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參考心理健康教育讀書心得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參考心理健康教育讀書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xx縣第一期心理健康培訓已經結束了,但我深知我們的心理健康的學習之旅才剛剛開始,也懂得努力的重要。聽了那么多專家的專題講座,對心理健康的認識也趨于理性和全面,也深深感受到做一名幸福的老師其實并不難。
如今我們已經步入21世紀,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可我們驚奇地發現,我們的幸福感卻并沒有相對提高,反而有降低的趨勢,社會上也時有一些自殘自殺甚至傷害他人的事件發生,甚至連到我們原本安靜的校園也會有不太平。當聽聞一些小學生、中學生乃至大學生發生跳樓等事件時,在為生命之花過早凋謝而痛心的同時,強烈地感受到一個人的心理健康遠比比生理健康、學識才能重要,如何科學正確地進行學生心理輔導已是當務之急。因為心理健康從學校抓起,從老師和學生入手,才能更好地防微杜漸,培養出有學識有才能更有良好心理素質的國之棟梁,家庭之希望。
可心理健康倒底是什么?這次心理培訓無疑是場急時雨,不僅讓我真真切切觸摸到了這個學科,還讓我掌握了一些比較專業的知識。認識到心理學并不神秘,其實我們平時在教學時在為學生釋疑解惑疏導情緒時就會無意識地運用到了一些心理學知識,只是我們并不清楚這就屬于心理學范疇。通過本次學習,認識到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它的分支很多,任何一個分支都能發展一個專業,比如發展心理學中的幼兒心理學就是心理研究的一個專題。我們不是心理學專家,而且學習也是剛剛起步,所以目前而言只需掌握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內容特點、分類及發展規律和必要的咨詢技巧就行。可真正要消化好這些知識,還需要多下功夫,注意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更重要的是明白心理學在疏導不利情緒,調適心情等方面盡管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意味著它是萬能的,能獨擋一面,單兵作戰。心理學教育只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它與學校終極目標即育人相一致,是一種有效地輔助性教育手段。另外它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并不是輔導者一個人就能做到的,需要受輔導者積極配合,而且這個效力的產生也不是立馬就顯現的,需要一個過程。這時輔導者除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外,愛心和耐心也是必不可缺的。
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懂得此次xx縣教育局的高瞻遠矚的戰略意識和良苦用心,我們這期培訓的老師應該有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自己做起,快樂自己,影響和帶動他人,共同創造和諧環境,齊育芬芳桃李。
那么身處忙碌、浮躁、物質極大豐富的社會轉型時期的我們又該如何固守心靈,堅守凈土,做一名積極樂觀有幸福感的老師呢?
心理培訓很清晰地告訴我,了解自己所處的階段的心理特征,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性格特點,明確自己的需要,激發動機,合理利用內外誘因,實現愿望,就會獲得幸福的情感體驗。那么在現實中我們又該如何去做呢?
第一、心中應有理想。
理想是照耀我們前行的指路明燈。一個人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標,才會有熱情,才會一往情深,也會一往無前。遇到了困難不會退縮,受到了排擠不會泄氣,遭遇了失敗不會放棄,永遠保持一顆向上努力進取的心,向著自己的理想進軍。但我們在樹立目標時,不要過大和不切實際,如果是一個大目標,不妨將它分成幾步,將整轉化成零,一小步一小步地逐一去實現,滿足感會越來越強,幸福也就越來越多,信心和動力隨之加強。如此一來,成功也就越近,成績也就越好,心里的甜蜜也少不了。
第二、熱愛生活。
記得白巖松在談到他的工作時,說過“痛,并快樂著”的話。其意思就是說即使從事的職業很累很辛苦,但只要是我的選擇,我熱愛這份職業,那么我會認為我的付出是值得了,并為此感到快樂。誠然老師的工作是單調的,煩瑣的,辛苦的,但只要我們擁有一顆熱愛之心,我們就會從平淡中發現美麗,從平凡中感悟美好,從點滴中覺察珍貴,心存感激地認真過好每一天。既然我們選擇了老師這份職業,我們就不應只單單將它看成我們謀生的手段,而應發自內心地去熱愛這份職業,從學生的進步中感受教育的偉大,去感受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第三、學會寬容。
寬容不僅是對別人而言,對自己也要寬容,即學會悅納自己。“人無完人”,這一點我們都清楚。可落到現實時,我們很多人覺得自己不夠優秀,于是不滿意自己,處處跟自己較勁,弄得自己不開心,甚至很抑郁。不妨換過思路,正視自己,既認識到自己的優點也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點,揚長避短,努力進取,不斷完善自己。于是你會發現生活很美好,自己很重要,幸福快樂也會常相伴。
第四、與人為善。
人活于世,不可能不與別人打交道。與人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關鍵就是應學會與人為善。友好地與人相處,降低姿態,平等交流,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心存善念,少計較得失,熱心助人,方便別人,快樂自己。一旦擁有了別人的信任和尊重,無論是開展工作,還是過生活,都能順利輕松,快樂美好。
第五、知足常樂。
這就要我們放下名利思想,不被榮譽所累,多點精神追求,少些物質攀比,但求無愧于心。擁有一顆平常心,就能夠坦然面對周遭的環境,能夠不被不利因素,不良風氣影響,心也就因為沒有過多奢望而變得平靜,也就沒覺得自己生活的差,也就少了抱怨之氣,沒了憤憤不平,煩惱沒了,快樂也就隨時來敲門。這時,你的心理應是最健康的。
第六、常鍛煉身體。
我們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沒有了身體的“1”,后面的理想、家庭、事業、成就、名譽等“0”再多也就沒有了任何的意義。從事教育的老師腦力活動更多于體力,所以注意勞逸結合,積極鍛煉身體就顯得尤為重要。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每天能以飽滿的精神,旺盛的精力面對自己的工作,向學生傳輸積極的信息,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以上就是我對本次心理健康培訓的一些膚淺認識。也許有些地方還值得商榷,但是航船已經揚帆準備起航,盡管一路上波滔洶涌,一路上風云變幻,都無法阻擋我追尋心理健康教育的決心。我也相信,努力就有獲得。
【讀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參考心理健康教育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心理健康教育感悟心得03-06
2023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2-07
心理健康心得教育10-19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8-17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體會09-26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1-30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6-27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體會08-24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設計參考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