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庭教育的特點有哪些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家庭教育的特點有哪些,希望有所幫助!
一、啟蒙性
家庭教育的最突出特點表現在它的啟蒙性。有句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所養成的性格習慣,是與家庭息息相關的,家庭環境的好壞,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在孩子的身心發展上起到定勢作用。俗話說“三歲看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孩子正是從家庭里最先樹立了自身模糊的世界觀與價值觀,而在接受新的價值觀的時候,也總是與自己已經形成的觀念做比較,從而選擇性地接收、對照,從而建立新的價值理念,可以形象地稱之為思想的“過濾器”。
二、感染性
樂事與人分享,喜悅雙倍;難事找人分擔痛苦減半。家庭教育在情感上最多體現了其感染性。一個人的喜怒哀樂也會傳遞給身邊的人,并與其產生共鳴。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也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父母與子女之間存在著血濃于水的親情,與子女間的情感體驗,當然也是無時無刻的。家長的興趣習慣常常也決定了子女的行為舉止,所以在教育子女時父母更是模范和表率。
三、權威性
家庭環境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遠比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更重要。對于孩子而言,父母是毋庸置疑的長輩,因此孩子對于父母一定是帶著尊敬和依賴的。
除了貼心地照顧孩子外,父母還承擔著一些社會責任,憑借自身工作被大眾承認,這些經歷都使得孩子對父母懷有崇敬之情。帶著這樣的心理,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就會信任父母,接受父母的建議和勸導,按照家長希望的方向發展。
四、專一性
相對于社會與學校而言,家庭教育更具有專一性。孩子出生、成長,父母可謂無時無刻不相伴左右,與父母接觸的機會最多、相處的時間最長,因此只有父母能夠全方位讀懂自己的孩子。將心比心,孩子因為信任父母,在父母面前更能毫無保留地表達個性,這也幫助父母更全面地了解孩子。
問題體現得相對及時,也能夠相對有效地得到控制,家庭教育因此體現出較強的靈活性和多變性。
五、終身性
從孩子的出生到成家,處處有家庭教育保駕護航。即使在孩子長大后,家庭教育依然可以發揮作用。家庭教育的終身性,可以幫助家長持續地觀察孩子的優缺點,適時進行教育,長此以往有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人格魅力。
相對于家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有其優點及有利條件,但也應當注意到其不可避免的缺憾及局限。主要表現在零散性、隨意性等。不排除一些父母未能盡到其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負面影響。
拓展知識: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愛”是最基本的,是家庭教育中的“道”,而其他各種方法是“術”。只有做到以道御術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愛”不僅僅是指父母對子女的愛,還包括父母之間的男女之愛、對長輩的敬愛、對同輩的友愛、對晚輩的關愛以及與陌生人的相處。
父母之間的男女之愛
在孩子眼中,家庭代表著安全感和歸屬感,而最能代表家庭的就是家里的爸爸媽媽。
父母之間的“愛”表現形式并不固定,它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尤其有了孩子之后,父母可能會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情感放在孩子身上,而與配偶的情感交流則會減少。交流的減少意味著有一部分問題會被擱置,同時,有一部分情緒會積壓。
這些被擱置的問題和積壓的情緒會在某個節點爆發。這時候,“愛”會顯得尤為重要,很多人在爆發時不管不顧,完全沒有底線。這種沒有底線的爆發反映在孩子眼中就是安全感和歸屬感的喪失。
當人們失去安全感和歸屬感的時候,會本能的去尋求這些東西,孩子也一樣。大多數孩子的叛逆源于父母相處過程中的無所顧忌!
當然,很清楚的一點是爭執在所難免,但父母應該在相處過程中多一些尊重!
談到父母的愛,避不開的話題是單親家庭。單親對孩子的影響極大,但怎樣做能使這種影響降低呢?
很多父母在離異時為孩子的撫養權鬧的雞飛狗跳——媽媽抱怨爸爸的不是,爸爸指責媽媽的錯誤,都希望通過貶低對方的形象來提升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其實,父母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孩子總是要長大的,有些事情他此刻不懂,但將來一定會明白。而父母的相互傾軋最終傳遞給孩子的無外乎兩種:1、對異性的不信任;2、對婚姻的恐懼。
所以,對于離異家庭的孩子來說,父母的夫妻之愛需要轉變成朋友間的友愛,而不是反目成仇。
【家庭教育的特點有哪些】相關文章:
散文有哪些特點12-06
名家散文的特點有哪些01-27
廣告語有哪些特點12-11
成功人士的特點有哪些06-10
店鋪商圈調查的特點有哪些05-02
記敘文的特點有哪些10-13
說明文的特點有哪些12-03
寫作手法有哪些及其特點07-28
詩歌語言特點有哪些03-17