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城詩作《凈土》賞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顧城《凈土》賞析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詩歌吧,詩歌富于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那些被廣泛運用的詩歌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顧城《凈土》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凈土
顧城
在秋天
有一個國度是藍色的
路上,落滿藍瑩瑩的鳥
和葉片
所有枯萎的紙幣
都在空中飄飛
前邊很亮
太陽緊抵著帽沿
前邊是沒有的
有時能聽見叮叮冬冬的雪片
我車上的標志
將在那里脫落
一九八三. 二
賞析:
首先,詩歌開篇便以“在秋天,有一個國度是藍色的”這樣一句富有畫面感的語句,瞬間將讀者帶入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情境之中。藍色,通常與寧靜、深遠、略帶憂郁的情感相聯系,而在這里,它成為了一個國度的顏色,預示著這個國度或許是一個充滿幻想與未知的地方。
接著,“路上,落滿藍瑩瑩的鳥和葉片”,這一意象進一步強化了藍色的氛圍,同時鳥與葉片的結合,也暗示著自然界的生命循環與季節的更迭。藍瑩瑩的色澤,使得這一切顯得既美麗又略帶凄清,仿佛是大自然在秋天的一種哀歌。
“所有枯萎的紙幣在空中飄飛”這一句,則以一種荒誕而富有象征意義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于物質世界的某種看法。枯萎的紙幣,或許象征著失去價值的財富或夢想,它們在空中飄飛,既是對過往繁華的追憶,也是對現實虛無的一種諷刺。
“前邊很亮,太陽緊抵著帽沿”,這里的“亮”與之前的藍色國度形成了鮮明對比,似乎預示著希望或未知的可能。而太陽緊抵帽沿的意象,則給人一種緊迫與期待并存的感覺,仿佛即將踏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前邊是沒有的,有時能聽見叮叮冬冬的雪片”,這里的“沒有”或許指的是未知或空白,而“叮叮冬冬的雪片”則像是一種來自遠方的呼喚,既神秘又引人遐想。
最后,“我車上的標志將在那里脫落”,這一句似乎是對個人身份或過往經歷的一種舍棄,預示著詩人即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開始一段新的旅程。
作者簡介
顧城(1956年9月24日-1993年10月8日),出生于北京市,詩人,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
顧城12歲時輟學放豬,1973年開始學畫,1977年重新開始寫作。1993年獲伯爾創作基金。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蘭用斧頭殺死自己的妻子并自殺。其著有詩集《白晝的月亮》《北方的孤獨者之歌》《鐵鈴》《黑眼睛》《顧城詩集》《顧城童話寓言詩選》《顧城新詩自選集》。他在新詩、舊體詩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是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主要成就
顧城是中國新時期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被稱為以一顆童心看世界的“童話詩人”。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朧詩,是當時激動人心的思想、文學“解放”潮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80年代新詩潮運動的起點。
在1975年,他就以神童的天賦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生命幻想曲》并奠定了自己的創作風格。1984年創作的《頌歌世界》底蘊反思,格調冷靜。顧城的《一代人》《弧線》等詩歌成為朦朧詩論爭中被反復提及的“朦朧詩作”。
1987年到1993年寫出了唯一的自傳體長篇小說《英兒》。他的詩常以跳躍的短句,迷離的色彩、喃喃自語的獨白,營造一個遠離塵世的童話世界。
80年代初,這時顧城的自我也由對自然的依附轉向對文化的依附。寫作了《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一代人》《紅衛兵之墓》等具有較強的思辯色彩和社會意識的作品。顧城寫了很多獻給謝燁的詩。這些詩中有著超越現實圄地的異想,努力追求一個物外的、單純的、與世隔絕的世界。
【顧城《凈土》賞析】相關文章:
顧城詩作《凈土》賞析11-09
顧城《凈土》賞讀11-12
顧城的詩賞析11-15
顧城經典詩歌賞析09-10
顧城經典詩句賞析09-10
顧城《麥田》賞析08-07
初夏 顧城 賞析12-05
顧城《生日》賞析09-14
顧城感覺賞析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