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7-02 08:04:02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四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1頁例2、及課堂活動,練習十八第1~4題。

        【教學目標】

        1.會用畫“正”字的方法整理數據,學習統計方法。

        2.讓學生經歷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3.能正確地填寫統計表,滲透統計思想及方法,培養學生動腦的習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統計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教師:同學們,六一兒童節即將來臨,為了慶祝這個節日的到來,我們二年級(1)班要在這一天舉行聯歡會,大家準備什么節目來慶祝呢?

        學生答:唱歌、跳舞……

        教師:參加哪個節目的人數最多?

        學生可能說,參加唱歌的人數最多,也可能說參加跳舞的人數最多……

        教師:誰說得對呢?(學生無法回答)怎樣才能比較準確地知道我們班上參加哪個節目的同學人數最多?參加哪個節目的同學人數最少呢?

        引導學生說出統計,從而板書課題:統計。

        二、自主探索,經歷統計過程

        1.學生經歷數據收集整理的過程

        教師:我們班的同學參加了哪些節目?

        (學生說,教師板書:唱歌、跳舞、講故事、彈琴)

        教師:用什么辦法統計參加每個節目的人數呢?

        學生1:用畫“?”的方法。

        學生2:用畫“正”字的方法。

        學生3:我們班的人數比較多,用畫“正”字的方法更方便些。

        學生一一報自己參加的`節目,4名同學在黑板上分別用畫“正”字的方法記錄。

        2.填表、分析

        教師:現在(指黑板)對班上同學參加節目的人數了解清楚了嗎?

        學生可能會說不太清楚,因為從這上面只能看出“正”字多少,還應算出參加每個節目的同學具體有多少人。接下來讓學生算一算,并填在書上的表格里。學生自主填表,然后交流。

        教師:從統計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還想到了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1:我們班上參加唱歌的人數最多,彈琴的人數最少。

        學生2:參加跳舞的同學比參加唱歌的同學少幾人?

        教師: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獨立解決。

        教師:對用畫“正”字的方法整理數據,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1:畫“正”字能較清楚地收集、整理數據。

        學生2:我覺得數據較多時更簡便些。

        教師:對,在統計過程中,畫“正”字法是基本的方法,今后會經常用到。

        三、嘗試運用,深化對統計的理解

        教師:剛才我們統計了班上參加慶祝六一兒童節節目的人數,大家表現得真棒!現在,森林里的兔媽媽想了解它的孩子們誰采集的蘑菇的朵數最多,同學們能幫兔媽媽解決這個問題嗎?(多媒體出示例3的信息)

        教師:要知道它們1天分別采了多少應怎么辦?

        學生:把上午采的和下午采的蘑菇數加起來。

        教師:好!你們根據圖上的信息,算出3只小兔1天各采了多少朵蘑菇。

        學生獨立計算并填寫統計表。學生填完后交流,重點說一說是怎樣算的,著重強調統計表中的“合計”是什么意思。

        四、獨立運用,發展統計能力

        組織學生完成122頁課堂活動。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六第1~4題,做后交流。

        五、反思小結,自我評價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新的收獲?還有什么想法?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生活中的數

        1、數鉛筆---(100以內數的認識)

        2、數豆子---(100以內數的讀寫)

        3、動物餐廳---(100以內數的比較)

        4、小小養殖場---(在具體情境中描述數的相對大小關系

        加減法 (一)

         1、小兔請客---(整十數加減法計算)

        2、采松果---(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和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

        3、青蛙吃害蟲---(兩位數加整十數。)

        4、拔蘿卜---(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和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

        5、回收廢品---(理解比多比少的.實際問題。)

        加與減(二)

         1、圖書館---(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

        2、發新書---(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

        3、小小圖書館---(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

        4、跳繩---(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

        5、小小運動會---(用100以內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購物

        1、買文具---(小面額的人民幣)

        2、買衣服---(大面額的人民幣)

        3、小小商店---(進行有關錢款的簡單計算)

        加與減(三)

         1、套圈游戲---(連加運算)

        2、乘船---(連減運算)

        3、乘車---(加減混合運算)

        二、觀察與測量

        1、觀察物體---(兩個方向觀察單一物體的形狀)

        2、桌子有多長---(厘米的認識)

        3、去游樂園---(認識米)

        4、估一估,量一量---(簡單的估測和測量)

        有趣的圖形

        1、認識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2、動手做(一)

        3、動手做(二)

        4、動手做(三)

        四、 統計與概率

        1、組織比賽---(認識簡單的縱向條形統計圖)

        2、買氣球---(認識簡單的橫向條形統計圖)

        五、實踐活動

        我和小樹一起成長

        鞏固100以內數的認識。

        加與減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

        小小運動會

        利用100以內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加強對圖形的認識。

        能利用圖形設計美麗的圖案。

        今天我當家

        利用100以內加與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只要大家腳踏實地的復習、一定能夠提高數學成績!希望提供的一年級數學下冊期中復習,能幫助大家迅速提高數學成績!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情境體驗與參與,使學生感知自然數序數的含義,知道自然數除了可用來表示事物有多少外,還可以用來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良好品德。

        3、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習的樂趣和自信心。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8頁做一做及相關練習。

        教具學具:

        主題課件,學具卡片。

        教學設計:

        教學第18頁購票圖

        創設動畫情境,引導學生觀察。

        1、師:暑假快要結束了,一個人在鄉下姥姥家玩的聰聰就要讀一年級了,為了不耽誤爸爸、媽媽的工作,聰聰決定一個人從鄉下乘車回家,不讓大人接送,于是他一個人來到車站買票上車

        [將數學與生活情境緊密聯系,讓初入學的小學生真切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學習產生親切感。]

        a.教師演示買票課件。

        b.學生觀察畫面,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每個人都說一說畫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個?

        如果以紅衣服排第一,再說一說誰排第二,小聰聰后面的解放軍叔叔排第幾,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幾?

        學生說的時候教師到處各組巡視、傾聽,并加以指導。

        c.各小組抽代表匯報交流。

        d.師:看到聰聰一個人排隊買票的情境,同學們除了知道一共有5個人在排隊買票,以及每個人所處的位置外,你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白

        自己已經是小學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時候,要養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良好品德。

        [充分利用教材的可教育資源,適時對學生進行遵守社會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學生易于接受。]

        2、動畫展示:穿紅衣服的阿姨買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師提問:這時有幾個有在買票?誰排第一?小聰聰排第幾?聰聰后面的兩位叔叔呢?讓學生再一次在具體環境中區分幾個和第幾個,同樣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一冊P90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學會用“湊十法”計算8加幾進位加法。

        2、初步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計算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理解和掌握8加幾的計算方法。難點是進一步掌握“湊十法”,理解8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思路:

        本節課,從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思維特點出發,設計教路為:基本訓練搭橋鋪路——創設情境造成懸念——動像啟發探究規律——樂中提高形成技能。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搭橋鋪路

        1、口算:3可以分成2和(),5可以分成2和(),7可以分成2和(),8可以分成2和(),9可以分成2和()

        2、聽算:(開火車)

        8+()=108+2+1=8+2+3=8+2+5=9+2=9+8=(最后兩道題要求說出思考過程)

        二、創設情境,造成懸念

        教師:今天,老師講一個“猴子摘桃子”的故事。從前,在花果山上住著一只聰明的猴子。有一次,白天它摘了8個桃子,晚上又摘了7個桃子。這個猴子很快就算出了一共摘了多少個桃子。同學們,你們比猴子還要聰明,誰知道猴子是用我們學的什么方法來計算的嗎?(湊十法)復習“湊十法”的步驟:一想,二分,三加。

        三、動像啟發,探究規律

        新課的教學按分層漸進的方法進行。

        第一層次:教學例一“8+3”

        (1)分步出示牙刷盒及牙刷

        這一例的教學,教師主要進行動像演示,輔以啟發式的提問,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教學時,先出示牙刷盒里放著8只牙刷,再出示牙刷盒外面的3支。問: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牙刷,用什么方法計算?怎么列式?教師板書:8+3=,再問:8加3應該怎樣算?

        (2)通過加法算式講解“湊十”的過程。

        教師:8加3的算法也和9加幾一樣,用“湊十法”計算,誰知道第一步想什么?(8加幾湊成10),第二步想什么?(把3分成2和幾)第三步想什么?(8加2得10,10再加1得11)。

        第二層次:教學“8+7”

        這一例讓學生再通過動像圖感知“湊十”的過程,并在感知后訓練學生的口述技能。

        (1)出示桃子圖,提問:左邊有幾個桃子?右邊有幾個桃子?求一共有多少個桃子,怎樣列式?板書:8+7=

        (2)學生獨立想想怎么算?

        (3)請學生小組派代表口述“8+7”的計算方法:用湊十法,看8想2,因為8+2=10,所以把7分成2和5,8+2=10,10+5=15,同時教師移動7個桃子中的2個桃子和8個湊成十,再進一步點撥:剛才我們把這些桃子分成三部分,8個、2個、5個,如果把7分成3和4,行嗎?(不行,因為8和3,8和4不能湊成十)

        第三層次:教學“8+8”

        這一例由學生四人一組合作邊操作學具邊討論算法,發揮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間的協作。

        (1)指定8個男生和8個女生分左右排成兩排演唱兒歌,其余同學打拍。唱畢,教師提問:老師的左邊有幾個男生?右邊有幾個女生?求一共多少個學生怎樣列式?學生列出算式:8+8=(2)學生前后四人合作邊擺小棒邊說說算算教師半扶半放,巡視指導。

        (3)緊接著鼓勵學生觀察前三例的計算方法,把分散的知識綜合起來,自己探索出8加幾的計算規律。即:把8湊成10,要把另一個數分成2和幾,先算8加2得10,算10加幾得十幾。學生由以前的一個一個的數著加,到發現新的算法,這正體現出學生思維的創新。

        第四層次:讓學生通過擺小圓片算出得數,再到脫離圖和學具操作計算得數。

        (1)動手擺小圓片算出"8+4”的結果。

        (2)想一想:8+5=8+6=8+9=怎樣想很快說出得數?

        四、樂中提高形成技能

        練習的'目的在于及時反饋教學信息和拓展新知。為此,從兩方面設計練習:

        1、為了鞏固新知,進行了基本練習,完成P91頁“做一做”第1、2題。

        2、為了強化新知,形成技能,進行了游戲練習:

        (1)在數學醫院里,數學醫生給數學病人治病。

        8+8=8+3+5=168+5=8+1+4=14

        (2)找朋友:(放《找朋友》錄音歌曲)

        (3)接力賽。

        (4)放鞭炮:

        今天我們用“湊十法”學會了“8加幾”的加法,為了表示慶祝,老師為小朋友特制了“一串鞭炮”,請幾位小朋友到前面來一個個地放,看誰放得響,算對了大家齊說一聲“叭!”,算錯了大家齊說一聲“撲!”,并再換一位放,直到放響為止。

        [課后小記]

        本節課,通過基本訓練,使學生動腦、動口,活躍學生的思維,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通過創設故事情境,造成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分層漸進法在動像啟發中讓學生自主探索規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最后通過音樂渲染、游戲活動等形式把課本上的練習綜合處理,當堂解決,讓學生享受到計算的樂趣。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熱】07-04

      小學數學教案【精】11-03

      小學數學教案【薦】11-03

      小學數學教案【推薦】11-03

      小學數學教案【熱門】11-03

      【精】小學數學教案06-16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06-16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性欧美老妇乱码一区二区 | 日韩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视频 | 免费在线黄a网站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 性色的视频网站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