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變成自己過去討厭的模樣,那不叫成長散文
在籌光交錯的世間里,時間從不會嘴上饒人,因為這樣勢必會助長人得過且過的懈怠情緒。最近很忙碌,火急火燎地來回奔走在學習和工作中,生活緊湊卻少了份充實與樂趣。老實說,我這人很懶很任性,眉宇間略帶幾分張狂,為了把睡眠君安頓好,甚至可以翹課好幾天。在外人看來,不免有些離經叛道。
但我喜歡這樣的自己,我喜歡明朗陽光的自己,我喜歡整天八卦鬧騰的自己,我喜歡安靜孤獨的自己,我喜歡瘋狂追劇的自己,我喜歡唱歌跑掉的自己,我喜歡自己所有顏色的樣子。
朋友們關切問道,為什么要如此消極地生活?我沒有說話,只是自顧自地繼續沉睡在編織的美夢里,第二天跟著陽光一起醒來,打開微信關注的《十點讀書》、《水木文摘》,看了蔣方舟發表的一篇文章《時代的病癥籠罩著每個人》。她說,現代的我們總感覺被時代緊固。低頭黨、點贊癥、自拍狂等都是我們這個時代下“時代病”的白描。
我們漸漸地遠離了原本的生活模式,成為“時代病的重度患者。欲望與不甘平庸,失敗與沒有安全感,都是我們內在真實的反映。我們都一樣,有時想要獨處,但又不想太孤單;想和別人一樣,又想與眾不同;想要被愛,但又不想去愛人。
有時因為被誤解而倍感委屈,想狂熱地宣泄,卻又顧慮良多,害怕打破以往維持的和平狀態,所以只能冷靜地凝視周圍的一切,不撕裂,不激越,然后繼續井然有序地生活。也許這就是人的修養,好的修養,不在于外在的包裝有多上檔次,而在于內在品質的簡單和豐盈。
生活中有太多容易讓人執迷不悟的假象,沒人能看清我們眼里積壓了多少荒亂的情緒。而人與人本質上其實沒什么不同,只是不同的人把時間放在了不同的人事上,于是,最后就變成了不同的樣子。
但其實并不是時代禁錮住我們,而是我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走不出來。我們無法真正快樂,是因為我們不愿意快樂。我們習慣依賴著自己的脆弱和不滿,希望獲得憐憫和鼓勵,最終在等待的過程中,失掉了所有掙脫枷鎖的機會和勇氣。
對于每個人而言,無論年長或年幼,真正的使命只有一個:找到自我。我無權去評判他人的生活,也不能為別人作出判斷,我只能掌舵自己的命運。人不可能都擁有一顆完備的靈魂。
常會遇見一些喜歡的東西,卻總因為很多原因放棄,先是慨嘆,錯過就是永恒,后來是無奈接受。好比大學畢業,我們想要為夢想努力一把,所以沒有結婚安定下來的打算,卻因為父母的壓力和現實的逼迫,我們不得不妥協回到家里工作,和曾經深愛的人分道揚鑣,在三姑六婆的旁敲側擊下頻頻去相親,然后答應和一個素昧平生的人,步入婚姻的殿堂,過著沒有愛滋潤的日子。
但我們有選擇的自由和權利。不是嗎?我有不結婚的自由,我有不工作的自由,失敗的自由,孤獨的自由,沒有夢想的自由,在無趣的事上浪費時間的自由,任性大笑的自由。
正如很多時候,意義和真相并非如你所見,也并非都隱藏于事物的背后,而是寓于人內心最真實的存在。有時看來,沉默是金所言也達理合情,如果你沒有像別人一樣活過,就沒有說污言穢語的權利,而那個指桑罵槐的人不過是用世俗裝扮美麗的丑陋的自己。
一個人可以輕易被毀滅,因為與他作對是整個世界。所以,我們不得不作出改變,走遠路,看近景,在陌生的人山人海里堅強,擋下所有的子彈,沉淀最壞的情緒接受最壞的結果,但仍會一直對生活抱有希望。
我始終相信,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更好的路,也不存在一勞永逸的快樂。改變本身就是一種成長,不改變也是一種信仰,而真正的成長就是優于過去的自己。“改變并非是強迫你接受新的一切,而是讓你明白原來自己可以有更大的可能性。”
生活在給了我巴掌的同時,也給了我擁抱。所以,我也始終相信和信仰著,變成自己過去討厭對模樣,那不叫成長。
梧桐月/文
【變成自己過去討厭的模樣,那不叫成長散文】相關文章:
關于那過去情感散文08-22
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經典散文06-28
變成最好的自己勵志散文10-04
遺忘過去改變自己散文07-03
真正的高貴是,優于過去的自己散文07-12
未來的模樣散文鑒賞09-05
散文:讓過去的過去,讓未來的到來07-03
過去過去散文范文08-01
討厭自己的懦弱無能為力短篇散文07-15
你唯一能把握的是,變成最好的自己經典散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