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2-07-03 13:39:53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6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數量。

        2、培養(yǎng)幼兒的點數活動的興趣。

        3、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1、全家福照片一張。

        2、幼兒人手一個小筐,筐內有照片若干(碗柜照片、衣櫥照片、鞋柜照片)

        3、《幼兒畫冊》(第一冊P11)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介紹本次活動的目的——做客

        1、師:寶寶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小明家里做客,你們開心嗎?

        可是去別人家里做客,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有沒有哪個寶寶來說一說?(讓小朋友自由討論,分別請寶寶說一說)

        師小結:去別人家里做客,首先我們要有禮貌,(要向主人家的大人們問好,然后呢要換鞋,注意衛(wèi)生,不能把客人家里弄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能隨便去碰主人家里的東西。

        2、師:好,讓我們開著火車去小明家里吧。(播放背景音樂,開火車去小明家里)

        二、具體過程:

        1、目的地已到,請寶寶們下車。

        師:寶寶,小明家已經到了,我們到站了,要下車嘍。我們先來敲敲門,然后呢換好鞋子,進小明家里。

        2、出示全家福照片(播放PPT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

        (1)師:“瞧,寶寶們看,一進門的地方掛著小明家的全家福,照片里有許多人,哪個寶寶說說都有誰?”(請寶寶說一說)

        師小結:照片里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和小明,這些都是小明的家人,是小明最親近的人。

        (2)師:“那照片里一共有多少人呢?”(師指一指,寶寶說一說,師幼共同點數,說出總數)

        師小結:照片里一共有七個人,我們從左往右要一個一個地數數,不能把小明的家人漏下哦。

        3、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數量。

        (1)根據鞋柜照片手口一致點數。

        師:“看完了小明的家人,我們緊接著來參觀小明的家嘍,先走進玄關看一看,這里有一面大大的鏡子,還有一個鞋柜(播放PPT2),我們來看看小明家的鞋柜里有什么樣的秘密,等等等等。”(老師裝作神秘狀態(tài))

        師:“這是小明家的鞋柜,里面有許多許多的鞋子,看,有大大的鞋子是媽媽的,有漂亮的鞋子是媽媽的,還有小小的鞋子是小明的,那究竟有多少雙鞋子呢?小明說數對了才能接著參觀他的家哦!”(師帶領幼兒一起手口一致共同點數,請寶寶一起說一說,師小結總數和方法)

        (2)根據碗柜照片手口一致點數。

        師:“寶寶,用你們的小鼻子聞一聞,那是什么味道啊?”

        寶寶:“是香香的味道。”

        師:“原來是小明的媽媽在給寶寶們做好吃的呢,那我們就進小明家的廚房看一看吧!”(播放PPT3)

        師:這是小明家碗柜的照片,這次我想請一個寶寶來數一數小明家里有幾只碗?(師請個別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師小結總數和方法)

        (3)根據衣櫥照片手口一致點數。

        師:“剛剛經過香噴噴的廚房,接下來我們向著下一個參觀的地方出發(fā)——臥室(播放PPT4),臥室是寶寶和爸爸媽媽睡覺的地方,這里有床,還有放衣服的地方,衣櫥,下來,我們打開衣櫥看一看,請你數一數里面有幾件衣服?”(請寶寶們一起手口一致地點數,師小結總數和方法)

        師小結:剛才我們參觀了小明家的玄關、廚房、臥室,還重點看了小明家的鞋柜、碗柜、衣櫥,一起數了數有多少雙鞋子,多少只碗,多少件衣服,主要是學會了數數的方法,要小手點好一個,小嘴說一個,要按照順序,這樣數數就不會多不會少,也不會漏掉啦。小朋友們真是聰明,接下來,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更大的挑戰(zhàn)哦。

        4、幼兒拿小筐里的物件進行5以內的點數。

        師:“在你們的椅子底下,老師給每位小朋友都準備了一些小圖片,想請你們數一數究竟有幾張,都不一樣哦,自己數完的小朋友還可以數給旁邊的小朋友聽。”(播放PPT5)

        5、完成《幼兒畫冊》的練習,鞏固5以內的點數。

        【活動延伸】

        再寶寶們自己操作點數以及完成畫冊,寶寶點數熟練以后,可以增加點數數量至7。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通過小明家的擺設讓幼兒能夠點清楚相應物品的數量。在點數的過程中我們利用相應的CD的相應的功能豐富幼兒的整個活動,幼兒對活動比較感興趣,同時大部分幼兒都掌握了相應的知識。

        1. 先進的教具。在我們這個活動中,配套的教具對輔助我們整個活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們可以和幼兒一邊點數一邊寫下相應的數量。在寫數字的時候,發(fā)現我們的小朋友已有經驗比較豐富。于是,我一起帶領幼兒邊說邊寫下,比如5,幼兒會跟著說彎鉤之類的話,能力強的幼兒對于這一次的點數是一次鞏固,而能力弱的幼兒學到了新的知識。對于簡單的數字,我還請個別幼兒進行書寫,拿著鼠標書寫的樂趣,幼兒既好奇又感興趣。雖然機會不多,但是有了很好的嘗試。所以,在活動中有趣的道具為幼兒的興趣提供了很好的便利。在《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的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的欲望,培養(yǎng)探究能力。”所以,教具就給了幼兒很好的探究欲望。

        2. 操作的方式。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一般是傳統(tǒng)的個人操作和集體操作。先通過問答的形式分別以個人和集體的形式進行操作。而兩者有利有弊,所以借著這一次的活動,我也分別就不同的利弊對兩種方式進行了改正。比如在個人回答的時候,在沒有示范的情況下,請能力強的幼兒先進行示范。再請能力弱的幼兒進行回答,在回答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提供幫助并解決,這也有利于幼兒在下次操作的時候不要犯相同的錯誤。在集體操作的時候,讓幼兒養(yǎng)成好的習慣,如獨立完成。這很重要,我們在批改的過程中,能及時對幼兒進行個人指導,讓幼兒掌握相應的知識。所以,“幼兒思維發(fā)展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引導幼兒通過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我們在幼兒的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中要把好關,讓幼兒能夠更好的促進幼兒能力的發(fā)展。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構思 “數”在食、衣、住、行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幾乎沒有一個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這些與“數”有關的概念或名稱。僅就最單純的數東西來說,便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數學是抽象的科學,要是幼兒學好數學必須使其具備相當豐富的感覺經驗以培養(yǎng)邏輯思考的能力。蒙臺梭利數學教育正以感官教育為基礎,讓幼兒在操作感官教具時,不斷積累感覺經驗,將數量,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來,逐步形成數概念。在過程中開啟孩子的智慧,借助教具的操作,觸類旁通,真正成為一個懂得思考的孩子。本節(jié)數學活動中,我將利用郵票上的數值進行加法運算游戲,借用蒙氏的錯誤訂正,讓幼兒自己自由地進行工作,加深對數位的理解。

        直接目的

        1、利用郵票游戲教具做加法運算。

        2、加強大數目加算練習。

        間接目的

        1、加深對數位的理解。

        2、培養(yǎng)運算的興趣。

        準備材料

        1、托盤;

        2、郵票箱教具;

        3、彩筆、題目卡;

        4、加法訂正板紅線。

        基本操作

        一、復習10以內的加法,并進行錯誤訂正。

        二、介紹本次工作名稱:郵票游戲的加法工作。

        三、復習郵票的一些簡單知識。

        1、取出寫上加法的題目卡,為幼兒鞏固加數的含義。

        2、用郵票表示數字。

        3、請幼兒觀察數字,詢問幼兒數字有哪幾個數位。示范拿取對應的定位籌碼,將定位籌碼按個、十、百、千的順序排好。

        4、按照題卡選擇郵票,分別把與數字對應的郵票放在對應的定位籌碼的下面。

        5、操作郵票得出豎式結果。

        四、給幼兒不同題卡引導幼兒獨立進行計算。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強調安靜進行工作。

        五、工作結束,請幼兒將教具放回原處,離開課室。

        區(qū)域延伸:郵票箱進行進位加法橫式練習。

        活動反思 這是一次蒙氏數學教學活動在本班的的初步嘗試。孩子們通過操作形象的郵票教具,初步學習了不進位的加法。整個過程中,孩子們都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自由有序地進行工作。

        本堂課加強了幼兒大數目的加算練習,也加深了對數位的理解,為小學的加法運算奠定基礎。活動過程中,采用了三段式教學法復習不同顏色的郵票代表不同的位數,加強幼兒數位的理解。最后的錯誤訂正,讓幼兒對照該標準自已發(fā)現并自動糾正錯誤,無需老師的提醒,提高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自主性,培養(yǎng)細心、耐心、認真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自覺性和獨立思考能力。但在進行新工作展示時,老師的語言還需要更加簡練些,減少幼兒等待的時間,的時間給幼兒進行自由練習,發(fā)現問題及時指導幼兒。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加減,能正確進行6以內各數的加減運算。

        2、鞏固對三幅圖的理解,能根據三幅圖列出相應的算式。

        3、會用語言正確表述三幅圖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四幅圖,兩幅圖是加法運算,兩幅圖是減法運算。

        2、數字卡片5、6,開火車的算式卡制作成掛歷的形式。

        3、幼兒用書第3頁,每組準備鉛筆和橡皮。

        活動過程:

        一:碰球游戲,鞏固數的分成。

        1、教師出示數字6,提問:這是數字幾?我們來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來是6。教師問,幼兒答。

        2、出示數字5,男生來問,女生來回答。

        二:開火車游戲,鞏固5以內數的算式。

        教師:我們來開火車,我來問你來答。

        教師出示掛歷上的算式:“嘿嘿,我的火車幾點開?”

        幼兒答:“嘿嘿,你的火車x點開”。依次進行游戲。

        三: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引導幼兒看圖片進行過關游戲。

        1、教師:米奇妙妙屋的米老鼠打來電話,它想請我們小朋友去妙妙屋玩,你們想去嗎?可是它要先考考我們,看看我們能不能順利過關,你們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

        2、教師出示第一幅圖,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你先看看圖上發(fā)生了什么事,然后用一句話來說一說。

        教師分別請兩名幼兒起來回答,其余幼兒聽聽是否正確。

        鼓勵幼兒看圖列加法算式,并說一說每個數字和符號表示的意思。

        3、教師出示第二幅圖,啟發(fā)幼兒思考:用一道加法算式表示這三幅圖發(fā)生的事情?

        4、教師出示減法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現在,這三幅圖和前面發(fā)生的事情不一樣了,請你先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一會告訴老師。(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你能用一句話說說圖上發(fā)生的.事情嗎?幼兒說一說。

        鼓勵幼兒看圖列減法算式,并說一說符號和數字的意思。

        5、出示最后一幅圖,啟發(fā)幼兒思考:用一道減法算式表示這三幅圖發(fā)生的事情?

        教師小結:小朋友恭喜你們順利過關了!唐老鴨他們在元宵節(jié)的時候掛了許多花燈,可是花燈上的數字被大風吹走了,我們一起去幫助他們吧。

        四:幼兒操作活動,教師交代操作要求。

        1、看圖列加減法算式。請幼兒觀察圖片上實物數量的變化,并列出加減算式。

        2、填空格。欣賞燈籠,根據數字排列的順序,在空格中填寫數字。

        五:活動評價。

        展示幼兒操作,針對容易錯的部分集體進行分析,糾正。

        收拾幼兒操作材料并歸放整齊。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九宮格的結構,認識行和列。

        2、能說出九宮格中某一格的位置。

        3、激發(fā)幼兒探索九宮格的興趣。

        活動重點:認識九宮格中的行和列。

        活動難點:說出九宮格中某一格的位置。

        活動準備:

        1、大九宮格圖一張。

        2、小九宮格圖若干。

        3、數字卡片和動物卡片每名幼兒一套。

        活動過程:

        一、認識九宮格

        1、教師出示大九宮格圖:“圖中有什么?一共有幾個正方形?”

        2、教師與幼兒一起點數正方形,介紹圖的名稱——九宮格。

        二、教師引導幼兒認識九宮格中的行

        1、引導幼兒看大九宮格圖,認識九宮格中的行。

        2、幼兒自由探索九宮格,自己找一找九宮格中一共有幾行?每行有幾格?

        3、同幼兒一起和九宮格中的行做游戲“鯊魚游過第幾行”

        三、教師引導幼兒認識九宮格中的列

        1、引導幼兒看大九宮格圖,認識九宮格中的列。

        2、幼兒自由探索九宮格,自己找一找九宮格中一共有幾列?每列有幾格?

        3、同幼兒一起和九宮格中的列做游戲“蝸牛爬過第幾列”

        四、引導幼兒說出九宮格中某一格的位置

        1、教師把小動物放入九宮格中的某一格,請幼兒說一說它在第幾行、第幾格。

        2、請幼兒為其他小動物找家,自由擺放在九宮格中。

        3、請幼兒說一說小動物在九宮格中的位置。

        五、整理九宮格,指導幼兒把九宮格投放到區(qū)角中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多種方法將正方形、長方形進行等分。

        2、知道有些圖形能被四等分,有些圖形不能被四等分。

        3、愿意動手嘗試,探索四等分的多種方法。

        活動準備:

        教具:教學課件、教學掛圖32-4、蛋糕卡、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梯形、菱形的圖形紙片若干,剪刀、筆。

        學具:幼兒用書p8、9,圖形卡、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圖形紙片若干,剪刀、筆。

        活動過程:

        一、理解等分的含義。

        1、觀看課件,激發(fā)幼兒興趣。

        2、小熊分餅干的故事。

        (1)教師:聽過小熊分餅的故事嗎?這個故事說了一件什么事呢?

        (2)鼓勵個別幼兒介紹故事內容,教師作適當的補充。

        3、幫小熊分餅。

        (1)出示一張圓形的紙,教師:小熊兄弟倆又撿到一快餅,你能幫他們分成相等的兩份嗎?

        (2)鼓勵個別幼兒示范分圓形。

        (3)教師:怎樣知道這兩半是一樣大小呢?

        (4)引導幼兒將分成的兩半對應比較大小。

        二、問題解決

        1、幫助麥思媽媽分蛋糕。

        (1)教師:今天麥思媽媽做了幾塊不同形狀的蛋糕,有些什么形狀呢?

        (2)出示圓形、長方形和正方形蛋糕圖卡,鼓勵幼兒說一說。

        (3)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分法,引導幼兒了解同伴不同的分法。

        2、四等分蛋糕。

        (1)請幼兒取出圖形卡中的蛋糕圖卡,自主嘗試分一分,剪一剪。

        (2)教師:你是怎么分圓形蛋糕的?分成的四塊是一樣大小的嗎?

        (3)請幼兒展示并介紹分的結果,鼓勵幼兒用重疊的方法比較分好的四塊蛋糕是否一樣大小。

        重點指導幼兒探索不同的分法,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分法,并嘗試用語言完整表述出來。

        三、操作與拓展

        1、出示教學掛圖,介紹操作內容。

        (1)分蛋糕:引導幼兒用畫的方式將自己分的結果記錄下來。

        (2)圈出四等分:引導幼兒用目測或動手剪一剪的方法判斷哪些是被四等分,將被四等分的圖形圈出來。

        (3)四等分方法多:鼓勵幼兒畫出同種圖形不同的四等分方法。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3、欣賞評價。

        出示圖形紙片,請幼兒介紹那些圖形能被四等分,并示范怎樣四等分,師幼共同檢查。

        四、經驗小結:

        生活中我們?yōu)榱斯剑洺玫降确郑M∨笥岩院竽軌虬盐覀兘裉鞂W會的等分的方法用到生活中,這樣分起來又快、又公平,又可以避免發(fā)生不愉快的爭吵。

        五、活動延伸:分食物

        教師:熊媽媽為了感謝小朋友幫助了它的熊寶寶,要送給你們一些食物,請小朋友把可以四等分的食物動腦筋分一分吧!并送給客人老師一起分享,不可以四等分的食物可以與同伴一起分享。

        課后反思:

        班級幼兒學習過二等分,在組織學習的過程中我發(fā)現幼兒對等分的活動很感興趣,有繼續(xù)學習的愿望,所以在幼兒學會了二等分的基礎上設計了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設計前我考慮到了活動的趣味性,即使是大班的幼兒,如何能讓他們在快樂的游戲中學會學習并學會圖形四等分的方法?所以我選擇了以故事情境貫穿的方式,運用課件、動畫的手段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愿望和興趣。從整個活動現場來看,幼兒表現積極、興趣濃厚、認真參與、大膽探索。另外在學習四等分的過程中,教師由易到難的引導幼兒在探索中、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循序漸進的學會四等分的方法。從簡單的圓形逐漸過渡到正方形再到長方形,層層遞進,遵循了幼兒的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四等分方法分享的環(huán)節(jié),教師注重引導幼兒用完整化表達的習慣,促進幼兒語言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從中教師也以幫助小熊想辦法的情境讓孩子懂得幫助別人、懂得分享,體驗幫助別人后的快樂。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幼兒將學到的數學四等分的方法運用到生活中,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

        活動中也存在著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活動時間的把握上,環(huán)節(jié)應該再安排得緊湊一些、該簡略的部分再壓縮一下。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大班數學教案《整體與部分》適用于大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初步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即整體包含部分,部分包含于整體:整體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體),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數學《整體與部分》教案吧。

        教學目標 :

        1,初步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即整體包含部分,部分包含于整體:整體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體)。

        2,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教學準備:

        圖片一幅(被分成若干份) 幼兒每人一張卡片 剪刀 泡沫積木拼圖每人一份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故事《盲人摸象》引出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二,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1,出示被分成許多份的大圖片,請幼兒和老師一起把它拼成完整的一幅圖片。

        :許多的部分拼在一起就成了一個整體。這里的每個部分都是這個整體里面的,整體包含部分,部分包含于整體中。

        2,小游戲,自己制作拼圖。請幼兒拿起剪刀把自己的卡片按老師的要求剪成幾個部分,之后在把它們拼起來。進一步的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3,出示魚的圖片,請幼兒觀察魚的身體有哪幾個部分組成,然后在講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同時,可以聯(lián)系到我們人,我們的身體是由那些部分組成的,每個部分都缺一不可,這里加入自我保護的教育。

        三,分散活動:玩拼圖泡沫積木。幼兒把自己的一塊泡沫中的圖形拼出來。

        四,結束部分: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小百科:在詞性理解和實際應用上,要特別注意“整體”和“總體”的區(qū)別。通過這兩個詞的對比,可以實現更為準確的詞性和使用環(huán)境的把握。(下文有描述)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幼兒數學教案07-02

      大班數學教案08-20

      大班數學教案07-31

      《分類》大班數學教案11-12

      新車-大班數學教案08-08

      大班數學教案《鋪路》01-15

      大班級數學教案01-12

      數學教案《5的加減》(大班)01-09

      大班《認識球體》數學教案10-17

      大班數學教案大全01-13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一区二区 |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 | 日韩精品视频久久 | 少妇把腿扒开我添69式 | 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