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教案(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教案 1
〖教學目標〗
(1)了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要故事內容,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2)結合作品故事情節和景物來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認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品的現實意義。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結合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理解人物特點,感受人物形象。
(2)教學難點:理解人物形象,認識作品的現實意義。
〖課前準備〗
(1)印發小說選段《人最寶貴的生命》。
(2)布置學生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原著。
〖教學過程〗
一 走進文學——導入:(出示幻燈片一)
師:有一位王老板,他的兒子由于不太喜歡學習。于是就找他的好朋友黃老師幫忙為他兒子買些課外輔導書籍。一個周六下午,黃老師剛好要去書店,于是就讓王老板的兒子一起去。黃老師最后為王老板的兒子選購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吃晚飯的時候,黃老師接到了好友王老板的電話,被臭罵了一頓:“你到底有沒有讀書啊?……”還沒等黃老師說話對方就把電話給掛了。妻子問怎么回事。黃老師說:“我為王老板的兒子買書,他卻對我大發脾氣。”“你幫他兒子買了什么書啊?”妻子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難怪他會生氣,你忘了王老板是煉鋼廠的廠長嗎?”“這……”
提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鋼鐵”與故事中的“鋼鐵”含義相同嗎?是什么意思?(生回答)
師:不同。標題中的鋼鐵是指意志堅強,敢于向一切困難挑戰的英雄氣度和大無畏的精神。
師:這節課我就和大家一起走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去感悟、欣賞這種精神。
二 瀏覽文學——了解小說內容、作者及其影響
1.小說梗概(出示幻燈片二)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寫保爾·柯察金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國內戰爭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嚴峻生活。保爾幼時喪父,母親替人洗衣服、做飯,哥哥是工人。在保爾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受盡了傷害。十月革命爆發,老布爾什維克朱赫萊在鎮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萊給保爾講了關于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許多道理。朱赫萊被匪徒抓去了。保爾與朱赫萊一起逃跑。由于維克多的告密,保爾被投進了監牢。從監獄出來后,保爾跳進冬妮亞的花園。冬妮亞和保爾產生了愛情。在激戰中,保爾頭部受了重傷。出院后,他參加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冬妮亞和保爾思想差距越來越大,便分道揚鑣。在筑路工程快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體質越來越差。1927年,他幾乎完全癱瘓,接著又雙目失明。他一方面決心幫助自己的妻子達雅進步;另一方面決定開始文學創作工作。這樣,保爾又開始了新的`生活。
2.作者簡介(出示幻燈片三)
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生于前蘇聯烏克蘭邊境沃倫省(現在的羅夫諾州)奧斯特羅格縣維里亞村。父親是一個釀酒工人,母親是地主家的廚娘。從很小的時候,奧斯特洛夫斯基就表現出鮮明的反抗性格。由于家境貧寒,他小時候只念過三年書。11歲時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隨父母遷居到烏克蘭南部的舍佩托夫卡車站。尼古拉·阿歷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一生克服了種種困難和不幸,他在困難中成長并努力學習成為一位優秀的工人、紅軍戰士、共青團基層干部,更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
3.小說的影響(出示幻燈片四)
保爾的故事,在中國應該稱得上是家喻戶曉。保爾關于“一個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的豪言,是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都曾背誦過的。在一定程度上,保爾精神已和雷鋒精神一起,成了中國青年學生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楷模。本文是一種自傳性的文件。1930年,奧斯特洛夫斯基開始創作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先是克服寫字的困難,借助鏤空板,摸索著日夜寫作。在不能寫作的情況下,他便自己口述,由親戚或朋友們幫助記錄。因此,這是一種自傳性的文件。小說出版后立即引起千百萬讀者的強烈反響,出版社和作者當年就收到數以萬計的讀者來信,給予小說極高的評價。1934年,奧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為蘇聯作家協會會員。1935年10月榮獲列寧勛章。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創作中,以高度的共產主義黨性和社會主義建設熱情,對新時代英雄人物進行歌頌,給廣大讀者教育和啟迪。而他自己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用筆和口繼續戰斗的鋼鐵戰士的革命精神,同樣給讀者以鼓舞。
三 感知文學——整體感知(出示幻燈片五)
第一,小說的主人公是誰?(保爾)全文寫了主人公的哪些事?哪一件事最讓你感動?為什么?
第二,小說可分為幾個部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描寫國內戰爭;第二部分描寫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建設。)
四 走近文學——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出示幻燈片六)
第一,文章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來刻畫保爾這一人物形象?體現了保爾的什么性格特征?
第二,除此之外,作者還主要運用了什么方法來展現人物性格?(環境描寫)試找出事例說明。
社會環境:小說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描寫國內戰爭;第二部分描寫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建設。保爾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中,經過不斷的磨煉、考驗,逐漸成長起來的。 自然環境:如保爾戰勝了傷寒,第四次死而復生的時候,他看到的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當保爾在郊區公園想要自殺時,滿眼都是枯黃的,被秋風吹落在小徑上的槭樹葉,公園里一片寂靜,連太陽也沒有力氣。筑路時,惡劣的自然環境等。
第三,文中保爾說了哪些話令你頗有感觸?
第四,你們喜歡保爾這一人物形象嗎?為什么?
第五,文中除了刻畫保爾這一人物形象外,還寫了哪些人物?你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五 品味文學——片斷欣賞:研讀小說選段《人最寶貴的生命》(出示幻燈片七)
師:《人最寶貴的生命》是選自小說第二部分第三章的末尾,這是小說中最經典的內容。
第一,學生精讀小說選段,思考下列問題:
(1)本選段文字飽含哲理,給人啟迪。試用一句話概括出本段的主旨。
(2)本段描寫保爾時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
(3)本段通過保爾的 (四個字),簡潔而深刻地闡述了生命的珍貴及其意義。
(4)本文著重描寫什么環境?通過描寫提示保爾的什么內心世界?
(5)選文中“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這段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聯系我們的實際生活談談,中學生應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第二,由學生討論后,交流分析結果,教師適時補充學生發言中的不足之處。
六 走進生活——拓展延伸(出示幻燈片八)
第一,提問:(1)同學們,你們認為作為中學生應學習保爾的什么精神?
(2)學習了本文你認為人應如何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不幸?
(3)聯系本文內容說說,在生活中我們應如何對待我們的同學、朋友?
(4)你們認為人應當怎樣生活才有意義?
第二,學生發言,教師適當點撥。
七 走出文學——總結歸納(出示幻燈片九)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談到小說標題的意義時說:“鋼是在熊熊烈火和驟然冷卻中煉成的。這樣它就變得堅強,什么都不怕。……我們這一代也是在斗爭和艱苦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本部小說最主要的價值就在于塑造了保爾這一典型人物形象。現在有些人認為,保爾的時代已經過去,不再是今天青年們的楷模。對這個問題該怎么看呢?我們當然不需要機械地把保爾的性格原封不動地搬到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應接受的是保爾對待生活、對待困難的態度和永不退卻的斗爭精神。保爾精神是永遠不會泯滅的。
八 作業布置(出示幻燈片十)
第一,閱讀了小說,我們應該怎么面對自己遇到的困難?談談你的看法,寫成一篇讀后感。
第二,閱讀小說原著并完成“名著欣賞記錄卡”。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內容,識記名言警句。
(2)熟悉精彩片段,評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意義,理解作品的藝術價值。
(3)學習保爾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高貴品質。
二、重點難點
深入理解保爾精神,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不斷給以指導,以引導他們達到更高的閱讀層面。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課前閱讀階段
1、開學初,課余時間用略讀瀏覽的方法通讀全書,弄清主要內容、情節和人物關系等。自我檢查一下讀書的速度和質量。
2、根據閱讀需要參閱附錄的資料和課外及網上搜集的有關資料,了解作者經歷、創作背景,理解作品的重要思想和重點內容。
3、做好批注并做好讀書卡片。
(二)教師導入
(三)、課堂交流:檢查學生整本書通讀情況:
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怎樣創造出來的?
2、書中主要描寫了哪幾個人物,其中誰的形象最偉大?
3、保爾﹒柯察金一生經歷了哪幾個階段?你認為小說中最動人心弦的是哪個篇章?
4、《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個書名是不是真的講“煉鋼鐵”的故事?如果不是,它到底指什么?
5、作品中那段膾炙人口,成為千百讀者座右銘的文字是什么?
6、保爾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四)、導讀:
1、小說的時代背景是什么?
2、簡單勾勒小說的情節線索。
3、揭示小說標題的含義。
4、揭示小說的主題思想。
(五)精彩的篇章的推薦
(六)、分析保爾形象:
1、我喜歡保爾的勇敢、剛毅、頑強、機智、反抗精神、熱情……
2、我不喜歡保爾的魯蠻、急躁、對愛情的猶豫不決、不愛惜自己的健康……
3、揭示保爾精神的實質。
(七)、合作探究:
1、品讀《生命的意義》這一篇章,用圈點勾畫寫批注的方法,賞析引發你感觸的語言文字。
全班交流。
(1)《筑路》和《生命的意義》均選自________(人名)的________________(篇名),作者用此做書名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說的主人公是________。
(2)保爾是在________________的情況下,對生命的價值進行思考的。保爾對生命的意義想得那樣深刻,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內容,深刻領會“生命的意義”。
(4)思考生命的意義應多為議論,文中為何濃墨重筆寫環境?
2、談談你對生命的理解。
3、用名言小結:閱讀就是帶著一個有準備的頭腦,一副探究的目光與一種深掘的期待,來品味你所選定的蘊含豐富的書籍。它是一種緣,會激起你強烈的共鳴和深切的感悟。
4、聽歌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感受祖輩、父輩的閱讀人生。
(八)交流讀書卡片:
背誦、賞析。將同學讀書卡片中你認為值得品味的地方,補充到你的讀書卡片集中。
(九)課堂遷移
1、默讀并背誦作品中那段膾炙人口、成為千百萬讀者座右銘文字。
2、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你讀了這本書后的感想,寫一篇讀后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形成性評價: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所崇尚的理想、勇敢、堅持、執著等優秀品質,對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期的中學生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我想,這也是教材編寫者們推薦這本書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因此,督促、檢查學生完整地閱讀這本書地情況,了解內容,識記名言警句,就成為這一堂課的第一個目標。使用課堂交流的方式是想激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名著的閱讀,教師對學生只能是一種引領。這種引領應該以學生原有的閱讀認知為起點。所以,就有了第二部分的第一個層次——學生對他們認為精彩的篇章的推薦。事實證明,認知是有差異的。在這一基礎上,就有了精讀的引領。最后再讓學生談談對生命的理解來激發學生的思維,拓寬他們的視野。通過閱讀教學,我試圖讓學生明白:名著的閱讀,不僅要有瀏覽,還要有精讀,有對語言文字和思想精髓的富有個性化的、深刻的思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感受到名著的魅力,才能從名著閱讀中汲取營養。
最后的課堂遷移注重課堂教學的延伸,其實也是作業設計。要求學生背誦文中膾炙人口的文字;并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讀了這本書后的感想,寫一篇讀后感。背練結合,很好地達到了語文教學的目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教案 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學會讀整本書。
2、了解全書內容,熟悉、掌握其中精彩的片段,從保爾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3、在寫作和各種語文實踐活動中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提高語文綜合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教師拋磚引玉,以學生讀為主,并付諸實踐。與寫作結合,形成文字。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名著中汲取養分,樹立偉大的革命理想,培養崇高的道德品質,形成鋼鐵般的意志,具有勇于獻身的精神。
教學策略:
(一)課前準備:指導學生讀完整本書,做讀書筆記,寫心得體會。選看幾集電視連續劇。
(二)課程資源:充分利用電影或電視劇片段,分析人物性格。
(三)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重點:精讀的引領
教學難點:閱讀興趣的激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外閱讀階段:
1、開學初,課余時間用略讀瀏覽的方法通讀全書,弄清主要內容、情節和人物關系等。自我檢查一下讀書的速度和質量。
2、通過讀出版說明和后記了解出版意圖,掌握閱讀線索。
3、根據閱讀需要參閱附錄的資料和課外及網上搜集的有關資料,了解作者經歷、創作背景,理解作品的重要思想和重點內容。
4、結合觀看電視連續劇,將劇中的人物形象與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進行比較。
5、一邊讀,一邊摘錄,加批注,寫心得。
一、名言導入: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莎士比亞
二、檢查整本書通讀情況:
1、必答題:每一組選出一位同學回答問題,答對得10分,答錯不扣分,但其他組有糾錯機會,糾錯正確,得10分。
(1)保爾因為什么離開了學校,開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
(2)保爾第一次面臨生命危險,是因為什么?最后是如何脫離危險的?
(3)保爾和他的同志們為什么要修建一條通向森林的輕便鐵路?
(4)作者為什么要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作書名?
2、搶答題:最先搶答正確得小組得10分。
(1)說出書中除主人公保爾外至少5個人物的名字,并簡單介紹他們的身份。
(2)保爾的`第一把武器是怎樣得到的?
(3)保爾的母親大多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
(4)對創作小說的工作,保爾的家人和戰友分別持怎樣的態度?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教案 4
教學目標:
1、掌握閱讀長篇小說的基本方法。
2、學會從閱讀中總結出一些讀書心得。
3、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4、對學生進行一些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1、小說的人物分析是重點。
2、從閱讀中導出讀書心得是難點。
教法設計:
1、設疑激趣法。
2、討論點撥法。
3、誦讀法:挑選精彩文段加以誦讀,更深入地體會人物的思想及作者的創作手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剛剛結束的北京殘奧會上,我們領略到了殘疾人體育健兒兒自強不息、奮能拼搏的風采。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有這樣一位身殘志堅,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作家。他是誰呢?想必大家一定能猜得出來,他就是前蘇聯業余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二、外圍了解
1、作者簡介
由學生發言介紹,教師匯集補充,主要讓學生了解作家以下信息:
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前蘇聯業余作家。出生于烏克蘭小鎮舍佩托夫卡,并在那里度過了一個沒陽光的少年時代,后參加革命,1929年,他在全身癱瘓、雙目失眠的情況下,用自己的戰斗經歷素材,以頑強的意志,歷時三年創作完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其后又開始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的創作,只完成了第一部,就與世長辭,年僅三十二歲。
讀書心得:作家的經歷與書中主人公保爾的經歷相仿,因此,本書是一部自自傳性小說。對我們寫作文的啟示是,寫作素材來源于生活。
2、標題解析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乍看本文標題,似乎告訴我們本文在講如何練鋼,讀完后方知本文乃是在講如何煉人。這個比喻形象生動,因此作家十分鐘愛,不忍更換。
讀書心得:給作文安一個明眸善睞的眼睛十分重要。
三、整體感知
教師導學:長篇小說人物眾多,情節復雜,讀完之后對它們進行一番梳理十分必要。
1、人物分析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要人物表中共列有25人的姓名,請說說下列這些人物的身份職業:瓦莉亞、朱赫來、阿爾焦姆、佩物留拉、杜巴瓦
下面進一步了解人物的形象特征:
①主人公保爾
請同學們用一句話概括保爾的'形象特征,并稍作解說。
如:保爾是一個剛毅堅強的革命戰士。他在人生各個方面都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在敵人嚴刑拷打面前,他堅強不屈;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他勇往直前;在與病魔斗爭中,他多次讓死神望而卻步。
讀書心得:人要有百折不撓的意志,才能克服困難。
②冬妮亞
由學生發言討論她的形象特征,教師歸納總結:
冬妮亞,保爾的第一個女友,出身資產階級家庭,是一個追求平凡生活的女性,與保爾因追求不同而最終分手,是保爾形象的很好的烘托。
讀書心得:紅花須有綠葉陪襯。
2、情節梳理
教師導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整部小說分成上下兩部,每部又分成九個章節,全書共有十八個章節。小說緊緊圍繞“保爾的成長”這個中心事件,按照時間的變化和地點的轉移來展開情節。請同學們完成以下填空。
中心事件:
時間變化:
地點轉移:
教師提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我們描繪了十八世紀初俄國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其間有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直寫到列寧逝世。地點的轉移要抓住時間跨度較長的幾個主要地點,如舍佩托夫卡、博雅爾卡、莫斯科。
四、精彩賞析
教師導學:長篇小說情節紛繁復雜,我們不可能把它們一一記住,但一些精彩的片段我們一定要牢記在心,反復咀嚼,才能有所收獲。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兩個精彩片段。
1、保爾柯察金的人生格言(見小說157頁)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突然結束他的生命”
全班齊讀,并思考:保爾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番話的?從這番話可以看出保爾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保爾是在祭掃女戰友瓦莉亞墓地時說這番話的,從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有堅定理想目標的無產階級先鋒戰士。
2、筑路(見小說138頁)
“在離車站不遠的地方……但是城里只能供給這么多東西”
快速默讀,并思考:這幾段話從哪些方面反映環境的惡劣?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確:從吃住兩個方面所遇到的嚴重問題,這些環境描寫出烘托人物的堅強意志,從而含蓄地回答了題目“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五、課堂總結
這節我們主要解決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怎樣閱讀長篇小說;一是如何寫作讀后感。閱讀長篇小說要先從標題入手,在粗讀的基礎上對人物和情節進行梳理,最后還要熟記一些精彩片段。讀后感可以從閱讀的每一個環節產生,既可以是思想啟迪方面的,也可以是寫作手法方面的,總之,是閱讀的一點心得體會。
六、作業布置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教案 5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閱讀整本書,課內外結合,讀完整本書。
2、了解全書內容,熟悉、掌握其中的精彩片斷。
3、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各種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提高語文能力。
重點難點
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不斷給以指導,以引導他們達到更高的閱讀層面。
教前準備
1、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制定閱讀計劃,教師給予方法指導
2、閱讀過程中學生自學“怎樣閱讀整本書”和“推薦與閱讀”等有關內容。
活動建議
第一步:閱讀
一、內容:
學生按閱讀計劃完成閱讀任務。
二、課時:
三課時
三、 要求:
1、口述故事大意,介紹人物
2、有感情朗讀故事片斷
3、摘錄優美文句、段落
4、做好讀書卡片
第二步:思考與交流
一、內容:
班級交流、評價。安排活動主持人,規定義流程序,確定活動評委。
二、 課時:
一課時
三、 要求:
1、 討論或辯論
作者為什么要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作書名?
保爾身上最使你感動的是什么?
2、 以小組為單位,精讀課本上兩片斷,設計“探究練習”題,參與評選。
3、完成讀書卡片
四 拓展訓練
自己另選幾個片段精讀,填寫閱讀記錄
第三步:寫作與活動
一、內容:
通過各種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成果展示,學生在欣賞、鑒賞過程中,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二、 課時:
一課時
三、 參考活動:
1、 “我心目中的英雄”演講比賽
2、 創作小詩或短小的散文
3、 經典場景再現,小課本劇表演
4、 辦一期專題手抄報
5、 編寫短小書評
本課教學反思:本節課我十分注重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領悟情感,創新寫作,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的自學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教案 6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小說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學會做摘抄,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學會做讀書筆記,進行主題探究閱讀。
教學重點
學會做摘抄,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難點
學會寫讀書筆記,提升閱讀品質。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在閱讀名著的時候,都用過哪些巧妙的方法?
學生分享閱讀名著的方法:精讀與跳讀:《西游記》;圈點與批注:《駱駝祥子》;快速閱讀:《海底兩萬里》;選擇性閱讀:《傅雷家書》。
教師總結:同學們讀名著真有妙招,今天我將帶領同學們學習《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名著的具體方法。老師了解到大家幾乎不了解這本書,希望今天的名著導讀課能讓你們對這本書有一點興趣,學一點讀書方法。
二、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生于烏克蘭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他是一位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他的一生是戰斗的一生。他的敵人是貧困、失明、癱瘓,還有白匪軍。他的武器除了刀槍,就是手中的筆。當他寫這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時候,他已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他強忍病痛,在病榻上歷時三年才寫成。故事就取材于他自己的親身經歷。
三、推進新課
活動一:我來梳理
教師帶著學生閱讀目錄,梳理情節。
①少年保爾的生活與反抗②保爾在戰場上奮勇殺敵③建設者保爾的忘我工作④保爾與疾病頑強斗爭。
活動二:我來摘抄
出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節選(一)少年保爾在池塘邊釣魚與佟麗婭相遇的情景。
出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節選(二)青年保爾在暴風雨中修筑鐵路與佟麗婭意外相逢的情景。
請學生默讀勾畫準備摘抄的`語句,并批注為什么摘抄的理由。
展示交流,教師小結。
摘抄景物描寫精美的語句
摘抄人物描寫精彩的語句
摘抄議論感悟精辟的語句
活動三:我來探究
1.比較閱讀
將節選(一)和(二)的內容比較,你發現了什么變化?
環境變了:
“花園的四周,栽種著高大筆直的楊樹,在輕柔的風的吹拂下,樹枝微微晃動。
這兒什么都沒有變:依舊是那些一排排的精心修剪過的覆盆子灌木叢,依舊是那些設計成幾何圖形的縱橫交錯的小路,路邊依舊栽種著媽媽喜愛的三色堇花,花園依舊是那個一塵不染、井井有條的花園,處處都顯現出一個飽學的園藝師追求一絲不茍但又過分苛求的手藝。但是,令冬妮亞煩悶的恰恰是這些打掃得十分干凈、設計得十分整齊的道路。”
“暴風雪突然襲來。天空中布滿一團團低低地飄蕩著的灰色陰云。大紛紛揚揚。晚上風在各家各戶的煙筒內呼嘯起來,在樹林里呼呼作響,驅趕著靈巧的雪花使其成旋渦狀,同時發出一種無比凄厲的哨音,足以使整座森林里的生物驚慌不安。
整個夜晚暴風雪怒號著,像強盜一樣地到處肆虐(任意殘殺或迫害,起破壞作用)。雖然整夜生著火爐,大家依然感到寒冷徹骨。車站上這所房子里是存不住熱氣的。
第二天清晨,又是另一番景象,上工的人雙腳陷入深深的積雪里拔不出來,樹梢上卻掛著一輪火紅的太陽。天空碧藍,萬里無云。”
——呈現歷史背景
人物變化:
保爾變了天真調皮——堅強正直
冬妮婭變了善良可愛——庸俗自私
保爾和冬妮婭的關系變了真誠親密——疏遠陌生
——再現人物形象
2.主題探究
通過比較,你產生了怎樣的疑問?
①自然環境的變化折射了怎樣的社會歷史變化?
②保爾怎樣由一個天真頑皮的孩子變得如此堅韌頑強?
③保爾和冬妮婭的關系是怎樣一步步疏離的?
……
小組合作圍繞問題探究,撰寫簡短的讀書筆記,將小組成員分工撰寫的讀書筆記連綴成篇,就是一份主題閱讀筆記。(下次課)
——發現小說主題
四、課堂小結
本書值得探究的點還有很多,我們下一次導讀課再繼續。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教案】相關文章:
2017《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著導讀教案09-05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08-19
2017《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09-25
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07-12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著導讀知識點11-24
《莫高窟》導讀06-27
《觀潮》全文導讀10-26
英語導讀的語句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