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滄海》《泥古者愚》的原文及譯文賞析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滄海》《泥古者愚》的原文及譯文賞析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滄海》《泥古者愚》的原文及譯文賞析
觀滄海
曹 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岳陽樓記(節選)
范仲淹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泥古者愚(節選)
紀 昀
劉羽沖偶得古兵書,伏讀經年,自謂可將十萬。會有土寇,自練鄉兵與之角①,全隊潰覆,幾為所擒。又得古水利書,伏讀經年,自謂可使千里成沃壤。繪圖列說②干③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試于一村。溝洫④甫成,水大至,順渠灌入,人幾為魚。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獨步庭階,搖首自語曰:“古人豈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發病死。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歟?何文勤公嘗教昀曰:“滿腹皆書能害事,腹中竟無一卷書亦能害事。國弈不費舊譜而不執舊譜國醫不泥古方而不離古方。”
注釋:①角:較量。②列說:游說。③干:求見。④洫(xù):田間水道。
(選自《閱微草堂筆記》)
6.(2分)下列詞語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A.沙鷗翔集 集:集中,集合B.去國懷鄉去:離開
C.微斯人微:沒有 D.幸甚至哉 至:極點
7.(2分)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B.其必曰
C.其真無馬耶 D.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8.(2分)下面對《觀滄海》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開篇點題,交代觀察的方位、地點及觀察對象。
B.詩中對海洋摹其形, 繪其神,力求表現海洋包容萬物、動蕩不安的特征。
C.全詩虛寫、實寫結合 ,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懷的當是實寫大海的句子。
D.詩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壯闊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9.(2分)下面對《岳陽樓記》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語言駢散交替,音韻和諧,凝練,暢達,極具感染力。
B.選文采用對比手法,一陰一晴,一悲一喜,有詩一般的意境。
C.選文融寫景、抒情、議論于一篇,情景交融,議論精辟。
D.本文倡導“古仁人”寄情山水的君子之風和獨善其身的人生態度。
10.(2分)下面對《泥古者愚》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劉羽沖刻苦攻讀古代兵書和水利書,成為了軍事和水利專家。
B.劉羽沖以自己的實踐經驗證明了大膽懷疑是非常寶貴的品質。
C.劉羽沖以失去生命為代價,證明了“讀書可以治愚”的道理。
D.劉羽沖讀古書卻不知在實際運用中靈活變通,以致一事無成。
11.(3分)用“/”給《泥古者愚》中畫線句子斷句。(限三處)
國弈不費舊譜而不執舊譜國醫不泥古方而不離古方。
12.(3分)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13.(8分)聯系學 過的經典詩文,將下面文段補充完整。
每一個詩意的表達,都是一次靈魂的喚醒。或懷離別之嘆:山回路轉不見君, ① ;或嘆愁苦之思: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②;或思淡泊之志:不戚戚于貧賤, ③ ;或志山水之興:月下飛天鏡, ④ ;或興德馨之銘:無絲竹之亂耳, ⑤ ;或銘報國之言:了卻君王天下事,⑥ ;或言濟世之感:⑦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或感風流之懷:江山如此多嬌,⑧……他們喚醒了自己的人生,也喚醒了沉睡的國民!
參考答案
6-10 A C C D D
11.(3分)國弈不費舊譜/而不執舊譜/國醫不泥古方/而不離古方。
(對一處得1分)
12.(3分)處在高高的廟堂上(在朝),則為平民百姓憂慮;處在荒遠的江湖中(在野),則替君主擔憂。
13.(8分)①雪上空留馬行處②人比黃花瘦③不汲汲于富貴④云生結海樓⑤無案牘之勞形⑥贏得生前身后名⑦安得廣廈千萬間⑧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每小題1分,錯字、漏字、添字該小題即不得分。)
參考譯文
劉羽沖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書,伏案讀了整整一年,自己認為可以統領十萬人馬。這時,恰逢有土匪強盜出沒,他自己訓練鄉兵跟土匪強盜較量,結果全隊潰敗覆沒,鄉兵差不多被擒獲。有一次,劉羽沖又找到一部古代有關水利建設的書,伏案讀了整整一年,自認為可以使千里之地變成沃土。他繪了水利圖依次向州官游說,州官也喜歡多事,就派人在一個村子試行。溝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順著溝渠灌入村子,村民幾乎都被淹死了。由于這樣,他抑郁失落,他常常獨自在庭院散步,搖頭自言自語說:“古人怎會騙我!”像這樣一天就說千百遍,只說這六個字。不久,得重病死了。
拘泥于古代成規或古人說法者是愚蠢,可怎么愚蠢到這種地步啊!何文勤先生曾經教導我說:“滿腹都是書會妨害做事,腹中竟然沒有一卷書,也會妨害做事。國手不會廢棄舊的棋譜,而不偏執于舊的棋譜;國醫不會拘泥于古代的藥方,卻不背離古代的藥方。”
《觀滄海》賞析
這首詩是曹操北征烏桓勝利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時所作,詩人借大海的雄偉壯麗景象,表達了自己渴望建功立業,統一中原的雄心偉志和寬廣的胸襟。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四言寫景詩。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是實寫眼前的景觀,神奇而又壯觀。“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輪廓。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涌起伏。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凄涼的悲秋意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則是虛寫,作者運用想象,寫出了自己的壯志情懷。前面的描寫,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在豐富的聯想中表現出作者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胸襟、宏大的抱負,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關,也說明這是樂府唱過的。
這首詩全篇寫景,其中并無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詞,但是誦讀全詩,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詩人的情懷。通過詩人對波濤洶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動描繪,讀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奮發進取,立志統一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觸摸到了作為一個詩人、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在一種典型環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動。寫景部分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詩不僅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它以性格。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現了大海,也表現了詩人自己。詩人不滿足于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通過形象,力求表現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蕩不安的性格。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這樣才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這首詩不但寫景,而且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這首詩的高潮放在詩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卻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寓情于景。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性,更能激發我們的想像,更耐人尋味。過去人們稱贊曹操的詩深沉飽滿、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從這里可以得到印證。全詩的基調為蒼涼慷慨的,這也是建安風骨的代表作。全詩語言質樸,想象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
《泥古者愚》作者
紀昀(jǐ yún),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慶十年(1805)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后謚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
【《觀滄海》《泥古者愚》的原文及譯文賞析總結】相關文章:
《觀滄海》《泥古者愚》閱讀答案及譯文10-16
觀滄海原文譯文及賞析06-26
泥古者愚文言文閱讀及答案08-22
觀滄海的原文及譯文07-03
《觀滄海》的原文及譯文06-18
《觀滄海》原文及譯文08-21
《觀滄海》譯文及賞析07-06
觀滄海譯文賞析08-06
觀滄海譯文及賞析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