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印度半島位于哪個板塊

      回答
      瑞文問答

      2024-08-17

      印度半島位于亞洲,屬于印度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為大板塊,又名澳大利亞板塊。印度洋板塊包括印度洋的北部、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大洋洲的大陸、島嶼及鄰近的海洋。

      擴展資料

        印度半島概況

        印度半島也稱印度次大陸(又稱南亞次大陸或印巴次大陸)是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一大片半島形的陸地,亞洲大陸的南延部分。大體位于北緯8-37度,東經61-97度。由于受喜馬拉雅山阻隔,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但面積又小于通常意義上的大陸,所以稱為次大陸。

        總面積約為209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13億。 印度次大陸的國家大體位于印度板塊,也有一些位于南亞。當中,印度、印度河以東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和不丹位處大陸地殼上;島國斯里蘭卡位處大陸架;島國馬爾代夫位處海洋地殼。

        東臨孟加拉灣,西頻阿拉伯海,南抵科摩林角,北部無明確界線,大體指阿拉瓦利山脈和焦達訥格布爾高原一線以南,略呈三角形。南北長1,700公里,東西最寬1,600公里,面積208.8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600米。

        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世界第二大半島。以德干高原為主體,故又名德干半島。較大河流有訥爾默達河、戈達瓦里河等。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每年10月至翌年2月為涼季,平均氣溫10℃以上;3~6月為熱季,高原中部可達35℃左右,7~9月為雨季。年平均降水800毫米。廣義的印度半島還把印度河—恒河平原包括在內。

        印度洋板塊介紹

        印度洋板塊為次級的大陸板塊,屬于印度洋澳洲板塊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洋的北部、中東和東南部、印度半島、大洋洲的大陸、島嶼及鄰近的海洋。

        印度洋板塊形成于九千萬年以前的白堊紀,自非洲東部的馬達加斯加分離,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約在五千到五千五百萬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時期和亞洲撞合,這一時期,印度洋板塊移動了約二千到三千公里距離,比已知的任何板塊移動的速度要快。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 综合久久九色91色综合网 | 尤物AⅤ国产在线精品 | 免费在线黄a网站 |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小说偷拍 |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一线久久 |

          印度半島概況

          印度半島也稱印度次大陸(又稱南亞次大陸或印巴次大陸)是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一大片半島形的陸地,亞洲大陸的南延部分。大體位于北緯8-37度,東經61-97度。由于受喜馬拉雅山阻隔,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但面積又小于通常意義上的大陸,所以稱為次大陸。

          總面積約為209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13億。 印度次大陸的國家大體位于印度板塊,也有一些位于南亞。當中,印度、印度河以東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和不丹位處大陸地殼上;島國斯里蘭卡位處大陸架;島國馬爾代夫位處海洋地殼。

          東臨孟加拉灣,西頻阿拉伯海,南抵科摩林角,北部無明確界線,大體指阿拉瓦利山脈和焦達訥格布爾高原一線以南,略呈三角形。南北長1,700公里,東西最寬1,600公里,面積208.8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600米。

          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世界第二大半島。以德干高原為主體,故又名德干半島。較大河流有訥爾默達河、戈達瓦里河等。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每年10月至翌年2月為涼季,平均氣溫10℃以上;3~6月為熱季,高原中部可達35℃左右,7~9月為雨季。年平均降水800毫米。廣義的印度半島還把印度河—恒河平原包括在內。

          印度洋板塊介紹

          印度洋板塊為次級的大陸板塊,屬于印度洋澳洲板塊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洋的北部、中東和東南部、印度半島、大洋洲的大陸、島嶼及鄰近的海洋。

          印度洋板塊形成于九千萬年以前的白堊紀,自非洲東部的馬達加斯加分離,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約在五千到五千五百萬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時期和亞洲撞合,這一時期,印度洋板塊移動了約二千到三千公里距離,比已知的任何板塊移動的速度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