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詩經蒹葭吟誦

      時間:2024-11-25 01:44:32 詩經 我要投稿

      詩經蒹葭吟誦

        詩經蒹葭告訴我們,盡善盡美的境界,無論是從理論上說,還是從實際上說,都是不可能達到的。

      詩經蒹葭吟誦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1。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2。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3。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4。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5。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6。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7。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8.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9。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10。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11。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12。

        【注釋】:

        1、蒹(音尖jiān):草本植物,蘆葦一類的草,又名荻。葭(音加jiā):初生的蘆葦。蒼蒼:鮮明貌。《傳疏》:“蒹葭,即萑(環huán)葦之未秀者。” 《毛傳》:“蒼蒼,盛也。”為:此處指凝結成。

        2、所謂:所念。伊:是、這人、那個彼。方:邊。在水一方:就是說在水的另一邊。

        3、溯(音素sù):逆水而行。洄(音回hui):水流回旋,此處指彎曲的河道。從:就。阻:難。

        4、游:水游。宛:可見貌,猶言“仿佛是”。

        5、萋萋:猶“蒼蒼”。晞(西xī):干。

        6、湄(梅méi):水草相接之處,即岸邊。

        7、躋(音積jī):上升,指道路陡起。

        8、坻(音遲chí):露出水面的小沙洲。

        9、采采:茂盛的樣子。一說鮮明的樣子。

        10、涘(似sì):水邊。

        11、右:古讀為“已”,迂回彎曲。

        12、沚(音址zhǐ):水中小塊沙洲。

        【譯文】:

        蘆葦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

        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那一邊。

        逆著彎曲的河道尋找她,路途艱難又漫長。

        逆流尋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間。

        蘆葦初生茂盛,白色露水還沒干。

        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著彎曲的河道尋找她,路途艱難又坡陡。

        逆流尋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蘆葦初生鮮艷,白色露水還沒完。

        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那頭。

        逆著彎曲的河道尋找她,道路艱難又曲折。

        逆流尋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歷代詩評】:

        《毛詩序》

        《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

        崔述《讀風偶識》

        《蒹葭》,亦好賢詩也。……平王東遷,地沒于戎,秦雖得而有之,而所聽信者寺人,而經營者甲兵,征戰而不復以崇禮樂敦教化為務。人材風俗,于是大變。然以地為周之舊也,故猶有守道之君子,能服習先王之教者;見其政變于上,俗移于下,是以深自韜晦,入山惟恐不深。詩人雖知其賢,而亦知其不適于當世之用,是以反復嘆美而不勝其惋惜之情。

        方玉潤《詩經原始》

        三章只一意,特換韻耳。其時首章已成絕唱。古人作詩,多一意化為三迭,所謂一唱三嘆,佳者多有余音。玩其詞雖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實求之而不遠,思之而即至者,特無心以求之,則其人倜乎遠矣。

        王國維《人間詞話》

        《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意頗近之。但一灑落,一悲壯耳。

        錢鐘書《管錐篇》

        “企慕情境。”

        【淺析】:

        《蒹葭》是《詩經》中表現“朦朧美”的名篇。可能是寫一個男子傾心于一個女性,表現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這首詩和《關雎》都可以看作愛情詩,但是無論從風格上還是從表現手法上都有著很大的差別。

        《關雎》一詩著重于“敘事”,我們從詩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從愛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這樣一條線索。《蒹葭》中卻沒有明確的故事,第一章就寫到主人公隔水遠望,伊人正姍姍而來,且行且望,望穿秋水,苦苦追尋,伊人仿佛就在不遠處的水中陸地上,若即若離。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復詠嘆,突出追尋之路的艱險與漫長,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綿長持久,表現出主人公不能夠走近“伊人”又永遠點亮希望的情感狀態。與《關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韻味更濃郁。

        在藝術手法上,《蒹葭》比《關雎》“興”的特點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用作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對象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開頭寫秋天水邊蘆葦叢生的景象,這正是“托象以明義”,具有“起情”的作用。因為蘆葦叢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會呈現出一種迷茫的境界,這就從一個側面顯示了詩的主人公心中的那個“朦朧的愛”的境界。寫主人公的形象,則著力寫他的遠望。一開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邊,向對岸望去,看到他所愛慕的那個姑娘正向水邊走來,心里很高興;可不久,蘆葦擋住了他的視線,看不到她了。他以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著河岸向上走;走了長長的一段艱難而又曲折的路,卻依舊是什么也沒有看見。他不灰心,又折回來去追尋她,最后終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個小洲上;這時他內心便充滿了喜悅。十分明顯,主人公跟那姑娘并無交往,甚至還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夠遠遠地望見她,便感到心滿意足。這種愛是“朦朧”的,它的動人之處也正在于“朦朧”和距離感。

      【詩經蒹葭吟誦】相關文章:

      蒹葭詩經全文吟誦10-13

      詩經蒹葭10-13

      詩經蒹葭的意思02-24

      詩經蒹葭 全文05-27

      詩經《蒹葭》賞析10-23

      詩經蒹葭全文10-16

      《詩經·蒹葭》賞析10-07

      詩經《蒹葭》譯文07-17

      詩經《蒹葭》詳解06-23

      詩經·蒹葭注音09-10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天天躁日日夜夜亚洲 | 午夜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一二区 | 日韩专区日本一区 |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欧美亚洲gif动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