學生通過操作、學習,能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意義和作用,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并會計算有余數的除法。

        2.能運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試商的方法。

        教學課時:四課時

        第一課時有余數除法的認識

        教學內容:課本第1~2頁的例題、試一試、想想做做第1~3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通過平均分的活動抽象出有余數的除法,初步體會和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使學生通過平均分的活動抽象出有余數的除法,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具準備:小棒、圓片、三角形。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合集7篇】相關文章: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合集10篇05-13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合集六篇05-09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5篇05-26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三篇05-21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10篇05-20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4篇05-14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六篇05-22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8篇05-22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匯總10篇05-21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匯編10篇05-20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精品国产一卡二卡三 | 五月天婷婷在线播放视频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本专区 | 亚洲欧美综合少妇 |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中文字幕 | 色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