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一年級數學優質課教案

      時間:2023-02-22 09:26:33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數學優質課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數學優質課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數學優質課教案

      一年級數學優質課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課以“小明的一天”為背景,采用連環畫的形式展現小明一天的活動:早上6時起床→7時半上學→8時上課→12時吃午飯→下午4時踢球→晚上8時半睡覺。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鐘表,會認整時、半時。這是學生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也是以后學習“時、分”的重要基礎。本課提供了一個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認知水平,讓學生在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認識鐘面、發現整時和半時的區別,并在對比、探索的過程中學會認讀整時和半時。讓學生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感知“時間”這一抽象的概念,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年齡很小,剛剛入學,但大部分學生在學前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都接觸過有關時間的知識,他們每天的生活、學習也都是按照一定的時間來安排,但他們對鐘表的'認識是模糊的,沒有建立正確而又清晰的表象。本節課提供了一個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充分利用學生原有對鐘表的經驗,從興趣入手,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通過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認知水平,讓學生在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中認識鐘面、發現整時和半時的區別,并在對比、探索的過程中學會認讀整時和半時。讓學生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感知“時間”這一抽象的概念,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培養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鐘面,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能認識和區分時針與分針。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過交流、合作,學會認讀鐘表上的整時和半時,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以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培養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能準確認讀鐘表上的整時和半時。

        教學難點:正確認讀幾時半,認識整時和半時鐘面指針的特點。

        教學流程示意: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聽兒歌,猜謎語。

        2.想一想:鐘表可以幫我們干什么嗎?

        二、探索新知

        1.認識鐘面

        2.認讀整時、半時

        3.區分整時、半時

        三、鞏固拓展

        1.說一說:書91頁第1題

        2.連一連:書91頁第2題

        3.游戲:我說你撥

        四、小結歸納

      一年級數學優質課教案2

        教學目標:

        讓學生初步感知兩個或三個物體之間的高矮,體會高矮的相對性,滲透幫助他人的教育。

        教學流程設計:

        1、圖片出示,創設情景

        長頸鹿和大象誰高誰矮?

        (1)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問題。

        (2)同桌交流。

        (3)全班反饋。

        2、選用哪個釘子好?

        (根據生活經驗,厚的`木版用長一些的釘子,薄一點的木板用短一點的釘子。)

        3、哪跟繩子最長,哪根最短?

        (圖略)

        說一說,比較的方法以及理由。

        4、拓展練習

        汽車能否從橋下通過?

        (1)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問題。

        (2)同桌交流。

        (3)全班反饋。

        5、比較站在不同高度上的小兔子的高矮。

        (1)學生觀察,

        (2)小組討論

        (3)集體交流。

        注意讓學生說說比較高矮時要注意什么?(同一個起點)

        從短到長依次排起來。

        這題的比較方法可以是數方格的方法。

        (1)學生觀察,

        (2)小組討論

        (3)集體交流。

        教學反思:學生對高矮和長短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所以上課的效果比較明顯,比較小兔這一環節容易出錯。

      一年級數學優質課教案3

        課題一:長短

        執教:

        河北省玉田縣城內第三小學蔡寧

        教案設計:

        河北省玉田縣教育局教研室陳長勝

        河北省玉田縣城內第三小學蔡寧

        指導教師:

        河北省玉田縣教育局教研室薛玉春

        河北省玉田縣城內第三小學吳成林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頁,做一做及練習一5、6題。

        教學要求:

        1.學生通過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有短;學生通過操作學會一般比較物體長短的方法;知道長和短是比出來的。

        2.培養學生操作、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愛護學具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

        掌握比較方法,會比幾個物體的長短。

        教、學具任務: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兩支不同顏色、不同長度的鉛筆。

        教學過程:

        一、感知物體有長、有短

        1.引導觀察

        談話:每組桌子上有兩個紙袋,你們想知道里面裝什么東西嗎?兩個人一袋把它們倒出來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匯報

        (1)問:你發現了什么?

        (2)小組交流

        (3)學生匯報。

        學生可能說出:三支鉛筆,一支是紅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綠色;兩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藍色;三根毛線,一根是紅色,有扣兒,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藍色等。

        (設計說明通過觀察,使學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有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引導學生說出:物體有長、有短。

        板書:長、短

        二、探究比較長、短的方法

        1‘提問,你是怎么知道這些物體有長、有短的呢?

        2.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組匯報。

        學生可能說出:

        (1)看出來的。

        (2)把學具橫著平放在桌面上,一頭兒對齊或豎著戳在桌面上,比出物體的長短。

        (3)兩頭兒都不對齊。如圖:從而比出物體的長、短。

        (由于觀察、比較的方法不同,會得出不同結論,只要有道理,教師就給予肯定。)

        (通過分組活動,讓學生親自體驗比物體長短的方法,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4.揭示比較的一般方法。

        我們不管把鉛筆豎著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還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般把要比的幾個物體一端對齊。

        5.出示鉛筆圖,引導學生說出誰比誰長,誰比誰短,并板書長、短。

        (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長短的認識,培養學生言語表達能力。)

        三、反饋練習

        1.教師談話:現在,我們做一個比較長短的游戲,你們可以自由結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學生活動。

        學生會比學具、跳繩、胳膊、手、腳等。

        (學生結組活動,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比長短,使學生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四、鞏固練習

        1.投影出示練習一第6題圖,先讓學生說出圖意,然后完成在書上,訂正時說一說想法。

        2.投影出示練習一第5題,并讓學生完成在課本上,訂正時說一說比的`方法。

        (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說出比長短的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學具

        教師提出要求:

        1.原來學具袋中的東西不動,把書和自己的東西收拾好。

        2.每兩人裝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學具擺一擺,比一比,聽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學具中最長的一個裝進紙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學具中最短的一個裝進袋里。

        4.各組都只剩下一個學具時,讓學生把剩下的一個學具也裝進袋里。

        5.把裝好的學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六、全課小結(略)

        (整理學具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一年級數學優質課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優質課《倒數》教案06-16

      數學優質課《倒數》教案08-25

      一年級數學優質課教案例文09-28

      幼兒數學公開優質課教案范文06-25

      小班數學優質課教案《鋪路》08-23

      小學數學優質課優秀教案模板08-09

      小班數學優質課教案《種花》08-23

      小班數學優質課比長短教案04-07

      高中數學優質課教案09-28

      小班數學優質課種花教案06-23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 在线不卡的午夜福利 | 一区二区不卡日本v | 一级a2021在线观看 |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