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林清玄散文美文

      時間:2020-09-05 16:06:12 林清玄 我要投稿

      林清玄散文美文推薦

        林清玄在1973年開始創作散文。1979年起連續7次獲臺灣《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秀獎和報導文學優等獎、臺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獎等。

      林清玄散文美文推薦

        沉水香

        朋友從印度回來,送給我一塊沉香木,外形如陡峭的山,顏色黑得像黑釉。有一種極素樸悠遠的香,連綿不絕地從沉水香中滲出,飄流在空氣里。

        最特別的是,那沉香木非常沉重,遠非一般的木石可比。

        朋友說:“這是最上等的烏沉香,由于它的心很堅實,丟到水中會沉到水底,所以也叫沉水香。而且,它的香味是不斷從內部散出來,永遠也不會消失,這一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還是和它從前在森林里時一樣的香呀!”

        沉香能夠供佛、能夠靜心、能夠去除穢氣,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沉香作為佛法的象征,需要更深的感受,像有著堅實的心,像永遠散放木質的芬芳,像沉定的心情,謙虛如同在水底一樣。

        沉香最動人的部分,是它的“沉”,有沉靜內斂的品質;也在它的“香”,一旦成就,永不散失。

        沉香不只是木頭吧!也是一種啟示,啟示我們在浮動的、浮華的人世中,也要在內在保持著深沉的、永遠不變的芳香。

        浮世是水,俗木隨欲望水波流蕩,無所定止。

        沉香是定石,在水中一樣沉靜,一樣的香。

        一個人內心如果有了沉香,便能不畏懼浮世。

        瓠仔也好,菜瓜也好

        陪太太到市場買菜,很驚異地發現絲瓜的價錢比瓠瓜貴,幾乎貴上兩倍,這使我想起老先覺講的話:“人若在衰,種瓠仔,生菜瓜。”這句話翻譯成國語,意思是說:人如果在很倒霉的時候,種部瓜下去,收成的時候也會長出絲瓜來。

        我對太太講:“這一句臺灣諺語應該改成‘人若在衰,種菜瓜,生瓠仔’。或者‘人若在好,種瓠仔,生菜瓜’。只可惜沒有押韻吧!”

        其實,在真實的生活里,瓠瓜也好,菜瓜也好,只因人的分別心才產生貴賤。何況,“種部仔,生菜瓜”在現代的耕種接植的技術上,已經是很平常的事了。

        我有一個朋友在外雙溪的山上種花,他最有興趣的事情是發現花的新品種,有時為了游戲,也做一些接校培種的試驗。他說:“只要把絲瓜藤接在部仔的頭(根)上,就可以同時長出絲瓜和瓠仔,甚至長出冬瓜、西瓜都很簡單。”

        他開玩笑地說:“種瓢仔,生菜瓜,是連上帝也沒有想過的事,我們卻輕易就做成了。”

        朋友帶我去看他的'花園,里面遍植杏花和杜鵑,由于不斷培種、育種、接枝的試驗,他的花園中五彩斑斕,幾乎到了難思難議的地步。朋友說:“一個種子埋在土里,基因雖不改變,只要我們在培育、接枝上努力,可以開出完全不同的花!”我在心里驚呼起來:這不就是覺悟嗎!一個人在覺悟的當念,并不是去改變它的種子,而是去嫁接,希望在俗世的種子上開出清凈的花來。

        時常有人問起我關于因果的真實,若從因果不迂曲的道理來看,因果是絕不改變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是絕對的,絲毫沒有商貸的余地。但這是指完全沒有培育、接枝的努力,只是順其自然的結果。

        假使我們能努力做更好的培育工作,接上更好的枝椏,那么在腐樹上種出最名貴品種的蘭花,不僅可能,也是可為的。

        “覺悟”與“因果”的關系并不難厘清。

        朋友又帶我們去參觀他種蘭花的地方,最名貴的達摩蘭,他就種了十幾盆。他說,對于蘭花,他是一視同仁,平等待之,因為蘭花本無貴賤,全是商人炒作的結果,種蘭花原是文雅的美事,在價錢炒作下,卻成為最庸俗可鄙的行業,令人痛心。

        “開春的時候,蘭花開得太多,我把花剪下來,像金針菜一樣,炒成一大盤,和孩于一起吃,小孩邊吃還邊嫌太苦呢!”聽朋友說,使我們都忍不住咋舌,轉念一想:蘭花與青菜何嘗有什么貴賤?我們可以用菊花、茉莉泡茶,以玫瑰、桂花做酸梅汁,用蘭花炒菜又有何掛礙呢?

        從外雙溪回來,朋友送我一盆拖鞋蘭,經過一個多月,開出一朵酷似拖鞋的蘭花。我想:這么美的蘭花,口、什么蘭都可以的,或者想一個“觀音蘭”“文殊蘭”“釋迦蘭”“凈土蘭”“弘一蘭”,呀!對了,叫現在比較熱門的“證嚴蘭”“圣嚴蘭”“惟覺蘭”“星云蘭”什么的,說不定會有千萬元的身價也說不一定。

        蘭花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我每次看到那一朵盛開的蘭花,想到絲瓜比瓠瓜更貴,絲瓜與瓠瓜能長在同一個枝藤上,就覺得生命應有更深入的觀照與思維,要常常有多元的觀照與逆向的思考,才不會在固執。僵化、單一的見解中淪陷。所謂菩提者,常在提升與超越;所謂般若者,常有彈性與柔軟;所謂空性者,掃除了一切的盲點、暗影與欲求;有如湛明的天空。

        春假時,閉門讀《孟子》,發現《孟子》里有許多多元觀照與逆向思考。

        “持其志,毋暴其氣。”——這是理直而氣和。

        “不受于褐寬博,亦不受于萬乘之君;視刺萬乘之君,若刺褐夫,無嚴諸侯;惡聲至,必反之。”——這是以平等心看待國王或百姓。

        “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也。”——這是時常做自我觀照,理直,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道,是人的仁義,而不是另有一個地方,一條路呀!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一旦赤子之心失去,就很容易變成小人了。

        “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有為不容易,有所不為更難。

        “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萬。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人雖然有平等心來看萬物,但萬物各有特質,是正常的情況。

        “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游,其所以異于深山之野人者幾希。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修行者與凡夫俗子的不同,也是在此呀!

        我們學習佛法的人,很容易因為心靈的僵化,把法看成固定的東西。其實,生活中就有無盡的蓮花藏,古賢圣哲的言語處處洋溢著清涼的玄機。

        瓠仔也好,菜瓜也好,要怎么收獲,就那么栽。

        生活也好,佛法也好,要那樣覺悟,先那樣觀照。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灌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清涼的也好,混濁的也好,清涼的洗滌了我在紅塵中灰塵滿布的心靈;混濁的琢磨了我那些粗糙的砂粒,使那內在的鉆石發出光芒!

        悲愿如菩薩鉆,道心是金剛石,有鉆石的心,看什么事都好!

      【林清玄散文美文推薦】相關文章:

      林清玄優美散文推薦12-16

      林清玄散文作品推薦10-20

      林清玄美文精粹06-26

      林清玄散文簡短11-29

      《林清玄散文》摘錄12-25

      知了林清玄散文12-24

      林清玄春天散文10-31

      林清玄散文心得06-28

      林清玄散文選06-28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视频区一区二区三 |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性欧美中文字幕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婷婷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