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

      時間:2022-12-14 08:15:46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1

        教學內(nèi)容:

        可愛的校園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在學生已有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體會數(shù)的意義。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3.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是有趣的,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重點難點:

        1.使學生初步體會到數(shù)具有表示物體個數(shù)的含義和作用。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有序化。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教學。

        談話引入: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小學生了。我們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你們喜歡我們的學校嗎?

        活動一:我們的校園

        1.在我們的校園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ㄎ覀兊男@里有操場,我們的學校里有老師,我們的學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帶有數(shù)字的話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嗎?

        教師:對了!你們說的真好!我們的校園里還有許多的樹、許多的花、許多的教室和老師,我們要在校園里共同生活學習,老師是你們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難就來找我好嗎?

        活動二:動物王國的校園

        教師:動物王國的動物學校也開學了,小動物們都高興地來到學校,你們想到它們的學?纯磫?(想)

        1.出示主題圖

        2.觀察小動物

       。1)你們都看到有哪些小動物來上學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們能數(shù)一數(shù)這些小動物都有幾只嗎?(有6只小熊)

        (3)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看看是6只小熊嗎?(師生共同數(shù))

       。4)有幾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們的老師是誰呀?(大象)

       。7)有幾位老師呀?(1位)

        3.用帶有數(shù)量的話說一說

        在動物王國的學校里你還看到了什么?能用帶有數(shù)量的話說說嗎?

        怎么數(shù)就能不丟不落?(可以把數(shù)過的標上記號,也可以從左到右數(shù))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 通過操作,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經(jīng)驗自己得出計算8加幾的方法,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理解和掌握8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8加幾。

        2、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觀察、比較能力。

        3、能從日常生活和現(xiàn)實情境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并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方法解決問題,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材分析〗

        本教學內(nèi)容是進位加法的第二節(jié)課,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11~20各數(shù)的認識,初步理解了加法的含義,掌握了10以內(nèi)的加減以及簡單的10加幾的運算,并且有剛學習的9加幾做基礎。教材首先利用“有幾棵樹”引導學生思考學習8加幾的多種計算方法,然后安排了“試一試”與“練一練”,內(nèi)容是關于 8加幾的用方塊擺擺算算與看蝴蝶蜻蜓圖列式、幫小螞蟻找家的連線題,目的是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知識,發(fā)展思維。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們學校是駐城實驗小學,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先進,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教育聯(lián)網(wǎng),教師配備了計算機,學生有專門的微機教室。

        全班學生40人,經(jīng)過近兩個月的常規(guī)培養(yǎng),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有較好的學習習慣,有合作學習的意識。近階段主要培養(yǎng):積極動腦,大膽發(fā)言。課前我對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近一半的學生只知道8加幾的答案,但基本上說不出怎樣算出來的。針對學生認知水平的不同,教學時各有側(cè)重。由于學生思維活躍、聰明、積極,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意想不到之處,所以對課的設計應根據(jù)學生的變化而變化,讓學生從自身的認識基礎出發(fā),主動學習。

        〖教學設計〗

       。ㄒ唬﹦(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nèi)ミ^公園嗎?星期天,淘氣小朋友也高興地到公園玩了,在游玩時,他學到了很多的數(shù)學知識想和大家分享,下面我們就隨他一起去看看吧。(情境一:淘氣在公園的主路上先后看到工人師傅在為8棵、6棵樹涂防護漆的情境。)

        師:根據(jù)小淘氣在路上數(shù)大樹棵數(shù)的情境,你能提出什么問題?(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選擇對本節(jié)學習有關系的出示。)

       。ㄊ疽还灿袔卓脴?)

       。ㄔu析新的教學理念是注重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此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去公園游玩為情境提出問題,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ǘ┳灾魈骄,解決問題

        1、 學生獨立探究。

        師:想一想,一共有幾棵樹,怎樣解決?(學生可能列式:8+6或6+8)

        師:到底有多少棵樹呢?請先自己動腦筋想一想,如果需要,可以利用你手中的學具擺一擺、算一算。(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或借助學具想一想、算一算。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

        2、 組內(nèi)交流方法。

        師:你一定想出了自己的好方法,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嗎?下面請小組長組織,先在組內(nèi)商量計算的方法,再選出代表一會兒在全班交流。

        (學生在組內(nèi)討論的時候,可以選一名或幾名代表,教師深入到小組中,及時鼓勵學生,參與學生的討論。)

        3、全班交流成果。

        師:哪個小組愿意說說你們討論的情況?誰要補充?他的方法怎么樣?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學生出現(xiàn)的情況有:

        (1)從8接著數(shù)8,9,10,11,12,13,14;

       。2)把6分成2和4,8加2得10,10加4得14;

       。3)把8分成4和4,6加4得10,10加4得14;

        (4)9加6得15,8比9少1,15減1得14;

        (5)10加6得16,8比10少2,16減2得14;

        ……

       。ㄔ趯W生匯報時,可以讓學生拿著手中的學具邊演示邊說,也可以直接口述。其他的同學可以補充,不明白的可以相互質(zhì)疑。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情況簡單地板書其相應的思考過程,隨時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加以肯定或適當獎勵,也可以適當?shù)剡x擇其他同學加以評價。)

       。ㄔu析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8加幾,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體現(xiàn)課程標準中所提倡的“算法多樣化”的新理念。教師敢于放手,留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利用多種感官學習,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分別在組內(nèi)、全班交流,層次感強,有實效性。評價時,不僅肯定學生的解題方法,而且肯定學生的勞動成果,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4、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想出那么多的方法來計算,我們利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8加6得14,這些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計算方法?為什么?請把你的想法說給同桌聽聽。

        (學生同桌相互交流。)

        師:小淘氣就采用了其中“8加2得10,10加4得14”的計算方法,你們找到自己喜歡的方法了嗎?做題時,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做。

       。ㄔu析對多種方法的選擇與理解不加限制,鼓勵學生選擇自己的方式學習數(shù)學、理解知識,實現(xiàn)有個性化的學習。)

       。ㄈ⿲嵺`運用,拓展提高

        1、 搭積木。

        師:小淘氣知道同學們這么愛動腦筋,很愿意和大家交朋友,我們看看,他又會帶領我們到哪里去呢?

       。ㄊ菊n件:對75頁的擺一擺、算一算加工動畫,小朋友們在公園游樂場的一角玩搭積木的游戲。)

        師:我們也像公園里的小朋友那樣玩一玩、做一做吧。

       。▽W生可以利用手中的方塊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擺擺算算8加5,加深對計算算理的理解。)

        2、 百花園。

        師:走出了游樂場,我們再一起到百花園里去看一看吧。(分別出示對75頁加工的課件:蝴蝶在花叢中飛舞,蜻蜓在草叢中飛來飛去。)

        師:你看到了什么漂亮的景色?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學生共同理解圖意,計算8加7,并根據(jù)情況引導學生利用“8加4”計算“4加8”。學生做對后,課件示微風吹來,花園里的花開得更艷了,音樂響起,學生可以稍作休息。)

        3、螞蟻搬家。

        師:我們剛才只是看到了漂亮的花園上面的景物,其實在花叢的下面還有一群可愛的小動物在說悄悄話呢。他們是誰?在干什么呢?(示課件:加工的75頁第4題,小螞蟻在搬家并說明搬家的要求。)

        師:我們怎樣做能幫小螞蟻找到自己的家呢?(學生回答后,教師點擊課件。)

        師:同學們用學過的知識幫小螞蟻找到了自己的家,你們真是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4、購買食品。

        師:小淘氣和大家一起逛了一會兒公園,他想請大家一起到公園的小店里吃點東西,你能幫他選擇兩種食品并算出價錢嗎?(示課件:食品的價錢如下,糖果6元、面包3元、果汁4元、漢堡8元、巧克力7元、雞腿9元、可樂5元。)

        (1)幫小淘氣選擇一個漢堡和另一種食品并計算價錢。(學生選擇后練習8加幾的計算。)

       。2)自己任意選擇兩種食品并算出價錢。(學生自主選擇進行任意兩個數(shù)的計算。)

       。ㄔu析練習題的設計生動、有趣,在愉悅的氣氛中,既使知識得到了鞏固,又提高學生的觀察、思考、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特別是購買食品這一練習的設計,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了不同的發(fā)展。)

        5、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和小淘氣一起逛了公園,你都有什么收獲?我們生活中還有更多的知識值得我們?nèi)W習,老師相信你們會通過自己的觀察與努力,在成長的路上有更大的收獲。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3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7頁的內(nèi)容,第21頁第5題、第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和“=”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同時知道這三種符號的讀法和作用。

        2.使學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建立符號感。

        3.培養(yǎng)學生互相謙讓、團結友愛的良好品德。

        4.培養(yǎng)學生初步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錄音機;投影儀;主題圖;圖片:9只小猴、4個梨、3個挑、2根香蕉;1~5數(shù)字卡片;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ㄒ唬┱J讀1~5各數(shù)

       。ǘ┡判

        1.教師報數(shù)請學生拿:2、5、3、1、4。

        2.4、2、5、1、3,請學生把以上幾個數(shù)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同桌互相檢查、糾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觀察主題圖,回答問題

        要求:看圖聽故事。

        教師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時出示主題圖)。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們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興了!到了中午,他們又累又渴,于是他們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許多水果,來到草坪上吃?墒,在分水果時出現(xiàn)了小小的問題,同學們,你們能幫小猴們分水果嗎?(培養(yǎng)學生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提問:1.圖上有哪些水果?分別是多少?

        2.圖上有幾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個梨、1個桃、1根香蕉,夠不夠?

       。ǘ┮龑W生操作學具,學習“>”“<”和“=”

        1.教學“=”(猴和桃比)。

       。1)指導學生操作學具,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豎排出來,說出誰多誰少。教師出示相應圖片及數(shù)字。

        (2)教師說明:當桃和猴誰也不多,誰也不少時,我們就說3只猴和3個桃相等。(板書:“=”),等于號是兩條一樣長的線,請學生跟讀“3等于3”。

        2.教學“>”(猴和香蕉比)。

        (1)學生操作學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書3>2)。

        (2)請學生觀察“>”,教師及時板書簡筆畫,“一條大魚和小魚,大魚在前讀大魚”,學生學說順口溜幫助其進行形象記憶。

        3.教學“<”(猴和梨比)方法同2。

        “一條小魚和大魚,小魚在前讀小魚。”

        4.請學生觀察三道算式,小組討論,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回答后,教師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大數(shù)在前用大于,小數(shù)在前用小于,相同數(shù)間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數(shù),尖尖嘴巴朝小數(shù)。

        5.發(fā)散思維。

       。1)看看還有誰和誰能比,幾大于幾,幾小于幾?

        (2)同學們,你們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時出了什么問題嗎?(培養(yǎng)學生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你們說說怎樣分才公平。(培養(yǎng)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小組討論后讓學生各抒己見。

        三、知識運用

       。ㄒ唬┙炭茣18頁“做一做”第1題教師讀題,請學生聽清題意。

        1.左圖:兩邊各有幾只燈籠,誰多誰少,幾大于幾?

        2.右圖:兩邊各有幾只小猴,誰多誰少,幾小于幾?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注意巡視,及時批改。

        3.請學生讀一讀兩道算式。

       。ǘ┳鼋炭茣21頁練習二第5題學習小組的同學互相說圖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幾小于幾?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幾大于幾?

       。ㄈ┯螒颍嚎凑l找得快

        1.教師出示數(shù)字2和4,問:中間用什么符號連接?請學生快速在學具盒里找出今天學的符號,舉起來,看看誰最快。

        2.小組游戲:請學習小組的組長出示兩個數(shù)字,其他同學找符號。

        3.填第22頁第6題,相互評價。

        四、全課總結

        五、板書設計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4

        教學內(nèi)容: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98101頁 學看整時。

        教學目標:1、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

        2、結合學生生活中的作息時間,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學會認讀整時,感受時間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

        學 具:自制鐘表模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老師要求你們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制作一個鐘表的模型,經(jīng)過老師的檢查,發(fā)現(xiàn)你們每個人都做得很漂亮!那老師還想問問,你們的家里有沒有真的鐘表?它有什么用。

        2、生自由回答。(可能會說:看時間用)

        3、師:在你的生活中,都什么時候需要看看時間。

        4、生自由回答。(可能會說:上學時、看動畫片時等等)

        5、師:除了在家里,你還在哪里見到過鐘表?

        6、生自由回答。(電信局的樓頂上、火車站的大廳里等等)

        7、師:看來鐘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有用!今天我們就來《學看鐘表》。(揭示課題)

       。ㄔO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發(fā)散、聯(lián)想到哪些場所、什么場合用到時間,充分交流對時間的了解和認識,目的是使學生熟悉、感受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時間,調(diào)動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

        二、學看整時

        1、認時鐘表面。

       、佟煟航裉炖蠋熯請來了許多鐘表朋友來和我們一起上課。(課件演示各種鐘表圖片) 它們雖然穿的衣服都不一樣,但在它們身上有著許多共同的特點。(課件演示:鐘表面)

        ②、師:鐘面上都有什么?(生自由發(fā)言,可能會說:有12個數(shù)字、時針和分針,師隨著學生發(fā)言引導小結)

       、、師:每個鐘面上都有12個數(shù)字,我們按著從小到大的順序數(shù)一數(shù),好嗎?(生數(shù))你們知道它們表示什么嗎?(生自由發(fā)言)

        師:鐘面上的12個數(shù)字,每個數(shù)字都表示一個時刻。1代表1時,就是我們平時說的1點,1時是數(shù)學語言,在數(shù)學課上我們要用數(shù)學語言來表達。2呢、3、4、(師指鐘面說幾個數(shù)字)

       、、師:鐘面上有兩個表針,短的是時針,長的是分針。(課件輔助演示)跟著老師再認一遍,短的是?長的是?

        注:③④的引導順序要隨學生的發(fā)言調(diào)整。

        2、學看整時。

        ①、師:那你能告訴老師現(xiàn)在鐘面上表示的時間嗎?(學生很可能會說出3時,師課件輔助演示)

        師:為什么是3時?你是怎么想的?(生自由發(fā)言)

        師:你的想法是對的!(或你真有想法。⿻r針指著3,分針指著12就表示3時。(要訓練孩子說完整話:時針指著幾,分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②、師課件依次出示三個鐘面:7時、10時、8時

        師:你能把話說完整嗎?

        生1:時針指著7,分針指著12就是7時。

        生2:時針指著10,分針指著12就是10時。

        生3:時針指著8,分針指著12就是8時。

       、、師課件同時出示三個鐘面:我們把3時、7時、8時、10時這樣的時刻叫做整時。(板書:3時 7時 8時 整時)

       、、師:同學們,請你們認真觀察,這三個鐘面上的整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自己想好了,可以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

        (設計意圖:整時的判定對于學生而言不是很難,通過對四個鐘面整時的判斷,加上日常生活中的積累,這里設置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合作的意識。)

       、蕖⑿〗Y:整時的時候分針總是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3、試一試:(學生利用手中學具撥出整時)

       、佟⒒顒右螅阂唤M撥1時,二組撥2時,三組撥3時

       、、生活動

       、、反饋。(讓其他組的學生作判斷)

        4、數(shù)字符號表示法:

       、佟(課件演示電子表、手機、電視屏幕上的時刻):你見過這樣的時間顯示嗎?(師指課件:這是幾時?)這也是一種時刻的表示方法。

       、、(課件出示7時、10時、8時)7時還可以寫成7:00,也讀作七時

        ③、同樣的方法寫出10時、8時。

        三、鞏固練習

        1、快樂的一天:

       、、師引:有一個小朋友也上一年級了,我們一起走進他的一天,看看他是怎么度過的,好嗎?

       、凇W生邊回答邊課件反饋。

        2、過1小時是幾時?

        3、為什么都是10時而小朋友做的事卻不一樣?

        四、數(shù)學文化

        古代計時工具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5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98頁例2、練習十七第2—7題。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9加幾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能靈活應用“湊十法”,并通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巧妙進行計算和記憶。

        課前準備:圖片、小棒、9加幾的算式卡片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提出學習目標

       。薄ⅲ梗担 9+2=

       。梗保 9+6=

        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算,再說說哪種方法最簡便。

       。、提出學習目標

       。ǎ保⿷谩皽愂ā弊灾鲗W習課本第98頁的例2及“做一做”。

        (2)通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巧妙進行計算。

        二、互動交流,展示成果

       。ㄒ唬┳灾鲗W習,同桌互相展示。

        1、學生獨立完成98頁的內(nèi)容。(同桌互相交流,探討,教師參與其中,及時幫助。)

       。、同桌展示

        生1:我先拿出9根小棒,再拿出3根,接著再從3根里面拿出1根與9根放在一起,這樣就能馬上算出一共有12根。

        生2:我先在左邊擺出9朵黃花,在右邊擺出7朵紅花,再從右邊的7朵里拿出1朵與黃花放在一起,這樣就能算出一共有16朵花。

        ……

       。、小結

       。ǘ┤嗾故,激發(fā)沖突

       。、全班交流,取得共識。

        生1:我是這樣想的算9+3= ,我把3分成1和2,先把9和1相加等于10,再算10加2等于12。

        生2:算9+7= ,我把7分成1和6,先算9加1等于10,再算10加6等于16。

        生3:我發(fā)現(xiàn)9加幾的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

        生4:我發(fā)現(xiàn)9加幾和的個位比第二個加數(shù)少1。

        生5:我發(fā)現(xiàn)第二個加數(shù)給9一個。9變成10,個位少一個例如9+6=15的第二個加數(shù)是6,和的個位上是5。

        ……

       。病⑿〗Y:9加幾的方法和規(guī)律。

        三、檢測成效,拓展延伸

        練習十七的第2—7題。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6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10-11頁:植樹。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3、人人參與口算,學生能夠簡單的、有條理的闡述思考過程。

        4、結合形式多樣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以及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能夠迅速正確地計算。

        教學準備:

        教具: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

        804= 3000 6= 60 8=

        311= 100 5= 23 2=

        二、新授

        1、出示例題

       。ǔ鍪菊n件)出示主題圖。

        從圖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根據(jù)這些信息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

        (生回答)

        這道題就是把36人平均分,分成每組3人,要想算出可以分成多少組,應該用除法來解答。 板書:36 3

        怎樣算出這道題等于多少呢?

       。ㄔO計思考:教師提供本課的主題圖的畫面,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

        2、探究算法

       。1)用乘法想除法

        因為12乘3等于36,所以36除以3,就等于12。他使用乘法來想除法的結果。

        (2)用分小棒的方法

        (出示課件)用小棒分一分。

        36根小棒。她先把3捆小棒平均分,每組分3根,可以分成10組。再把6根小棒也平均分,每組3根,可以分兩組。10組加2組就是12組。

        我們可以用這三個算式表示小盈分小棒的過程。

        303=10 63=2 10+2=12

        (3)直接口算

        先用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3除以3得1,把1寫在十位上;再用被除數(shù)個位上的6除以3得2,把2寫在個位上,這樣就算出了得數(shù)是12。

        為什么要把1寫在十位上么?

        這里的1表示的是1個十,所以要把1寫在十位上。

       。ㄔO計思考:這個環(huán)節(jié)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維空間和交流空間,倡導算法多樣化,注意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且不固定計算思路,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

        3、試一試

        試一試,并說一說你的口算方法。 633= 262= 444=

        三、鞏固練習

        1、算一算,說說每組中的三個算式有什么規(guī)律。

        82= 60 3= 804=

        802= 66 3= 844=

        8002= 693= 884=

        2、奪紅旗

        461= 993= 484 = 1005= 6309=

        720 8= 963 = 86 2 = 4008= 1803=

        小朋友請看剛算的這些題,它們的除數(shù)都是幾位數(shù)?

        除數(shù)都是一位數(shù)。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的口算

        3、解決問題

        教材第10頁第2題2 。

        教材第11頁第2題

        第1小題。一雙鞋子的價錢是一副手套的幾倍?

        應該用除法解決。777=11。

        答:一雙鞋子的價錢是一副手套的11倍。倍在這里不是單位名稱。

        第2小題。一雙鞋子的價錢比一副手套貴多少元?

        應該用減法解決。777=70(元)

        答:一雙鞋子比一副手套貴70元。

        第3小題。請你再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并試著解答。

       。1)買8副手套要多少元?你來解答一下吧。

        (2)買3副手套和一雙鞋一共要多少元?請你解答出來。

        請看正確答案。37+77=21+77=98(元)

        答:買3副手套和一雙鞋要98元。

        4、第11頁第3題

       。ㄔO計思考:這一環(huán)節(jié)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練習機會,在練習中,讓學生解決多信息,綜合性、開放性較強的問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根據(jù)問題正確選擇信息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在生活的應用。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老師給大家介紹了幾種不同的口算方法。有想乘法算除法;有直接用除法口算;還可以用小棒幫助算。你最喜歡用那種方法,下課以后和你的小伙伴說一說。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7

        課題 一起做游戲 課型 數(shù)學游戲課

        教學目標 1、 在“堆一堆”和“玩一玩”的活動中,積累對圖形特征的經(jīng)驗和利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

        2、 能夠從游戲中獲得信息,體會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點并用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來解決游戲中的問題,嘗試尋找取勝的策略。

        3、 在游戲中體驗到用數(shù)學的快樂,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能夠了解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這幾個立體圖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講述、練習、討論

        教具準備積木、撲克牌

        教學活動設計 修訂

        一、游戲?qū),開展活動。

        談話: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積木嗎?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積木。你們瞧,他們都是什么形狀的?(長方形、正方形、圓柱、球)

        1、玩“搭積木”游戲。老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

       、倜拷M有十個各種形狀的物體,拼搭時,10個物體都要用上。

       、诖畛龅淖髌芬袆(chuàng)意。

       、鄱训糜挚煊指叩男〗M獲勝。

        2、學生兩個人一組,玩搭積木游戲。

        二、評比活動,總結經(jīng)驗。

        1、各組展示各自的作品,評選“小小設計師”。

        2、全體成員進行評比,并說說評比中的發(fā)現(xiàn)。

        3、議一議。

        在游戲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三、小組合作,操作體驗。

        談話:剛才的游戲,有趣么?接下來,我們要四個人一組玩一個游戲,你參加嗎?

        1、四人一組開展游戲

        2、教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

       、僖贿吤,一邊算牌上數(shù)的和。

       、诮Y果比10大的被淘汰。

       、 結果最大的人獲勝。

        ④ 結果一樣大的,誰摸牌少誰獲勝。

        3、第一輪游戲開始。

       、 4人一組,展示各組的游戲情況。

       、 游戲后,小組派代表說說游戲中的發(fā)現(xiàn)。

        4、出示第91頁的“玩一玩”主題圖。

        ①提問:淘氣已經(jīng)摸了3、5,還摸嗎?

       、谔詺馊绻^續(xù)摸牌,摸到幾才能獲勝?摸到1可以嗎?為什么?

        5、第二輪游戲開始。

       、僬故灸骋恍〗M的游戲情況。

       、谀隳芴岢瞿男⿺(shù)學問題?

        四、總結活動,深化認識。

        通過今天的數(shù)學活動,你有那些想說的?

        板書設計

        作業(yè)設計

        課后反思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8

        教學目標:

        1、充分利用教室的真實情景,讓學生觀察教室里物體的位置,引導學生進行有條理地表達。

        2、調(diào)動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

        3、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進行仔細地觀察和有條理地表達是重點;引導學生進行仔細地觀察和有條理地表達是難點。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教室掛圖。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組織學生觀察“教室”掛圖。

        1、小明和我們一樣大,是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他在另一個學校上學,你們想不想看看他的教室是什么樣子?(出示“教室”掛圖)

        2、你認為他的教室怎么樣?

       。ǜ蓛簟⒄R、有電視……)

        3、和我們的教室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樣?

        4、想像自己站在圖中,面向黑板,請你說出物體的位置。

       。ń淌业那懊媸菈K黑板,黑板上面有紅旗,紅旗的兩邊有字,在我的左邊有窗戶,右邊有門,我的后面……)

        二、活動二:說說自己的教室

        1、同學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看教室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前面有黑板、紅旗、講桌、老師……)

        2、再看看教室的左邊、右邊分別有什么?(左邊有窗戶、暖氣……右邊有……)

        3、教室的上面、下面各有什么?(上面有天花板、吊燈……下面有地板……)

        三、活動三:說說自己的家

        按一定的順序說說你的家里的物品是怎樣擺的?(同桌互相說,指定幾名學生給大家說)

        四、活動四:說說你的文具盒

        指一指,說一說你的文具盒的上下、前后、左右6個面。

        五、活動五:

        指定一個座位,請同學們說說從講臺到指定座位的路線,怎么走?有幾條?

        六、活動六:畫一畫

        教材69頁 練一練第2題

        板書設計:

        教室

        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9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活動中,體驗左、右的位置與順序,能確定物體的`左右順序。

        2、理解左與右的相對性,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3、讓同學們充分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并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能正確確定物體的左、右順序,理解左、右的相對性。

        1、左右的認識與區(qū)分

        2、 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3、 分辨圖片中的左右

        教學難點:

        分辨圖片中的左右,理解左、右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

        PPT課件,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左與右

        a.師:小朋友們,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句話: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 手在我們生活中作用可大了呢,大家想一想,我們經(jīng)常用它們來做什么事?(吃飯,刷牙,寫字)

        b.師:那你們知道我們寫字是用哪只手嗎?(右手)舉給老師看看,我們邊舉邊念:右手右手。(放)那另外只手就是左手,那大家把左手舉起來,和老師一起念下:左手左手。

        c.師:我們左右手真是一對好朋友,那小朋友再看下自己的身體,有沒有象左右手這樣的一對對的好朋友呢?(我左眼的好朋友是我的右眼)

        d.師:小朋友的小眼睛可真厲害,發(fā)現(xiàn)了我們身上的左與右,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左與右(板書課題:左與右)左與右兩個漢字特別容易混淆,大家想一想,我們怎么才能辨別這兩個漢字呢?(左“工”,右“口”)

        e.師:小朋友們找到了好多對好朋友呢,那現(xiàn)在我們就用這些好朋友,來玩?zhèn)游戲,叫“聽口令,做動作”(之前先做一個示范如伸左手) 伸右手,伸左手。拍左肩,拍右肩。拍左腿,拍右腿。摸左耳,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伸右手。

        師:老師舉的也是右手,為什么和小朋友的不一樣呢?(因為我們面對面,站的方向不一樣)師:那老師要怎么做,才能和小朋友一樣呢?(轉(zhuǎn)過來) (小朋友們可真厲害,大家都好棒。

        二、深化認識

        1、看看講講 (出示書上圖片,全班一起做)

        問:你是怎么想的? 講一講

        師:身上的左右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那身邊的左與右你們知道嗎? 下面啊,小朋友就來介紹下你左右邊的小朋友。

        用:我的左邊是----,我右邊是-------

        師:小朋友都掌握的非常好,現(xiàn)在就和你的同桌說說看!

        三、練習

       。ㄒ唬┡袛

        1、我看到羽毛球的左邊是籃球---------------( )

        2、教室的門在我們的左邊---------( )

        3、我們敬禮用右手--------------( )

       。ǘ)在街上(PPT)

        先指導兩個向左向右分別看到什么,再讓小朋友自己完成小丁丁左右看到什么。

       。ㄈ⿺[一擺,誰最快

        按題目要求擺放,看誰最快。

        (四)畫一畫

        A.在笑臉的左邊畫3個三角星,在笑臉的下面畫2個愛心; 在愛心的右邊畫1個長方形,在愛心的上面畫2個菱形; 在菱形的左邊畫4個五角星。

       。ㄎ澹┱乙徽

        1、從右起,第4個是香蕉。第2個是梨

        2、從左起,第1個是草莓,第6個是菠蘿

        3、香蕉的左邊蘋果。右邊是桃子

        師:你能把這些水果都找出來嗎?

        四、聯(lián)系實際

        A.上下樓梯

        1、師:是上樓梯的小朋友走得對還是下樓梯的小朋友走的對?(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總結)

        2、師: 如果上樓梯不靠右走,會怎么樣呢?(會和對面的小朋友相撞,不僅是上下樓梯,平時走路,都要這樣靠右行。)

        B.在街上

        師:剛才我們在街上看見小丁丁和小巧。那我們再來看下胖和小丁丁。

        師:我們先看下四位小朋友站的位置有什么不一樣嗎?

       。ㄐ《《『臀覀兺,小胖和我們反向)

        那你知道小汽車

        五、總結評價

        今天大家學習了什么?(左與右)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10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安排了兩道例題。根據(jù)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力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具體教學設計如下:

        1.創(chuàng)設情境,讓情境貫穿課堂始終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設計生動有趣的數(shù)學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shù)學知識。所以,我在開頭便創(chuàng)設了一個大家都喜歡的《丑小鴨》的情境,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而且在新課部分也延續(xù)了這一情境,由丑小鴨變成的這些白天鵝展開教學,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組織了課堂紀律。

        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通過聲情并茂的課件演示對學生形成刺激,為學生自主探究創(chuàng)造條件。課件演示4只白天鵝,先飛來3只,又飛走2只這樣的場面,讓學生認真觀察、自覺敘述、理解圖意,然后自己讀題、自己試算、同桌交流,體現(xiàn)學生活動的主體意識,重視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概括,把加減混合與連加、連減聯(lián)系起來,從而得出方法相同的結論。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類比遷移的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建構數(shù)學知識;另一方面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相互合作能力。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小棒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引入

        同學們,《丑小鴨》的故事大家聽說過嗎?那是丹麥著名作家安徒生寫的童話。誰知道那只受盡了苦難的丑小鴨最后怎樣了?(變成了白天鵝)今天,老師就施展魔法,把丑小鴨也變成白天鵝,大家高興嗎?

        課件出示口算題:(口算題的背景是4只丑小鴨)

        3+2+4= 4+1+5=

        9-2-6= 7-2-3=

        只要同學們把這些題答對了,丑小鴨就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童話能不能變成現(xiàn)實就看你們的了!

        2.生速算出答案

        學生正確算出一道題,師點擊鼠標,就會有一只丑小鴨變成白天鵝。(課件演示:白天鵝飛起來,飛到湖邊)

        師:多么美麗的白天鵝!雪白的身子,細長的脖頸……它們飛呀飛,飛到了一個美麗的湖邊,它們紛紛落入湖中盡情地嬉戲著。

        設計意圖:一年級新生的學習大多以無意識注意和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好奇、好勝,對新事物有著天生的親切感。因此,用他們喜愛的童話激發(fā)興趣,復習引入,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心理需求,進而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11

        教學目標

        1、 經(jīng)歷探索8加幾的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8加幾的加法。

        2、 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并解決相應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掌握8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不同的“湊十”方法。

        教學方法 問題探究

        教具準備CAI課件,小棒。

        教學活動設計 修訂

        一、游戲?qū)?/strong>

        師:我們來做一做找朋友的游戲,老師問你們答。9的好朋友是幾?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還記得春姑娘來了,萬物都睜開了眼睛,冰雪融化了,柳樹發(fā)芽了,動物們樂了,這種景色美嗎?

        師:為了讓天更藍,水更綠,人們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jié),這一天人們都要種很多很多的樹綠化我們的環(huán)境,學校也為了保護環(huán)境,使小朋友有更好的學習氛圍,淘氣他們在校園里開展了植樹活動,這是他們一年級兩個班的植樹情況:[出示課件] 先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

        數(shù)一數(shù)一班種了幾棵樹?

        師:我們再來看看二班種了幾棵樹?

        師:從圖中你都知道哪些數(shù)學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呢?

        三 、探索新知

        1、師:我們來一起解決“兩個班一共植了多少棵?”

        想一想,你是如何列式呢?

        生:8+6或6+8

        2、師:請同學們先試著做一做,可以把我們的好朋友小棒找來幫忙,用它來幫一幫。

        師:把你認為好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們聽聽吧!

        3、 全班交流8+6你是怎樣算的?

        誰來展示一下你們小組的方法?

        小組討論交流,尋找最優(yōu)計算方法。

        4、觀察這兩個算式,看看它們有什么共同點?這兩種方法你覺得哪個計算更簡便呢?

        5、試一試8+8=7+8=8+4=5+8=

        6、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學會8+幾的加法,在計算時,我們往往看大數(shù),分小數(shù),先湊十,在計算,這樣計算起來更簡便。

        四、鞏固練習

        1、圈一圈,算一算。

        讀圖,動手圈一圈,如:先把10個圈在一起,再計算出結果。

        2、指導完成練一練。

        第1題:通過擺一擺,結合數(shù)學模型來鞏固“湊十”法。

        第2題:通過圈一圈,算一算,體會“湊十”的過程,鞏固“湊十”的計算方法。

        第3題:結合圖進一步鞏固進位加法。

        第5題:通過連一連來鞏固進位加法。

        第6題目的:結合生活實際問題,運用進位加法來解決問題。

        五、在這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請一位小朋友給大家說一說。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板書設計 有幾棵樹(8加幾)

        8 + 6 = 14 8 + 6 = 14

        作業(yè)設計 練一練 P82 第4題。

        課后反思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12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會看鐘表上的半時。

        2. 培養(yǎng)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生活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整時與半時的區(qū)別,半時的兩種寫法。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表模型、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1. 出示明明起床、吃飯、讀書、運動的圖片。

        2. 提出問題。

        A.同學們,勤勞的明明要寫一篇日記,他還沒有學過鐘表的表示法,你能幫幫它嗎?你能正確的說出鐘面上的時刻嗎?

        生:明明早晨6點就起來了。

        B.他在什么時刻吃早飯呢?這個時刻以前我們沒有學過,你知道嗎?

        生:7時半。

        C.那么明明是在什么時刻開始讀書的呢?

        生:他在8時半讀書。

        D.下午明明他們有一節(jié)體育課,你知道明明踢球是在什么時刻嗎?

        生:3時半他在踢球。

        揭示課題:明明是個很守時的孩子,他每天6時起床,7時半吃飯,8時半讀書,3時半踢球。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半時。(板書)

        [運用多媒體動畫課件創(chuàng)設情景,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來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為學習新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課件出示3時半鐘面。

        A.你能說出這是什么時刻嗎?請用你的學具鐘表,依照圖上鐘面撥一撥。

        B.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學生自主匯報:時針指向3和4中間,分針指向6,就表示3時半。

        3. 依次出現(xiàn)4時半、10時半、7時半

        請小朋友們觀察,并動手撥一撥,說一說。

        A.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們發(fā)現(xiàn)4時半、10時半、7時半它們的分針都指向6。

        B.半時和整時分針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生:整時它的分針都指向12,半時它的分針都指向6。

        總結得出:幾時半的時候,分針總是指向6,時針總是指在兩個數(shù)的中間。

        4. 引導學生觀察半時的寫法。(討論)

        整時有幾種表示法?想一想半時的電子表表示法應該是怎樣的呢?

        生歸納:電子表的半時用30表示。點左邊是幾,點右邊是30,就表示幾時半。

        [通過動手撥一撥,觀察、互相交流,找到半時分針與時針指的位置的特征,使學生充分了解時針、分針在半時時候的指向。]

        三.實踐應用

        1.想一想你自己的生活,說一說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幾時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對半時的認識。

        完成小英的作息表。

        2.游戲活動

        A. 教師說出幾個時間,讓學生用鐘表學具撥一撥。

        B. 同桌合作,一個說時刻,另一個撥出來,相互交換。

        3.讓學生任意撥一個你最喜歡的時刻,并說一說這個時刻你在干什么?(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后,鼓勵同學們上臺講一講自己最喜歡在那一時刻干什么?

        [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知識中的樂趣。有學好鐘表的欲望。]

        四、全課小結

        今天大家都學會了新本領。我們可以一起來幫助小蜜蜂完成它的日記了。

        同學們,我們認識了鐘表,知道了時間是很寶貴的,希望小朋友們像明明一樣做一個遵守時間和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五.拓展創(chuàng)新

        為自己設計一個快樂的星期六。

        [讓學生通過設計星期六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反思:

        認識半時是認識鐘表的第二節(jié)課,學生已經(jīng)在前一天認識了鐘面也知道了整時的表示法。這節(jié)課是上一節(jié)課的延伸。我的設計上主要是要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去主動的獲取知識。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本節(jié)課初通過讓學生幫明明寫日記的要求,讓學生產(chǎn)生幫助別人的意識,有了一定的目標性,因而很快地進入了狀態(tài)。學生的學習是主動積極的。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這節(jié)課很多知識的總結都是由學生通過自主的討論,操作自己得出來的。學生通過觀察,以及動手撥一撥、認一認,自己找出半時的時候分針、時針所指位置的特點。在反復操作中強化學生對半時的印象,但又不覺得枯燥。因為即使在練習的設計上,我也力求多變和有趣,通過游戲的形式去鞏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三.實踐應用,拓展創(chuàng)新

        用實踐應用活動鞏固知識,更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shù)學。在課末布置的作業(yè)中讓孩子為自己設計一個愉快的周末,使所學知識能夠真正派上用場,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理自主能力。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13

        教材分析

        在本冊教材中10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和分解,不再作為10以內(nèi)的加減法的邏輯起點,而是直接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把學習加減計算與解決問題的過程結合起來,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從問題情境抽象出加減算式應用,然后去解釋一些現(xiàn)象,解決一些問題,從中理解加減運算的意義和應用價值。而實際上,10以內(nèi)數(shù)的合成分解與10以內(nèi)的加減法只存在描述數(shù)量關系的形式上的差異,而并無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因此,材料不但沒有削弱對數(shù)可分可合的認識,而且還創(chuàng)設了豐富多彩的問題或游戲活動,不斷強化數(shù)的合成分解意識。本課《分蘋果》就是創(chuàng)設了“分蘋果”情境討論了10的組成和分解,還把進一步體驗10的組成和分解及其無意識記憶寓于練習和游戲活動中,逐步達到熟練有關10的加減運算。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剛?cè)雽W不久,好動、好奇、好玩,對數(shù)學學習興趣比較濃厚,大部分學生愛卡通圖像、愛小動物更愛幫助動物們解決數(shù)學問題。在學習本課前已經(jīng)掌握9以內(nèi)的加減法。根據(jù)以上的情況本課教學設計采用童趣與競爭相結合的方式。童趣在活動中貫穿全課。競爭拿獎勵的蘋果。既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和教學活動中認識“10”的分解與合成。

        2.理解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算式,進一步體驗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能力目標:通過具體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善于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 。

        情感目標:通過卡通動漫播放等體驗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能正確熟練地口算10的加減法。

        2.難點:經(jīng)歷從實際問題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算式。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14

        教學目標:

        1、學會“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教學重點:

        學會“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

        探討“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鉛筆、投影。

        教學過程:

        一、模擬表演,提出問題

        請表演的小朋友上臺表演,師口述內(nèi)容,生表演,一只大兔子開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這時來了一只小兔,它對大兔說:“我買9支鉛筆”。大兔把鉛筆都拿出來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這時大袋鼠提出了一個問題:15支鉛筆,賣出9支,還剩多少支?

        二、猜一猜,列出式子

        1、想一想,猜一猜,還剩多少支鉛筆呢?

        2、列出算式,15—9

        三、討論15—9的算法

        1、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題。

        2、小組討論:你是怎樣算的?

        3、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減。

        (2)、15分成10和5,10-9=11+5=6

       。3)、把9分成5和4,15-5=1010-4=6

       。4)、9+6=1515-9=6……

        4、嘗試練習

       。1)、讓學生拿出學具擺一擺,計算試一試各題。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四、鞏固算法

        1、基本練習

       。ň氁痪毜1題)

        (1)、讓學生獨立計算。

        (2)、選3題跟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摘蘋果(練一練第2題)

        在游戲中進行計算。

        3、發(fā)展練習

       。ň氁痪毥虒W游戲)

        (1)、讓學生自由看圖描述故事,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

       。2)、交流。

        五、總結

        板書:買鉛筆

        (1)15-9=6(2)15-9=6(3)15-9

        因為9+6=

        10-9=115-5=10所以15-9=6

        1+5=610-4=6……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1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新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優(yōu)秀教案《6、7的認識練習課》教案教學設計

        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數(shù)出6、7,并用其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明確基數(shù)和序數(shù)的意義,掌握相應的數(shù)的順序,進一步熟練掌握6、7的組成。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找一找、涂一涂、猜一猜、畫一畫等游戲活動,讓學生在開放的自主活動中更好地認識6和7,體會6和7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在游戲活動中,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認數(shù)的數(shù)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步體會數(shù)的認識的學習方法,初步滲透一一對應的數(shù)學思想。

        【目標分析】本課教學目標的定位是基于學生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6和7的基礎之上的,學生在有趣的數(shù)學活動中自主地投入到更近一步的學習當中,體會數(shù)和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進一步認識6和7,熟練掌握6、7的組成,。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準備

        課件、珠子卡片等。

        四、教學過程

       。ㄒ唬┱乙徽遥瑢懸粚

        1.找一找。

        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6和7這兩個數(shù)朋友,找一找下面哪幅圖所表示的數(shù)量和“6”是朋友?哪幅圖表示的數(shù)量和“7”是朋友?

        圖一

        圖二

        圖二表示的數(shù)量能和“7”做朋友嗎?怎樣才能和“7”做朋友呢?

        圖三

        這幅圖表示的數(shù)量能和數(shù)幾做朋友?怎樣才能和“6”做朋友?如果又來了1只船,它應該和誰做朋友呢?

        圖四

        蝴蝶的數(shù)量多,還是花朵的數(shù)量多?怎樣擺放使大家方便比較?

        預設:讓蝴蝶和花一一對應起來,就能一眼比出誰多誰少了。

        誰和“6”是好朋友?誰和“7”是好朋友?

        小結:6枝筆和6朵花雖然形狀和顏色都不相同,但它們的數(shù)量都是“6”,所以都可以和數(shù)“6”做好朋友。7朵蘑菇、7只小船和7只蝴蝶的形狀顏色也都不同,但它們的數(shù)量都是“7”,都可以和數(shù)“7”做好朋友。

        【設計意圖】通過找一找的游戲,學生可以鞏固復習對6、7的認識,能從不同形狀、顏色等各不相同的物體中關注到數(shù)量的多少,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同時在1個1個地累加過程中體會6和7之間的聯(lián)系,滲透一一對應的思想。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上冊教案12-25

      數(shù)學上冊教案12-25

      一年級上冊《柳樹》優(yōu)秀教案11-25

      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7-21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02-22

      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10》教案03-26

      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負數(shù)教案09-22

      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1-19

      人教版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的教案06-15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02-22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一区二区师生制服 | 日本最强喷水少妇 | 午夜福利福利视频网 |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 亚洲特黄在线免费视频播放 |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