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年檢心得體會范文
大部分人從事導游,都是對旅行社的業務分工不夠了解,以為都是導游的事,直到入行后才知道遠非這么簡單。另外因為年輕,精力充沛,想在工作的同時,可以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所以,在武漢這個組團大市場,大部分人是以全陪的身份,在二十出頭的幾年里,全國各地到處跑,國內游客人對導游講解的要求并不高,全陪所起的作用相當于一個全程保姆。全陪也不可能把全國各地的景點講解都大包大攬,這些主要是各地地陪做的事。
同時,雖然國家對導游高中初級評級,能評上中高級的所占比例極少,而且到了中高級后還帶團的就更是鳳毛麟角。導游的等級在旅行社中并沒有和導游帶團收入掛鉤,大部分情況都是一天50塊的導補而已,所以一般做了三四年后,因為年齡的原因,都面臨著轉崗的問題。
如果考慮繼續在旅行社業內發展,不外乎兩個方向,做計調或者做銷售。這里結合人生發展職業規劃來看一看這兩個方向的取舍。
這個時期的.導游有比較寶貴的線路經驗,但很多人因為缺乏系統的銷售培訓,又希望工作相對穩定,就會選擇計調工作,
計調的崗位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兩個環節,采購和供應,采購集中起來,主要是面對供應商層面,供應則是具體的產品細節的落實。視需求量來安排供應工作,量大的華中周邊指定專人統一與供應商聯系落實,量小的中長線備貨量相反較大,分到有相應出團經驗的幾位旅行顧問手中進行日常維護,并由接單人員直接與供應商聯系落實。
這樣,可是在一個成熟的旅行社供應體系中,一名計調的工作量,往往可以滿足十幾名銷售人員的外聯量、以及十幾名導游的帶團量,計調崗位的需求量是很有限的,而且這是一種重復性很強的工作,做久了,容易產業職業倦擔屬于封閉型的職業發展,空間相對會越來越校
另一個出路則是做銷售,個人認為這是一條更合理的轉型方向,導游和外聯就是旅行社啞鈴型業務體系在前向和后向上的兩個代表,導游分級沒有落實到實處,外聯銷售則不一樣,不論是粗放型的業績論英雄,還是比較精細的全方位績效管理,銷售人員在公司里的地位和職業發展空間都是很大的。
閱歷和見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旅游銷售的培訓成本是很高的,因為是無形的旅行體驗,不可能像銷售有形產品那樣背幾個數據就開講,做導游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為旅游銷售打好產品知識基礎的過程。旅行社不可能出錢讓一個人把全國各地都去一遍再開始銷售,所以導游轉崗銷售就比剛畢業就出來做外聯的要有先天的優勢。
其次,導游做了幾年,對如何滿足客人的需求有切身的理解,這也方便我們這游客提供有價值的專業服務。
如果再輔以銷售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公司再給予一定的廣告和銷售輔導,轉崗就可以比較順利地完成。
零售型旅行社在服務組團旅游客戶時,我們的稱謂有很多種,什么樣的人可以勝任這種職位?在旅行社內部管理時如何安排他們呢?
隨著銷售過程的持續,客戶越來越多,身份也從旅游咨詢代表到旅行顧問、客戶經理、項目經理等,再從自己銷售到帶領團隊銷售,再進一步轉型到市場營銷、培訓、公關等綜合型崗位,都不難,也可以考慮自行創業,建立新的旅行社。這樣就可以發展成為一個終生的事業。
我們做了一個大表,將公司里各個旅行顧問去過的地方都標在上面,每多去一個地方就加一筆,這些地方就是他可以向客人銷售的線路,有一手資料,講解時會生動很多。
很多導游都是因為要成家,才轉型的,有家有口后,也需要進一步提升收入水平。做為成功的銷售,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也很重要。
不管機構客戶前期和我們聯系的人是大是小,最后拍板的人都是年齡較大,職位較高的,我們的旅行顧問應該能夠有和這些決策人相仿的生活經驗和可以共談的話題,比如吃飯聚會的好去處、子女教育、健身美容、駕車運動、投資理財等,不至于讓客人覺得你是個來要錢的。
我們鼓勵想成為旅行顧問的員工平時多些生活內容,不要每天兩點一線,興趣要廣泛,要對自己做些適度的包裝,多刷刷卡,消費超前些,有還款的壓力就會有賺錢的動力。
市場無限大,吃不完,在銷售的初期,我們應該收縮戰線,有選擇,有重點地的某個領域的機構內深耕。所謂十步以內必有芳草,不用盲目地遍地撒網,專注于特定的客戶領域,收效會快得多。
光是有產品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深厚全面的客戶知識,找這個行業的書來讀通讀透,讓客戶覺得你不外行,也可以有很多讓客戶展示自己的機會。
【導游年檢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導游年檢心得體會01-03
導游年檢心得體會范文12-18
對企業逾期年檢及未年檢處罰的幾點思考02-08
企業年檢總結01-21
導游心得體會07-27
年檢委托書08-16
工商年檢通知模板05-06
經典的年檢委托書04-11
年檢委托書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