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語文教案

      時間:2022-05-20 09:20:03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語文教案模板錦集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語文教案模板錦集5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作者細致觀察春天的景物、抓住能表現春天景物的主要特征、有層次地描繪景物的寫法。

        2、學習文章嚴謹而精美的結構安排。

        3、靈活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

        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對春天的喜愛、贊美之情。

        2、練習精讀的技能,學會用摘錄的方法來積累詞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準確把握作者的情感脈絡,體會字里行間濃郁的情味。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思路。

        2、誦讀,結合語境,揣摩詞語、句子的含義及表達效果,體會語言表達的技巧。

        教學難點

        1、領會狀物抓住特征、寫景注意層次的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朗讀法、點撥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一、導入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對于春天,歷朝歷代的詩人、畫家,總有吟不完的詩句,畫不完的美景。今天,我們通過朱自清先生的妙筆,去欣賞一篇堪稱絕佳的春的散文,感受春的氣息,春的聲響。

        二、整體感知

        1、走近作者

        (生介紹自己所了解的朱自清,師補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人。我國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他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他的散文秀麗樸素、真摯質樸。

        2、朗讀

        (1)師配樂范讀,學生聽準字音、語調,把握情感。

        (2)生分組朗讀,把握情感基調。

        (3)說說文章的行文線索

        明確:盼、來、近總領全文,啟開下文——概寫初春的山、水、太陽——細致描寫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里的人們(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

        (4)分別找出盼春、繪春、贊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繪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贊春

        三、研讀賞析

        1、總體把握

        師:同學們,在你們的腦海中,春天是怎樣的一幅畫面?這篇《春》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為什么?

        2、師生同賞第一部分:盼春

        師: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生:“盼望著”;“近”(擬人)

        師:“盼望著,盼望著”,為什么要連用兩個呢?

        生: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反復)

        3、同賞第二部分:繪春

        師:春終于盼來了,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作者先粗筆勾勒,用“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總提一筆,然后通過遠近不同的三種事物──山、水、太陽,描繪出怎樣的一幅景象?“欣欣然”、“朗潤”、“漲”、“紅”分別表現出什么?

        生:表現出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景象。“欣欣然”擬人,萬物復蘇;“朗潤”潤澤,綠色飽滿起來,郁郁蔥蔥;“漲”冰雪融化;“紅”春光明媚。

        師:小聲讀課文,把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劃下來,并寫出喜歡的理由。

        (師生分組同時進行,以春草圖的描寫為例)

        a.喜歡的詞語(1)嫩嫩的、綠綠的(2)偷偷地、鉆

        理由:(1)寫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2)寫出小草破土而出擠勁,寫出不經意間,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這樣使無意識的、無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情感。

        b.喜歡的句子:“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

        理由:寫出了人們在草坪上歡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寫出了他們的喜悅之情。在我們眼前展現的是一幅春草歡樂圖。

        (2)分小組交流,讀自己喜歡的詞和句子,說喜歡的理由

        (3)全班交流,生先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師交流并總結。

        第二課時

        一、研讀賞析

        1、賞析春花圖

        師:在這一幅圖景中,用到了哪些修辭方法,試說說這樣用的好處

        生:①“趕趟兒”——擬人,寫出花兒們爭相盛開的情景

        ②“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個比喻,從視覺角度寫出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嬌艷;它們爭春比美,互不相讓。

        ③聯想——秋天果實累累,又由花香引出蜂鬧蝶飛(聽覺),襯托春花的萬紫千紅。

        ④“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比喻、擬人,明艷照人。“散”:多,分散,面積廣。

        2、賞析春風圖

        師:春風圖,著力體現春風的什么特點?如何體現?

        生:春風的和暖與清新。通過觸覺寫它的和煦、輕柔;通過嗅覺寫出了春風帶給人的特有的清新;通過視覺和聽覺繪出了一副明快優美、賞心悅目的美好畫面。在這幅圖中,作者從觸覺、嗅覺、聽覺、視覺等方面,把無形、無色、無味的春風描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賞析春雨圖

        師:春雨圖,著力描寫春雨的哪些特點?

        生:細密輕柔、潤澤萬物。春雨的特征是,多、細。

        師:形容春雨的多、細,作者怎么體現?

        生:一連用了三個比喻,“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這三個比喻非常貼切,不僅展示了雨的特點,而且能喚起讀者對春雨的喜愛。

        師:接著作者寫雨中的樹葉兒和小草,“綠的發亮”的樹葉,“青得逼你的眼”的小草。“逼”字寫出雨中小草怎樣的特點?

        生:將小草入目由被動化為主動,寫出了雨中小草青綠的特點。

        師:然后作者又把視線轉移到了何處?

        生:又把視線轉移到人間,先寫“傍晚時候”的景象,用“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安靜而和平”的氣氛;接著寫行人,寫農民,安寧、悠閑,帶有濃烈的江南地方色彩;最后再寫“在雨里靜默著”的房屋,與傍晚的寧靜氣氛互相照應。這一段寫出了春雨的特征,寫出了春雨之中特有的景象,展現出一幅寧靜優美的水墨春雨圖。

        4、迎春圖:

        師:迎春圖,作者著力寫什么?

        生:著力寫春早人勤。由“天上的風箏”引出地上迎春的孩子,進而帶出“城里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一片歡騰的景象,構成一幅春意盎然的圖畫。

        師:點出作者寓意的是哪句話?

        生:“‘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師:前四幅畫面主要寫春天的自然美,這一幅由景及人,頌揚了像春那樣奮發向上的精神,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講讀第三部分:贊春

        師:結尾三個比喻句,分別把春天比作什么?分別表現春天景象的什么特點?

        生:“剛落地的娃娃”——旺盛的生命力、充滿生機,新;

        “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各種新事物的到來,春天的美,生動活潑,美;

        “健壯的青年”——充滿力量,力。

        師:三句的順序,從“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又形象地點明春天成長進程。最后說“領著我們向前去”,表達了作者追求美好未來的強烈感情。“去”字正與開頭“東風來了”的“來”字相呼應。開頭是在盼春中到來,最后是進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來一去,一呼一應,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三、拓展練習

        仿照結尾三個比喻句,試著用其他比喻來贊美春天。

      語文教案 篇2

        一、學習目標:

        1、把握課文內容,驚嘆我過古代口技藝術的成就,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體會作者從多方面表現表演者的高超技藝的寫法。

        3、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積累、認讀、理解、鑒賞與評價等能力

        二、教學設想

        1、本文雖是一篇文言文,但是在掌握了重點詞語的前提上,借助注釋學生不難通讀全文,而且較容易被口技藝人帶入奇妙的聲音世界。

        2、通過自讀→討論→點撥式的教學方法,抓住重點問題:即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區別與各自的作用。

        3、運用表演的方法進一步了解民間藝人的高超技藝。

        三:教學過程

        1、導入:

        “醒木一響,老師上場”(教師可以利用教學用具黑板擦演示一下,以引起學會的注意)同學們,在自己的記憶中搜索一下,一般是什么人會用到這種醒木?……升堂斷案的縣官,那叫驚堂木。古代藝人表演用到的開場道具,例如說書的,還有我們今天要來認識的這位--京中善口技者。

        2、交流預習所得。

        (1)字

        (2)詞:歸納一下文中表示“一會兒”的時間副詞

        (3)全文內容摘要

        描寫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現了三個場面:

        一家四口人由夢而醒 (第2自然段)

        一家人由醒而夢 (第3自然段)

        火起后眾人的驚亂惶恐 (第4自然段)

        (4)一句話說出你讀后感受

        為口技藝術的魅力所折服

        驚嘆表演者高超的技藝

        3、梳理課文

        緊接著預習交流環節的第4進行提問:

        作者是怎樣表現口技者高超技藝的?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邊讀邊找出技藝高超的證據來(三分鐘)

        找出以后,小組討論,看看自己找出來的是正面描寫還是側面描寫。討論以后,交流結果:

        (1)第一段中“京中有善口技者”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技藝高(正面)如果我們采用一種簡單的方法,找出其中一個字來說明技藝高,應該是哪個字?

        明確:“善”,統領全篇,全文的內容情節都是圍繞“善”來展開的。

        四個“一“,極力渲染道具之簡單,以襯托后面所介紹的藝人技藝之高超。

        (2)第二段中:第一階段的表演(正面描寫--“遙聞……眾妙必備”

        “遙聞”,說明聲音之遠,“欠伸”、“囈語”則在近前,表明了聲音由遠及近,由外到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表現了事情發生在深夜,人們熟睡之后,“犬吠”烘托了夜深人靜的氣氛,也成為一家人醒來的緣由。接著便寫一家四口人逐次醒來,孩子哭鬧,大人喂奶,呵斥的聲音,摹寫了由一種聲音的表演轉到幾種聲音的混合表演,掀起了表演的第一次高潮,排比句式“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鳴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摹寫五種聲音,造成一種奇妙的效果。

        (3)第三段中:表演本身(正面描寫)“夫鼾聲起……夢中咳嗽”

        寫一家人醒后又入睡的過程,把聽眾由喧鬧聲引入夜深人靜的境界。這段寫一家四口人漸漸由醒而睡,又用鼠聲襯托這種寧靜,既充滿生活氣息,又有情節上突兀變化,由起先的喧鬧陡然落為平靜,也為下一個情節積勢蓄力,暗示必將有更猛烈的情形出現,表演效果(從側面表現):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第四段中:全文高潮(正面描寫)

        前兩句先寫起火和一家人的初步反應,接著便把聲音由臥室引到室外,由一家人變成眾多人,表現了火勢發展之迅猛,然而又對火場中的聲音作了集中的描寫。“中間”“又夾”說明了許多聲音相互攙雜。

        觀眾表現(側面)“于是……幾欲先走”

        (5)第五段中:觀眾表現,五個“一”連用,與開頭照應(側面描寫)

        4、假若把文中這些側面描寫的'部分去掉,同學們看,好不好?

        側面描寫的襯托作用,使文章的表現手法富于變化,增強感染力。

        5、文中的這些側面描寫又有什么樣的特點呢?

        文中的側面描寫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場面表演中觀眾的反應 “伸頸”“側目”,聽得入神,被表演吸引

        “微笑”“默嘆”對表演者的贊賞,進入情境

        “意少舒”“稍稍正坐”幾個字說明觀眾融入情境

        “無不變色離席……”“幾欲先走”已完全進入情境

        失去了自持能力。二是首尾兩段對道具和氣氛的描寫。

        6、拓展訓練

        (1)你會模仿小動物(如鳥、貓、雞、鴨子等)、樂器或其他事物的聲音嗎?

        7、作業:

        練筆: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寫一篇200字的小文章,描寫你所看過的一段精彩演出。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口語交際:

        “教你學一招”,和同學交流自身最拿手的身手,交流時做到自然、大方,表達流利,通過介紹、演示、學習,增強生活實踐能力。

        2、習作練習:

        寫自身學會的一樣身手,把由不會到會的過程寫具體,表達出自身的真情實感。

        3、自主發現:

        能發現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在發現規律的同時積累詞語。

        4、日積月累:

        在填空練習中豐富語言,形成語感,初步感受“的”“地”“得”的初步用法,并讀讀背背12個詞語,在運用中感悟詞語的意思和用法,進行詞語積累。

        5、拓展延伸:

        通過閱讀圖畫,“看圖說成語”,培養觀察、閱讀、理解能力。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教你學一招〗

        1、激趣導入:

        上節課,同學們學習《絕招》,都非常佩服小柱子,而且表示,假如自身在場,一定也會有令人驚訝的絕招,老師讓你們回去準備準備,咱們這節課就來展示展示,好嗎?

        2、示范交際:

        抽一個準備充沛的同學,進行演示,老師扮演記者,進行采訪,其余同學也可以就自身感興趣的問題提問。

        引導同學對示范交際進行評議。

        3、自由交流:

        首先交代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教的人要說清楚自身準備教他人哪一招,應該怎么做,這一招好在哪里,你是怎么練成的。學身手的同學有什么疑難問題,可以馬上提出來。

        同學自由組合,互教互學,自由交流。

        4、全班交流:

        在自由交流的基礎上,每組優秀出介紹得好的、大家都感興趣的到班上進行交流,一起研討,進行評價,評出班上的絕招得主。

        5、小結延伸:

        剛才同學的扮演確實令大家佩服,其實每個同學都有自身的優點,只要俺們勤學苦練,就能練就一身好身手。希望大家好好練習,今后有機會展示出你們更拿手的絕招。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寫自身學會的一樣身手〗

        1、談話:在口語交際中,同學們展示了許多身手,再回憶一下,你還會哪些身手,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學到的身手,如:煮面條、洗碗、洗手絹……可以是在學校學到的身手,如:畫畫、速算、彈鋼琴、做手工……

        2、同學自由交流:你都會哪些身手?

        3、引導同學注意閱讀習作提示:這些身手是怎么學會的,在學習身手的過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體會,寫的時候要把由不會到學會的過程寫具體,表達出自身的真情實感。

        4、同學構思后自主習作,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個別輔導。

        5、放聲朗讀,檢查修改。讀讀句子是否通順,詞語是否恰當,標點是否正確。

        6、同學相互交流,相互評議。

        7、全班交流,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師生一起評議。

        8、再次修改,大聲讀讀。

        9、謄寫作文,字跡工整。

        第三課時

        〖自主探索 日積月累〗

        一、俺的發現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詞語中的帶點字,想想自身有什么發現。

        2、同桌交流: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聽聽同學的發現跟自身有什么不同,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說說你的發現。

        4、教師引導、小結:這些詞語中,每組兩個詞語中帶點的字讀音完全相同,左邊那個字是右邊那個字的聲旁,左邊那個字加上部首就成了右邊那個字。

        5、齊讀詞語,積累詞語。

        6、拓展練習:你能找出也具有這種規律的詞語嗎?

        二、日積月累

        俺會填:

        光彩奪目的(春天)(寶石)(焰火)

        清澈見底的(小溪)(湖水)(池塘)

        彎彎曲曲地(流淌)(爬行)(流向遠方)

        和顏悅色地(說)(點點頭)(看著俺)

        鮮花開得(很美)(正艷)(像一幅五彩繽紛的織錦)

        時間過得(真快)(太慢了)(像閃電一樣)

        三、讀讀背背

        1、借助拼音讀詞語,要求讀準確。

        2、用自身熟悉的詞語練習說話。

        3、哪些詞語是你不懂的,提出質疑。

        4、你發現這些詞語都是說什么的?

        5、讀讀背背這些詞語,看誰記得多,記得快。

        四、看圖說成語

        仔細觀察圖畫,了解圖上畫了些什么,再根據畫面以及自身的成語積累,猜出謎底:開門見山、大材小用、一舉兩得、三長兩短、小題大做、百發百中。

        再收集一些畫迷來互問互猜。

        根據成語,畫出圖畫。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學會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將課題和課文內容對照學習,知道教授是一個治學嚴謹,行事灑脫,而對小事又十分“健忘”的人。

        4、根據課文內容準確理解教授眼里的中國,使學生也能崇拜和尊敬我們的祖國。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生字新詞。

        2、領悟教授“健忘”背后的真正內涵。

        教學難點:

        寫作技巧的指導。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24《健忘的教授》,請同學們看老師板書,指導“健”的寫法,理解“健忘”。文中哪位健忘?

        教授記憶力不好?

        板書:伊里奇

        1984年一位中國小伙子楊暉來到原南斯拉夫的貝爾格萊德大學文學系讀研究生時,伊里奇教授給他留下了深刻印

        象,楊暉將他眼中的教授寫成文章發表在《海外文摘》上。今天,我們所學的課文就是節選于這篇文章的。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章主要內容。談談對伊里奇教授的初步印象,并提出自己的疑問。

        1、出示詞語:權威 崇拜 褲兜兒 涉及 某版本 嬰兒車 妻子 ( 指名讀 )

        2、課文介紹伊里奇教授是個怎樣的人?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恰當運用上面的詞語,將課文內容濃縮成一兩句話。

        3、學生回答。學生自由練說,指名回答。

        4、教師小結:一個在學術方面有著驚人成就,同時,他對一些事又特別“健忘”的伊里奇教授到底是不是健忘的人呢?

        三、再讀課文,圍繞“健忘”還是“不健忘”在文中尋求疑問的答案。

        1、默讀課文,捕捉最能說明你的看法的詞句勾畫下來。教師巡視。

        2、生答,師引導理解。

        3、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不健忘:權威 驚人的才能 驚人的記憶 親切。

        健 忘:學生 兒子 車子。

        4、引導小結。

        教授是個健忘的人嗎?談談你的看法。(生活中健忘,學術中專注)

        用“健忘的教授”為課題,文中大筆墨寫教授的健忘,實際的意圖是什么?生答。

        四、總結全文。

        其實很多有名的科學家、藝術家也都是這樣。你還記得我們學過哪些科學家、藝術家的故事嗎?他們那種專注于事業,專注于科學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深深欽佩和學習的。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也是一樣,沒有專注精神,做什么事都不可能獲得成功。讓我們記住這位專注于學問,忘記了生活瑣事的教授----伊里奇。用一個成語概括他的這種工作態度。教師推薦:聚精會神、專心致志 、 全神貫注、心無旁若、目不轉睛 、一心一意、 一絲不茍、心無二用

        五、習作指導。

        1、課文中,作者惟妙惟肖地為我們描寫了一位“健忘”的教授,作者抓住教授身上最有意思的特點-----健忘,進行了許多細節描寫,從中我們可以借鑒些什么呢?

        2、同桌互說,點名回答。師根據回答板書:抓住特點 寫1、2件事

        3、小結:仔細回想一下,我們身邊也有許多性格鮮明的人,比如有的是“急性子”,有的是“大嗓門”,有的“慢吞吞”……我們可以抓住他們的主要性格特點,圍繞這個特點著重寫一兩件事,人物形象就會鮮明豐滿、躍然紙上了。

        六、作業。

        1、收集科學家有關全神貫注的故事,舉辦故事會,進一步了解伊里奇教授這個人。

        2、從身邊選一個人物,抓住其主要性格特點寫一個片段。

        板書設計:

        24、健忘的教授

        不健忘:權威 驚人的才能

        驚人的記憶力 專注學問

        伊里奇

        健 忘: 學生 兒子 車子 忘記瑣事

        抓住特點寫1、2件事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通過反復朗讀,體會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體會本詩語淡而味不薄的特點。

        語文基礎知識積累目標:與孟浩然、 田園詩、 重陽日相關的文學、文化常識;具、黍、合、斜、軒、圃、桑麻等實詞解釋。

        口語交際訓練設計目標:

        在這四幅畫面中,你最喜歡哪一幅?讀一讀,告訴大家。

        閱讀需要突破的核心問題目標:

        為什么詩人臨走時要主動相約重陽再聚?

        寫作訓練的借鑒目標:

        學習借景抒情的表達手段。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導入,請學生回憶并簡單介紹作者。

        二、沉浸文本,整體感知

        1、多種形式的誦讀詩歌并正音。

        2、請學生談談這首詩歌說了什么事。注意:請學生結合具體詩句來談,將字、句的解釋穿插其中。

        詩人應邀赴約欣賞田園風光享受農家情趣再約重陽歡聚

        三、體驗文本、品味語句,理解課文

        1、為什么詩人臨走時要主動相約重陽再聚?注意:在具體分析中體會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適時插入對田園詩和重陽節的簡單介紹。

        2、你喜歡這樣的聚會嗎?你喜歡作者對這次聚會的記錄即這首詩嗎?具體喜歡哪句詩?注意:在學生的談論中引導學生體會本詩語淡而味不薄的特點,學習作者借景抒情的表達手段。

      【關于語文教案模板錦集5篇】相關文章:

      關于語文教案模板錦集6篇05-14

      【精華】語文教案模板錦集5篇05-19

      【精華】語文教案模板錦集7篇05-18

      有關語文教案模板錦集6篇05-15

      【必備】語文教案模板錦集5篇05-14

      精選語文教案模板錦集5篇05-13

      【熱門】語文教案模板錦集7篇05-12

      【精華】語文教案模板錦集6篇05-10

      【精選】語文教案模板錦集5篇05-10

      【精品】語文教案模板錦集5篇05-10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视频一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婷婷 | 亚洲国产精品成电影 | 一伊人久久香线蕉综合 | 亚洲综合日韩一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