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鑒賞詩歌解析

      時間:2024-09-28 03:19:57 詩歌 我要投稿

      鑒賞詩歌解析范例

        學習要點:

      鑒賞詩歌解析范例

        1.了解詩歌中常見意象;

        2.學習如何賞析詩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教案’鑒賞詩歌的形象-意象、意境篇(教案)。

        學習內容:

        (一)鑒賞意象

        一.【考點解讀】

        意象是詩歌藝術中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基本單位。"意"即主觀情感,"象"即客觀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意象即為融入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詩歌中的景物形象就是含有"意"的"象",就是"意象"。

        意象是詩歌藝術構思的形象元件,詩歌的意義就是由若干意象的內蘊所組成的。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體現的情調,意象的社會意義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鑒賞古代的詩詞作品。

        鑒賞具體作品的時候,不僅要著眼于它們所描寫的客觀物象,還應透過它們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觀兩方面融合的程度。

        二.【常見題型】

        1、這首詩以什么為詩歌的主要意象(刻畫了什么形象),形象的具體特征是什么?

        2、本詩通過哪些意象(景物),表達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

        例:(2008年高考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畫堂春

        秦觀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捻①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上闕的景物描寫是如何表現無奈之情的?請作簡要分析。(4分)

        三.【解題秘笈】

        答案組織可分為三個部分:

        1、塑造的什么形象(意象)。如:梅花的傲霜斗雪、不畏權貴,大雁的春秋遷徙、游子懷鄉,楊柳的纏綿悱惻、惜別懷遠,流水的時光易逝、懷古思念等。本詞上闕的景物有鋪徑之落紅、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園、哀啼之杜鵑等。

        2、結合詩句分析形象(意象)的特征。鋪徑之落紅、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園、哀啼之杜鵑這些景象皆為殘春之景。

        3、總結形象意義。就是分析形象中詩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蘊涵的哲理。可用一句話概括總述。這首詞應是一首傷春之作,寫他落第后的不快心情。詞的上片寫殘春之景,其無可奈何之情,已在描寫中得到充分表現。

        參考答案:

        上闕通過描寫鋪徑之落紅、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園、哀啼之杜鵑等殘春景象,表現傷春(惜春)的無奈之情。

        附:常見意象特征

        (1)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2)對月思親,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

        (3)以折柳表惜別,"柳","留"的諧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因此"柳"帶有傷離別的意味。

        (4)以蟬喻品行高潔。古人認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征。

        (5)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6)菊花,堅貞高潔的品質。

        (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擊挫折,純凈潔白。

        (8)松,堅貞高潔。

        (9)蓮,"蓮"與"憐"音同,借以表達愛情。

        (10)梧桐,凄涼悲傷的象征。

        (11)鵑鳥,凄涼哀傷的象征,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了。

        (12)鷓鴣鳥,離愁別緒。

        (13)鴻雁,游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二)鑒賞意境

        一.【考點解讀】

        意境是詩中意與境兩個因素的和諧統一。意是詩人在詩中抒發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中所描繪的藝術圖景。所謂意境,就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

        二.【常見題型】

        1、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請從"情"和"景"的角度對這首詞作一賞析,教案《‘教案’鑒賞詩歌的形象-意象、意境篇(教案)》。

        例:(2008年高考天津卷)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5分)

        山居即事王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詩的后四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與情?

        三.【解題秘笈】

        答案組織可分為三個部分:

        1、分析形象含義、描摹詩歌圖景。用自己的語言把詩歌所寫的意象、所營造的意境描摹出來,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這里有兩個要點,一是用自己的語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個景物都寫到,但要寫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適當加以創造,語言力求優美。《山居即事》后四句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采菱而歸的景象。

        2、概括意境特點。在描摹出圖景后,結合主旨分析為什么要寫這一形象,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或一句簡練的話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情境的氛圍特點,或雄渾壯闊、高闊遠深,或恬靜優美、或蕭瑟凄涼、或生機勃勃、或孤寂冷清…準確體現其特點和情調。而《山居即事》中山居所見,皆幽寂澄淡之景。

        3、剖析作者思想。根據詩歌情境氛圍的特點再來談詩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為:離愁別緒、羈旅情愁、思鄉懷遠、閑適恬淡、樂山好水、感時傷世、吊古傷今、憂國憂民、言志抒懷、嘆惋諷諫等。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哀傷的情懷"是不夠的,還應答出為什么而"哀傷"。

        《山居即事》一詩根據詩歌幽寂澄淡的意境及詩人的風格可以體會出作者悠然閑適的心情。

        簡而言之,三步可概括為九個字:描圖景+點氛圍+析感情。

        參考答案: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采菱而歸的景象。表現出作者悠然閑適的心情。

        (三)練習鞏固:

        一、(07遼寧卷)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秋夜獨坐(節選)唐王維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夜深宋·周弼

        虛堂人靜不聞更,獨坐書床對夜燈。門外不知春雪霽,半峰殘月一溪冰。

        (1)兩詩中均寫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請具體說明。(4分)

        王詩寫的是"秋夜",寫了山中果落、燈前蟲鳴的現象;(1分)周詩寫的是"春夜",寫了春雪初停、殘月掛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王詩描寫的是動景,(1分)周詩描寫的是靜景。(1分)

        (2)兩詩中均有"獨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試簡要分析。(4分)

        王詩寫的是悲哀孤獨的心境。(1分)一、二句寫是人獨坐的孤寂和歲月流逝的悲涼;三、四句寫草木昆蟲零落哀鳴,更添悲哀。(1分)周詩寫的是寧靜安適的心境。(1分)一、二句寫是人獨坐燈下苦讀,不覺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變化襯托了是人夜讀時的投入和專注。(1分)

        二、(06浙江卷)16.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

        [正官]叨叨令無名氏

        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斷紅塵路,白云滿地無尋處。說與你尋不得也么哥,尋不得也么哥,卻原來儂①家鸚鵡洲②邊住。

        [注]①儂:我②鸚鵡洲:此處為"漁父居處"的代稱。

        (1)本曲前四句運用豐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自然圖景,其中意象體現出溫潤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則給人以飄逸渺遠的感受。

        (流水白云)

        (2)請結合全曲簡要分析"卻原來儂家鸚鵡洲邊住"所蘊含的思想情感。(4分)

        ①點明漁父(隱士)居住的環境是與世隔絕、遠離紅塵的"世外桃源",表現其對所處環境的喜愛、自豪之情;②寫出漁父(隱士)超然塵世的情懷和隱逸的情趣。

        三、西樓曾鞏

        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簾子掛起。

        問: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景象?這首詩表達了什么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析之。

        答:連天的海浪伴隨著陣陣雷聲洶涌而來,在北風的呼嘯中波浪不斷拍打堤岸,又咆哮著遠去,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豪情。暴風雨將臨,按常理本當關門閉戶躲避,但詩人卻反而高掛起簾子,敞開窗戶,為的是能飽覽"千山急雨來"的壯觀。

        四.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

        [雙調]清江引秋懷張可久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點染出怎樣的畫面?"芭蕉雨聲"烘托出怎樣的情思?

        答:用西風、紅葉、黃花、芭蕉、雨聲點染出一幅蕭瑟的秋景。"芭蕉雨聲"烘托出作者功名未就,展轉反側的愁思(答出"輾轉反側"即可得分)(每問1分)

        (2)這首小令的后三句與"問我歸期未"是什么關系?試從表現手法上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后三句并未從正面回答"歸期"是否已定(1分),而是觸景生情,情景相生。借北雁在霜林如醉的長空里唉啼,行人在黃花已瘦的疏籬邊痛飲,把"有家歸未得"的矛盾心情和"家鄉何處是,忘了除卻醉"的深沉鄉思作出了出色表達。而秋雨打蕉,驚醒了神游故國的美夢。句句寫景,句句抒情,情景高度統一。(3分)

        五、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宿洞霄宮

        林逋

        秋山不可盡,秋思亦無垠。碧澗流紅葉,青林點白云。

        涼陰一鳥下,落日亂蟬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聞?

        【注】洞霄宮:在浙江余杭縣南大滌洞,一向是游覽勝地,是道教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觀,北宋改名為"洞霄宮"。

        (1)此詩的頷聯是寫景的詩句,寫景很有特點,請結合詩句至少從兩個方面作具體的賞析。

        答:

        (2)詩的尾聯提到了"芭蕉雨"、"枕上聞",這描繪了怎樣的一幅意境?

        答:

        .[答案](1)①色彩絢麗。用了"碧"、"紅"、"青"、"白"四

      【鑒賞詩歌解析】相關文章:

      詩歌鑒賞案例解析推薦11-29

      詩歌鑒賞題目附答案解析08-06

      詩歌鑒賞練習習題及答案解析10-23

      古詩歌鑒賞:屈祠 (含答案解析)09-04

      詩歌的鑒賞07-18

      詩歌鑒賞中的鑒賞技巧07-17

      《觀滄海》的解析鑒賞09-15

      永遠詩歌鑒賞08-14

      詩歌鑒賞訓練09-20

      詩歌鑒賞方法09-10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中国国产一级精品片免费 | 亚洲日韩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视频 | 亚洲第一高清尤物在线播放 | 亚洲福利欧美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