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數學周記

      時間:2022-06-07 22:19:59 周記大全 我要投稿

      數學周記范文合集7篇

        時間過得真快啊,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了,一定有不少的收獲,請好好地記錄下在周記里。可是怎樣寫周記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周記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周記范文合集7篇

      數學周記 篇1

        我的數學老師,頭發黑黑的,個子高高的,走起路來快如風,像有急事似的`,很有速度。

        上課時,她總要等全班同學到齊才講課,如果等到時間快到了才開課,而邊老師呢,走路慢吞吞的卻總是一到教室,就開課。武老師講課時,如有同學不會,聽不懂她也不罵,而邊老師會罵我們,她怕我們誤了上課。如果你學習好,武老師就會說:“哎呀,你學習怎么這么好呢?”如果對學習不好的同學她會說:“你怎么考下那么點點分呢?”她還批評過我,因為我跟武慧玲坐,沒打下100分,而打下99分,她問我為什么打不下100分,我沒說話。

        武老師平時不愛笑,只對武慧玲和邢麗青才笑。

      數學周記 篇2

        昨天晚上睡覺前,我照著課程表收拾明天上課需要的課本,當收拾到數學課程的時候,發現數學課本不見了,我又找了找,可還是看不見,我有點著急了,跑過去找媽媽。媽媽說有沒有掉在沙發周圍,我找了下,還是沒有發現課本,還找了房間里的抽屜,都沒有找到。

        今天早上小黃老師在班里問,昨天哪位同學把數學書給丟了?全班同學就我一個人舉手。小黃老師叫我問下同桌看看,我問了下同桌林逸塵,他說沒有。這時候小黃老師給了我一本數學書,說這本書先用著,等找到那本書再還給我。 經過這件事情后,我想把書保護好,每天及時收拾書本,以后早上帶出去多少本,晚上帶回來多少本都數一下。 在晚上的時候,媽媽說有同學的爸爸媽媽看到了我的數學書,我聽了后很開心,上面都有我的簽名。好期待上學的.時候能看到我的那本數學書哦! 至于那本新的數學書,就留給其它丟書的小朋友吧!

      數學周記 篇3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買東西。

        我們先去了文具區,看見一支鉛筆6毛錢;一支水彩筆大約6毛錢;一塊橡皮大約6毛錢;一把尺子1.4塊錢;一瓶墨水2.7塊錢;一個鉛筆盒大約20塊錢。我們可以知道一支水彩筆和一塊橡皮大約是花了一樣多的錢,8瓶墨水大約和一個鉛筆盒是花了一樣多的錢。 我們然后去了食品區,把一些食品的價格都換算成1000克,得出了以下結論:包菜是1.3元,最便宜;大米2.8元;面條7.3元;快餐面22.3元;面包24元;肉36元;薯片80多元;咖啡95元;最后是巧克力150元——180元最貴。可以看出沒有怎么加工過的東西通常很便宜,而加工過的.東西通常很貴。薯片雖然看起來很便宜其實它是很貴的,再說它是垃圾食品,我們要盡量少吃。

        數學真是一門有用的科學啊!

      數學周記 篇4

        我想知道我們家的住房面積有多大,但是卷尺不夠長。我就測量地磚的面積。

        每塊地磚長70cm,寬40cm,面積:70cm×40cm=2800cm2=0.28m2。

        我家書房有26塊地磚,面積:26×0.28m2=7.28m2。

        客廳有48塊地磚,面積:48×0.28m2=13.44m2。

        臥室有42塊地磚和14塊長70cm,寬10cm的地磚,面積:42×0.28m2+14×70cm×10cm=12.74m2。

        過廳有20塊地磚,面積:20×0.28m2=5.6m2。

        陽臺有12塊地磚,面積:12×0.28m2=3.36m2。

        最后算出我家的'總面積:7.28+13.44+12.74+5.6+3.36=42.42m2

      數學周記 篇5

        “洗刷刷,洗刷刷!哦耶!”我一邊哼著小曲兒,一邊做著家務,真是愜意呀!

        “睿兒!你來把這一堆雨傘收拾一下吧!”“好嘞!我馬上來!”我蹦蹦跳跳地來到了媽媽身邊。我一邊收拾雨傘,一邊哼著小曲兒:“啦啦啦!啦啦啦!我是收拾雨傘的`小能手!”“咦?奇怪!這把雨傘怎么搖搖晃晃的,一點兒都不穩呀!”我感動異常納悶兒。媽媽也聞聲趕了過來,我們仔細觀察了一番,這才發現其中一根與傘柄連接的“骨子”斷裂了,“那為什么斷裂了一根骨子雨傘就不能用了呢?一般的影響應該不會很大呀!”我感到非常疑惑。媽媽把珠子轉動了一圈兒,一下子就想出了答案,但她還是俏皮地說:“你猜一下!”

        看我一臉的疑惑,媽媽忍不住笑了起來,笑嘻嘻地說到:“你看,這”骨子“和傘柄間都有個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能讓每把雨傘收縮自如;如果是四邊形,就會搖搖晃晃,不穩定、不平衡,用起來會很不方便。”“哦!原來是這樣!看來數學知識隨時隨地都存在呀!”我不禁暗暗贊嘆到。

        數學知識真是隨處可見、運用廣泛呀!真是“數學生活相結合”呀!

      數學周記 篇6

        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

        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而應用于生活。生活中常用的各種知識像按比例分配水電費、計算儲蓄利息、日常購物問題均發生在身邊,我們買東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離不開數學。既然如此,那么,數學教師能否布置讓學生寫日記或周記之類的“數學生活”手記呢?

        讓學生把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事例、感受或自己的獨特想法記錄下來,讓他們體驗到生活須臾離不開數學,從而增強他們對數學的應用意識,使其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和濃厚的興趣,并且養成事事、時時、處處吸收運用數學知識的習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數學、創新性運用數學的積極性。

        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是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否則,那樣的教學必然是呆板而膚淺的.。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識,與信息技術發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顯然不能適應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聯系生活實際,吸收并引進與現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關的具有時代性、地方性的數學信息資料來處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組教材內容。這些數學題材哪里來呢?通過讓學生搜集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記錄下來,教師則對這些素材加以梳理、提煉,就可以成為通俗易懂而又鮮活的例題,學生通過親自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的一系列活動,享受創造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自主而主動的數學思想家”。

        通常我感到語文老師通過讓學生寫日記、作文,和學生的情感溝通是比較多的,那么數學老師如何實現和學生的溝通呢?我覺得除了找學生談心,找家長了解情況之外,通過文字溝通也許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哪個同學有難題?哪個同學跟不上?哪個同學最近有心事?抑或老師哪里講得不清楚?……都可以從日記中反饋得到并及時處理解決。

        我們一直在強調教學要因人而異,這是對的,但是我覺得要在短短的幾十分鐘課堂教學中真正做到因人而異是很難的,講快了,學習底子差的同學跟不上,講慢了,思維快的同學“吃不飽”。怎么辦?通過讓學生寫數學生活日記,鼓勵學有余力的同學每次搜索一道趣味題、思考題做做,給老師批改,我想對他們也是有好處的。

        數學生活日記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比如還可以鼓勵學生讀一些數學家的故事,然后寫下讀后感等等都可以。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不知是否可行?會不會增加學生負擔?這還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學中進行嘗試!

      數學周記 篇7

        今天中午,數學李老師要跟我們玩一個數學游戲,我們的目光都“嗖——”的一下轉到李老師這邊來,老師開始講游戲規則:“我把一個磁塊放進三個紙杯中的其中一個紙杯里,你們來猜磁塊在那個杯子里,我問你們換不換,你們就回答,好不好!”

        “好!”我們異口同聲地說。

        老師讓坐在三組第一排的我用講臺上的.兩個大本子幫他擋住,李老師就飛快地移動著三個紙杯,而且不讓其他同學看見。當李老師移好了,我就把本子拿開。李老師問同學們:“你們猜哪個紙杯里有磁塊?”同學們爭先恐后,高高地舉起手,大聲嚷嚷著。李老師隨便點了一位同學起來回答,那同學說:“我選左邊那個紙杯子。”“那我告訴你。”李老師拿起中間的一個紙杯:“這個杯子是空的,你換不換?”話音剛落,全班同學又嚷嚷起來。“換······”“不換······”“換······”“不換······”“停!停!停!”李老師說了三聲。“換!”那同學終于做下了決定,老師就把最后一個杯子掀開,從杯子里掉出來了一個黃色磁塊。“耶!耶!”同學們開心的歡呼聲響成一片。班長余昕彤就在黑板上的‘換’字下面打了個‘勾’。

        后來,我們又玩了很多次,也都得出了結果。

        大家會不會覺得很奇怪呢?為什么我們會一直玩這個游戲?那我就告訴你們吧:其實,這個游戲就是我們正在學著的一個單元的數學知識——統計與可能性。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數學周記】相關文章:

      數學的周記11-04

      數學周記范文08-10

      【精選】數學周記20篇08-14

      精選數學周記31篇03-21

      精選數學周記(精選24篇)09-27

      數學教學反思周記11-22

      數學的周記15篇12-10

      數學周記二年級數學周記(精選23篇)08-16

      小學數學周記15篇11-13

      【熱門】數學周記三篇10-13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aⅴ专区 | 在线免费看片a | 亚洲综合国产中文字幕 | 色婷婷久久综合极速 |

        數學周記范文合集7篇

          時間過得真快啊,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了,一定有不少的收獲,請好好地記錄下在周記里。可是怎樣寫周記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周記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周記范文合集7篇

        數學周記 篇1

          我的數學老師,頭發黑黑的,個子高高的,走起路來快如風,像有急事似的`,很有速度。

          上課時,她總要等全班同學到齊才講課,如果等到時間快到了才開課,而邊老師呢,走路慢吞吞的卻總是一到教室,就開課。武老師講課時,如有同學不會,聽不懂她也不罵,而邊老師會罵我們,她怕我們誤了上課。如果你學習好,武老師就會說:“哎呀,你學習怎么這么好呢?”如果對學習不好的同學她會說:“你怎么考下那么點點分呢?”她還批評過我,因為我跟武慧玲坐,沒打下100分,而打下99分,她問我為什么打不下100分,我沒說話。

          武老師平時不愛笑,只對武慧玲和邢麗青才笑。

        數學周記 篇2

          昨天晚上睡覺前,我照著課程表收拾明天上課需要的課本,當收拾到數學課程的時候,發現數學課本不見了,我又找了找,可還是看不見,我有點著急了,跑過去找媽媽。媽媽說有沒有掉在沙發周圍,我找了下,還是沒有發現課本,還找了房間里的抽屜,都沒有找到。

          今天早上小黃老師在班里問,昨天哪位同學把數學書給丟了?全班同學就我一個人舉手。小黃老師叫我問下同桌看看,我問了下同桌林逸塵,他說沒有。這時候小黃老師給了我一本數學書,說這本書先用著,等找到那本書再還給我。 經過這件事情后,我想把書保護好,每天及時收拾書本,以后早上帶出去多少本,晚上帶回來多少本都數一下。 在晚上的時候,媽媽說有同學的爸爸媽媽看到了我的數學書,我聽了后很開心,上面都有我的簽名。好期待上學的.時候能看到我的那本數學書哦! 至于那本新的數學書,就留給其它丟書的小朋友吧!

        數學周記 篇3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買東西。

          我們先去了文具區,看見一支鉛筆6毛錢;一支水彩筆大約6毛錢;一塊橡皮大約6毛錢;一把尺子1.4塊錢;一瓶墨水2.7塊錢;一個鉛筆盒大約20塊錢。我們可以知道一支水彩筆和一塊橡皮大約是花了一樣多的錢,8瓶墨水大約和一個鉛筆盒是花了一樣多的錢。 我們然后去了食品區,把一些食品的價格都換算成1000克,得出了以下結論:包菜是1.3元,最便宜;大米2.8元;面條7.3元;快餐面22.3元;面包24元;肉36元;薯片80多元;咖啡95元;最后是巧克力150元——180元最貴。可以看出沒有怎么加工過的東西通常很便宜,而加工過的.東西通常很貴。薯片雖然看起來很便宜其實它是很貴的,再說它是垃圾食品,我們要盡量少吃。

          數學真是一門有用的科學啊!

        數學周記 篇4

          我想知道我們家的住房面積有多大,但是卷尺不夠長。我就測量地磚的面積。

          每塊地磚長70cm,寬40cm,面積:70cm×40cm=2800cm2=0.28m2。

          我家書房有26塊地磚,面積:26×0.28m2=7.28m2。

          客廳有48塊地磚,面積:48×0.28m2=13.44m2。

          臥室有42塊地磚和14塊長70cm,寬10cm的地磚,面積:42×0.28m2+14×70cm×10cm=12.74m2。

          過廳有20塊地磚,面積:20×0.28m2=5.6m2。

          陽臺有12塊地磚,面積:12×0.28m2=3.36m2。

          最后算出我家的'總面積:7.28+13.44+12.74+5.6+3.36=42.42m2

        數學周記 篇5

          “洗刷刷,洗刷刷!哦耶!”我一邊哼著小曲兒,一邊做著家務,真是愜意呀!

          “睿兒!你來把這一堆雨傘收拾一下吧!”“好嘞!我馬上來!”我蹦蹦跳跳地來到了媽媽身邊。我一邊收拾雨傘,一邊哼著小曲兒:“啦啦啦!啦啦啦!我是收拾雨傘的`小能手!”“咦?奇怪!這把雨傘怎么搖搖晃晃的,一點兒都不穩呀!”我感動異常納悶兒。媽媽也聞聲趕了過來,我們仔細觀察了一番,這才發現其中一根與傘柄連接的“骨子”斷裂了,“那為什么斷裂了一根骨子雨傘就不能用了呢?一般的影響應該不會很大呀!”我感到非常疑惑。媽媽把珠子轉動了一圈兒,一下子就想出了答案,但她還是俏皮地說:“你猜一下!”

          看我一臉的疑惑,媽媽忍不住笑了起來,笑嘻嘻地說到:“你看,這”骨子“和傘柄間都有個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能讓每把雨傘收縮自如;如果是四邊形,就會搖搖晃晃,不穩定、不平衡,用起來會很不方便。”“哦!原來是這樣!看來數學知識隨時隨地都存在呀!”我不禁暗暗贊嘆到。

          數學知識真是隨處可見、運用廣泛呀!真是“數學生活相結合”呀!

        數學周記 篇6

          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

          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而應用于生活。生活中常用的各種知識像按比例分配水電費、計算儲蓄利息、日常購物問題均發生在身邊,我們買東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離不開數學。既然如此,那么,數學教師能否布置讓學生寫日記或周記之類的“數學生活”手記呢?

          讓學生把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事例、感受或自己的獨特想法記錄下來,讓他們體驗到生活須臾離不開數學,從而增強他們對數學的應用意識,使其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和濃厚的興趣,并且養成事事、時時、處處吸收運用數學知識的習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數學、創新性運用數學的積極性。

          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是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否則,那樣的教學必然是呆板而膚淺的.。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識,與信息技術發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顯然不能適應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聯系生活實際,吸收并引進與現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關的具有時代性、地方性的數學信息資料來處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組教材內容。這些數學題材哪里來呢?通過讓學生搜集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記錄下來,教師則對這些素材加以梳理、提煉,就可以成為通俗易懂而又鮮活的例題,學生通過親自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的一系列活動,享受創造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自主而主動的數學思想家”。

          通常我感到語文老師通過讓學生寫日記、作文,和學生的情感溝通是比較多的,那么數學老師如何實現和學生的溝通呢?我覺得除了找學生談心,找家長了解情況之外,通過文字溝通也許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哪個同學有難題?哪個同學跟不上?哪個同學最近有心事?抑或老師哪里講得不清楚?……都可以從日記中反饋得到并及時處理解決。

          我們一直在強調教學要因人而異,這是對的,但是我覺得要在短短的幾十分鐘課堂教學中真正做到因人而異是很難的,講快了,學習底子差的同學跟不上,講慢了,思維快的同學“吃不飽”。怎么辦?通過讓學生寫數學生活日記,鼓勵學有余力的同學每次搜索一道趣味題、思考題做做,給老師批改,我想對他們也是有好處的。

          數學生活日記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比如還可以鼓勵學生讀一些數學家的故事,然后寫下讀后感等等都可以。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不知是否可行?會不會增加學生負擔?這還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學中進行嘗試!

        數學周記 篇7

          今天中午,數學李老師要跟我們玩一個數學游戲,我們的目光都“嗖——”的一下轉到李老師這邊來,老師開始講游戲規則:“我把一個磁塊放進三個紙杯中的其中一個紙杯里,你們來猜磁塊在那個杯子里,我問你們換不換,你們就回答,好不好!”

          “好!”我們異口同聲地說。

          老師讓坐在三組第一排的我用講臺上的.兩個大本子幫他擋住,李老師就飛快地移動著三個紙杯,而且不讓其他同學看見。當李老師移好了,我就把本子拿開。李老師問同學們:“你們猜哪個紙杯里有磁塊?”同學們爭先恐后,高高地舉起手,大聲嚷嚷著。李老師隨便點了一位同學起來回答,那同學說:“我選左邊那個紙杯子。”“那我告訴你。”李老師拿起中間的一個紙杯:“這個杯子是空的,你換不換?”話音剛落,全班同學又嚷嚷起來。“換······”“不換······”“換······”“不換······”“停!停!停!”李老師說了三聲。“換!”那同學終于做下了決定,老師就把最后一個杯子掀開,從杯子里掉出來了一個黃色磁塊。“耶!耶!”同學們開心的歡呼聲響成一片。班長余昕彤就在黑板上的‘換’字下面打了個‘勾’。

          后來,我們又玩了很多次,也都得出了結果。

          大家會不會覺得很奇怪呢?為什么我們會一直玩這個游戲?那我就告訴你們吧:其實,這個游戲就是我們正在學著的一個單元的數學知識——統計與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