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閩族崇蛇習俗淺談

      時間:2024-08-17 21:31:42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閩族崇蛇習俗淺談

        對蛇的圖騰崇拜,是福建古代先民閩族的獨特信仰。這種信仰;使閩越族與我國南方崇奉鳥圖騰的于越族和尊火崇鳳的楚蠻族判然分別。

      閩族崇蛇習俗淺談

        東漢文字學家許慎解釋"閩"字時說:"閩,東南越,蛇種。"他認為閩人是蛇圖騰的種族,這是對的,但以為閩是東南方的越族則不確。有人解釋" 閩"的造字說:"閩為山地,多出蛇蟲之類,故門下增蟲字,以示其特性。"蟲字,實即蛇字。故有人干脆說,閩就是門內養蛇者。前人有養蛇以滅鼠,養蛇以防止野獸襲擾的。清代劉燕庭曾記述:"福州城內有蛇民,服飾與平民異,其丁甚少。"

        古代,中原人認為南方多蛇,又賤視南方種族,故往往以蟲(蛇)命名南方各族,如蠻、閩、蜒、巴、蚩5。橙吮咀哉J為蠻夷,但他們也視比之更遠的南方之地為畏途。《楚辭·招魂》有句:"南方不可以止些","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雄虺九首,往來倏忽"。認為南方是蛇虺出沒的荒遠之區!陡=ㄍㄖ尽份d:"南方暑濕,近夏瘴熱,暴露水居,蝮蛇叢生。"可見閩人處境險惡,日與蟲蛇為伍,他們對蛇的崇奉,含有避禍求福的意味。

        閩人崇蛇的表現形式很多。古代有"翦發文身",以像龍子或鱗蟲,祈求在水中避龍蛇之害。世代在水中生活的(上疋下旦)人,在船上供木龍(木雕蛇像)祈禱,還在岸上建蛇神廟,"畫蛇以祭,自云龍種"。與此類似,福建各地都建有蛇王宮、廟以崇祀蛇神,保留至今的有南平西芹、長汀羅漢嶺、閩侯洋里等處的蛇王宮。福清、莆田等地的蛇王廟稱"青公廟"。南平樟湖板及其附近山村的蛇王廟,至今每年七月初七還要舉行祀蛇賽神的慶典。平和縣三坪寺一帶村民,以往有飼蛇以看家守戶的習俗,至今與蛇共寢也恬不為怪。在三坪寺古廟中供奉的"侍者公"即為蛇神。至今,閩、浙和臺灣等地,仍流傳不少蛇與人結合的神話故事。如蛇郎君、白娘子等。類似閩族人的崇蛇現象在臺灣也有,由此也可推知閩臺人民在古代的交往及其種族淵源關系。

        再往前追溯到遠古時代,我們還可以看到這種蛇崇拜的證據。漳州地區保存不少蛇形巖畫和石刻。如華安草仔山有一塊蛇形石刻,上有母蛇、幼蛇、蛇卵組成的生動畫面。華安縣蕉林村,還有5組類似的蛇形石刻,分別表現兩蛇交尾、蛇產卵、幼蛇破殼、群蛇游動的圖像。詔安縣溪口村的一塊孤石上,刻有兩組蛇產卵的圖像。這些年代久遠的石刻,所表現的蛇的生活、形態,應是古閩族人崇蛇的心理和習俗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3000多年前,閩族形成和發展時期,以黃土侖類型文化為代表的福建青銅時代(相當于中原商周時期)的陶器上,就充滿了蛇圖騰的印記:陶器上的蛇形堆塑,陶器表面的蟠虺紋飾,以及仿蛇皮花紋的各種幾何形圖案,都顯示了早期閩族人對蛇的信仰與崇拜的鮮明特征。

      【閩族崇蛇習俗淺談】相關文章:

      延平樟湖崇蛇習俗03-12

      蒙古族的習俗06-27

      高山族的民族特色和生活習俗03-27

      仡佬族的飲食習俗和宗教信仰03-31

      惠崇春江曉景原文、翻譯12-17

      低頭族作文03-12

      低頭族的作文08-16

      惠崇春江晚景作文(通用15篇)03-14

      夜貓族作文07-29

      不做“低頭族”作文11-29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色婷婷久久久综合日本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电影 | 五月丁香合缴情在线看视频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