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樓春·春恨》原文賞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玉樓春》原文賞析
在平平淡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還在苦苦尋找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玉樓春》原文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玉樓春·春恨》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原文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詞語解釋】
⑴玉樓春:詞牌名。又名“木蘭花”。
⑵長亭路:送別的路。長亭:古代驛路上建有供行人休息的亭子。《白帖》:“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
⑶年少拋人:人被年少所拋棄,言人由年少變?yōu)槟昀稀?/p>
⑷殘夢:未做完的夢。
⑸五更鐘、三月雨:都是指思念人的時候。
⑹一寸:指愁腸。還:已經(jīng)。千萬縷:千絲萬縷。比喻離恨無窮。
【全文翻譯】
在綠楊垂柳、芳草萋萋的長亭古道上,他好像情侶輕易地拋下我就登程遠(yuǎn)去。樓頭的鐘聲驚醒了五更的殘夢,心頭的離愁就像灑在花底的三月春雨。
無情人哪里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惱,一寸相思愁緒竟化作了萬縷千絲。天涯地角再遠(yuǎn)也有窮盡終了那一天,只有懷人的愁思卻是無限綿長、沒有盡期啊。
【原文賞析】
此詞抒寫人生離別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從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無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發(fā)出來的感慨。整首詞感情真摯,情調(diào)凄切,抒情析理,綽約多姿,有著迷人的藝術(shù)魅力。作者抒發(fā)人生感慨時成功地使用了夸張手法,更增添了詞的藝術(shù)感染力。
上片首句寫景,時間是綠柳依依的春天,地點古道長亭,這是旅客小休之所,也是兩人分別之處。
“年少”句敘述臨行之際,閨女空自淚眼相看,無語凝咽,而“年少”的他卻輕易地棄之而去。年少,是指思婦的“所歡”,也即“戀人”,據(jù)趙與時《賓退錄》記載,“晏叔原見蒲傳正曰:‘先君平日小詞雖多,未嘗作婦人語也。’傳正曰:‘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豈非婦人語乎?’叔原曰:‘公謂年少為所歡乎,因公言,遂解得樂天詩兩句:欲留所歡待富貴,富貴不來所歡去。’傳正筆而悟。余按全篇云云,蓋真謂所歡者,與樂天‘欲留年少待富貴,富貴不來年少去’之句不同,叔原之言失之。”這是晏幾道為其父此詞“年少”語所作的無謂辯解。實際上,此詞寫思婦閨怨,用的的確是“婦人語”。
“樓頭”兩句,把思婦的思念之意生動地描繪出來,從相反方面說明“拋人去”者的薄情。白晝逝去,黑夜降臨,她轉(zhuǎn)輾反側(cè),很久之后才悠悠進(jìn)入睡鄉(xiāng),但很快就被五更鐘聲驚破了殘夢,使她重又陷入無邊的失望;窗外,飄灑著春雨,那些花瓣像是承受不住,帶著離愁紛紛落下。“殘夢”和“落花”這里都是用來曲折地抒發(fā)懷人之情,語言工致勻稱。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稱其“婉轉(zhuǎn)纏綿,深情一往,麗而有則,耐人尋味”。
下片用反語,先以無情與多情作對比,繼而以具體比喻從反面來說明。“無情”兩句,用反語以加強語意。先說無情則無煩惱,因此多情還不如無情,從而反托出“多情自古傷離別”的深衷:“一寸”指心,柳絲縷縷,拂水飄綿,最識離懷別苦。兩句意思是說,無情怎似多情之苦,那一寸芳心,化成了千絲萬縷,蘊含著千愁萬恨。詞意來自李煜“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蝶戀花》)。
末兩句含意深婉。天涯地角,是天地之盡頭,故云“有窮時”。然而,別離之后的相思之情,卻是無窮無盡的,正所謂“只有相思無盡處”。這里通過比較來體現(xiàn)出因“多情”而受到的精神折磨,感情真切而含蓄,對于那個薄幸年少,卻毫無埋怨之語。此詞寫閨怨,頗具婉轉(zhuǎn)流利之致,詞中不事藻飾,沒有典故,除首兩句為敘述,其余幾句不論是用比喻,還是用反語,用夸張,都是通過白描手段反映思婦的心理活動,亦即難以言宣的相思之情,收到了很好的藝術(shù)效果。
作者簡介
晏殊(991—1055),宋代文學(xué)家。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入試,賜同進(jìn)士出身。宋仁宗時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當(dāng)時名臣范仲淹、富弼、歐陽修和詞人張先等,均出其門。卒謚元獻(xiàn),世稱晏元獻(xiàn)。以詞著于文壇,尤擅小令,亦工詩善文。其詩屬“西昆體”,詞風(fēng)承襲五代馮延巳,閑雅而有情思,語言婉麗,音韻協(xié)和。有《珠玉詞》。
《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斷水云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注釋
⑴玉樓春:詞牌名。雙調(diào)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韻。
⑵晚:一作“曉”。明肌雪:肌膚明潔,白滑似雪。
⑶嬪娥:宮中的姬妾與宮女。魚貫:游魚先后接續(xù),比喻一個挨一個地依序排列。
⑷鳳簫:鳳凰簫。泛指管樂器。水云:水和云。此指水云相接之處。
⑸重按:一再按奏。霓裳(ní cháng):指唐代大曲《霓裳羽衣曲》。歌遍徹:唱完大曲中的最后一曲。唐宋大曲系按一定順序連接若干小曲而成,又稱大遍。其中各小曲亦有稱“遍”的。一說遍、徹都是稱曲調(diào)中的名目。據(jù)王國維《宋元戲曲史》云:“徹者,如破之末一遍也。”
⑹香屑:香粉,香的粉末。一說指花瓣,花的碎片。
⑺闌干:欄桿。用竹、木、磚石或金屬等構(gòu)制而成,設(shè)于亭臺樓閣或路邊、水邊等處作遮攔用。情味:猶情趣。[1-3]
譯文
晚上剛剛梳妝打扮好的嬪妃宮女肌膚如雪、光彩艷麗,在春天的宮殿里魚貫而列。鳳簫吹至極致時,其音飄蕩使云水為之開合,悠揚的《霓裳羽衣曲》歌兒唱徹。
香料粉屑在春風(fēng)中飄散,馥郁彌漫。我禁不住神馳心醉,手拍欄桿,耽溺于深切的情味之中。酒闌歌罷歸去時,不要點燃紅燭,要讓馬蹄踏著滿路的如水月色。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當(dāng)作于宋開寶八年(975)南唐滅亡之前,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反映的是李煜帝王生活中宮廷歌舞宴樂的盛況。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此在南唐全盛時所作,按霓羽之清歌,燕沉香之甲煎,歸時復(fù)踏月清游,洵風(fēng)雅自喜者。唐元宗后,李主亦無愁天子也。”
詞中“重按霓裳歌遍徹”,是寫實,而且與李煜的妻子周后有關(guān)。陸游《南唐書》卷一六記,“故唐盛時,《霓裳羽衣》最為大曲,亂離之后,絕不復(fù)傳。(周)后得殘譜,以琵琶奏之,于是開元天寶之遺音復(fù)傳于世”。因此,周后是有大功于《霓裳羽衣曲》的流傳的。李煜之喜愛此曲,顯然有著特別的感情因素。
賞析
此詞上闋是描寫夜以繼日的歡宴情景。“晚妝初了”四字交代了時間是晚上。而晚上還要化妝,則有兩種可能性,一是白日之妝在狂歡中有所失損,要作補救;一是晚上的宴會更加盛大,要作新的修飾。總之,這晚上的宴會依然是白天宴會的繼續(xù)。“明肌雪”不僅寫女子之美,也透過女子肌膚的細(xì)膩白潤來表現(xiàn)修飾裝扮的用心,表現(xiàn)宴會的隆重。“明”字用得尤好。如果只是寫膚白如雪,就很單薄,加上一個“明”,增加了許多意涵,如皮膚的光澤與彈性,如晚宴燭光映照下的光滑感覺,充分展現(xiàn)了青春的美好。而且,這樣的青春美女不是一個,幾個,而是一群之中,個個如此,“春殿嬪娥魚貫列”。這里所用的是逆挽手法,先寫最具沖擊力的那一點視覺感受,再交代整體的人物出場,就將宮廷之中美女如云的豪華,侍宴宮女的殷勤,上場舞女的輕盈,盡數(shù)描畫出來。侍女環(huán)列,舞女中立,音樂響起,宴會開始。“鳳簫吹斷水云間,重按霓裳歌遍徹。”吹斷”寫樂曲進(jìn)行中的停頓,可以想知此前的笙簫齊奏,樂音四起,極其繁華;而此時的驟然暫歇,余音裊裊,飄出宮廷,直飛向水云相間的遠(yuǎn)方。水流悠悠,白云悠悠,樂曲將詞人帶入了超然瀟灑的忘懷之中,于是要“重按霓裳”,從頭再來一遍,要讓歌徹,舞徹,讓心情透徹。殿中情景便由喧然而悠然,悠然而喧嚷地延續(xù)至深夜。
下闋便由這興致的高漲而過渡到抒懷。詞人酒醉微醺,聞到了不知何處飄來的淡淡香味,不禁起身走到殿廡前,看看是誰如此體貼心情,散香醒酒,為人助興。他一邊呼吸著夜空中新鮮而芳香的氣息,一邊隨著樂曲的節(jié)奏以手擊打著欄桿,心情無比爽快。夜闌更盡,已是就寢時間,可是情緒猶高,興致未消,于是吩咐:回宮時且撤去那燈燭的引路,不妨信馬由韁,乘著月色,伴著那清脆的馬蹄聲再作閑游,別是一番情趣。“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明明是歌罷酒闌之后歸去時的情景,卻寫得意味盎然,余興未已。在這里,上下兩闋的描寫出現(xiàn)了一個大的轉(zhuǎn)折,由室內(nèi)轉(zhuǎn)向室外,由燈火通明轉(zhuǎn)為月光如洗,由笙簫齊奏轉(zhuǎn)為馬蹄聲聲,殿堂的富麗轉(zhuǎn)為了自然的清幽,寫出作者由繁華而入淡雅的趣味,既有濃厚的酒興,又有瀟灑的風(fēng)姿。雖有轉(zhuǎn)折,但情緒是上下相承的,“清夜月”又與上闋中相傳得之于月宮的“霓裳”相呼應(yīng),留下無窮的韻意讓讀者去體會。
全詞通篇以奔放自然之筆,表現(xiàn)出一種全無反省和節(jié)制的完全耽溺與享樂中的遄飛的意興,既沒有艱深的字面需要解說,也沒有深微的情意可供闡述,其佳處極難以話語言傳,而卻是寫得極為俊逸神飛的一首小詞。這一首詞,可以作為李后主亡國以前早期作品的一篇代表。
作者簡介
李煜(937—978),南唐末代君主。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李璟第六子。國破降宋,封違命侯,后被毒死。能詩善文,愛好音樂,亦工書畫,尤以詞名。后人將其詞與李璟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
【《玉樓春》原文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玉樓春·春恨》原文賞析09-19
《玉樓春·春恨》賞析10-20
《玉樓春·春恨》鑒賞及賞析08-23
《玉樓春·春恨》翻譯及賞析11-02
《玉樓春·春恨》賞析及鑒賞10-21
《玉樓春·春恨》翻譯賞析11-07
玉樓春詩詞翻譯及賞析11-29
宋祁玉樓春宋祁《玉樓春》鑒賞答案及賞析03-27
晏殊《玉樓春·春恨》賞析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